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理工工科排名全球第三名,我們是否小看了印度
中國的很多家長,都會吐槽高考真的太難了,中國的孩子很不容易,其實跟中國相比,有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更難,這個國家就是印度。說到印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臟亂差,文盲多,但是大家卻不知道的是,在印度有一家學校,要比咱們的清華、北大還要難考,這所學校就是印度理工學院。
當然了,這所高校出來的優秀人才,目前都是各行業的精英,而且還深受美國矽谷公司的喜愛,每年的畢業生,都成為了蘋果、谷歌、微軟等企業爭搶的對象,更是有多位印裔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出色總裁榜,可見這所高校人才濟濟,相信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它能夠趕超清華和北大了吧,確實是有厲害之處!
B. 號稱最頂尖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究竟怎樣
說到印度理工大學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是全球最頂尖的一所大學,能夠考上這樣的學校,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前途一片光明,世界500強都會搶著要,這是一所比較年輕的大學,從1961年成立至今,才過去了59年的歷史。
世界排名
印度理工大學已經成立了23個校區,分布在23個不同的城市,每個校區在教學和科研都是自主的,相當於一個完整的大學,為了管理這23個校區,還由印度教育部部長擔任主席,可見在印度高校中的重要性,對於這23個校區也是分成績的,前五名是馬德拉斯校區、孟買校區、克勒格布爾校區、德里校區和坎普爾校區。
雖然說在印度是絕對的霸主地位,但是在全球排名不是很高,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最好的孟買校區才排名162位,即便是亞洲地區,孟買校區也只是33位,雖然這個排名有些落後,但是生源都是非常不錯,還有人調侃說,一流學生考印度理工,二流學生才考美國名校。
印度理工培養出很多優秀的畢業生,谷歌的CEO桑德·皮查伊和企業業務總裁阿米特辛格,太陽微軟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都是出自印度理工。實際上,在美國矽谷,以及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企業中,都有很多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
3.被低估的是印度人,而不是印度理工學院。印度人喜歡比較,比較是人類的一種自然趨勢,但印度人對此比較厭煩。
C. 真實的印度理工大學是什麼樣的
印度理工大學重視國際合作,教育模式先進,老師學生相處融洽。
國際合作
20世紀60年代,印度政府決定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重點發展理工教育,並推行質量改進計劃。印度政府1956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達成合作,該合作的產物就是1957年在孟買建立的印度理工學院。
從1956年到1973年,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孟買分校接受了大量的蘇聯援助。蘇聯贈送大批教學科研設備,派出專家到孟買指導,共派出了59名專家和14名技術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提供獎學金讓蘇聯培養了27名印度教師。1965年,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孟買分校又接受了蘇聯政府提供的額外援助。
教育模式
IIT的教育模式:訓練學生理論、實務兼備。學生畢業前要修滿180個學分,其中必須有20個基礎科學學分;每5個星期舉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績全校排名。從大一開始,每學期都要修6門理工課程,以及兩三門實驗課;在學校的安排下,所有學生至少要到一家企業實習過。
印度理工學院師資比為為1:6 至1:8,IIT的核心課程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科技人文科學及工程科學中的學科,IIT各分院都有權調整本校的專業設置,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意願自主設計並實施教學或科研計劃。
學校歷史
印度理工學院創建於1951年,在全國共設有7所校區,分別是:德里理工學院、坎普爾理工學院、卡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馬德拉斯理工學院、孟買理工學院、瓜哈提理工學院和盧克里理工學院。
1963年,根據印度國家技術院校法案,印度理工學院被列為國家重點院校,並賦予獨立的學術政策、獨立的招生及學位授予權。印度理工學院在全國的7所院校均為政府大學,在教學和經濟管理上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印度理工學院委員會管轄。印度人力資源開發部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每個分院各設董事會負責全權管理。董事會負責各院校的學術政策的制定,教學大綱的審核及成績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