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語言怎麼說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語言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5-09-14 10:16:42

Ⅰ 印度人為什麼叫阿三

印度人被稱為「阿三」的原因有多種說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歷史背景

    • 英租界時期:在舊上海的英租界時期,印度人被英國殖民當局調來擔任警察等公職,負責一些雜事。由於他們通常頭戴紅色頭巾,且行為往往顯得傲慢,上海人便蔑稱其為「紅頭阿三」,後簡化為「阿三」。
  2. 語言與發音

    • 阿SIR音譯:印度警察作為英國殖民政府的代表,常被稱呼為SIR。上海人在稱呼時,習慣在單音節詞前加「阿」字,因此「阿SIR」逐漸演變成了「阿三」。
    • I SAY發音:另一種說法是,印度人在說中文不流利時,常會加一句「I SAY」,其發音與「阿三」相近,因此得名。
  3. 文化與社會觀念

    • 形象描繪:過去,中國人形容洋人面貌舉止如猴子,尤其印度人膚色黧黑更甚,因此蔑稱其為「阿三」。
    • 政治戲謔:印度曾自封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極,中國人便以「阿三」戲謔之。
  4. 其他說法

    • 租界巡捕:民國時期上海外籍巡捕所著制服臂章上有三條橫的標記,多為印度籍人士,因此被蔑稱為「印度阿三」。
    • 電影影響:電影《大話西遊》中唐僧提到的「印度阿三」,也讓一部分人認識到這一稱呼。

綜上所述,「阿三」這一稱呼源於歷史、語言、文化和社會觀念等多個方面,是對印度人在特定歷史時期和背景下的一種貶義稱呼。如今,這一稱呼已經廣泛流傳,但多含嘲弄之意,使用時應注意避免冒犯。

Ⅱ 印度阿三是什麼意思,它是怎麼來的

印度阿三,指印度人,阿SIR音譯。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紅頭阿三」語原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各國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錫克教,頭上都纏頭巾做為制服,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

阿三來歷

1、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時候,租用的洋人被稱為洋鬼子,租用的中國人叫二鬼子,(後來被稱為偽軍或二鬼子什麼的,就是中國人,《亮劍》裡面有這個稱呼)。僱傭的印度人叫三鬼子。上海人習慣稱呼前加上阿,比如阿寶,阿亮什麼的,所以後來把三鬼子演變成了阿三,是有貶義的意思,和洋鬼子、日本鬼子是一個意思。

2、二十世紀,大印度地區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總共三國。

Ⅲ 關於印度阿三的叫法是怎麼回事

印度阿三也叫 紅頭阿三:

「紅頭阿三」對如今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但對現今六、七十歲的老上海來說卻是非常熟悉的。之所以稱為「紅頭阿三」,原因大致有這幾種說法:凡印籍巡捕皆頭纏紅巾(實際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邏警的用紅巾纏頭,任看守警為黃巾纏頭)所以叫「紅頭」。關於「阿三」則有兩種說法:一說印度人是亡國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於西捕和華捕列第三位;還有一種說法是印度人說話有口頭禪「I say」、「I say」,其諧音為「阿三」,紅頭加上阿三故稱「紅頭阿三」。
印捕是上海處於殖民地時的產物,在我國是獨一無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8月上海被西方殖民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外國冒險家紛至沓來,要求在上海購地建房。當時清政府上海道台宮慕久在英國領事巴富爾的威脅和欺騙下,於1845年11月29日以道台名義,用告示形式公布了洋人的《上海租地章程》。從此,英租界成了英國侵略者在上海的「國中之國」。
1849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法國領事敏體尼援引英國殖民者的先例,上海道台麟桂屈服於殖民主義者的壓力,於1849年4月6日劃定法租界界址。
上海租界既然是「國中之國」,自然要有武裝力量及其他鎮壓工具,這便是萬國商團、艦隊水兵與巡捕。萬國商團是租界武裝力量的主體,其主要職責是保衛租界,一般不負社會治安之責。艦隊水兵是萬國商團的後盾。巡捕,即警察。起先,巡捕一律由西方人擔任,故稱為西捕。當時法租界公董局就有明文規定:「巡捕房人員應全部由法國人或宣布服從法國領事館,並從此歸法國裁判權管轄的外國人組成。」英租界最多時有西捕160名。西捕薪水高,否則就找不到西捕,這樣開支就大了。另外,西捕有種種局限,比如微服偵察,其相貌特徵根本無法掩飾;又比如去公共場所打聽,其語言障礙造成的困難也難以克服;再加上租界里有幫會組織,西捕由於種種原因很難深入進去,也物色不到合適的人選做耳目,破案效率不高,租界治安堪憂。總之,從1854年開設巡捕房起,起先西捕還能應付。後來刑案隨人口激增而水漲船高,由清一色的西捕辦案,弊端更為突出,於是從1870年後改為允許華人充任巡捕,稱為華捕。由於這一改變收效明顯,以致漸而主次倒置,即西捕大減、華捕大增。例如1883年英美公共租界有巡捕200名,華捕竟佔170名之多。以後,華捕越雇越多,殖民者怕不易控制,自1884年開始從英殖民地「進口」印度籍巡捕,即「紅頭阿三」。殖民者從印度「出口」巡捕時,對人員精心挑選,必須是印度的錫克族人,個個身高馬大,滿臉虯須,令人望而生畏。但他們也有與西捕相似的短處,所以大多充當巡警、獄警與交通警。「紅頭阿三」來自英國殖民地,嚴格說來其身份比處在租界里的上海人還低,但他們是英國人的忠實「看家狗」。狗仗人勢,整天警棍亂舞,讓上海人吃足苦頭,特別是那些攤販與車夫,挨「紅頭阿三」的警棍與皮靴更是家常便飯。殖民者為了利用 「紅頭阿三」為其忠實賣命,發他們的薪金比華捕高一倍,還配給住房等,並在當時的戈登路巡捕房內(解放後為江寧路公安分局)建造了一座三層樓印度教堂。印捕的存在隨著租界結束而取消。
法租界在這方面做法與英租界大致相同,他們「進口」的是安南巡捕,即越南人,在上海人看來,其體態、皮膚與廣東人相近,所以沒送他們什麼綽號或代稱。

Ⅳ 印度為啥叫三哥

「印度被叫做『三哥』有多種說法。
其一,源於英國殖民時期。當時英國在印度招募了大量印度人當警察,這些印度警察在租界狐假虎威,而上海人習慣把租界的警察稱為『阿三』,久而久之,『印度阿三』的稱呼流傳開來,簡化後就成了『三哥』。
其二,和印度人愛說『I say』有關。印度人講英語時,經常把『I say』掛在嘴邊,其發音近似『阿三』,中國人聽著有趣,便以『阿三』稱呼他們,進而演變成『三哥』。
其三,從地緣政治角度。在亞洲地區,中國、日本等國家發展相對較早,印度自認為實力也不弱,覺得自己能排第三,於是民間就有了『三哥』這一詼諧的稱呼 。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語言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媳婦都做什麼 瀏覽:954
怎麼快速融入英國 瀏覽:877
印尼料酒多少錢 瀏覽:889
快到了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346
中國白色石油儲量有多少噸 瀏覽:682
伊朗水煙怎麼樣 瀏覽:299
印尼國際航班什麼時候能復航 瀏覽:979
你怎麼能忘了我越南語 瀏覽:348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語言怎麼說 瀏覽:121
中國男人應該擔當什麼 瀏覽:338
聯通打電話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898
美國為什麼殺伊朗少將軍 瀏覽:685
印尼男士頭戴什麼帽子 瀏覽:563
印度每年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錢 瀏覽:457
新冠大流行病中國怎麼辦 瀏覽:211
真正的伊朗是什麼樣的國家 瀏覽:599
伊朗得了什麼項目的金牌 瀏覽:948
伊朗人吃涼皮多少錢 瀏覽:815
中國怎麼買英國基金 瀏覽:463
伊朗什麼時候開始民選總統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