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人為什麼用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反對,去印度還有哪些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在中國點頭搖頭表示同意反對,但是在印度,他們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將頭歪一邊或者搖頭,那就是是肯定的表示,而點頭就是否定的意思,與中國剛好相反,這個要記清楚,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吹口哨在印度人看來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印度人的等級制度很嚴格,很重視身份。等級不同的人不能平起平坐。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時一定要按時到達不要遲到。到印度人家做客,可以送紅茶,他們很喜歡中國的紅茶,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能送牛製品。
Ⅱ 同樣是表達贊同,為什麼中國人點頭而印度人確是搖頭呢
通常我們的習慣是點頭yes,搖頭no,印度卻恰恰相反,點頭no,搖頭表示yes,用點頭或搖頭表達是或否屬於肢體語言,很多人認為全世界的通用語言是英語或者西語,但實際上,肢體語言才是全球通用的,因為每個人都會,每個人基本都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大致判斷出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
印度的等級制度導致人們很難去說no,所以點頭的表達方式也是完美的妥協,給人留有表達的餘地,很多外國遊客到印度旅遊特意觀察了印度人的這種習慣,但是本地人很少注意到,看來這種習慣已經在印度人心裡根深蒂固,不只是生活方式的形成了。
Ⅲ 印度人講話為什麼老喜歡搖頭
1. 印度許多地區的居民在交流時,搖頭和點頭的含義與中國人的理解恰好相反。
2. 在這些地方,搖頭通常表示同意,而點頭則意味著否定或反對。
3. 因此,如果你遇到頻繁搖頭的人,他們實際上是在以一種習慣的方式表達認可。
4. 這種交流習慣反映了印度文化中獨特的身體語言表達方式,與中國的點頭習慣形成對比。
5. 祝願每一位朋友每天都充滿快樂!
Ⅳ 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禮儀有哪些
1、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
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2、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
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
3、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
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4、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
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5、擁抱:
若久別重逢,或將遠行,或有大事發生等,則要擁抱。擁抱時,彼此將雙手搭在肩上,先是把頭偏向左邊,胸膛緊貼一下,然後把頭偏向右邊,再把胸緊貼一下,有時,彼此用手撫背並緊抱,以示特別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