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亞主要農作物的分布
印度河平原主要作物是小麥;
德干高原因為海拔高熱量充足適宜於棉花生長;
恆河流域主要的作物是水稻。
南亞物產分布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
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佔有廣大面積。
盛產水稻、小麥、甘蔗、黃麻、油菜籽、棉花、茶葉等。富煤、鐵、錳、雲母、金等礦藏。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南亞氣候特徵:
1、以三種熱帶氣候類型為主
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島的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印度半島、恆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是熱帶季風氣候。
2、廣布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的成因亞洲大陸與印度洋之間的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夏季向北移動);印度北部低氣壓中心使西南季風勢力加強。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一年分涼、熱、雨三季。乾季、涼季: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盛行東北季風,晴朗、乾燥、涼爽;熱季:每年3-5月,盛行東北季風,晴朗、乾燥、炎熱;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高溫、濕、降水豐沛。
3、印度河流域的熱帶沙漠氣候。
印度河流域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間,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雨量很少,為荒漠和半荒漠,僅生長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
Ⅱ 甘蔗有幾個原產地
甘蔗屬有5個種:熱帶種、大莖野生種、細莖野生種、印度種、中國種。甘蔗育種家認為,甘蔗屬有3個原產地:一是起源於印度;二是起源於南太平洋新幾內亞群島;三是起源於中國。南太平洋、新幾內亞、伊朗、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東部等都曾被認為是甘蔗的起源中心。
熱帶種在世界上有幾個多樣性中心,如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東部和南太平洋群島等。多樣性中心並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熱帶種和大莖野生種,起源或原產於南太平洋群島的Molanseia,新幾內亞群島一帶,向西傳播至印度洋及印度半島、南北美洲,向東傳播至爪哇、婆羅洲及中國;印度是竹蔗Uba.及Creole的原產地,細莖野生種和印度種,分布於印度半島東北沿孟加拉南端經Assmam至錫金(Sikkim)一帶,其中,細莖野生種分布十分廣泛,是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國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4世紀的中國戰國時期和晉朝漢高祖時(公元前3世紀)就有種植甘蔗的歷史記載。作為製糖原料的竹蔗、蘆蔗(中國種,S.sinense)可能起源於中國。而細莖野生種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西南部以及與越南、寮國、緬甸等地區,形成一個金三角分布地帶,具有許多中間類型。其中,在中國由雲南南部的低海拔、低緯度地區,而後逐漸向高海拔、高緯度的西北和東北部演化、擴散,是世界野生甘蔗起源中心之一(何順長,1984;范源洪,1999)。
現在,被地質學家公認的大陸地殼板理論認為,印度和澳洲原來連在一起,大約2億年前,在地質史的中生期(Mesozoic),正是地球早期顯花植物滋生的世紀,印度板和澳洲板分離,印度板向西漂移,與中國大陸板撞擊下沉,形成現在折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一系列山脈,所以,甘蔗的原產地都在太平洋的印度澳洲板上。甘蔗是地球上的古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