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國外買什麼東西是比較劃算的
首先是護膚化妝品。特別是美國本土的品牌會比國內便宜好多。比如kiehl's、倩碧、雅詩蘭黛、品木宣言等等,舉例說,kiehl's的亞馬遜白泥面膜,銀泰賣280塊人民幣,美國賣23刀。雖然不同的洲會有5%到9%不等的稅。但是加上後,最多也就160元左右。可想便宜多少。
最後還有各種紀念品啦。好多提到美國必去的地方,我都會帶些東西留念。比如各式各樣的冰箱貼,給朋友家人的明信片之類。
❷ 世界分為幾種代表文化
按照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沖突論》中所提出的,世界上的文明可以分為:歐美文明、日本文明、儒家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斯拉夫文明。
歐美文明主要是指西歐、中歐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文明信仰神道教和佛教;儒家文明主要是指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南韓、越南,主要信仰佛教和儒教;伊斯蘭文明是指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等國,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印度文明是指大多數地印度斯坦地區,信仰印度教;非洲文明主要是指撒哈拉以南非洲,宗教較為復雜,即有基督教也有本土的原始宗教崇拜;拉美文明是指墨西哥以南地區,主要信仰天主教;斯拉夫文明主要是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以及巴爾干、高加索地區,主要信仰東正教。
其中,歐美文明、拉美文明、斯拉夫文明來自於同一個祖先,即古代古羅馬、古希臘文明,宗教上幾大文明都信仰上帝;儒家文明、日本文明的共同來源是古代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從印度傳來的佛教;非洲文明本來很散漫,處於部落化的狀態,無統一的宗教信仰;印度文明自成一體,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文明同樣獨立性強,信仰伊斯蘭教。
歐美文明通過戰爭和擴張催生並影響了了拉美文明;歐美文明又和斯拉夫文明經常發生沖突,如美蘇爭霸,斯拉夫文明又學習歐美文明使自身強大,如彼得大帝改革;伊斯蘭文明和歐美文明不能和平相處,十字軍東征就是例證,但雙方又有很深的經濟聯系,絲綢之路的貨物通過伊斯蘭世界進入歐洲;非洲文明在歐美文明入侵之後遭到了破壞,被迫開始了現代化的過程。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也曾發生過沖突,如唐代中國和阿拉伯的恆羅斯之戰以及中國清政府剿滅打著宗教旗號分裂祖國的阿古柏政權,但更多的是交流,如古代絲綢之路。日本文明和儒家文明發生過戰爭,如朝鮮被日本侵略的壬辰衛國戰爭(萬曆年間),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第二次戰爭(1931——1945),但日本文明是從儒家文明中分化出去的。印度文明受到歐美文明影響大,採用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解決文化差異,關鍵在於各國要能夠包容不同文明,實現多樣化,用中國的外交政策來說就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