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最「臟亂差」的華人街,當地華人生活貧窮,可為什麼他們卻不願意回到中國
在世界的很多個國家都會發現華人的身影,他們來到這些國家生活,因此,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人街。世界最臟亂差的華人街,是位於印度的華人街。這里的華人都十分的貧窮,但是他們卻不選擇回國,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大家對於這個世界上最臟亂差的華人街,華人都不選擇回國,還有什麼更好的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⑵ 在印度華人是什麼地位
印度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家,他們國家不僅腦洞特別的大,就連很多的習俗都是我們所不能夠接受的,比如上廁所和吃飯都是用手的等等,然而這並不是印度最為奇特的一種習俗了。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明的國家,有富人和窮人之分的,而且窮人的待遇是非常差的。
但是大家知道,印度是如何區分人的等級的嗎?印度膚色決定地位,中國人到印度是什麼地位?網友:難以接受。在印度就是通過人的膚色來區分等級的,印度人認為,人的皮膚越白皙那麼他的地位就越高,皮膚越黑地位越低。而且為了保證所謂的貴族血統純正,印度是不可以哭跨等級結婚的。
所以在印度一旦淪落到了低等級地位之後,就永遠不可能翻身了,包括自己的子孫後代,因為在印度決定一個人地位的並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地位。印度是依靠膚色來劃分地位的,那麼如果是中國人到了印度是什麼地位呢?
因為歐洲人的皮膚都是偏白的,如果來自發達國家,那麼在印度就享受一等地位的待遇,如果是來自不發達國家,那麼就享受二等地位的待遇。而我們中國人是屬於亞洲人,而亞洲人的皮膚都是偏黃的,所以在印度也是二等地位的待遇,而非洲人如果到了印度就屬於三種地位的待遇了。
二等地位待遇是需要給一等地位的人服務的,他們從事的任何事情都是不能夠超過一等待遇的人的。很多網友對此都大呼難以接受,一個國家就只是單純的依靠一個人的膚色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地位。
⑶ 印度為什麼沒有華人
有華人,只是人數相對其他國家較少。
華人遍及全世界。與華人在其它國家「人丁興旺」的現象不同,印度華僑華人越來越少,從半個世紀前的5萬人減到目前的6000多人。數十年來,在印度人口飛速增長的同時,華僑華人的數量卻在持續下降。
一、印度華人的歷史與現狀
(一)印度華人由鼎盛時期的5萬人降至目前6千人。17世紀末,一位來自廣東的天主教徒成為最早在印度定居的中國人。清朝中後期,一批以廣東客家人為主的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當年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首都——加爾各答。他們在距離該城市65公里的鑽石港落腳生根,繁衍生息,使之成為印度第一個華人聚居地點。此後,來印度的華人持續增多。20世紀50年代,印度華僑華人迎來了「鼎盛時期」,當時的人口一度達到5萬人,僅加爾各答西北郊塔壩一地就有2萬多人。這些人按籍貫可以分為兩支,一支是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另一支為來自湖北的天門縣人。
近年來,大批華人華僑向海外移民。到目前為止,在印度的華僑華人只有6000多,其中4000多人在加爾各答,1000多人在孟買,500多人在首都新德里,剩下的在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和班加羅爾等地。據了解,在印的華僑華人幾乎每家都有人移民海外,留在當地的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當地甚至有華人認為,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華人可能會在印度銷聲匿跡。
(二)印度華人的減少有很多原因。首先是20世紀50年代末,中印關系惡化。從1961年2月到1962年9月,有200多名印度華人被以各種名義驅逐出境。中印爆發邊界沖突後,印度政府頒布法令,凍結華人的財產。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甚至規定,被捕獲釋的華人不準在該邦北部定居,必須居住在加爾各答。一位孟買的老華僑說,1962年,他的爺爺、父母都被關進監獄,當地政府還關閉了所有中文學校,封了許多商店,讓華僑人人自危。從那時起,華僑華人開始陸續離開印度,移民到香港、台灣、加拿大和東南亞等地,華人數量連年銳減。不過,隨著中印關系的改善,針對華人的限制和歧視措施早已成為歷史,留下來的華人逐漸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除了歷史原因,印度目前尚處於向外移民時期也是造成印度華人逐漸減少的原因。一方面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不像世界上一些新的移民地點那麼有吸引力。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華人小夥子認為,印度失業率太高,薪水又非常低,留在當地,前途實在一般。另一方面,印度在移民和吸引海外投資方面採取的是歡迎加限制的措施,這客觀上影響了新移民的進入。此外,當地實施的一些經濟措施也動搖了華人留在印度繼續發展的信心。在華人最多的加爾各答,政府為發展經濟,整合當地製革行業,要求華人製革行業搬到其它地方,導致許多人舉家遷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