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
從美國「全球火力網」(GFP)2025年1月14日公布的「2025年全球軍力排名報告」來看,中國與印度得分相同並列第二,但實際上中國軍事實力整體強於印度。以下從多個方面對比:
Ⅱ 中國和印度的軍事力量對比
總體而言,中國軍事力量在多方面領先於印度,但印度在外部援助和軍事合作方面有一定優勢。具體對比如下:
Ⅲ 中國和印度,韓國空軍戰力詳細對比
韓國:
韓國現有60架左右的F15K和100架左右F16C。二代機有200架左右F4。另外有引進的E-737預警機(預計為4架,目前可能尚未完全交付)。
韓國的F15K是比較先進的型號,裝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和主動式空空彈,戰鬥力不錯。此外,韓國自行研發T50教練機,並在此基礎上開發EA50殲轟機也將在未來幾年交付(此T50不是俄羅斯的T50戰機)。
印度:
印度現有約50架幻影2000、150架左右SU30MKI、約70架米格29。另外印度有100架米格27殲轟機、120架米格21二代機、130架美洲虎攻擊機。
印度SU30MKI每年都在增加,預計未來幾年總數230-260架左右;米格29K也未交付完,預計未來幾年會有28架左右;因此數量可能會有些出入。另外印度自產的輕型戰斗機LCA也快了(印度自稱的,都「快了」幾十年了),126架陣風的訂單離交付還早,跟俄羅斯一起研發T50戰機。印度目前還沒有預警機,但已列入購買計劃,預計4架。
中國:
中國現有J10約220架、J11約180架、SU27/30約270架。另有180架左右JH7和近千架二代機(將逐年退役,並更替為三代機)。和十幾架空警2000/200預警機。
總體來說,韓國空軍規模最小,但裝備卻最為先進。以美式裝備為主。韓國自身也具備一定的飛機研發能力。不過整體上來說,韓國對美國的依賴性仍然很強。
印度的裝備比較多,以歐、俄系列為多,也有少量來自以色列、美國的裝備。通過售權生產的方式來獲得自身飛機製造能力的提升。不過印度自研飛機遲遲未服役,自行維護的飛機故障率較高,其生產、研發環節還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
中國裝備以俄系和自有體系產品為多,並能夠在將俄系產品消化、吸收後推出自己的改進型產品,比如J11B。因此,單就飛機的生產、研發實力而言,中國在這三個國家中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