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ofo小黃車公司無力回收車輛,那麼這些廢棄車輛該誰來處理
共享單車一直是2018年到2019年的熱門話題,尤其是在盛行之初,共享單車可是資本的寵兒,可如今隨著一大批跟風企業的退步,大批大批的共享單車將面臨著報廢,面對這些,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廢棄車輛的問題。第一,我們可以將廢棄車輛回收利用成去做其他產品的材料。第二,我們可以把這些廢棄車輛捐獻給農村等落後地區。第三,我們可以將廢棄車輛回收給世界上其他的國家。
還有一些發達地區。材料問題一直是發達地區的一個問題,這些報廢的小黃車,本身的材料價值意義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回收利用給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他們可以利用這些鋼鐵製品,製作成其他的東西。
㈡ 三個月過去,你的ofo退押金排號前進了多少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8日電(張旭)從1392萬到1320萬,近三個月時間里,微博網友@Jessica努力中的ofo退押金排號前進了72萬,照這個速度,押金還要再等幾年才能到手,而像她這樣焦急等待的用戶還有一千多萬。
2019年3月27日(左)和2019年1月2日(右),@Jessica努力中的ofo退款排隊情況。
但ofo的用戶對此並不買賬,該微博的評論幾乎全是「何時退押金」、「趕緊退押金」。或許,ofo的問題已經不是處理幾起貪腐案件能解決的了。
ofo官方微博評論區
負面纏身,押金難退
去年下半年開始,ofo就陷入了不斷的負面消息之中。
2018年7月,由於ofo超過半年時間不能支付智能鎖通信服務費,服務商將對其業務涉及的300萬輛單車智能鎖內物聯網卡陸續「停止服務」。
隨後,由於在海外市場「水土不服」,ofo的海外擴張計劃受阻,從多個國家撤退。包括以色列、澳大利亞、德國、印度等。其中,ofo在進駐印度地區僅兩個月,就將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員工解僱了。
此後,「退押金難」逐步發酵。社交媒體上眾多用戶表示自己申請了幾個月的押金並未到賬,紛紛聚集在ofo官微下方進行「聲討」。
矛盾在2018年12月達到頂峰。12月17日,數百名用戶來到ofo北京總部現場退押金,隊伍從五樓排到一樓,目擊者表示「退押金就像春運」。
此後不久,ofo推出線上退押金系統,幾天之內退押金的排號就突破一千萬人。以每人99元或199元押金計算,待退押金規模在10億-20億元之間,每天退一萬人,也要等待三年後才能完成。
交通部擬規定:押金隨退隨到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中,「共享出行押金難退」以66.08的 社會 影響指數,高居輿情榜第四位。
為解決「押金難退」的困局,交通運輸部3月19日發布的《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明確,運營企業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確有必要收取的,應當基於協議,提供運營企業專用存款賬戶和用戶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兩種資金存管方式,供用戶選擇。用戶押金歸用戶所有,運營企業不得挪用。
針對 社會 最關注的押金退還問題,《辦法》明確,用戶申請退還押金時,存管銀行和其他支付服務機構核對相關信息後,應當於當日(至遲次日)基於原路退還原則退還用戶。
但究竟能否拿回押金,多久才能拿到押金,ofo的用戶心裡依舊沒數。因為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的ofo還有能力支付這筆錢嗎?
造血匱乏,創始人成「老賴」
ofo此前融資金額達到150億元,在資本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刺激之下,ofo大舉擴張,從成立之初就開啟了燒錢模式,一度布局國內外兩百多個城市,投放在市場上的單車數量超過7000多萬輛。
但在繁榮背後是ofo從未實現過盈利,持續虧損以及「造血能力」的缺乏讓ofo在短短兩年從雲端跌落到谷底。
除了千萬用戶押金待退,ofo和戴威還官司纏身。1月12日,上海鳳凰發布公告稱,ofo運營方東峽大通共應付鳳凰自行車7191.61萬元,北京一中院扣劃東峽大通被凍結款項2804.05萬元並支付給鳳凰自行車,剩餘款項分期支付。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裁判文書網又披露了ofo與順豐的糾紛。2018年10月15日,順豐公司請求凍結東峽大通公司存款1375.06萬元。
ofo創始人戴威。
2018年12月4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曾對ofo作出「限制消費令」,限制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戴威不得實施高消費,也就是俗稱的「老賴」。
嘗試變現,ofo困局難解
2018年12月19日,戴威在一封內部全員信中承認,公司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他無數次地感到力不從心,想把運營資金全砍掉,甚至解散公司、申請破產。但他最終還是選擇扛起壓力,「跪著活下去」。
為償還押金,ofo嘗試了各種方式。先是推出B2B的車身廣告業務;後來又進行了裁員以及搬家來節流;甚至還曾經和P2P公司合作轉化押金。但事實證明,這些都不能解決ofo的資金難題。
2019年3月,ofo又上線了「折扣商城」。凡是申請退押金的用戶,都可以將押金兌換成金幣購物,只不過「金幣+人民幣」的結算方式決定了消費者必須另外充值才能買東西,這讓不少用戶大呼上當,還有用戶質疑「不算金幣,僅現金部分比直接購買都貴,所謂退押金有什麼意義呢」。
折扣商城截圖。
內憂外患之下,ofo又開始高壓反腐,或許能夠追回部分流失資金,幫助企業周轉。只是對於上千萬用戶10億-20億元規模的押金,數百萬元也只是九牛一毛。
交通運輸部擬出台的新規明確規定,「當用戶申請退還押金時,應當於當日(至遲次日)退還用戶。」一旦實施,ofo的境地將會更加困難。
2018年11月,戴威在ofo全員大會上表示:「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如今距離大會已經將近半年,等待退押金的用戶依然在一千萬人以上,用戶還要等待多久呢?
現在,你的退押排隊名次前進了多少?(完)
㈢ 為什麼軟銀百億美元押注共享經濟
軟銀在對共享經濟概念的企業投資,可以看做其物聯網戰略進一步延伸。對流量入口的數據收集掌控,也是完成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最後一公里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