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咖喱塊怎麼用
問題一:咖喱粉怎麼用 咖喱粉和咖喱塊的區別是什麼 咖喱其實不是一種香料的名稱,在咖喱的發源地印度並沒有咖喱粉或咖喱塊的說法。咖喱對印度人來說,就是「把許多香料混合在一起煮」的意思,有可能是由數種甚至數十種香料所組成。組成咖喱的香料包括有紅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莞荽子、芥末、鼠尾草、黑胡椒以及咖喱的主色――姜黃粉等等。由這些香料所混合而成的統稱為咖喱粉,也因此,每個家庭依其口味和喜好所調出來的咖喱都不一樣。
咖喱粉的營養價值
1.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黃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
2.咖喱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的目的;
3.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咖喱所含的姜黃素具有激活肝細胞並抑制癌細胞的功能;
4.咖喱還具有協助傷口復合,預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如何挑選咖喱粉
選購咖喱粉應注意:咖喱粉品牌產品外觀上鬆散不結塊;粉粒乾燥且晶亮;色澤均勻、淡雅;當用85度熱開水沖調後,稍加攪拌即完全溶化,並呈透明狀溶液;放置冰箱冷藏室後,在2至3小時內成凍,其膠體立體感很強;吃口爽滑、甜酸適中。
咖喱粉怎麼用
1、咖喱粉的適用范圍很廣,適用於燒,燜等方法所做的菜餚,如咖喱雞,咖喱牛肉,咖喱土豆等,也可以用咖喱粉直接拌冷盤和面條,米飯。
2、也可以把咖喱粉加工成咖喱油,咖喱油的製作方法是:取咖喱粉50克,油25毫升,蔥姜,蒜泥。把油放入鍋內燒熱,加入蔥姜,蒜泥煸炒出香味,再加入咖喱粉翻炒至深黃色即成。
3、還可以加工成咖喱鹵汁,咖喱鹵汁的製作方法是,在製成的咖喱油中加入適量的水調勻煮沸即成。
4、用咖喱油和咖喱鹵汁製作菜餚,能使咖喱粉的香味充分發揮出來,也使菜餚的色澤更好看。
咖喱粉和咖喱塊的區別是什麼
咖喱粉
使用咖喱粉或綜合香料時,在略微爆炒過洋蔥、姜、蒜後,便可以將咖喱粉粉或綜合香料一起倒入鍋里炒香,然後再放肉類、蔬菜,加水熬燉入味。
例如:熱鍋下油,等油冒煙,就可以加入洋蔥碎去爆香,爆炒到洋蔥發黃時,加入咖喱粉翻炒。要多少分量?咖喱可稠可稀,依自己口味為准,通常是洋蔥碎都被咖喱粉厚厚地包裹住了,才是最適當的了,爐火不可太猛。這時候,放下你要煮的肉或魚,或蔬菜,用鑊鏟炒之,讓咖喱和材料混在一起,另外准備一大碗椰漿,如果買不到椰漿,用牛奶代替也行。
咖喱塊
若是使用含了麵粉和油脂的咖喱塊(即油咖喱、咖喱醬),為了避免結塊不易溶解,最好改消先炒其它材料,等加水沸騰後,再投入咖喱塊,熬煮時,並要不時地翻攪,以免燒煳燒焦,或粘鍋底。使用咖喱塊,也可調出滋味濃郁辛香的印度風味咖喱菜。
咖喱醬的製作方法
原料:咖喱粉250克,洋蔥100克,蒜75克,姜50克,花生醬150克,番茄200克,椰蓉50克,鹽50克,味精25克,雞精粉25克,香油50克,色拉油200克,清水適量。
製法:將洋蔥、蒜、姜去外皮,切成細末,番茄洗凈,去蒂,切小塊;炒鍋置火上,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薑末、洋蔥末、蒜末,炸至金黃出香味,放入咖喱粉,小火慢炒出香味,下入番茄塊炒出汁水,加入花生醬、椰蓉及鹽炒勻,摻入清水,燒開後改小火熬約2小時呈稀糊狀,鍋離火,即成咖喱醬;出鍋後盛入干凈的容器中,淋入香油封面,加蓋,隨取隨用。
問題二:咖喱塊怎麼化掉 咖喱塊是可以用熱油融化的,咖喱塊是在咖喱粉的基礎上添加澱粉、油脂及鹽味精等經過熬煮,冷核鬧知凍而成的一種塊狀調味料。因為嚴格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料,保證了口味的均衡,從而也簡化了咖喱飯的製作,保證了咖喱的口味。
超市裡面銷售的咖喱塊主要有百夢多系列
咖喱粉: 由各種香辛料構成。因其組成原料的多少而品質各不相同。主要做咖喱菜。一般的普通家常菜,其用法就像放鹽一樣。但是,如果,要烹調有一點特色的咖喱菜,就需要很高的技巧,一般家庭不適合。一般的咖喱粉配料在5種左右,除了香氣之外,營養含量很少。口感也不好。
油咖喱:由咖喱粉和油脂調和而釀成。用作湯菜。通常用於咖喱牛肉湯。採用普通咖喱粉,主要是油脂和麵粉構成,營養價值不高。
咖喱塊:用咖喱粉和小麥粉起其他調味料調制固化而成。與咖喱粉和油咖喱比較,其優點是,彎坦不需要再添加其他調料。主要用於做咖喱飯,也可用於咖喱菜或者咖喱湯。更加實用方便。含有10多種香辛料,高級咖喱塊更多達20多種。此外,加上奶粉、椰子粉、鹽、糖、植物油等,營養豐富。
問題三:咖喱塊的做法 咖喱粉,麵粉,食用油,奶油,芝士。
把油燒熱,放入咖喱粉炒香,放一點水償放麵粉
注意慢慢放,要把麵粉攪勻,不要結塊,放奶油和芝士,煮好後放冷就好了。
問題四:咖喱塊可以用熱水燙一下吃嗎 能吃
問題五:買了咖喱塊怎麼做好吃 咖喱塊怎麼做好吃
材料
市售酥皮 一盒,豬絞肉 250g,洋蔥 200g,咖喱塊 3小塊,雞蛋 1顆,白芝麻適量
做法
1、將冷凍酥皮退冰
2、咖喱塊用兩大匙的熱水融化, 洋蔥切成小丁, 雞蛋打散
3、燒熱炒鍋加入一大匙沙拉油, 再將豬絞肉, 洋蔥丁, 咖喱拌勻(約炒20~30秒即可, 以免洋蔥出水)後放涼
4、酥皮剪成18個小正方形
5、咖喱餡放入小酥皮中間, 將小酥皮對折成三角形
6、塗上蛋液, 灑上白芝麻
7、預熱烤箱350F, 約烤30分鍾.
問題六:簡單版咖喱飯(用咖喱塊)怎麼做 簡單版咖喱飯(用咖喱塊)用料 咖喱塊 3-4塊(3人份)
豬肉 200g
土豆 1個
胡蘿卜 1個
白開水 適量
奶油 15g
簡單版咖喱飯(用咖喱塊)的做法
把土豆、胡蘿卜、肉都切成小丁,尤其是土豆盡量小一點
肉如果是熟的話就不用提前炒了 生的話用料酒泡15分鍾 鍋內加油油 放入鍋內翻炒
肉拿出 先放入土豆在鍋內炒,再放入胡蘿卜(胡蘿卜依照個人口味可不加 但是土豆一定要加),炒的時候加入少許醬油調味,炒幾分鍾後加入水末過土豆,蓋上鍋蓋,等到土豆和胡蘿卜都軟了鍋內的水也所剩不多時再加入肉翻炒
再加入水基本末過食材,加入咖喱塊和奶油,繼續翻炒等咖喱完全融化了與水融合變得粘稠時就可關火啦!
把咖喱澆在提前做好的米飯上就完成啦!
問題七:咖喱塊能不能直接用開水煮 鍋里放進去水之後咖喱塊也可以直接放進去煮了,但是一定不能真的太爛,如果太爛的話你再做咖喱飯的時候就成了粥啦
問題八:怎麼用咖喱塊做咖喱魚蛋? 1、把魚蛋在清水中煮七成熟撈出待用。
2、炒洋蔥,加水,然後放咖喱塊,馬上就會融的,放心,然後把魚蛋放進去,掌握火候出鍋,OK。
問題九:怎麼用咖喱粉做成咖喱塊那樣的效果 先用油炒麵粉,最好是化黃油,但家常一般就用普通食用油。麵粉炒黃後下洋蔥,炒香後再下咖喱粉,之後放土豆、胡羅卜等翻炒,再倒入提前煮熟的牛肉或雞肉及原湯,然後就是煮到原料都爛軟了。
問題十:超市賣的咖喱塊拆開後需不需要冷藏 咖喱塊已經拆封,放在陰涼乾燥出放一周沒問題,沒吃完已經經過烹調的只能在冰箱里放一至兩天。記得在烹調時在加少量椰奶,咖喱味才可口。使用含了麵粉和油脂的咖喱塊為了避免結塊不易溶解,最好先炒其它材料,等加水沸騰後,再投入咖喱塊,熬煮時,並要不時地翻攪,以免燒煳燒焦,或粘鍋底。使用咖喱塊,也可調出滋味濃郁辛香的印度風味咖喱菜。
咖喱(也寫作咖哩)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咖哩是一種多樣變作及特殊地調過味的菜餚,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國的烹調方法,咖哩已經在亞太地區成為主流的菜餚之一。除了茶以外,咖哩是少數的真正泛亞的菜餚或飲料,但要指出的是,它來自印度。印度口味是以混合各方的風格而做出含有異國風情菜餚而聞名的。
2. 極具異國風情的10種英國美食
英國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雖然英國的食物備受人們的吐槽,但是英國美食依然憑借著獨特的烹調手法和濃郁的英式風味而頗受廣大遊客的喜愛,他們更講究食物原有的滋味和營養,很注重料理方式的選擇以及配料的搭配,讓我們來領略一下英國的飲食文化吧。
1、英國傳統烤肉大餐
法國人愛吃鵝肝,中國人鍾情烤鴨,印度人喜歡咖喱。最能讓英國人垂涎欲滴、最能喚起英國人對童年時母愛、家庭溫馨回憶的,恐怕還真要包括那一頓隆重的「慧跡星期日烤肉」大餐了。
烤肉大餐,或稱星期日烤肉,是傳統的英式大餐,只在星期日供飢攔應。如果適逢聖誕節,則更加隆重豐盛。烤肉大餐一般包括烤肉(如羊羔肉,牛肉,雞肉和豬肉),烤土豆和各種蔬菜,還會配以約克郡布丁和各種風味的肉汁。英國許多酒店和餐廳都在每星期 日供應烤肉大餐,您不妨移步那裡享用這一傳統的星期日午餐。
這是英國繼魚和薯條之外的著名傳統菜。據說起源於工業革命時代的約克。只在周日有供應。最開始是禮拜天,大家去教堂之前,把肉放到烤箱里慢慢烤著。等從教堂回來,就能吃了。通常就是烤的豬牛羊中的某鍾肉。配以約克布丁。幾種煮的蔬菜以及土豆。並且澆以勾了芡的肉汁。以前還講究不同的肉配不同的東西,現在一般情況只是肉不同,配爛碧胡料差不多了。通常是胡蘿卜,青豆。一般酒吧經常在周日賣這道菜。英國的酒吧雖然在幾點之前提供食物,但是酒吧的食物多是微波爐里熱的冷凍食物。所以最好還是去餐廳吃。
英國人星期天喜歡吃烤肉、特別是烤牛肉。烤牛肉甚至已經成了英國人的一種身份認證。星期天在英國人看來是絕對的休息天,主婦除外。因為勞累了一周的男人們在星期天期待著他們勤勞的夫人炮製出一頓豐盛的午宴:SUNDAY ROAST。這頓飯聽上去麻煩,其實做起來不難的,也不費太多的工夫。太太們一般在早晨把一塊新鮮的好肉用棉繩扎緊,包上錫紙,放在烤盤里,然後就把這肉放在預熱好的爐子里中火燜烤。
到了中午12點多的時候,再把一烤盤土豆塊放進爐子里一起烤,那土豆乃是用開水滾過,表面蘸了黃油的,烤熟之後十分可口。待到下午一點多,人們茶也喝過,報紙也看過,陽光也享受過,就可以准備開飯了。烤肉趁熱切成片,土豆塊烤得金黃,再配上清水煮好的時令鮮蔬,便是一頓香飄百里的SUNDAY ROAST。當然,還要澆汁才夠豐美,這汁水一般用烤肉烤出來的湯汁加上高湯和澱粉熬制而成,但是要想方便的話也可以購買現成的澆汁粉,用開水沖開就可以使用。根據不同的肉類,還可以配上不同的醬料,比如豬肉 一般配蘋果醬,羊肉用薄荷醬,牛肉則用辣根醬,等等。
3. 印度飛餅的配料及做法
主料:低筋麵粉270克 、高筋麵粉30克 、 酥油45克、 片狀馬琪琳250克 。
輔料:水150克
印度飛餅的做法步驟
1. 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2. 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擀成片狀。
3. 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4. 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邊捏好,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重復3次。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5. 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面片。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
6. 將鬆弛好的面分成均等的小劑,每一份都先搓成長條,然後螺旋裝的落在一起,壓實。再擀成薄薄的一片。
7. 烤箱預熱175度,烤5分鍾即可。
4. 為什麼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我們經常在視頻中看到印度人的食物,不管什麼食材,最後都會搞成糊糊狀,游宴而且大都會是黃色的糊糊。做出來的食物看起來都是黏黏糊糊的一團,很難看出是什麼食材。
我們對此就十分不理解了,我們中國人對食物的製作十分講究,色香味俱全,這樣看起來才有食慾。而印度人的食物都是糊糊狀,我們看起來沒有什麼食慾。印度人為什麼要把食物做成糊糊呢?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印度人的飲食是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氣候、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有很密切的關系。
一、地域、氣候的因素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而且位於南亞季風區,屬於是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
由於印度處於熱帶氣候,特別是夏季,炎熱高溫,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再好的食物,也不利於能存放,時間長了就非常容易腐爛和變質。如果把這些食物做成糊糊狀,裡面多放些各種香料,對食物的保存就相對容易一些。
二、嫌檔各種調料可以殺菌
印度的食物里總是放很多種調料。特別是咖喱,每餐必備。印度人對咖喱的熱愛讓人看不懂,他們放咖喱,就像是我們炒菜放鹽一樣,島餐必放。他們每天面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喱,如果沒有了咖喱,印度人覺得自己的飯菜就失去了靈魂。
印度人對各種香料的痴迷主要是由印度所處的氣候,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印度大部分國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潮濕高溫的氣候也是各種香料的生長必備條件。
印度人為了適應這種高溫潮濕的環境,就喜歡食用各種香料。這些香料的刺激性辛辣氣味可以殺死食物中的細菌,可以去除人體內的濕氣,也有利於食物的保存。所以,印度人在製作食物的時候,總是會放入咖喱等大量的辛辣調料,再把食物熬成「糊糊」狀,才會開始食用。
除了調料,印度人也特別喜歡洋蔥西紅柿,也基本上頓頓離不了。洋蔥更是受到了印度人的喜愛。洋蔥的作用也是用來殺死細菌的。
三、和印度的飲食習慣有關
印度人喜歡吃糊糊的食物,是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我們知道印神者銀度人吃飯不用任何餐具,喜歡用手抓著飯送到嘴裡。特別是印度人日常主食為大米,食材做成糊糊後,可以很好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用手抓著也很容易和方便。
而且由於印度盛產各種調味料,是一個香料大國,各種香料那是應有盡有。他們在食物中加入各樣的香料,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加入各種香料,並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才能使食物出香味,才能引起人們的食慾,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道。
另外,據說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把飯做成糊糊狀和加各種調料的習慣,那也是外來的。當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時,就把這種中東人的飲食習慣傳入了印度。
中東人就十分喜歡在食物中放大量的香料,當時可能也是為了更好地存放食物,防止細菌和食物變質。而且中東的穆斯林吃飯也喜歡用手抓飯,這些習慣到了印度,結合當地習慣,很快就流行開來。
5. 世界十大美食國度都是哪些國家呢
吃自古都是人類的頭等大事,不管你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對美食都會有無盡的嚮往。在如今這個物質條件已經基本滿足人們需求的年代,大部分人對食物的追求可能更上一層,對於一些吃貨更是如此。各個國家飲食習慣不同,對美食的烹飪追求各異,下面通過綜合性對比進行的排名。
10.美國
很多人會對美國菜不以為然,但其實美國菜經過世界各地的融合發揚創新,已經有很多改進。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吃很多的美國美食。很多受歡迎的美國食物都非本地原產,而是來自各個國家,像義大利的披薩、比利時或荷蘭的炸薯條、德國的漢堡包和法蘭克福香腸等。這些食物傳入美國,經過改善和加工便走向世界,迎合了各處美食愛好者的口味。比如漢堡,熱狗,三明治,美國人就能做出很多花樣。美國南部的烤肉,沿海地帶的海鮮大餐都是不錯的美食。
6. 印度烤雞的好吃做法
烤雞是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外焦里嫩香到流油,而且好吃還不膩。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吃烤雞,中國人做烤雞的方法有很多種。然而在我國最有名氣的就是「叫花雞」,把腌制好的雞肉用荷葉包裹起來,糊上一層泥巴,丟進火爐裡面烤熟,泥巴烤乾雞肉也就熟了。然而這樣的方式讓很多老外費解,還以為中國人喜歡吃泥巴,卻不知用泥巴裹著雞肉不容易烤糊,而且溫度剛剛好,烤出來的雞肉非常美味。然而這種做法一次卻烤不了幾只雞。印度人做「烤雞」太牛了!一盤煤炭烤50隻雞,中國吃貨看了都佩服。
接著把串成串兒的雞肉,一串一串纏在陶瓷缸上。兩端固定好之後,轉動竹竿讓陶瓷缸也跟著轉動。這樣陶瓷缸上面綁的肌肉可以兩面受熱,而且不停的轉動,讓它360度均勻受熱。雞肉可以快速被烤熟,而且這樣做還不容易被烤糊了。20分鍾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烤好了,一次性就能烤熟50隻雞,太牛了。這樣的做法就連中國吃貨都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