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水小百科—印度炮彈魚
魔鬼炮彈魚,屬於皮剝魨科,俗稱尼日炮彈、紅牙炮彈、黑炮彈、藍炮彈。主要分布在珊瑚海,塔西提島,斯里蘭卡等地。
英文名為Niger Triggerfish
學名稱其為Odonus niger
體型:魔鬼炮彈魚在水族箱中的最大體長可達25cm跟黑肚炮彈魚的體長類似,魔鬼炮彈魚每天都會在藍和綠之間變化,包括其亮藍的各鰭和長尾巴。成魚,它們會長出紅色的牙齒,使其吃東西時非常有趣。
特性:印度炮彈魚生性兇猛,水族箱要足夠大,並且要帶活石或者岩石結構,及足夠的活動空間。跟其他炮彈魚一樣,需要洞穴或者岩石縫供其感到危險時躲藏。因為印度炮彈魚喜歡四處游動,要保證足夠的游動空間。如果水族箱不是很大,它會更兇猛,很難忍受同科魚。但是如果提供足夠大的水族箱帶有足夠多的岩石結構洞穴,可以與其他兇猛的,一般兇猛的魚相處融洽。不要放入珊瑚缸,它會破壞珊瑚,捕捉觀賞蝦、觀賞蟹。
飼養條件:印度炮彈魚至少要放在500升的水族箱中進行飼養,水族箱中的溫度要控制在23-27℃這個范圍內,PH值要保持在8.1-8.4之間,鹽度要控制在1.020-1.025之間。
喂養:印度炮彈魚屬於肉食性魚類,可以接受大部分動物性餌料,如果混合一些海藻將會提供均衡的營養,冰凍的海鮮和片狀食物也沒問題。一天投喂2到3次,以5分鍾吃完為宜。印度炮彈可以訓練直接從手上取食。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炮彈魚在印度洋廣泛分布。這一品種的炮彈魚,如果提供足夠大的水族箱將很容易飼養,很適合擁有大缸的新手飼養。印度炮彈很喜歡在水族箱四處游動,沒有黃紋炮彈和小丑炮彈那麼兇猛,但仍然屬於兇猛的炮彈魚,因此最好與體型更大的魚純魚缸飼養。
② 印度最大的魚是什麼魚
印度最大的魚是印度恆河的鯰魚。
鯰魚,是一種分布飢茄十分廣泛的魚類,生命力頑強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不管是清澈的小溪還是下水道,甚至是印度的恆河,它們都能純悄生活。但相比其他國家的鯰魚,印度恆河裡的鯰魚就非常特別了做肢渣。印度恆河鯰魚胖如豬,動輒十幾斤。生物學家傑瑞米.韋德曾經就在恆河逮到一條巨型鯰魚,它重73公斤,長度將近1.83米。
印度的恆河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就是母親河,可是這條母親河卻散發著惡臭,河面上飄滿了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水產生白沫。恆河流域附近居住有4億人口,沿岸城市的垃圾、廢水也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流里的。在這樣的河流中,普通的魚類和生物根本無法生存,除了鯰魚跟恆河鱉。鯰魚作為一種適應能力超級強的魚類,即便是恆河那宛如毒葯一般的水質,它們也怡然自得。
河流中的重金屬元素,雖然會破壞生物的神經系統,還會影響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但卻無法對鯰魚造成傷害,於是鯰魚逐漸成為恆河裡的一大霸主。
鯰魚的生活習性
鯰魚適應性強,棲息底層,游動遲緩,耐低氧,1毫克/升以下也能生存。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很少活動,黃昏或夜間出來覓食。
鯰魚頜齒鋒利,腸短、有胃,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條件下魚苗階段可攝食輪蟲、水蚤、水蚯蚓及其他魚苗。魚種階段及成魚階段則以底層的雜魚、蝦及水生昆蟲等為食,所捕食的多是一些小型魚類,如虎魚類、鯽魚、黃顙魚、麥穗魚、泥鰍、鱭等,也食蝦類及水生昆蟲。
鯰魚在北方冬季也攝食,只是攝食強度較低。如果是人工養殖的,通過馴化,可攝食人工投喂的動物性餌料和人工配合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