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世界缺水情況
6月5日為2003年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水——20億人生命之所系」。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20億人面臨缺水,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全球48個國家,35億人將面臨嚴重缺水。圖為6月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村民正從當地一口巨大的水井裡打水。目前,古吉拉特邦正遭遇十幾年罕見的旱災,赤日炎炎,當地居民的吃水已成問題。印度其他一些地區也遭遇旱災。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8月13日電(記者吳平)一些著名的國際水資源專家13日在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問題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呼籲全世界開展跨領域的合作,以解決全球日趨嚴重的水荒。
全球水資源協作組織主席瑪格麗特·卡特利-卡爾森說,面對日益緊缺的水資源,全球正面臨著人口增長、資金缺乏和觀念陳舊三大方面的挑戰,只有包括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地方組織和私營企業在內的各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榮獲今年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淺野孝說,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水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造成的,因為大量寶貴的水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被白白浪費了,如嚴重的工業用水浪費現象。他認為,如果能使用有效的技術,工業用水量可以減少40%到90%。
根據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目前全世界共有4.5億多人面臨嚴重缺水問題。如不採取行動,25年後全世界嚴重缺水的人口將激增至27億。
參加這次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問題討論會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1000多名水問題專家和政府官員。
B. 印度缺水還是中國缺水
印度和中國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水資源問題,但情況有所差異。
1. 中國:中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從空間上看,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嚴重缺水,像華北地區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從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他季節降水少,部分地區季節性缺水明顯。不過,中國通過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況,同時不斷加強節水措施和水資源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2. 印度: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降水集中在雨季。印度人口眾多且增長迅速,對水資源的需求巨大,再加上水污染嚴重,工業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導致可用水資源減少。農業灌溉方式較為粗放,水資源浪費現象普遍,使得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峻。所以綜合來看,印度缺水問題也較為突出。
C. 還有多少個國家缺水
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再過30年缺水國將達40~52個,缺水人口將增加8倍多,達28億至33億。淡水嚴重缺少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影響到人們的基本生存。在鄰接撒哈拉沙漠南部乾旱的國家,因為缺水,農田荒廢,幾千萬人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每年約有20萬人餓死。目前發展中國家至少3/4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獲得安全衛生的飲用水,17億人沒有足夠的飲用水。有的國家已經靠買水過日子。德國從瑞士買水,美國從加拿大買水,阿爾及利亞也從其它國家進口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噸水就可換得1噸石油。
淡水量日趨匱乏
在世界現有總水量中,海水約佔97%,淡水儲量只佔2.53%。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和永久性凍土底共占淡水總量的97.01%以上;而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湖泊、河流、淺層地下水等淡水量僅佔全球淡水總量的2.99%,約為104.6萬億立方米。鑒於深層地下水、兩極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積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難開發利用,不少國家或地區出現了淡水資源不足和告急。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達到31萬億噸左右。據聯合國1986年公布的數據:世界四個最大用水國分別是:美國,蘇聯,印度和中國。它們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積佔全球的70%,用水量佔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美國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國中最高的,幾乎是蘇聯的2倍,中國和印度的5倍多。在四個國家中。美國的工業及發電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約佔用水總量的54%,蘇聯佔45%,中國佔5%,而印度僅佔3%。就灌溉用水來說,印度則為四國之首,它佔用水總量的96%,中國佔93%,蘇聯佔51%,美國只佔33%。然而,這四個最大的用水國都面臨著淡水量日趨匱乏的嚴重問題。
水將比石油更寶貴
在1995年,除了馬爾他以外,最缺水的國家有卡達、科威特、利比亞、巴林、新加坡、巴貝多、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以色列、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蒲隆地、維德角、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肯亞和摩洛哥。
許多專家指出,在21世紀里,水將比石油更寶貴。人們已經發現,主要產油國的水資源並不那麼豐富。這種形勢到2050年不會有什麼改善。不過,石油生產國擁有大量的廉價能源,這可以使他們在海水淡化方面做出努力。
再過50年,在最缺水的國家中,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和阿爾及利亞將分別成為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十一和第十五大缺水國。只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摩洛哥將不再是最缺水的國家。但另兩個從前不是最缺水的國家的索馬里和盧安達將成為新的缺水國,將分別為第十七和第十八大缺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