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河裡面有什麼

印度河裡面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5-09-07 05:25:33

① 印度恆河裡的老鱉為什麼會那麼多有人會吃它嗎

恆河是個怎麼樣的存在?為何成為了老鱉的棲息之地?如果在我們國內,野外發現一隻鱉,估計早就被釣友抓去吃掉了!正常的一隻野生鱉根本就是蹤跡難尋!可是,在印度的恆河,老鱉的泛濫成災卻使得人們唉聲嘆氣!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恆河的特殊存在意義!

恆河,位於印度北部,長約2510公里左右,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可雖有母親河的名聲,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聖河變成了「剩河」!

充滿了各種塑料垃圾顆粒。北美五大湖亞洲鯉魚一度讓人覺得無法食用,相比之下,恆河鱉可比亞洲鯉魚臟多了,其攜帶了大量的細菌與病毒,並且深入到肉質裡面,哪怕是最厲害的廚師也難以處理干凈。

如此毒物不能食用,自然不可能出口。恆河鱉雖然體型比較大,但外形與很多鱉類並無太大區別,能夠攜帶到其他國家呢?不用擔心這個,目前咱們國家進出口海岸檢測比較嚴格,2018年時江蘇南京機場檢疫局就查出了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乘客旅行箱中攜帶的一隻恆河鱉。目前活動物屬於禁止入境動植物,恆河鱉又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所以即使你想食用,也不可能實現。

② 印度河為什麼不在印度境內

印度河位於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原本是印度的一條河流,但後來印度從英國手中獨立的時候被分成了2個國家。印度河及其流域被劃分到了一個巴基斯坦的國家裡面。所以現在印度河不在印度這個國家了。

③ 鯰魚為什麼會成為印度河的「水怪」

鯰魚能成為印度河裡的水怪,跟印度人平時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鯰魚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魚類,它可以在很臟的河水裡面生存,甚至可以說是水越臟,它長得越肥,而印度人喜歡在恆河裡面洗澡,甚至什麼垃圾都往裡面丟,非常奇葩的是他們曾經把人火化後的骨灰都丟在裡面,還有一些病死的家禽,他們也是直接丟在河水裡,鯰魚在污染這么嚴重的水裡面,能生存的很好,並且越來越多是很正常的,畢竟這是它喜歡的生活環境。

但不是所有品種的鯰魚都跟印度出現的這種鯰魚一樣,中國有很多鯰魚都是人工飼養的,都是可以吃的,而且人工養殖的鯰魚,肉質非常的鮮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長期吃這種魚,對身體有非常大的好處,特別是孕婦,吃了對回奶很有幫助,它還具有滋養氣血的功效,很適合體質虛弱的人食用。

④ 印度的鯰魚到底有多可怕

印度鯰魚的可怕之處有三點,第一點是印度的鯰魚是沒有天敵的,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無限繁殖,在食物鏈上面沒有可以制衡它們的物種。所以印度的鯰魚泛濫成災,嚴重的破壞了印度的生態平衡。

如果有人像印度的河裡扔一片麵包,一瞬間就會出現成千上萬的鯰魚來搶食,那個畫面可以說很嚇人了。

印度的鯰魚長期吃這些污染物,本身就變成了各種細菌、病菌的攜帶者,讓人難以靠近。更別提吃了,如果是普通的可以食用的鯰魚,可能印度的鯰魚也不會泛濫成災了吧。

⑤ 印度恆河裡的老鱉為什麼會那麼多有人會吃它嗎

印度恆河,被眾多的印度人視為神聖的「 母親河 」,但這條河卻沒享受到母親河的待遇!這裡面生存著一種生物,使得印度人一籌莫展, 吃也吃不得,消滅也消滅不得,它就是印度恆河鱉

鱉,又稱作甲魚,正常來講,一隻野生甲魚想要長到十斤以上已屬罕見!但在印度恆河裡,這些老鱉只只個頭驚人,重達十幾斤到幾十斤不等!頭部到尾部長度可以達到驚人的70-100厘米,在人們眼中就是妥妥的「巨龜」!這些老鱉甚至養成了爬到人們面前乞求投喂的習慣!

這些老鱉長的如此巨大,只只都是長壽冠軍,本來鱉的壽命就長,這些巨大的老鱉的壽命甚至可以達到50-100年之久!而且到了繁殖季節,一隻成年鱉能夠繁殖3-5次,每次產卵可以達到10-18枚左右,連年的產卵、孵化、喂養、無天敵狀態,使得印度恆河裡的老鱉達到了驚人的上百萬只!

如果在我們國內,野外發現一隻鱉,估計早就被釣友抓去吃掉了!正常的一隻野生鱉根本就是蹤跡難尋!

可是,在印度的恆河,老鱉的泛濫成災卻使得人們唉聲嘆氣!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恆河的特殊存在意義!

恆河,位於印度北部,長約2510公里左右,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可雖有母親河的名聲,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聖河變成了「剩河」!

印度人有個節日,叫「大壺節」,一次大壺節,就有超過1億人去恆河中洗澡,試想一下,再干凈的河流,被這么多的人進去洗也會變的渾濁啊!何況是1億人呢!

一些印度的底層人士,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沒有錢去火化,而又相信恆河水具有洗滌靈魂的作用,認為恆河是下凡的銀河!他們就習慣將死去的親人漂浮在恆河上,稱作「水葬」!這一水葬不要緊,主要是屍身沉浸在水裡,可成全了這些老鱉,老鱉喜食腐肉類,漂浮的屍身自然成為老鱉的重點關照對象!

不僅如此,居住在恆河周邊的人,還喜歡去恆河裡洗衣服、飲用,甚至一些化工廠將一些未凈化的工業廢水直接流向恆河中!這些所作所為,更大的加重了恆河水的污染程度!甚至有人笑稱,在恆河水裡,可以湊齊半個元素周期表!

因為恆河無與倫比的地位,讓印度人對恆河的一切事物變得尊敬:洗澡、飲用、洗衣服,親近恆河就是對身體最好的洗滌!因此,不食用河裡的任何動物也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其中就涵蓋老鱉,於是就導致了老鱉越來越多!

老鱉如今繁殖出來這么多,跟印度恆河的特殊地位、產卵數據高、有心人的投喂、天敵幾乎不存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導致恆河鱉泛濫成災!

這個問題放在印度人身上,是絕對不成立的!前面已經說了,恆河在他們眼裡是非常神聖的,恆河裡的生物自然是吃不得的!那麼,出口其他國家呢?

其實,印度對於老鱉也是絞盡腦汁,他們自己殺殺不得,吃也吃不了,於是就將目光瞄準了我國的吃貨群體,要知道,在我國,任何美味的食物,只要被盯上,很難逃過被吃掉的結局!

像小龍蝦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這個道理放在恆河老鱉身上也適用嗎?很顯然,並不適用!

要知道,印度有13億人左右,其中有3-4億人都居住在恆河流域附近,這么多人習慣去恆河裡去洗澡、洗衣服,甚至是將親人的骨灰撒向恆河,加上前面說到的排放污水等,這些事情都對恆河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污染情況及其嚴重!在一些污染情況嚴重的恆河邊,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垃圾和污染物,可想而知,裡面存在了多少細菌!

生存在這種水質裡面的恆河鱉,可想而知體內攜帶了多少垃圾和毒素,要知道,我們中國的吃貨群體在吃的方面還是很講究的,這么不幹凈的東西,誰敢食用呢?所以,這個想法被中國的吃貨們果斷的拒絕了!

外來物種的入侵,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造成的連帶影響是巨大的!恆河鱉的存在對於印度恆河的生態系統是一種破壞,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才能對長久的環境保護起到作用!

對於恆河鱉,我不知道印度會做何處理,但是我知道,中國絕對不會當接盤俠!中國的吃貨不同意!因為衛生安全絕對是首要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

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臟亂差的水質就無需贅言了,同時恆河中還有兩大泛濫成災的物種,排名第一的是鯰魚,排名第二的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恆河鱉。要說在國內釣魚,那麼野生的鱉(甲魚)基本是不可見的,但是在恆河,不但隨處可見,還個頭驚人,它甚至會主動爬到你的身邊希望得到餵食,是不是感覺很「魔幻」?

那麼恆河中的甲魚情況到底有多「魔幻」?

鱉這種生物在生長上是比較緩慢的,它屬於變溫動物,當外界溫度低於15 時,它就會潛入泥沙中開啟冬眠模式。也正是基於這一特點,鱉通常每年體重也就能增長1-200g,因而我們也很少能夠看到體型巨大的鱉。

恆河鱉的第一特點就是體型龐大 ,十多斤到幾十斤重的在恆河中隨處可見,體長則可以達到70-100厘米。鱉想要長成這般模樣,起碼得有個十幾年功夫。「老鱉」的稱呼是跑不了的。

恆河鱉的第二大特點就是數目龐大 ,根據印度野生動物專家的估計,目前恆河鱉的數目達到了驚人的500萬只,這已經和鯰魚不相上下了,妥妥的恆河一霸。

在看到這種情況後,國人不免會想恆河怎麼就會有這么多巨型鱉,要是以國內的吃貨屬性,這些巨型鱉恐怕可以一隻都不剩。其實印度也不是沒有想過將這些恆河鱉出口到我國換取外匯,但恆河產物就跟福島豬一樣。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恆河鱉為什麼泛濫成災,為何印度人不吃鱉,國人也不吃恆河鱉。

恆河鱉泛濫成災的根源

恆河鱉之所以能夠泛濫的根源還在於恆河這條印度人眼中的聖河,正是恆河在印度人心中的神聖地位,使得恆河成為了鱉類繁衍棲息的溫床。 古印度文獻往事書上說:


正是因為這種傳承,如今的印度人喜歡到恆河洗澡,以印度最負盛名的大壺節(聖水沐浴節)為例,每次舉行的時候都有數千萬乃至上億信徒參加,前往恆河中洗滌自己的靈魂。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活動。

恆河在活著的人心中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死後自然同樣崇高。如今印度人仍然將在恆河旁進行火葬視作最吉利的事情,火葬後剩下的骨頭就會直接扔進恆河中,認為這樣能幫助亡者帶去解脫。還有更多的人會直接進行水葬,也就是在死後直接將死者綁在木筏上,然後令其隨恆河漂流。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恆河對於印度人都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聖河之稱當之無愧。

那麼這跟恆河鱉的泛濫成災有什麼關系?我只能說關系實在大著了。 因為恆河這種在印度人心中的神聖地位,所以他們不但不會吃任何恆河中的動物,還會對向恆河鱉這種生物進行餵食。這簡直不要太舒服了,恆河鱉在恆河中沒有天敵,又有印度人民的悉心照料,想要不快速繁衍都不可能。

一隻恆河成年的恆河鱉大概能繁殖3-5次,每次產下3-18顆蛋,所以幾十年下來,恆河鱉自然而然地就泛濫成災了。

為什麼沒人吃恆河鱉?

對於這件事,我們只能說印度人成也恆河敗也恆河。成也恆河是因為恆河是印度文明興起的搖籃,讓古印度成為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讓如今的印度人依然以恆河為心中聖地。但正是這種以恆河為聖地的態度,使得恆河水質相當差,從而也讓恆河鱉不能被食用。那麼恆河水質到底有多差?

先來說說導致恆河水質變差的原因。第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印度人喜歡到恆河洗澡。想想看,幾千萬人輪流跑到恆河洗澡是多麼壯觀的一件事,同時帶來的自然也是對水質的污染。與此同時,他們喜歡水葬的習俗也將深度污染恆河,使得恆河更加容易滋生細菌和病菌。

其他諸如直接將生活污水向恆河排放的行為,進一步使得恆河水質變差。咱們腦補一下,恆河沿岸數億人都直接向恆河排放生活污水是怎麼個情況?這樣的情況下水質能幹凈嗎?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印度要發展經濟,因此恆河兩岸的化工廠這樣的重污染企業日益增多。他們選擇的是將沒有凈化的工業廢水直接向恆河排放,恆河不臟才叫奇怪了。

世界環保組織曾經考察過恆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他們發現一杯恆河水中有著將近10萬個細菌。就這種水質,印度人都敢直接喝。

恆河鱉屬於雜食性動物,還有食腐的特點,想想恆河的水葬,想想恆河的水質。這些情況導致了站在恆河食物鏈高點的恆河鱉身上有著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而且很多病原體通過食物鏈傳到了恆河鱉身上並聚集在其的體內,這些病原體都有很強的抗葯性。

所以說,恆河鱉作為食物是非常不適合的,它身上的病原體很容易讓人生病。估計也只有從小喝恆河水長大的印度人才能駕馭得了恆河鱉,偏偏他們又是那麼的尊重恆河中的一切生物。

說在最後

本質上來說,恆河鱉的泛濫還是印度自己沒有處理好這件事。如果印度人民自己吃恆河鱉,這個問題自然就不會存在了。當然,印度人民有自己的傳統,這點我們可以理解,也尊重。但是想要出口到中國,好歹衛生檢疫需要過關吧,就恆河鱉的這種衛生狀態,任何人都不會接手。所以啊,還是他們自己沒處理好。

並非所有老鱉都招人待見,人們會欣喜的去池塘、河流等地方釣中華鱉,但在那條河流裡面你連釣魚的心思都沒有,除非你是印度人。沒錯,這條河流就是印度恆河。

目前恆河裡面兩種生物泛濫成災,成群結隊出沒,一種是體型碩大、性情兇猛的鯰魚,一種就是數量龐大的恆河鱉。 這種鱉在恆河水系裡面自由自在的繁殖生長,沒有天敵制約,如同置身天堂,一個個體型大如鍋蓋,重量高達數十斤,偏偏這種老鱉不擔心被人捕捉,敢於向恆河岸邊的人乞求食物,於是數量進一步膨脹,目前數量高達500萬,儼然成為了恆河水系裡面的小霸王。

其他水域的老鱉生長的過程中總是要小心翼翼才行,因為人類盯著它們肥美的肉質呢,而恆河流域的老鱉就不一樣了,壽終正寢對於它們來說不是難事,以至於千年王八萬年龜中的王八指的就是恆河鱉。其實恆河鱉不僅僅分布於恆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和默哈納迪河以及孟加拉國等地方都有分布,但恆河流域的老鱉最為特殊。

這種老鱉壽命悠長,可達上百年,棲息於恆河這樣資源豐富的水域中,個個展現出了絕活,體型越來越壯碩,成年個體甚至能夠長到1米長,並且繁殖能力驚人,每年從5月到次年1月都是產卵期,雌性恆河鱉一次最多可產卵50枚,最少也得10幾枚,每年都有大量的幼鱉出生、成長,最終使得恆河裡面的老鱉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既然老鱉是營養豐富的魚類,恆河鱉數量無疑對於恆河流域的生態構成了影響,那麼為何不打撈起來,做成菜品呢?

其實當地有關部門還真的有此想法,但最終也不了了之,因為恆河鱉已經毒素纏身,堪稱毒鱉,試問誰敢食用這樣的動物?恆河鱉之所以變身毒鱉,跟其雜食性習性有關,這種動物吃的比較雜,葷素不忌,河底的魚蝦甚至河面上漂浮的腐肉,恆河鱉是來者不懼。當然,讓恆河鱉沒人敢下口的原因還在於恆河這條印度的母親河,早已經不是一條干凈清澈的河流。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2700公里,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占據25%的印度領土,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創造了著名的恆河文明。但就是這樣一條河流,如今已經是充滿垃圾、漂浮死屍,污染不堪的「毒」河流。

都說幹了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恐怕只有虔誠的印度教教徒才敢這么做,其他人都是調侃而已。

上世紀80年代恆河還算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河水裡面富含數量眾多的溶解氧和微生物,自我凈化能力超強,個別地段完全能夠達到飲用水標准。不過隨著印度經濟騰飛,工業化進程加快,沿岸冶煉、化工廠數量暴漲,工業廢水被肆無忌憚的排放,這使得恆河河水重金屬嚴重超標。另外,沿岸城市的生活廢水與垃圾,居民沐浴、洗滌、等各種活動都在恆河裡面進行,這無疑加重了恆河的負擔。

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沐浴恆河水甚至能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每年都有無數印度人到恆河裡面沐浴,著名的大壺節,約有1.5億人會到恆河裡面沐浴。這還不算啥,印度人有水葬的習俗,人們會將屍體、骨灰以及動物的屍體直接投入恆河中,而造成的結果就是恆河裡面不時地會有浮屍飄過,外國人覺得驚悚,但印度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目前的恆河裡面宗教祭品、腐屍、生活垃圾、工業廢水廢料等應有盡有,污染之重嚴重超過了河流的自我凈化能力,目前每毫升水裡面大腸桿菌數量高達10萬計,遠遠超過其他河流的平均水平。

莫迪曾經發出了雄心勃勃的恆河凈化計劃,結果也不了了之。據說去印度 旅遊 時,千萬不能喝小吃攤上的水,否則的話,拉肚子會讓你拉的懷疑人生,

試想一下,在這樣污染嚴重的河流裡面生活的水生動物,體內一定是重金屬超標,充滿了各種塑料垃圾顆粒。北美五大湖亞洲鯉魚一度讓人覺得無法食用,相比之下,恆河鱉可比亞洲鯉魚臟多了,其攜帶了大量的細菌與病毒,並且深入到肉質裡面,哪怕是最厲害的廚師也難以處理干凈。

如此毒物不能食用,自然不可能出口。恆河鱉雖然體型比較大,但外形與很多鱉類並無太大區別,能夠攜帶到其他國家呢?不用擔心這個,目前咱們國家進出口海岸檢測比較嚴格,2018年時江蘇南京機場檢疫局就查出了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乘客旅行箱中攜帶的一隻恆河鱉。目前活動物屬於禁止入境動植物,恆河鱉又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所以即使你想食用,也不可能實現。

「不,我們不會吃它們,它們是神聖的,是有神靈寄居其中,它們的存在,對河道生態穩定是有幫助的。」

這就是大多數印度人的想法,不僅不會捕殺老鱉,甚至還會給他們餵食。

恆河裡的老鱉泛濫成災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恆河鱉,學名緣板鱉,主要分布在南亞地區,卵生的兩棲爬行動物。

它們的壽命很長,有50-75年,可長至70到100公分。同時,它們的繁殖能力強,每年5-8月產卵,體重在500克以上的雌鱉可產卵24-30枚,一般可產卵3-4次,最多一次可產近40枚。

在恆河裡,恆河鱉處於食物鏈頂端,可以說只要人類不去捕食它們,它們就是無敵的,完全可以壽終正寢。

恆河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各種惡劣的水質都可以生存。並且它們是偏肉食的雜食性動物,而恆河裡的魚資源非常豐富,生長的很快,很容易長成龐然大物,數量也越來越多。

2.宗教信仰

恆河,在印度人心中,那就是神聖的存在。當地人民一生必須都要至少去恆河沐浴一次,以祈求聖河之水洗凈生生世世的罪業。

因此恆河的一切,包括裡面生存的生物,對於印度人來說,尤其是印度教徒都會將其奉若神明,一般也不會考慮去吃它們。

3.飲食習慣

印度是素食王國,全國13.7億人,大多數人都信教,其中10.5億人信印度教。印度教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嚴格吃素,甚至連雞蛋都不吃。

印度沒有野味店,不僅野味無人問津,就是蟮魚、泥鰍、甲魚、烏龜、蛇這些東西,印度人也不吃,至於吃狗肉、貓肉、鴿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恆河鱉是不會出現在印度人的飯桌上的。

不吃恆河裡的老鱉的原因

照理說,這樣的食物我們應該爭先搶之,但實際上我們對恆河鱉避之不及。因為作為吃貨,我們也是要追求品質的。

恆河的污染,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但是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早就知之甚詳。

因為印度教的文化、傳統 ,印度人民在死後要麼水葬,要麼火化。但是不管是骨灰還是屍體,最終都拋灑入恆河。就連印度的神獸—牛,在死後也一樣進入恆河。

恆河兩岸的高密度人群,其每天的生活用水,排污,都是沒做處理就直接進入恆河的。還有一些工業污水也是直接倒入恆河的。

久而久之屍體的腐爛造成的水質污染,以及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早已將恆河原本聖潔的河水,變成現在的骯臟不堪,細菌橫生。

早在2007年恆河就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准值100倍以上。污染不僅對人類造成危害,也對140種魚類、90種兩棲類及瀕危的恆河豚造成威脅。

這種河裡長大的魚,我們自然沒人願意吃。

綜上所述,印度恆河裡的老鱉因為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將恆河裡的動物奉為神明,以及印度大多數人都吃素,所以沒人吃它們。而恆河鱉本身在恆河裡就沒有天敵,自身繁殖又快,所以就越來越多。作為吃貨的我們因為恆河鱉的生長環境太差,為了防止染病,自然不會有人想吃它們。

已經成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的野生恆河鱉,在印度卻泛濫成災,而且沒人捕來吃。

其實如果你知道了印度恆河鱉生長的環境,相信也不會吃,那裡的美味已經成為了「毒物」!

鱉,也就是甲魚,富含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野生鱉更是稀有珍貴,甚至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吃貨們只能食用養殖的鱉。

恆河鱉主要分布在恆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默哈納迪河以及尼泊爾、孟加拉國等都有分布。

在我們的鄰國印度,恆河裡生活著將近500萬只恆河鱉,已經泛濫成災,這可是純野生的鱉!

不過吃貨們卻不敢對恆河裡的美味下手,甚至印度曾經想要出口恆河鱉到中國,都被拒絕了。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恆河裡的老鱉會泛濫成災?

一種生物能否泛濫成災,跟它的壽命長短以及繁殖能力有關。壽命長,繁殖能力強,就會很快繁衍擴張,迅速泛濫。

恆河鱉跟其他鱉類一樣,有著較長的壽命,一般可以存活70 100年。鱉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一年之中只有6個月是生長期,但隨著生長年份的增加,一隻恆河老鱉可以長到100公分左右,簡直就是個龐然大物。

而且恆河鱉的繁殖能力很強,雖然一年只有一次繁殖期,但恆河鱉一次產蛋可以多達50枚!

我們知道海龜生蛋也很多,不過沙灘上的小海龜破殼而出時,大部分在回歸大海的路上,被其他動物吃掉了。

但是恆河鱉卻不同,成年恆河鱉非常護卵,它們會等到小鱉擁有了掠食能力,才會離開幼苗,這就保證了大部分恆河鱉幼崽的存活。

因此恆河鱉超長的壽命,以及強大的繁殖能力,是恆河鱉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個動物種群的多寡,跟該物種的天敵有關,恆河鱉能夠泛濫成災,也是因為在恆河裡,這些龐然巨物沒有天敵。

恆河中生長著兩種侵略性較強的物種,一種是以動物腐屍為食的食人鯰,它們以攻擊性強著稱,另一種就是恆河鱉,靠著堅硬的的外殼抵禦其他水生動物的侵犯。

同是鱉類,為什麼中國的野生鱉成為了國家幫他動物,這是因為我國野生鱉的天敵是吃貨!

印度的恆河鱉卻不用擔心被人類吃掉,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繁殖,數量也就越來越多了。

繁殖能力強,缺少天敵的恆河鱉,想要在恆河稱王稱霸,還需要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食物。

恆河鱉是雜食動物,主要食用河中的魚、蝦、貝以及動物內臟和屍體,如果缺乏動物類食物,吃草也可以生存。恆河為這些野生鱉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印度的恆河是一條神奇的河流,這是印度的神河,印度人以在恆河裡沐浴洗澡為榮,他們在恆河裡凈化靈魂。

恆河流域生活著大概4億人類,往恆河裡傾倒各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這些都成為了恆河水生動植物的食物,進而為恆河鱉提供了食物來源。恆河邊上生活的人們,會主動餵食恆河鱉,他們認為恆河鱉是神聖的動物。

另外有些印度人奉行水葬,人死之後就直接丟進恆河裡,這些屍體恰恰成了恆河鱉的食物。

所以,充足的食物也是恆河鱉得以泛濫的原因。

總之:印度的恆河鱉有些超長的壽命,強大的繁殖能力,缺乏天敵,又有充足的食物,這樣的生存環境,恆河鱉想不泛濫都難。

按說野生恆河鱉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印度人卻很少有人捕撈恆河鱉來食用。

印度人自己不吃恆河鱉情有可原,但是他們想把恆河鱉賣給中國人,卻也被拒絕了,也就是說恆河鱉幾乎沒人吃。

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80%以上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教的教義中,吃素是神聖的。印度有將近5億人是素食主義者,而且越是高種姓的階層,越主張吃素,印度教更是不允許食用野生動物。

而且恆河鱉生存的地方是印度最神聖的地方——恆河。恆河是印度教徒精華靈魂的地方,恆河裡的生物是有靈性的,是神聖的,所以沒有人會吃恆河裡的恆河鱉。

因此印度人不吃恆河鱉,主要跟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印度的恆河鱉主要生存在恆河,恆河已經成為世界上需要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恆河流域生活著超過5億印度人,恆河兩岸的人們,將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廢水傾倒至恆河。

如果僅僅是生活污染,恆河還可以自我凈化,但隨著恆河兩岸的工業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致使恆河水質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

另外,印度人喜歡在恆河裡洗澡,他們要在恆河凈化心靈。但是幾乎所有印度人都在恆河洗澡的時候,那這個「澡堂子」恐怕就吃不消了。

還有印度人將大量的動物屍體丟到恆河中,還有實行水葬的人類屍體,這些腐敗物質在恆河裡分解,水質可想而知。

曾經有一個段子說道:如果給你一百萬,讓你選擇一杯恆河水或者日本輻射海水喝下,你會選擇哪個?

恆河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身體里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恆河鱉體內的毒素也嚴重超標,這樣的「美味」沒人敢吃!

這一點很好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是不同的,就像美國人不吃鯉魚一樣,印度人的菜譜中也沒有野生鱉這種 美食 。

不過當印度人了解到我們國家的吃貨,鍾愛野生鱉這等美味,便想出了將恆河鱉出口至我國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創收,又可以緩解恆河鱉泛濫的問題。

但是我們國家拒絕了印度恆河鱉的出口,理由不用多說,參考前面的內容即可。渾身毒素的恆河鱉,怎麼可能進口到國內食用!

所以說印度本國人不吃恆河鱉,想要出口卻被拒絕,恆河鱉也只能繼續在恆河裡享受鱉生了。

讀者朋友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將印度恆河老鱉體內的毒素清除,野生鱉真的很美味!

我是小談,有問必答。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即使是污染很嚴重,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其中不僅有上百種魚類,還有瀕危物種,比如說恆河豚。但是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印度人為何不吃恆河水產呢?

恆河來歷

李太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對於印度人恆河之水也是天上來。一般大江大河源頭都是冰山,恆河為喜馬拉雅山下,也算是水質較好了。

印度有關恆河的來歷還有這么的一個傳說,《羅摩衍那》記載,印度教大神濕婆與烏瑪交合,連續百年,從未停歇。令教徒們十分羨慕,也很恐慌。所以懇請濕婆完事兒之後,將某種蘊含生命之道的體液排入恆河中。

以此,印度教徒可以通過恆河之水來獲取來自濕婆的神秘能量,這是恆河"母親河"的起源,不過我覺得按照這個傳說,應該叫父親河更為恰當。

還有一個傳說,也和濕婆有關,簡單說下,大致就是印度幾個大仙鬥法,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因此就有人去找恆河女神,求他洗刷人間罪業。

但是恆河女神說,我的能量太大,水深的很,你們把握不住的,去找濕婆吧,最後他能扛得住。


而後,濕婆就蹲那兒,恆河女神控水從濕婆頭上澆了下去,水順著濕婆的頭發,流向了四方,形成了綜合交錯的分支。

這里,或許是說恆河之水天上來。但是無論哪種說法,都表明很久很久以前,恆河在印度就有很大的地位了。

大壺節嘛,就有1300年的 歷史 了。傳說是印度一個神奇的大壺,能讓人起死回生,還是神仙打架,大壺不小心撒了四滴水到恆河裡,這下子,就給恆河又賦滿了能。也是大壺節的來歷,去恆河感受下這四滴大壺水,藉此長生。

恆河水產能不能吃

自然是能吃的,比較有上百種魚,印度教又很少吃大型動物的肉,自然可選的也就只有雞鴨魚了。

但是,因上世紀開始,印度建國之後發展工業,廢水處理就變成一件棘手的問題,恆河呢,也只能向母親一樣包容和接受,畢竟是母親河。

07年,恆河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2011年有份報告說,當時瓦拉納西的朝聖季,朝聖者和當地居民每天要往恆河排放2億公升未經處理的污水。最上游,大腸桿菌超標100倍以上,最下游,據說超標20萬倍。

這種環境之下,魚能活下來真的是奇跡了,也之後印度人敢吃。


據傳,恆河老鱉、鯰魚特別多,他們吃腐肉長大,體型比人還大,能上到1.8米,150多斤,因此也被叫做是食人鯰。這個印度人見了也會慌的,一般不會吃。

恆河憋也是,體型巨大,並且是接受了恆河水的洗禮,讓印度人退而遠之。再有,就是本身來講,恆河對印度人就有種特殊意義,來自於恆河的水產也是這樣,地位比較神聖。

因此呢,印度人吃魚,就採取一種很奇葩的方式"魚撞刀",印度教不能殺生,魚也有可能來自神聖的恆河,更不該死了。所以,只能將刀固定,採取持魚撞刀方式,讓魚自行了斷。

⑥ 印度發出警告: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毒水將流入印度

印度學者稱,青藏高原 融化的冰川 內有有毒物質,這是污衊?還是確有其事?

青藏高原有著 「世界屋脊」 的美譽,同時又叫 「亞洲水塔」 ,整個南亞幾條重要的 大江大河 都起源於此。

比如 印度的「聖河」恆河 ,再比如名字里帶「印度」兩個字實際上卻在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

印度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這裡面有一半以上的功勞要歸功於青藏高原。

而現在,滋養了印度的青藏高原,卻成為了一個毒源。

那麼是什麼讓「亞洲水塔」開始跑毒?

經過一番調查,我國科學家發現,事情可能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印度很多 河流的源頭 都在我國境內,對於印度學者提出的 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 的懷疑,我國也秉承著 探索 精神求證。

雅魯藏布江上游 ,發現了一種有毒物質全 氟烷基酸 ,這是一種 工業化學品 ,常用於 燃料、化工和建築材料

可是青藏高原 人煙稀少 ,尤其是雅魯藏布江所在的流域, 幾乎沒有工廠 ,那麼這些全氟烷基酸是哪裡來的?

我國科學家順藤摸瓜,繼續向雅魯藏布江的上游查去,最後僅 在冰川中發現了氟烷基酸的蹤影

原來,印度所說的這些有毒物質,其實就是青藏高原冰川中封存的全氟烷基酸以及其他有毒成分。

雖說找到了有毒物質的最終位置,可是依然無法解答它的來歷,難道是人類帶上高原的?

經過深層次的調查,我國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毒物的來源,是通過 水循環 ,從世界別的地方來到了青藏高原。

很多人認為水循環只是一個 區域性的活動 ,實則不然,它是一種 全球性的物質循環

工廠排放的全氟烷基酸進入到大氣的水蒸氣中,通過 季風 被吹往了青藏高原。

當這些帶有全氟烷基酸的水蒸氣遇冷,便成為 雨水或者雪水落下 ,之後再結冰成為了冰川的一部分。

這其實相當於自然的一種 保護機制 將有毒物質封存 ,這樣就能防止毒物擴散。

然而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導致這些帶有毒物的冰川化為了毒水,流入了南亞河流的源頭,並通過這幾條大河帶入南亞地區。

不過有一個諷刺的事情,這些 有毒的水蒸氣 ,主要就是 印度洋季風 南亞工廠 吹來的。

在南亞的 印度和孟加拉國 是全世界出了名的 勞動密集區 ,他們貧民區與工廠共存。

所以,搞了半天,屬於是扔迴旋鏢,最後還是扎在自己的身上了。

受毒物影響最大的就是印度,因為他們的人口密度大,這些青藏高原起源的河流,基本上都要 流經印度境內

比如 雅魯藏布江 流入印度境內之後叫做 布拉馬普特拉河 ,是他們重要的 茶葉生產地

恆河的源頭在 喜馬拉雅山南麓 ,在我國有一小部分,稱之為 獅泉河

恆河在印度的地位就好比我國的長江黃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只不過他們對待「母親河」也是夠狠的。

恆河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這個鍋可不全是青藏高原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印度人的吃喝拉撒 全部 都投入了恆河 ,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當然,這些毒物對我國也是有一定影響到。

在青藏高原的 幾大湖泊 ,如 納木錯、色林錯、羊卓雍措 等湖泊中,也發現了全氟烷基酸的痕跡。

這些帶有毒物的冰川融化後,會匯入青藏高原的 湖泊和河流裡面 ,並 滲透入土壤

雖說青藏高原 地廣人稀 ,但還是有 幾大青稞產地 在上面。

不幸中的萬幸則是,這些含有有毒物質的冰川,主要集中在 青藏高原的南部

而我國的長江、黃河兩大河流的源頭,在青藏高原 東北部的唐古拉山脈 附近,那裡的有毒物質比較少。

這是因為青藏高原面積廣闊, 印度洋的季風 沒辦法將南亞地區有毒的水蒸氣輸送到整個高原之上,所以相對來說高原南部更多。

而高原南部又恰好是南亞眾多河流的發源地。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有毒物質源源不斷流入南亞地區呢?

印度學者說這些有毒物質是從青藏高原來的,實際上,它的 真正來源非常復雜 ,青藏高原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受害者。

因此想要解決問題,需要面對的困難有很多。

最簡單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讓 南亞地區的工廠不要再排放有毒物質 ,因為一切的來源都是它們。

然而這幾乎不可能, 南亞地區人口稠密 ,經濟全仰仗著 密集型工業以及他們的農業 ,所以他們不可能不排放。

其次,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是 全球變暖 的結果,這個不是我國能夠決定的,是需要 全世界的國家一同努力

並且就算全球統一戰線治理 溫室效應 ,也不可能今天投入明天就收到成效,起碼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印度依然要承受有毒物質的攻擊。

最後,就算青藏高原不融化冰川,印度的河流就沒有毒了嗎?

恐怕古老神秘恆河水不答應,畢竟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有毒雪水,比起印度人自己排放在裡面的污染物,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這件事情我們無需對印度道歉,某種程度上說,應該是他們向我們道歉。

畢竟這些有毒物質的源頭在南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印度,是他們 先排放了有毒氣體 ,在印度洋季風的吹拂下,才來到青藏高原被冰川鎖住的。

雖說我國不給這次的有毒事件背鍋,不代表我們對於這件事情就高枕無憂了。

1980年至2020年 40年的時間里,青藏高原湖泊總面積呈現加速擴張的趨勢,尤其是在千禧年之後,速度更加明顯。

在2010年測得的湖泊面積比1970年增長了34%。面積大於 200平方公里 的湖泊數量達到了 46個 ,總面積約為 25605.41平方公里

1982年到2020年 ,青藏高原的 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1.9 ,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得還要多。

這說明青藏高原變熱的速度比世界范圍內要快很多。

這導致 冰川和高山積雪融化 ,流入湖泊,或者增添了新的湖泊。

比如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錯在1976年時的面積只有 1667平方公里 ,到了2017年,湖泊面積達到了 2389平方公里 ,增加了600多平方公里。

隨著面積一起增長的還有它的水量,從300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558億立方米。

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增大的後果,就是在無形中 增加了該地區的蒸騰作用 ,導致青藏高原以南地區經常陷入暴雨的境地。

也會加重高原上的降水,導致河流上流水量增多,引發洪水。

2021年2月7日印度北部的 阿肯德邦地區遭遇洪水 ,造成74人死亡,130人失蹤。這次洪水持續了好幾個月,成為了 印度 歷史 上最大的洪水之一

還在建設的 希甘加水電站 ,全部打了水飄飄。洪水發生的原因,就是該地區北部的冰川融化,滾進了 道里根加河 ,引發了山洪,將阿肯德邦的一個峽谷全部淹沒。

科學家們提醒,在未來,類似這樣的災難很有可能頻繁發生在印度。

所以今後印度要面臨的危機,不單單是高原融化的毒物。

⑦ 恆河水有多臟為什麼印度人喝了還有很多人長壽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但是估計大家在提到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恆河水實在是非常臟的,每天都會在河裡面洗澡,還會把河裡面的水打上來吃。恆河這條河也發源了印度文明。流過了印度和孟加拉最後匯合到海洋裡面去,恆河的歷史是相當悠久的,所以印度人非常崇拜這條河。印度河裡面的水這么臟,民眾也每天吃,但是身體卻還絲毫不受影響,甚至也有很多長壽的老人。

印度人喝了這么可怕的水,但是也很少會生病,因為在印度人的心中就是覺得這條河水非常干凈,就算自己生病了的話,也不會覺得是這條河的問題,而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吃了什麼不幹凈的東西,所以就算去看醫生也會說是因為食物導致的。那些醫生基本上也是非常信奉恆河水的,所以不會懷疑到水質方面。印度人的身體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河裡面的細菌,因為世世代代都在飲用,並且還會用河水來做飯,包括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去喝,所以基本上已經免疫了。

⑧ 印度河文明消失之謎 核爆炸導致三大原因揭秘

眾所周知,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在18世紀之前,並沒有人發現這條神秘河流藏匿於沙漠中。在18世紀哈拉帕遺址挖掘中發現了印度河文明,在此發現了大都市殘址。印度河文明相比其他文明完全是史上最迷人最神秘的古文明啦!但是這一史無前例的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約1500年又是如何消失的呢?接下來就由本站我為大家揭開印度河文明之謎~~

印度河文明消失之謎

印度是世界上古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距今約4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方圓50萬平方公里出現了一個獨特發展較高的文明——印度河文明。

據考古專家發現,在1912年的哈拉帕第一次發現印度河文明,在1922年的摩亨佐-達羅第二次發現印度河文明。

這兩座大城市相距600公里,共有大約100多個較小的城鎮的村莊,總面積約為260萬平方米。兩個城市的中心都發現了古代城市的遺址,有大量青銅器、農作物遺址和印章,印度河文明有著約2500枚刻有各種文字圖形的印章,但是沒有人能夠解讀其文字上的內容含義,所以印度河文明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喲~~

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這兩座城市都是印度河文明的都城,兩座城的分布格局上都與西周時代的城郭十分類似,不過西周的城裡面居住著貴族,郭裡面居住著老百姓。可是印度河文明的兩座都城都沒有明顯宮殿建築物以及貴族統治者居住的痕跡,由此推斷印度河文明可能是一個相對人性化的和諧社會。

這兩座城市的建築物都是用火窯燒制的圖磚,排水系統更加完善和現代城市可以媲美,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河文明比其他三大文明要先進的多,可是據考證這些遺址在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這些文明遺址的生活水平懸殊這么大呢?

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期間,這一史無前例的印度河文明突然消失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接下來就有三種最有力的原因我們來看看吧!

印度河文明消失的最有力的三大原因

1、伊朗的雅利安人入侵毀滅了印度河文明

雅利安人一個善於騎射的位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古老民族,雅利安人的一個分支——伊朗人進入了伊朗高原地區,之後不斷向東南方向拓展。在中國西周時期,特別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一事件興起,來自北邊隴東高原的犬戎民族下山焚燒搶奪,導致西周滅亡,當時的犬戎民族是游牧民族,恰好雅利安人也是游牧民族,兩者十分相似,那是不是就說明雅利安人毀滅了印度河文明呢……

2、河水泛濫引起瘟疫導致印度河文明的消失

據歷史上記載黃河經常改道,先後被淤泥淹埋過5次,從摩亨佐達羅多層淤泥可以推出這座大城市也先後被淤泥淹埋過5次,每一次的淹埋情況都與上一次十分類似。

3、核爆炸導致了印度河文明的滅亡

在摩亨佐達羅城市發現了一種沙子形成的玻璃狀不明物質,不過這種物質在日本廣島長崎以及許多原子彈試爆地區都被發現。據印度一本編撰於戰國後期的古詩集——《羅摩衍那》描述道,在摩亨佐達羅附近曾經發生過一場大型戰爭,殺傷力就和核武器的威力一般~~

歷史上高度發展的印度河文明的消失之謎眾說紛紜,不過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我們不得不贊嘆。揭開印度河文明之謎也是現今人類的重任,也需要科技的不斷發展支持。

閱讀全文

與印度河裡面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辦理什麼手續 瀏覽:142
拜登為什麼要打伊朗州 瀏覽:68
義大利國際學生什麼時候復學 瀏覽:159
印尼龍王多少錢一隻 瀏覽:104
印尼的淡水魚有什麼品種 瀏覽:589
義大利健康碼需要什麼 瀏覽:928
英國國宴在哪裡 瀏覽:691
印尼總統接種的什麼疫苗 瀏覽:384
木製品怎麼運到中國 瀏覽:701
印尼可以用什麼語言 瀏覽:833
中國舞考試成績多久可以下來 瀏覽:38
義大利什麼適合買 瀏覽:794
伊朗為什麼不直接炸美國國內 瀏覽:569
義大利怎麼老吹牛 瀏覽:676
溫州去印尼怎麼去 瀏覽:476
中國家政企業有多少家 瀏覽:244
中國有多少人叫王明生的 瀏覽:401
越南姑娘多少歲沒有結婚 瀏覽:244
如何嘲笑印度人 瀏覽:764
印尼海嘯事件為什麼預警失敗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