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很落後,為何遊客到印度旅遊時乘坐地鐵卻稱不比國內差
相信很多人最有印象的是印度的一些類似於開掛的做法,比如說上廁所的習俗,還有就是印度很多人的乘火車方式。
而且這里的人,對於外國遊客都是非常熱情,在看到時,哪怕不交流,也會笑臉相迎。而且他們的地鐵站,完全沒有臟亂差,而且非常干凈,乘坐地鐵的人們也是非常有秩序。
㈡ 去過印度的朋友們你們在印度感覺如何
因為工作原因,我被迫在印度呆了2個月。這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刺激,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還有心理上的沖擊。如果你身體不好,尤其是你的胃,那麼我不我不建議你去印度,因為很可能你再也不會回來了。
年,該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去印度,但沒有去。Idon』我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所以我被選中了。其實這份工作很輕松,除了少量的工作對接,還有大量的業余時間。那是一次工作旅行。我沒有直到去了印度,我才知道這次旅行不簡單,我永遠不會忘記.
視覺沖擊1、建築
新德里,這里是印度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出了機場,我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彷彿回到了20年前,甚至30年前。我面前的根本不是大城市,很像我家鄉的一個小鎮。除了少數高樓,大部分都是3-6層的小樓,非常低矮破舊。說實話,連我家鄉的小鎮都不如。那是我當時的感受。
2.路
新德里的道路大部分是水泥路,少數是柏油路。其實有很多隱藏的土路,所以讓讓我們談談印度人修路的方式。他們把土路整平,然後直接噴瀝青。注意,它這里的噴霧不濃,但像噴漆。說白了就是噴漆,把土路偽裝成柏油路。還有沒有過往車輛,完全沒有問題。
可以說路上車水馬龍。
【汽車,普通人騎自行車出行,有點條件的人騎摩托車,真正的有錢人開車。我沒有坐公交車,而是上了印度三寶子,感受當地人的生活。三寶子就是三寶子,而且它無論我坐在哪裡,都有同樣的感覺]
[我沒有我看不到水和灑水裝置,但路上有很多水和坑坑窪窪。歸根結底,我沒有我修路的時候沒注意]
[馬龍t,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比如羊,比如猴子。最厲害的是牛。他們在印度有很高的地位。大多數印度人不不要吃牛肉,他們會尊重它,並對它保持謙遜。牛過馬路,車應該停下來讓牛先過,這讓我無語]
雖然我不我對牛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見到它們我還是躲起來,生怕它們會突然發瘋踢我。
3.道路的兩邊
在繁忙的道路兩旁,你可以看到許多商店和一些中國品牌,如OPPO,vivo和小米。這些手機在印度很受歡迎,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尤其是小米,需要搶購。
在並不繁忙的道路兩旁,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垃圾場和露天廁所,氣味很大。據說是廁所。其實一個人是背對著路對著牆的。如果他不他看不到別人,他覺得別人也看不到我也沒看見他。它這顯然是一種掩飾,這使他感到惡心。【走在這種地方要低頭,不是為了收錢,是為了防止踩雷】
不管是什麼路,你都會看到路兩邊的電線桿,就是農村最常見的那種圓柱形電線桿。那種可以在我的家鄉小鎮上看不到的在印度還能看到,上面的電線很亂,明顯是一團亂。後來才知道,印度人偷電是沒救了。大家都是電工,大家都會偷電。也許這是個窮國,爛水導致刁民?
那這是我在印度的視覺沖擊。住了2個月,慢慢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我也發現了印度的一些優點和缺點,所以我我將與你分享。
1、交通便利。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人說印度的交通狀況極差,我坐過的車都掛在車窗上。反正我沒見過這種情況。火車很整潔,有時有點擁擠,但根本沒有人坐在車頂上,更不用說掛在窗戶上了。
地鐵是我比較喜歡贊美的一個方面。很新很先進,和我們的地鐵也差不了多少,但也差不了多少。
公交車也很方便。雖然它it』它有點破舊了。這足夠當地人旅遊了。除此之外,還有計程車和三跳。我我只經歷過一次三跳,然後打的,很方便。
2.它安全了。
許多人擔心安全問題,但他們並不擔心。除非你是女人,否則不必擔心。因為印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不是嗎?這不奇怪嗎?但是這是事實。除了對女性的侵犯,各種犯罪在印度很少發生。這是因為他們都是宗教信徒,他們不不要為彼此而戰。即使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我也不在乎。
除了一個女生翻譯,我們一行都是男的,每次都是一起旅行,所以很放心,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問題。
1.缺點:空氣質量差
雖然我不我沒有哮喘,我有些鼻炎。來到印度後,我經常感覺鼻子不舒服或者不舒服。這里的霧霾很嚴重,而且即使在晴天也很難看到藍天。天空經常有霧,有時甚至是黃色的,我我無言以對。
即使質量不好,戴口罩還是能擋住一檔。什麼更難受的是空氣還很臭,聞起來有垃圾場、牛糞、咖喱等一些味道。當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時,它它真的很高,有時我覺得惡心。
2.水質很差
印度美國水資源不豐富,水質很差。許多居住在恆河沿岸的人就地取材,直接飲用恆河的水。事實上,很多水也來自恆河,沒有經過很好的過濾和消毒。味道很奇怪。第一次喝,肯定拉肚子。反正我們公司幾個人前幾天一直拉肚子,喝水,吃東西。
公司的這些人都是年輕小夥子,平時能吃能喝。他們身體很好,沒有腸胃問題。他們只拉肚子一個星期。如果你有一些腸胃問題,我不我不建議你來印度。如果一定要來,一定要喝純凈水,以防意外。
3.衛生條件差
這里的衛生條件不是亂扔垃圾,而是食品衛生條件。我是一個吃貨,很喜歡零食,但是嘗了印度的零食之後,當場就吐了。
有一種糕點叫加爾各答,在印度很有名,但是我吃的時候發現裡面不僅有頭發,還有老鼠屎一樣的東西,當時就吐了。有一些炸糕,很想吃,但是看到廚師就放棄了操作。他們坐在大油鍋旁邊,而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洗過腳。無論如何,他們的腳是在油鍋的邊緣,所以他們沒有不穿鞋不穿襪子,讓人一看就沒胃口。
除了比較大的高檔餐廳,其他小店幾乎都沒有很好的衛生條件,很容易被抓到,拉肚子比較輕。萬一得了急性胃腸病什麼的,就麻煩了。
[It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印度人痴迷於清潔,愛干凈。當我們認為他們骯臟的時候,他們也會認為我們骯臟。就拿廁所清潔來說吧,我們都用衛生紙,但是印度人用手,用水洗。誰更干凈?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3.糟糕的醫療設施
我沒有我拉肚子的時候沒有帶葯,所以我想去醫院。印度聲稱看病不花一分錢,而且都是免費的。事實上,它這只是一個幌子。公立醫院的設施很差,很多葯品都沒有。一次旅行後我放棄了,帶著公司美國人去一家好的私立醫院。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條件要好一些。
相比國內的醫療條件,印度的醫療確實不讓人放心,但是印度很多人住在貧民窟,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更沒有能力看病。所以,公立醫院能免費看病就不錯了。總比沒有好。
4.做一個不友善的人
當我沒事做的時候,我喜歡參觀當地的景點。後來發現自己是個傻子。印度遊客買票只需要50盧比,之後就是500盧比。過了好幾次我才發現我好生氣。為什麼?不是難道這不是明擺著要騙人嗎?
它吃飯的時候也一樣。明明前一個人結賬的時候是30盧比,到我的時候變成了200盧比。搞什麼鬼?看,我我被欺負了,不是嗎是嗎?
5.缺乏城市規劃
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得更好,必須精心規劃。然而,新德里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更不用說其他城市了。小區建設很亂,私有土地不動。明明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一分鍾就可以到達,但是因為沒有很好的規劃,坐車要繞道很久,很麻煩,給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不僅如此,印度人在印名片的時候也不認真,或者說印度本身的地址就不準確。合作夥伴的地址永遠不會是XX路,而是XX酒店附近,很模糊,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6.經常停電
無論在公司還是在住所,停電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每周至少要斷電一次。如果一個星期沒有停電,人們會在心裡想著這件事,好像自己的月經還沒來,會很煩躁。
7.踩
能留在貧民窟的人是幸運的。許多人不我甚至沒有地方住。他們只能四處流浪,而且不是一個人,而是結婚生子。甚至還有帶著寶寶流浪的情侶。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它看起來很令人難過。遇到一些孩子比較多的家庭,我也會給他們一些錢。如果你能幫忙,請幫忙。
總體感覺雖然在印度生活了2個月,但是工作忙了很多,能看到的東西有限。但是,這個有限的東西,卻對我的心靈產生了無限的沖擊。我見過各種各樣的人生,有過生與死的掙扎。回國後,我特別珍惜現在的生活,為自己能生活在一片富饒的土地上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四年前,我跳槽去了國內某知名手機公司。入職沒多久,領導會派人去印度出差,問誰想去。看到有出國的機會,馬上舉手報名。當我和我的主要同事舉手時,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鬆了一口氣表情。去了印度之後,我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是這樣的反應:印度是一個曾經去過,卻再也不想去的國家。
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生活方式也沒有那麼文明。但由於印度也是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而且近年來印度也出了很多優秀的電影,所以對印度的印象有些改變,似乎印度還不錯。但是當我真的去了印度,我發現印度真的是一個神奇國家。
四年前,我從一家小手機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大型知名手機公司,負責市場開發。這家公司當時在印度其實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但是很多知名國產品牌的手機在印度都賣得很好。所以公司決定加大在印度的市場開發,所以計劃派人去班加羅爾做一些前期的調研工作。
接到任務後,領導問大家的意見,誰想出國?去印度班加羅爾出差要三個月。在領導宣布這件事的那一刻,我看到同事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恐慌,領導也一臉尷尬。我心說我我從未遇到過出國出差這種事,而且我沒人說話的時候我很歡迎。所以我自願去了。當每個人看到我站出來時,他們都鼓起掌來,好像我是一個英雄。領導也笑著沖我點點頭:不錯的年輕人!
經過幾天的准備,我踏上了去印度的路,踏上了令人大開眼界的異國之旅。
衛生條件堪憂,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美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這與中國完全不同。比如在供水、公廁等設施方面,印度顯然有很高的提升空間。
去印度之前,同事跟我說了幾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喝瓶裝水不要喝自來水,更不要喝生水。印度人似乎對不幹凈的水有一種天然的抵抗力。恆河的水已經被污染成那樣了,但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印度人去恆河直接喝水。他們對漂浮在河上的各種垃圾完全視而不見。
都說恆河好,是因為當地人投入了很多心血去治理。班加羅爾的那些溝渠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條堆滿垃圾的溝渠流淌著腐臭的河水,就像20年前中國城鄉那些被廢水污染的臭水溝。
接待員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美麗的中國女孩。我們一見面,她就告訴我很多在班加羅爾生活要注意的事情。其中,她還提到,在這里一定要喝瓶裝水,否則容易腸胃不適。剛來班加羅爾的時候忘了這個,在一個印度客戶那裡喝了一杯水,回去的時候拉肚子兩天。
飲食習慣很難接受。很多人說印度人吃得很棒。不管吃什麼,都一起熬成糊狀。食物的外觀真的讓人不舒服。更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真的是直接用手抓食物。我問小女孩,唐印度人不知道如何使用餐具嗎?小女孩說,實際上,它不是的。它這是一個概念問題。我們認為用手吃飯非常不衛生,但印度人認為我們的手是最干凈的。
我本來已經做好了每天吃糊糊的心理准備,但是看到路上那些印第安人用看起來臟兮兮的手(其實是黑皮膚)抓著黏糊糊的東西往嘴裡塞,我真的覺得反胃。小女孩看到我的反應後,笑了。她告訴我,其實這些吃玉米粥的都是這里的窮人。他們可以他們吃不起精緻的飯菜,所以只能吃這些稀飯。有錢人對吃很挑剔。很多人用餐具。就算他們用手抓,他們的飯也和我們差不多。飯菜都一樣,分開包裝。
我們吃飯的時候,她帶我去了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餐廳——。果然如他所說,餐廳里的人幾乎不用手直接抓,這讓我很放心。雖然味道不好,但至少干凈,消費真的很低。我們為兩個人點了四個菜,只花了大約六十元。
交通混亂,乘車體驗差,公交車車門未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班加羅爾的交通狀況真的很嚇人。市中心的道路上幾乎沒有紅綠燈。也許是因為經濟不發達,路上的車很少。然而,由於沒有紅綠燈,汽車在野外行駛。
在班加羅爾,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和公共汽車。這個人對摩托車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我認為它太不安全了。我我從來沒有在中國騎過摩托車,我也沒有騎過摩托車。我更害怕去印度。所以當我旅行時,我主要使用公共汽車。
但是,坐公交的風險還是巨大的。——這里的公交車行駛過程中不封閉!有些印度人能夠在汽車啟動時在公共汽車門口跳起來,加快沖刺速度,這讓我感到心驚肉跳。萬一發生不幸,就不會難道沒有事故嗎?但印度人對此非常熟悉,以至於他們不會Idon』我一點也不擔心。作為一個習慣了公交車司機在離開前關門的中國人,我上車後,和售票員買了一張票,很快找到了一個離車門較遠的座位。我老實地坐了下來,生怕公共汽車轉彎時我會被甩出去。
印度的火車乘坐體驗是最差的。很多人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照片:,一輛行駛的火車,密密麻麻擠滿了人。
事實上,這樣做的原因是印度美國經濟如此落後,以至於大多數人都很窮。因為在印度坐火車,你不會如果可以的話,我不需要買票。hang它在火車上!只有進入火車車廂內部,才需要補票或者站票。
雖然掛票可以為那些有能力坐火車,每年都不在少數。有很多印度人不願意花錢,他們永遠不會放棄免費掛票因為有人出事了。
出差期間,有幸體驗了一把印度火車。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可能冒險去拿一個掛票。為了安全和舒適,我甚至買了一張卧鋪票哪怕只有一個小時驅動。因為我知道普通車廂肯定都是人,能不能順利出站都是個問題。
然而,現實給了我沉重的打擊。——次卧鋪車廂還是坐滿了人。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都買了卧鋪票,也不敢問,只好入鄉隨俗。除了人群,我還能做什麼更受不了的是車廂里的氣味。我不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味道,而且它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它。在那種氣味中,有腳臭、汗臭、咖喱味等。剛進去的時候差點吐了。我沒有直到我到達車站,我才想通這件事。當時我發誓再也不坐印度火車了。
我的神奇神器印度吸管空調。去的時候正好是夏天,印度挺熱的。在班加羅爾,我在印度市場看到了一個神奇的東西:——吸管空調。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我沒有我不知道這是干什麼用的。我們公司的小姑娘告訴我,這是印度窮人用來降溫的。它的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鐵架子,三面塞稻草或稻草,前面放一個風扇,架子底部裝一個小水泵和水槽。使用時,水泵將水箱中的水抽到秸稈上使其濕潤,風扇的風將秸稈中的水蒸氣吹出降低溫度。
吸管空調雖然看起來土,工作原理簡單,但是製冷效果確實不錯。對於印度的窮人來說,吸管空調真的是很酷的神器,因為一個只要300人民幣左右。
總結:總的來說,那次印度之行的體驗相當差。我覺得印度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局面,和他們落後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巨大,因為他們的種姓制度基本上是一出生就終身固定的,種姓壁壘非常牢固,普通人很難突破,讓人很無奈。
如果你想來印度旅遊,你必須做好功課。這里設施建設的落後是我們在國內想像不到的。在家裡,你可以用一部手機環游世界,但在印度不行。因為這里的衛生條件,胃不好的朋友要帶一些常用葯,以防不測。
如果你是女生,不要不要獨自去印度旅遊。它這仍然很危險。我們公司的小姑娘經常被搭訕,甚至被跟蹤,讓她覺得壓力很大。她本該在那裡呆一年半,但最後她在那裡呆了不到半年就回來了。
如果你真的想出國旅遊,我建議你不要不要去印度。尤其是現在,印度的疫情已經失控到了令人絕望的地步。
去了印度之後,唯一的收獲就是國內——,真的好開心。印度,反正我贏了不要再去那裡了。
㈢ 為啥中國遊客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坐地鐵,感覺不像印度
那麼,你有沒有去過印度旅遊?對於印度這個國家的印象怎麼樣?你覺得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地鐵和中國大城市的地鐵相比,感覺如何呢?是不是跟你印象中的印度不太一樣?如果你來印度旅遊的話,你會想要去試試他們的地鐵嗎?
㈣ 出差印度2——真實感受,不吹不黑
上一篇文章大概寫了一下我在印度的吃和住。
今天主要說一下印度的交通。
印度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以摩托車為主。我們每天早晨出發去客戶公司,下午返回酒店。路上除了私家車之外,陪伴我們最多的是摩托車大軍,有點兒像咱們國家原來「自行車」王國的時候的盛況。
除了摩托車和私家車之外,短距離出行,就以嘟嘟車為主。我沒體驗過。我們部門的那個姐姐被王哥帶著體驗了一次。她說,坐在車上,迎面和旁邊過往的所有人都對他們行了"注目禮"。[捂臉]
在孟買和德里的市區主幹道,交通秩序還是可以的。但是在稍遠的地方或者郊區,那豈止是「亂」能夠形容的。嘟嘟車,私家車,摩托車,自行車,公交車混雜其中,你擠我,我擠你, 車挨車,車擠車 。而且,我發現,印度人很少按喇叭,至少我在那的三個星期,很少聽見。大家就這么靜靜的擠來擠去,就擠成那個程度,我一起交通事故都沒看見。可能小的剮蹭在他們看來無足掛齒,小剮怡情[黑線]。 那年,我正在學車,正好練習科三期間去的印度。到那之後,我甚是佩服印度人的開車技術。有一個客戶開車帶著我們一起去拜訪另外一個在郊區的客戶,手動擋的車,我全程就盯著他的不停掛檔,換擋,踩離合,踩剎車,還偶爾打個電話~忙的那叫一個「歡」。回到國內,我和教練說,我如果在印度,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開車。
第一年在孟買,通過酒店介紹包了一個計程車,司機大概40多歲,英語很好。服務也周到。我們提前列出拜訪計劃,他會給我們建議,哪幾個離著近,可以安排在同一天拜訪。然後早晨來酒店接我們,把我們兩組人分別送到不同的地點。然後再聽我們的召喚去接我們送回酒店。
印度社區規劃非常亂,在繁華地區的寫字樓的比較好找,但是在偏僻一點兒的地方,就多虧了這個司機,他先開車到要拜訪的地址附近,然後下車問路人,給要拜訪的客戶打電話詢問,經常要兜很多圈,然後再問很多人才能找到。這個司機每天能從我們這賺大概2000-3000盧比,他的收入應該不錯,他說他每年都會帶家人去泰國 旅遊 。
第二年去德里,沒有包車,全部都是優步。但是印度 的優步,等待半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還經常會有司機臨時取消訂單--因為根據定位他們找不到我們所在的位置,打電話又無法溝通。有一次甚至連著3個司機都取消了訂單,我和李哥無奈的站在亂糟糟的居民區,頂著38度的大太陽,看著5-6隻猴子紅著屁股從我們頭上跳過來,跳過去。(果然,在 印度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在郊區的路上,能看到很多牛。慢悠悠的走在路上。還看過一頭五條腿的牛,可惜當時在車上,沒來得及拍照。在網上找一張類似的給大家看一下。
對了,我看到印度行駛中的火車,火車沒有門(或者門沒關)。火車頂沒人。可能那個時候不是高峰期吧。很多公交車也都不關門。車沒停穩,就有人跳上跳下的。當然我看到的是郊區線路,市區的應該會好點兒。我只說我看到的。
我同事那組還去坐了地鐵,我沒體驗過,我這組一直都是車接車送的。其實體驗一下地鐵應該也不錯。
下面說一些去過的景點,篇幅有限,今天就先說一個吧: The Prince of Wales Museum( 威爾士 王子博物館)。下面這張是門票。
印度在熱帶,景點的綠化都不錯。
這個博物館 始建於1909年,1921年正式開館。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陳列有 印度雕刻、繪畫、銅器、歐洲繪畫、裝飾藝術等。 其中還有一個 中國 展廳,展櫃里擺滿 中國 的瓷器,玉如意和宮廷用品。
有很多雕刻石像,是講 印度 各種神的。每個名字都很有 印度 特色,記不住。了解了一些印度的神話,很有意思。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查找研究一下。
拍照技術不好,請大家見諒。
第二篇先到這吧。未完待續~~
下一篇打算寫一下 孟買大學,孟買火車站,印度門,泰姬陵,甘地博物館,德里門。不知道一篇能不能寫完。
謝謝閱讀。
㈤ 印度的地鐵怎麼樣地鐵城市數量超出想像,還能看到南京和大連製造
印度的地鐵發展迅速,已有15個城市擁有地鐵系統,且能看到南京和大連製造的地鐵車輛。
自1984年開通首條地鐵以來,經過30多年的建設,印度的地鐵長度已經累計達到了750公里之多,排名世界前列。這一成就顯示了印度在地鐵建設方面的快速發展和持續努力。
地鐵城市數量:目前,印度已經有15個城市擁有了地鐵系統,這一數字可能出乎許多人的意料。這些城市包括加爾各答、德里、班加羅爾、古爾岡、孟買、齋普爾、金奈、科欽、勒克瑙、海得拉巴、諾伊達、艾哈邁達巴德、那格浦爾、浦那以及坎普爾。這些地鐵系統的建設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也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南京和大連製造: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南京和大連在印度的地鐵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南京製造的地鐵列車已經成功打入印度市場,並在孟買等地鐵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樣,大連也參與了印度地鐵車輛的生產和供應,為印度的地鐵事業做出了貢獻。這些中國製造的地鐵車輛不僅質量可靠,而且性價比高,受到了印度方面的認可和好評。
主要地鐵系統介紹:
加爾各答地鐵:加爾各答是印度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之一。其地鐵系統自1984年開始正式運營,規劃有6條線路,但目前只有一號線和二號線的一部分正在運營。加爾各答地鐵的建設雖然進度較慢,但仍然在不斷完善中。
德里地鐵:德里地鐵是印度規模最大的城市地鐵系統之一。自1998年開始建設以來,德里地鐵已經發展成為了擁有11條線路、285座車站、總長391公里的龐大網路。德里地鐵的開通極大地改善了德里的交通狀況,成為了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班加羅爾地鐵:班加羅爾地鐵位於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市。該地鐵系統於2011年開始營運,為南印度第一座地鐵系統。目前擁有2條路線和46座車站,線路總長度達到48.92公里。此外,中國中車浦鎮公司還成功中標了班加羅爾地鐵216輛車項目,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印度地鐵市場的地位。
孟買地鐵:孟買作為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其地鐵建設雖然有些滯後,但仍然在積極推進中。孟買地鐵於2014年6月開始營運,目前共有1條路線和12座車站。值得一提的是,孟買地鐵1號線的列車是南京製造的。
地鐵建設的挑戰與前景:盡管印度的地鐵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地鐵技術力量相對薄弱、車輛等對外依賴較高等問題仍然存在。此外,對於許多地鐵城市而言,目前的地鐵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地鐵城市只有一條線路,規模還很小。然而,隨著印度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地鐵事業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印度將繼續加強地鐵建設和管理,提升地鐵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綜上所述,印度的地鐵建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也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未來,隨著印度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地鐵事業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