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人不理解:又大又粗的黃金鏈子只賣1500,為何中國遊客不買賬
從人類開始等價交換物品開始,慢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體系。
歷經數千年的沉澱,黃金成為了公認的奢侈品,它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在古代,只有貴族才用使用黃金的權力,這是身份的象徵,更是財富的體現。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因為地球上的黃金數量極其有限,所以它才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寶貝。
印度黃金產量大,價格便宜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其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金礦儲量也很可觀,所以印度的黃金價格比國內要便宜很多。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也變得很頻繁,作為國家經濟基礎之一的旅遊業備受關注。
當然,印度也不例外,不少中國遊客到印度遊玩,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而黃金作為奢侈品之一,還是很好的裝飾品,擁有強大消費能力的中國遊客成為了印度金店老闆們最青睞的人群。
但令印度金店老闆們很失望,他們的大金鏈子可是又大又粗,一條算下來也就1500元左右,可銷售方面卻是捉襟見肘,這也真是想不明白。
主要原因有三點對於這個問題,印度人很難想明白,其實也不足為奇。
因為印度和中國雖然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這要說起來,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斷代的文明古國,而且多個朝代都創立了「萬國來朝」的盛世,所以中國人對於黃金的喜愛自然不用多言,但同時也很注重工藝和審美。
簡而言之,東西不是越大越好,從歷朝歷代的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每一件都是難得的藝術品,製作雕刻的工藝十分講究。
所以,中國遊客到印度去遊玩,為什麼不會中意他們的黃金飾品的原因也就出來了。
一,文化背景不一樣,審美也不一樣。
那種粗獷的設計風格,加上復雜的造型,很難引起愛美的中國遊客的共鳴,花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回來,肯定是不願意的。
二,像黃金這樣的奢侈品,買家肯定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便是售後服務。
作為遊客而言,只是一個過路人。
買了這些貴重的物品之後,如果出現嚴重的售後問題,要想解決的話,那就太難了。
而且身處異國他鄉,這黃金的純度和質量也很難去鑒別。
三,又粗又大的大金鏈子看起來是豪放,但要帶回來卻並不容易,這中間會涉及到很多問題。
即便是帶回來了,帶在身上也不安全,很多人穿金戴銀,其結局都不怎麼好。
為了自身安全著想,這些浮誇的東西還是算了吧。
結語談起印度,大多數人的印象都不怎麼好。
首先就是不管怎麼做,最後都會變成一鍋糊糊的食品,看起來基本上很難有食慾。
其次是滿街的垃圾,穿著很差的人們在路邊洗澡,還有恆河裡面暢游的人們,看起來確實令人不適。
可不要忘了,這些都只是印度的一部分,這些貧民窟的生活條件本來就不好。
旅遊首選還是普通居民區和富人區,在那些地方你可以看到滿身金光閃閃的人們,肆意彰顯自己的富豪程度。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Ⅱ 馬拉多納手錶被盜,印度迪拜警方合力抓獲小偷,這支手錶價值多少
有些人平時在生活中就特別喜歡購買手錶,而且他們非常喜歡購買名牌手錶。馬拉多納手錶被盜,然後印度警方合力抓獲了小偷,這支手錶價值百萬,所以小編覺得能夠買得起這支手錶的人一定是個有錢人。
三、結語
其實很多男孩子都比較喜歡買手錶,因為男孩子也會覺得手錶就是身份的象徵,而且世界上的名牌手錶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攢錢購買自己喜歡的手錶,而且你也可以提前去網路上查看一些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偷別人的表。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的掙錢,這樣你才能夠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大家一定要拚命的賺錢。
Ⅲ 《印度合夥人》印度88%的女性用不起衛生巾,真的是因為貴嗎
我們公司前台幾個小妹妹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要請假,因為實在肚子痛到沒法工作。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痛經這么普遍的嗎,好像我們那時還沒有這么嚴重。
估計是現在污染越來越大,生活環境越來越糟糕了。
對我們女生來說,每個月的痛經已經是夠折磨人的了。
看了電影《印度合夥人》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還有更慘的。
這都什麼年代了,印度居然還有88%的女性用不起衛生巾,簡直不可想像。
在我們來說基本的日用品,對印度女人來說卻是「奢侈品」。
電影中顯示一包衛生巾55盧比,換算成人民幣也就5塊多錢。
像我們一般用的衛生巾,一包大概也是10塊錢左右,我們一個月工資兩三千的時候也要用啊,並不會覺得說太奢侈。
可是為什麼印度女性卻用不起呢?
為此,我特意查了一下印度的工資水平。
綜合總結來看,印度一般工人的月工資大概是一萬多盧比,也就是1000多人民幣。
一包護墊55盧比,那跟其他東西的價格比呢,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這里我又查了一下,結果顯示:
雞肉150盧比一公斤
魚90盧比一公斤
香蕉30盧比一公斤
土豆10盧比一公斤
大瓶可樂55盧比一瓶
這樣算來,用一大瓶可樂的價錢就可以買一包衛生巾,其實也不算很貴對不對?
可是為什麼大家就是不接受呢,我猜想可能這里心理因素也很大吧。
本身大家就覺得月經是一件很羞恥、很卑微的事情,不應該在這個事情上浪費錢。
而且,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一家5口人,媽媽、妻子還有兩個妹妹,應該全部都靠男主的這份工資養活。
就算男主一個月有一萬多盧比的收入,平均到5個人,每個人也就2000多盧比,也就是200人民幣。
這樣來說一包5塊錢的衛生巾確實就很貴了。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發生背景在2010年左右。
電影中男主將護墊的價格降到每片2盧比,實際通過後面政府補貼等,價格應該是1.1盧比每片。
一包10片,價格也就是11盧比。
此時衛生巾的價格已經很低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用呢?
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使用衛生巾的女性也不過達到17%,才提高了5%。
2018年7月,印度宣布修訂去年實施的稅制改革,將衛生巾排除在12%的消費稅項目之外。
價格一直在下降,但是使用人數佔比卻沒有很大幅度的上升。
所以可以明確看出根源並不是價格問題。
還是傳統觀念、消費觀念以及女性地位的原因。
如果要讓印度女性全部用上衛生巾,還得提高女性地位,提高文化水平和女性就業率。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