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研發5G速度比華為快20倍美企狂砸上百億,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到了2047年,印度將趕超中美!」
日前,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作出了這樣一個大膽預測。安巴尼究竟哪來的底氣說出這樣的話?
許多人都知道,在5G技術領域,中國華為處於絕對領跑的地位。目前,華為累計獲得3147項有關於5G技術的專利,5G基站遍布全球各地。
同時也占據許多國家的5G市場份額,許多非洲國家將華為當作合作的主要對象。另外,華為的安全性能也已經獲得德國的檢驗,也就是說獲得德國的認可。
可以毫無疑問地說,華為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但不得不提的是,華為並不是一步就能達到現在這個高度的。
為了能夠擁有5G話語權,華為為此付出了10年的努力。2009年,大家都還在普遍使用3G時,華為已經開始為研發5G謀篇布局。
長達10年的時間里, 華為累計投資超過40億美元 ,還投入了 數不勝數的時間、精力 ,這才有了今天站上5G巔峰的機會。
8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劉鬱林透露, 截止至今年6月底,中國5G基站遍布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數量達到 96.1萬 個。
有 3.65億用戶 使用5G手機終端連接,占據了 全球份額的80% 。5G工業項目更是達到 1600個 ,5G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中 最活躍的一塊 。
在固定寬頻用戶中, 其中有 94%用戶 使用光纖網路, 1.64億戶 家庭使用千兆光網。
目前中國已經 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動互聯網,5G已經全面完成IPv6升級改造,成為全球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路。
如今比如愛立信等全球知名供應商也肯定華為在5G領域的地位,然而,這在向來心高氣傲的印度媒體看來似乎不值一提。
印度媒體甚至叫囂著: 印度企業6個月就可以實現5G部署, 這相當於 印度企業研發5G的速度比華為快20倍 ,印度媒體到底是哪來的資本口出狂言?
如果將 科技 和印度連接起來,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班加羅爾,班加羅爾也被稱為「亞洲矽谷」,它是整個印度 科技 的中心。
當前蘋果、谷歌等諸多企業都在班加羅爾設置有公司,這里也擁有著世界上最優秀的 科技 人才以及研究團隊,軟體開發能力毋庸置疑。
全印度35%的IT人才聚集在這里,他們能夠給印度帶來巨大營收,所產生的收入是印度GDP主要構成之一。
另外, 美國谷歌等諸多互聯網巨頭掌門人大部分都是印度裔 ,比如谷歌的CEO桑達爾-皮查伊,就連大名鼎鼎的諾基亞領導人也是印度裔,可見這一切或許不是巧合。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是個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國家,有著數不勝數的貧困人民,也有不少佔據 社會 頂層的IT精英,可見印度還是具備一定的 科技 實力。不過在5G領域建設方面,印度的起步比中國更晚。
眾所周知,中國是最早研發5G國家之一,中國華為又通過努力掌握了先進的5G技術,使得中國國內5G布局遠遠快於其他國家,華為也因此被西方國家所嫉妒,遭到了西方國家的惡意打壓。
在被西方國家打壓之前,人們更多了解到的是華為的手機業務,等到因西方惡意打壓,手機業務有所下跌之後,人們才更多注意到, 華為其實也是一家運營商 。
前面已經提到華為在5G領域投入了大量心血,也正是有了這些日以繼夜的努力,華為才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這也讓大眾開始真正意識到,想要研發5G,不單單要靠金錢,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當下印度媒體卻揚言,印度企業只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便可以達到同樣的成就。
該消息一出,許多人都認為印度媒體過於狂妄自大,但此時印度媒體卻不慌不忙地放出了另外一個消息:
美國的資本也在投資印度的5G技術,谷歌、臉書、高通三家互聯網巨頭為了搶佔印度5G先機,直接往印度jio公司砸了100多億美元。
然而許多人依舊不相信,印度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建成5G網路?甚至連印度民眾也看不下去了。
許多印度民眾在社交平台上否定印度當前的5G實力,直言不諱地指出 印度目前的4G網路速度同其他國家的2G網路速度沒有任何差別,既然這樣,5G也不會有什麼進步之處,畢竟只是 打著5G的名號,實際上還是處於2G的速度 。
可以肯定的說,5G技術的研發以及部署是一項漫長的工作,而印度無論是設備還是技術都有所欠缺,所以對於印度揚言成功研發5G還是要持懷疑的態度,不過也不能夠小看印度的實力。
如今已經有許多美國企業前往印度投資,美國企業在5G領域主要是投資Reliance Jio公司。該公司是一家電信公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不起眼的存在。
但是這家公司卻宣布在6個月的時間里成功研發5G技術,還能夠吸引美國互聯網巨頭大量投資,瞬間成為印度規模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它又有什麼過人之處?
說到這家公司還要提到印度信實集團。
信實集團是印度國內一家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在金融、通信等諸多高利潤領域占據壟斷地位,信實集團的大老闆名為穆克什·安巴尼,此人性格高調,行事風格張揚。
安巴尼 去年擁有683億資產,憑借683億資產成功成為亞洲首富 。Reliance Jio是信實集團旗下公司之一。
Reliance Jio成立後, 在短短5年的時間里已經收獲3.4億用戶,從零用戶到一億用戶,該公司只花費了170天時間 ,同樣的用戶量臉書需要花費852天,而這一切離不開其背靠的信實集團。
谷歌等諸多互聯網巨頭之所以會投資該家公司,是因為看準了背後的信實集團,也看好安巴尼本人。
雖然沒有多少基礎,但安巴尼對Reliance Jio開發5G擁有絕對的自信,甚至親自給Reliance Jio做宣傳,還依靠一些花言巧語將許多美國企業忽悠得團團轉,這些美國企業為了占據先機,毫不猶豫地將錢砸給了這家公司。
不過這些美國企業在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已久,想要獲得這些企業的投資也不容易,這也說明了安巴尼的計劃還是有吸引到美國企業的地方。
有網友分析稱,對於安巴尼以及信實集團來講,花費6個月的時間成功研發5G技術並不是什麼難題,因為只要能夠拋開專利,在屬於自己的平台上,打造屬於自己的5G網路,這個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直白一點來講, 該公司不將專利當回事,直接復制5G技術,然後將這些技術占為己有 ,其實這種做法同印度仿製其他國家的葯物沒有什麼差別。
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印度貿然擠進5G行業,到最後很有可能不止無法實現5G網路全覆蓋,還有可能只有少數精英階層能夠使用到5G服務,這將會進一步加大印度的貧富差距。
說到貧富差距,貧富差距在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貧富差距產生的 社會 矛盾,在一些國家開始越發突出。
去年新冠爆發後,印度國內疫情一直都處於比較緊急的狀態,許多印度民眾在面對生命威脅時,還需要接受經濟衰退的打擊。
5月份,印度國內一高校出爐一份數據,該份數據指出,印度有數百萬人面臨貧困,然而就在許多平民為了吃飽而愁眉苦臉時,印度富人的資產卻在不斷增加。
印度首富安巴尼的身價與去年相比上漲150億美元,總身價已經突破800億美元大關,再次穩當地坐上了亞洲首富。
2020年,安巴尼父親去世之後,安巴尼成為信實集團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信實集團很快發展,成為印度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 安巴尼也成為了印度最富有的人。
無獨有偶,印度第二富人阿達尼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也迎來了身價大漲, 原先阿達尼的身價僅為130億美元,而如今他的身價已經達到了550億美元,成為亞洲第四富有的人。
安巴尼和阿達尼兩人的資產加起來,甚至比一些國家的GDP還要多,這種情況的出現意味著印度貧富差距的問題越發嚴重。
不過這種情況在印度出現並不令人意外,現在印度許多行業基本上都被一兩家企業所壟斷,整個行業的利潤也會流入這小部分企業的口袋中, 印度排名前15的企業每年所賺取的利潤占據印度全國利潤的90%。
同此形成截然對比的是,印度的貧困人口越來越多,吃不上飯的人不斷攀升。
對於安巴尼和阿達尼這種富人來講,每天損失個幾十億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印度許多地區已經因為貧富差距變得越發動盪,民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苦。
根據美國媒體CNN報道, 去年印度增加的貧困人口占據全球增加貧困人口總數的50%。 如今許多印度的家庭因為貧窮被迫減少食量,售賣手頭上所剩不多的資產等等。
截止至去年年末, 印度全國40.5%的財富掌握在1%的人口手中,印度中產階級人數銳減3200萬,每天收入在2美元以下的窮人增多了7500萬 。
要知道,如今對於 貧困的定義是:收入在5美元以下 ,印度卻有7500萬元收入還不到2美元,可見印度的貧困問題有多麼嚴重。
目前基尼指數是衡量貧富差距的主要指標之一, 2000年印度基尼指數是74.7,而去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了82.3。
許多印度家庭每天只依靠著幾美元度日,而印度的富豪卻變得更加富有。
去年印度封鎖的時間長達4個月之久,印度的經濟也遭受重大打擊,雖然進入今年,印度的經濟已經有了明顯復甦的跡象,但是隨著第二季度疫情再度惡化,印度經濟局面迅速變化。
原本在種姓制度下,印度人出生就是不平等的,許多女性甚至沒有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機會, 如今疫情更是直接導致大量男性勞動力也被迫失去工作,女性在勞動力市場沒有一席之地。
雖然印度官方明面上說是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印度的階層一直都存在於代代相傳的觀念中,思維已經固化,難以突破,低種姓的底層的人民無法往上走擠進高階層,這也決定了 印度很難將人口數量變成人口紅利。
可以肯定的說, 貧富差距過大是阻礙印度前進的一大「攔路虎」 ,但是印度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問題,只能夠繼續硬著頭皮在貧富差距過大的基礎上發展下去,可這也只會導致貧富差距問題越發嚴重。
如今受貧富差距過大、新冠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 即使印度真的推廣價格更高的5G服務,也只有少數富人能夠享受到5G服務,普通民眾很難獲得享受5G服務的機會。
然而各個國家開發5G網路是為了讓民眾能夠享受到更好的網路服務,從而轉變成為生產的推力。
如果無法實現5G網路的全覆蓋,自然無法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印度企業和海外企業的投資,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美企狂砸上百億背後隱藏著的秘密令人好奇:
這些資金究竟流動到了哪依然令人不解;
為何在疫情之下印度富豪卻能越來越富也令人迷惑;
印度是不是真的有打算研究屬於自己的5G也依然不確定;
印媒屢屢口出狂言究竟是誰給的勇氣也無人知曉;
... ...
令人不解的地方很多,但不少現狀卻能很清晰地看到:
美元大放水之下美元霸權搖搖欲墜;
部分印度人認為4G基站會散播新冠肺炎,所以強行拆除;
印度窮人越來越窮,越來越多,印度富人卻越來越富;
印媒依然懟天懟地,不斷叫囂「印度第一」。
... ...
「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
印度富豪拉著美國富豪大佬要在6個月內造出5G,印度窮人卻拿著2美元貧困度日。
在印度,極少數人掌握著國家大部分財富,印度富豪能請幾百個人來伺候自己,印度窮人卻連伺候富人的機會都要用搶。
貧困,飢餓,疫情等等,死死纏繞著一直想要成為大國的印度,源頭究竟是什麼並不是那麼值得探究,因為印度人顯然比誰都更清楚。
如果國家無法讓民眾對未來有期待,那生活對民眾而言,最大的意義除了苟且活著還有什麼?
㈡ 亞洲新首富誕生,他是做什麼生意的
一談到的亞洲首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人一定是馬雲,但是這個頭銜已經易主了,現在的亞洲首富是安巴尼,是印度信實集團的掌控人,而且曾經最厲害的時候,一筆生意直接賺了750億美金。
所以阿瑪尼現在不僅從事了房地產和石油生意,而且現在他還將目光徹底轉向了電信行業,安巴尼這個人的眼光還是很高的,幾乎每一次的決定都可以讓他成功,所以他現在壟斷了整個印度的電信行業,未來絕對又是一片美好前景。
㈢ 印度首富阿達尼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其名下商業版圖有多大
印度首富阿達尼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其名下商業版圖超大的,不僅擁有澳大利亞最大煤礦Carmichael,還有7家上市公司,以及業務范圍涵蓋各個行業。
阿達尼的商業版圖范圍很廣,幾乎士農工商都被他涉足了一遍。但主要方向阿達尼一直在主攻他的煤炭到港口的企業集團,但也有側重關注涉足從數據中心到水泥、媒體和氧化鋁等各個領域。可以看到他在能源還有科技行業是投資力度較大的。
㈣ 拉丹·塔塔並未登上富豪榜,卻被尊為印度當代慈善之父,是何原因
因為拉丁·塔塔他對整個公司的貢獻是無人能敵的。因為他的存在才讓他所在的集團有了當時的成就。並且也是因為他才帶領塔塔集團走向了巔峰,而且他在之後也一直躋身於慈善行業,所以被稱之為慈善之父。
而且他在退休之後,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入到了慈善行業。特別專注於教育和衛生方面的事業。以及一些印度方面戰爭的戰略研究。而現如今的他仍然擔任著兩大基金會的主席。這些都可見他對慈善事業是多麼的熱愛,所以被稱之為慈善之父也是名副其實的。
塔塔集團之前對於世界上所有國家來說,這個集團都是可以躋身於富豪榜的。但是它並沒有躋身於富豪榜,是因為它們這個集團把掙下來的錢,基本上全部投身於慈善事業。在一些醫療和個人教育方面的慈善事業都由著集團的身影。所以說,他們用他們個人的成就以及整個集團的力量來創造出了整個集團的價值。所以說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也是最值得學習的。
㈤ 印度首富普倫姆吉的簡介及英文全名
印度的軟體之都——班加羅爾
Wipro主席阿齊姆·普倫姆吉(AzimPremji)清晨起床後,向遍布全球的分公司經理回復電子郵件.公司總部是離家不遠的一幢十層大樓,每天早上他徒步爬上頂層的辦公室, 邊走邊與員工聊天.工作從早餐討論開始,平均每周100個小時.
其實他大可不必如此辛苦.作為身家五十億美元的印度首富,普倫姆吉持有Wipro公司84%的股份.這家擁有兩萬三千名員工的印度軟體公司為微軟,索尼,諾基亞等開發軟體.而他開不起眼的福特車,午餐是家裡帶的餅和蔬菜,衣服,手錶都是"國貨".雖然經常需要在全球飛來飛去,他也不買專用飛機,只坐經濟艙.
IT巨頭起家於食用油公司
很難想像,軟體巨頭的財富源於一家食用油公司. 1945年普倫姆吉的父親HashamPremji創辦了"西印度植物產品有限公司".普倫姆吉生於那年7月.雖然是四個孩子中的老,父親決定培養他掌管家族生意,他被送到斯坦福大學學習工程.
1966年父親因心臟病去世,21歲的普倫姆吉輟學回國,接管了價值200萬美元的家族生意:把食用油賣給零售商.他做得不錯,五年後銷售額從四千萬盧比增長到了一億零四百萬盧比.年輕的普倫姆吉僱傭了MBA來規范管理,隨後開始產品的多樣化.
當時印度以管制為基礎的混合經濟人稱"licenseraj"(許可證為王).到了1970年代末期,IBM 被趕出了印度市場,這個國家的計算機行業出現了真空.那年普倫姆吉35歲,他看準了這個機會,將公司改名為"Wipr o",開始做硬體和服務.
1984年,Wipro第一次做辦公軟體.雖然失敗,但普倫姆吉在軟體世界進行了第一次嘗試."我不為失敗而感到痛苦."他隨後從美國公司購買技術,從售後服務尋找突破口.Wipro的名頭漸漸超過了IBM,HP,Dell等巨頭,成為印度最大的計算機銷售商和生產商.
1990年,Wipro進軍國際市場,並逐漸穩定了業務模式:在"全球500強"中發掘戰略合作夥伴.GE,諾基亞,思科,HP,微軟都是他的客戶.Wipro的收費標准不低,但有80%的業務是回頭客.
手足胼胝打造印度軟體神話
他做生意很直接,就是'眼球對眼球'那種,"GE前CEO傑克韋爾奇說.
通過為跨國企業提供服務,普倫姆吉打造了一個新的跨國企業. 在孟買股票交易所,Wipro公司1995—1999年的年均回報率達到了164%.2000年2月,Wip ro的股價從3975盧比飆升到9624盧比,普倫姆吉的資產升為3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富豪".據《星期日泰晤士報》統計,他是全球五十名富豪中惟一的印度人.
2000年8月,Wipro獲得了印度政府的海外上市許可.2000年10月19日普倫姆吉敲響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開盤鍾聲."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他回憶道.
"國際市場通行證"CMM(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早就被他盯上了.1999年Wipro成為全球第一個CMM 5級企業,也是全世界最早達到製造業標准6Sigma的軟體企業.據統計,Wipro的項目按合同完成率達到了99. 3%.這個數字令人難以置信,因為中國企業的同類指標平均不超過10%.這家公司年收入九億美元,純利潤近兩億美元,相當部分是毛利100%的程序員"人工".在中國,沒有一家軟體企業的銷售收入達到Wipro的十分之一,利潤更是相去萬里.
作為印度最大的獨立軟體開發商,Wipro的國際化程度極高,有十九個海外分支機構,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常駐美國工作.四年前(1999年),普倫姆吉把技術總部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SantaClara,其國際業務中90%以上來自北美和歐洲."9·11"當天包括普倫姆吉在內的50名員工在紐約工作,四人失蹤.
全球擴張遭遇反彈
普倫姆吉沒有放慢腳步.印度企業急於獲得高額利潤,像IBM那樣. 幾年前,印度軟體公司主要從事軟體編碼,現在擴張到更具挑戰性的系統研發和顧問咨詢.咨詢收入佔了總收入的7 %.公司新增加了近萬名員工以擴展呼叫中心(CallCenter)服務,充實行業軟體的技術力量.手持數億美元現金的普倫姆吉在全世界擴張,特別是在中東國家.在那裡美國公司不太受歡迎,他可是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穆斯林之一.
在戰場的另一頭,從矽谷到悉尼的IT業白領人數不斷增長,他們擔心工作被印度的工程師取代.成功的軟體外包(O utsourcing)帶來對就業機會的擔心,導致美國國會制定限制措施.2003年10月1日,美國給外國專業人士的有效簽證下降了66%.這對Wipro的打擊非常大,因為能夠從班加羅爾到美國西海岸的全球"7×24小時"不間斷地開發,本是印度軟體巨頭的傳統優勢.
一股獨大不懼爭議
"我希望Wipro在全球IT業扮演重要角色,"普萊姆吉說.他開始了多項並購.2002年7月,他出資90 00萬美元組建了印度頂尖的呼叫中心;11月,他花2400萬美元購買了美國管理系統有限公司(AMS)100個人的能源部門業務,這是印度IT企業第一次收購美國大公司的業務部門;2003年5月,普倫姆吉又花1900萬美元購買了一家金融咨詢公司.
2003年4月,Wipro擊敗Oracle成為斯堪的納維亞電信公司的技術服務提供商.Oracle的拉里埃里森覺得印度公司是微軟之外的新麻煩:"他們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大項目中,我們面臨很大的價格壓力."一個類似的大單可能達7000萬美元.
並購戰略存在風險.全球的技術開銷正在下降,客戶只想在IT服務上少花錢.2003年的並購使企業的盈利從3 0%減到了24%,股票價格一度從2003年1月的最高點下降了24%.
觀察家們不滿意的是:Wipro公司"一股獨大","股票缺乏流動性",雖然有30%的雇員加入了員工期權計劃(ESOP).但是普倫姆吉堅持自己控制企業的發展方向."公司運行是為了實現長期目標,而不是盯著股票價格."這位工作狂從不因股價而失眠.占絕對支配地位的股票份額使他不必取悅別的股東.另一些分析家認為他這么做是對的."雖然並購引起一些麻煩,但這將建立起全方位服務的技術公司,Wipro將成為印度未來技術公司的典範."一家孟買投資銀行的副總裁阿賈伊桑地說.
耐心培養家族繼承人
根據《商業周刊》的年度排名,Wipro在全球軟體業名列"TOP20".59歲的普倫姆吉的目標是:200 4年成為全球十大IT企業,全球十大"最受尊敬的企業".
雖然軟體貢獻了利潤的八成以上,普倫姆吉還有銷售額近兩億美元的硬體部門,此外他還保留了燈泡廠,與GE合作十幾年的醫療設備公司,以及"古老"的食用油公司.Wipro繼續生產化妝品和肥皂,嬰兒用品"WiproBabyS oft",這些生意提供了35%的銷售額,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又有錢賺.
普倫姆吉擁有一個忠心耿耿的團隊,好幾個副手已經幹了二十多年.他被稱為"樣板企業的樣板CEO ",不少年輕人慕名加入他的公司.在1987年他拒絕向官員付"好處費",工廠只好自己供電18個月.
普倫姆吉沒有參加"孟買俱樂部",在那裡一些民族企業家反對產業向外資開放,呼籲政府"保護".作為印度最大的跨國企業老闆之一,普倫姆吉認為國際競爭"可以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市場".
這個軟體公司老闆經常提到"印度人民固有的數學頭腦"——印度人在1300年前創造了零和負數的概念.他對拋頭露面沒興趣,很少出現在名流雲集的雞尾酒會上,寧可用閑暇時間在班加羅爾周圍的山間旅行.妻子Yasmeen原是一個雜志的編輯,24歲的大兒子Rishad從康涅狄格州的衛斯理大學,作為家族培養對象在GE做財務管理工作.
㈥ 印度首富阿達尼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阿達尼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基礎設施企業阿達尼集團的創始人。該集團經營著一系列業務,包括近年
來蓬勃發展的港口和煤炭。
其中,煤炭生意是阿達尼集團最核心的業務之一,目前阿達尼集團幾乎壟斷了印度煤炭的進口貿
易,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當前,阿達尼集團擁有7家上市公司,部分公司股價自20年以來累
計漲幅超1000%,阿達尼企業有限公司的股價2022年上漲了115%以上。所以,這位煤老闆的身家也是水漲船高。
據彭博億萬富翁最新數據顯示,塔姆·阿達尼的凈資產達到14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萬億元),
連續超過奢侈品教父、LV總裁貝爾納·阿爾諾、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僅次於特斯拉CEO埃隆·
馬斯克 (2639億美元),成為了第一位闖入該榜單第2名的亞洲人。
要知道,在2022年,阿達尼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排名僅為第14位。
更早的20年,其個人財富凈值僅為65億美元,如今已升至1468億美元,短短2年間的累計漲
幅高達21倍。便賺取了高達6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00億元),粗略計算,年內
阿達尼日賺17.5億元。
這財富上漲速度,簡直殺紅了眼。
五、國企的責任的首要責任是保障國計民生,不是賺錢,最典型的莫過於剛過去的四川限電,
寧願把賺錢的工業用電停了都要盡量保證居民用電。
而前者科技壟斷中前期有可能實現,但是一旦到了危及國計民生的這一步,國家必然要下場管理
的,不管是阿里騰訊網路,還是華為,只要大到公司的利益決策能影響到國計民生,必然是要管
控、進駐黨組、乃至收歸國有。
所以印度首富登頂全球第二,基本可以視為是靠著印度人民的血淚堆上去的。
於中國,我只希望中國人永遠也不要出現這種登頂富豪排行榜的所謂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