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評價印度種族制度

如何評價印度種族制度

發布時間:2025-09-09 07:01:22

1. 評價古印度種族制度

種姓制度,特指「印度種姓制度」,屬於對社會群體的宗教劃分,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

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不包括權力的最高統治——帝王,宗教的權力大於皇權),

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

吠舍:代表平民,

首陀羅:代表奴隸。

此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不入流的「賤民」,成份是打仗的戰俘,以及不遵守種姓制度而結合的人。

種姓是隨著前2000年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時開始出現的。最初雅利安人用「雅利安瓦爾納」和「達薩瓦爾納」來區分雅利安人和當地的土著。後來才逐漸有了四個種姓。

種姓的劃分,很像對社會群體的職業劃分,只是種姓的劃分是按出生而定,自進入這個社會就沒法改變自己的種姓。

維護種姓制度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摩奴法典規定,婆羅門是人世的主宰,首陀羅只能溫順地為其他種姓服勞役,首陀羅不能積累私人財產,不能對高級種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羅門和剎帝利則有權奪取首陀羅的一切。

種姓之間界限森嚴,互相不能通婚,交往門之不能共食、並坐。

高種姓與低種姓人發生沖突,低種姓人如果用身體某部位對較高種姓人造成傷害,必須斬斷對人造成傷害的身體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種姓辱罵高種姓,輕者課以重罰,重者處以酷刑。高級種姓的人如果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高低種姓之間不能同食起居,禁止種姓之間通婚,高級種姓的人與低級種姓的人特別是與賤民通婚,有可能被處以死刑,民眾對此習以為常。

每個種姓內部,有人監督本種姓的人遵守摩奴法典及傳統習慣的情況。倘有觸犯者,輕則由婆羅門祭司給予處罰,重則被開除出種姓之外淪為賤民。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種姓制度已經給每一個印度人打上的宗教烙印。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印度種族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想念義大利話怎麼說 瀏覽:7
印度女人為什麼喜歡懷孕 瀏覽:820
中國姓羅的有多少人 瀏覽:954
英國博士怎麼選 瀏覽:176
在印尼可以帶什麼水果 瀏覽:192
98印尼排華事件死了多少人 瀏覽:780
牛肉越南語怎麼寫 瀏覽:373
義大利哪些學校適合留學 瀏覽:462
為什麼越南不揍印尼 瀏覽:795
和風義大利麵粉哪個好吃 瀏覽:617
印尼蠍子多少錢一斤 瀏覽:667
印度沙坑怎麼處理 瀏覽:606
公派去英國學習如何辦護照 瀏覽:417
義大利的種族有哪些 瀏覽:307
印度尼西亞盾多少錢 瀏覽:919
伊朗在世界多少面積 瀏覽:814
中國有多少醫生和護士 瀏覽:35
伊朗為什麼有兩套軍事指揮系統 瀏覽:415
印度華人生意怎麼樣 瀏覽:378
越南潮汕牛肉怎麼吃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