『壹』 金盞花伴隨印度人每個重要時刻
印度人過節離不開金盞花。印度多數節日都與宗教相關,過節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敬神,而金盞花是敬神的必需品。印度每一座寺廟外面都有不少賣金盞花的小販。待售的金盞花,有的是編成花環的形狀,一個花環周長足有兩米多,密密麻麻的金盞花有數百朵,這種花環可以直接掛在神像上,也可以敬獻在神像前。也有散裝零售的金盞花,印度人會在敬神的小盤中放幾朵金盞花,與其他供品一起獻給神靈。在印度,金盞花是神聖的,象徵著「純潔」,也被尊稱為「聖花」。印度宗教種類很多,不同宗教信奉不同的神靈。但這些不同宗教的神靈,似乎都可以接受金盞花。節日期間,許多印度家庭會在門口或院子裡布置一個藍果麗,藍果麗就是用彩色粉筆繪制的一個圓形的美麗圖案,藍果麗上也會鋪一層金盞花。
金盞花是印度人做普迦的必需品。普迦指的是印度各主要宗教信徒們敬神的儀式。在印度時時處處能見到普迦,嬰兒出生、新人結婚、學生升學、店鋪開張、公司成立等重要時刻,都會進行普迦求神靈保佑。在所有的普迦中,金盞花都是必不可少的供奉品。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展現的夢幻般的放河燈普迦,那千萬盞河燈中盛放的就是金盞花。
中國人辦喜事用玫瑰花和百合花,辦喪事一般用菊花。但在印度,喜事和喪事都離不開金盞花。印度人舉行婚禮的時候,門口喜歡掛金盞花,有錢人可以用金盞花把整個門口和牆面都鋪滿。印度的喪事多為火葬,燒屍台上也會鋪一層金盞花,木柴點燃的時候,將屍體和金盞花一同燒為灰燼,讓金盞花護佑著逝者的靈魂往生極樂。不少印度人家的門口平時也會掛金盞花祈福,新冠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相信金盞花能夠起到驅除病毒和瘟疫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家中的牆上不能隨便掛金盞花,尤其是有照片的牆上,因為只有已經去世的家人遺像下面才能掛一串半圓弧形的金盞花。
印度的大城市一般都有一個花市,專門進行鮮花批發業務。印度最大、也最有名的是加爾各答的花市,這個花市就在著名的豪拉大鐵橋旁邊。花市的主角毫無疑問是金盞花,橋頭的某個位置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從這里可以拍到綿延數百米的金盞花的海洋。印度人運送金盞花的方式也很有特色,他們會用一塊巨大的布把幾十、上百束金盞花打包,然後用頭頂著這個巨大的花朵包袱走。
在外國人的眼中,金盞花儼然成為印度的一種象徵。英國媒體曾經拍攝過一部反映西方老年人到印度進行醫療 旅遊 和養老的紀錄片,影片的名字就叫《金盞花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