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解決偷盜

印度人怎麼解決偷盜

發布時間:2025-08-21 07:39:20

❶ 古印度四大種姓是什麼是

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❷ 偷盜1000多劑中國科興新冠疫苗,4名印尼人被捕,他們為何會鋌而走險

4名印度人偷了1000多劑中國疫苗後,試圖以每劑25萬盧比,約合112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雅加達和北蘇門答臘棉蘭市的買家。被盜的1000多劑疫苗是由中國科興公司生產的。這4人包括棉蘭一所監獄的一名獄醫和一名當地衛生官員。

在冠狀病毒的發展過程中,接種疫苗有助於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刺激人體免疫系統,預防相關感染。我國幾乎所有人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都沒有免疫力。他們對新的冠狀病毒很敏感。感染後,有些人會發展成危重病甚至死亡。接種疫苗後,大多數人都能獲得免疫力;在人群中接種新冠疫苗可以阻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❸ 印度竊賊偷錢,開挖掘機挖走自動取款機,當地人到底有多硬核

提起印度,相信大家對於這個神奇的國度都有一些了解,不過大部分人對於印度的了解只是局限於電視上演的那樣,從我們看電印度的電影作品來看,不難看出印度是一個非常熱情並且做事有些大膽的國家,可是現實生活從印度人也是比較的硬核的,這不,印度竊賊偷錢的時候都不用什麼工具的,是直接開著挖掘機挖走了自動取款機,真的是非常的霸氣,這也能看出當地竊賊的囂張,希望抓緊將他繩之於法。

三、印度人硬核的地方還有很多。

印度人硬核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他們殺雞不用開水燙,直接剝皮,還有直接喝恆河的水,街頭的小吃直接用手抓等,這些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這一次印度竊賊直接開挖掘機挖走自動取款機也不足為奇,不過每個國家的文化和觀念不同,我們雖然覺得他們的做法有些奇特,可是也尊重他們的文化,不過這個竊賊實在是太囂張了,希望當地政府抓緊逮住這個竊賊,給予他一定的教訓。

❹ 為什麼印度的貧富差距這么大

在印度這個國家,所有人都是按照種姓劃分的;印度人自古就有種姓差別之分,到現在這種狀況還在存在。在印度教經典《梨俱吠陀》中談到,當神創造第一個人時,由他的身體分出很多部分,「婆羅門是他的嘴,剎帝利是他的手臂,吠舍是他的大腿,首陀羅從他的腳而來。」而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便是印度種姓集團地位高低的排列順序,除此之外,還有一類被排斥在種姓體制之外的人叫做「不可接觸者」,也叫賤民,或者哈里真,這些人只能從事最卑賤的工作。
按照種姓的原則,有些人生下來就能從事很體面的工作,有些人世世代代只能從事卑賤的工作。同時印度的私有化程度比較高,財富大量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財富階層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大多數人卻只能解決溫飽。這種情況我們在阿格拉特別明顯,入住的酒店就夾雜在破爛不堪的街道中;一牆之隔,外面是雜亂無章,破落陳舊,一般人只能果腹;裡面卻是寬敞明亮,夜夜笙歌。在這里,貧富差距懸殊,讓你能真正體會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印度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社會劃分成上千種種姓,而且是世襲的。低階種姓包括了勞工、農人和僕役等等,這些低下階層大部分生活在赤貧中,教育程度低或根本是文盲,因此更加缺乏翻身的管道。但是,低階種姓人數超過人口半數,在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裡,票數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加上近來印度經濟起飛,貧富差距擴大,享受不到經濟果實的人怨懟漸生,導致社會上的不安緊綳益趨嚴重。 套句印度人的形容,大部分農民是"生於債務,活於債務,死於債務",因為利潤幾乎都被地主、錢庄榨走,很多苦不堪言又了無希望的農民乾脆自殺,以致於印度農民自殺率極高,而債務就轉移到孩子身上,代代相傳,永遠擺脫不了債務。在印度,日子過得這么苦的人這么多,但整個社會卻有一種集體的冷漠,冷到讓人心驚,好像許多人眼睛都瞎了一樣,看不見在四周處處可見的悲慘不公。種姓制度相信人本來就生而不平等,既是天意,日子好的人就不會對旁人的苦難有歉疚感,也不覺得自己有義務伸出援手,或進一步作制度上的改革。
而且,相信輪回來世的存在,更可以讓受苦者忍耐、旁觀者無動於衷。雖然也有慈善機構或不相信印度教種姓制度的人,但整體而言,種姓的影響力仍然深遠。像印度這樣的社會文化,要改善貧富差距減少社會不公,實在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調整入學比率其實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印度窮人盡管再窮,一般也只是怨前世造了孽,很少會把怨氣發到富人身上,他們整體上沒有嫉富、仇富的"紅眼病",更沒有殺富濟貧的造反意識。印度人相信因果報應、業報輪回的宗教思想,害怕做了壞事會遭報應,因而只希望神保佑他們從苦海中解脫。
正因為如此,印度貧富之間基本上能相安無事,和平共處。我來印度幾年時間,親眼所見,印度窮人,包括乞丐,雖然也聽說過有的有時難免貪小便宜,順手牽羊,小偷小摸,但絕大部分人即使再窮,一般也不會去偷盜搶劫,窮人報復富人者,鮮有所聞。 印度乞丐很多,卻極少搶劫。游覽各地的廟宇名勝,遊客一律要把鞋子脫了放在大門口,但不論是什麼樣的名牌鞋,放在那裡也絕不會丟失。中國總領事館的各種車輛,多年來晚上就停在大街上,從來沒丟過。2004年元月,國內一家新聞單位的記者結伴到孟買印度門參觀時,隨身帶了1個照相機,離開時竟然忘在那兒了。記者們往回走的路上,後邊一個稚氣未除的乞丐一面緊緊跟著,一面高聲大叫。記者們以為是追上來要錢,仔細一聽,原來他說的是:"先生,您的照相機!"並把相機送到記者手上。

❺ 印度的夏天應該很熱吧,當地的人有什麼方法度過呢

每年五六月份都是印度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持續的高溫乾熱天氣肆虐著每個城市。據當地氣象局統計,近十年來首都新德里的同期氣溫都在40攝氏度以上,個別地區甚至出現過52攝氏度的極限高溫天氣。印度每年因高溫天氣死亡的人數都在數百以上。由於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停水停電的現象在印度已經是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當地居民想出各種各樣的土辦法,度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
房屋朝東蓋,毛毯來「保冷」

抵擋酷暑的一個最好辦法是避免受到陽光的直射。好在印度絕大部分地區都無需為冬季發愁,像新德里全年只有極少數的幾天氣溫會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在這種情況下,多數當地居民在建房時都選擇把正門和窗子朝向東西兩面,南北方向被用來與左鄰右舍相連。這種「面東背西」的房屋結構起到的防熱效果非常顯著,以記者站所處的房間環境為例,由於正午時間在房間內基本上看不到陽光,每次從外面回來,都立刻能感覺到屋內溫度要低很多。

除此之外,厚厚的窗簾乃至毛毯也是普通人家防暑降溫的好幫手。每當熱風刮來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選擇躲在家裡避免外出。在緊閉門窗的同時,還要用厚窗簾來阻擋無孔不入的熱浪。在密閉環境下,悶熱的空氣會讓人覺得有些壓抑,但不管怎麼說,從沙漠里來的40多度的熱風總算是被擋在門外了。

土空調發威,車窗搖下來

空調目前對於大多數印度普通百姓依然是一件奢侈品。除了不菲的初期投資外,巨額的電費賬單以及大幅波動的電壓網都會讓人對其敬而遠之。在本世紀初,配備了中央空調的新德里第一家大型商場「安薩爾廣場」開業後,吸引了大批民眾去納涼避暑,最終商場不得不採取憑票進場以及檢查出門是否購物的限制措施。

記者在公共場所或居民家中經常見到的是一種箱子狀的「土製空調」:一個用鋼條焊成的籠子裡面被塞滿了稻草,然後用水把里邊的稻草浸濕,籠子後半部分設置一個高速風扇,朝著房間的方向吹出濕潤的涼氣,以便使整個屋子的溫度能夠降下來。由於這種「土空調」價格便宜且無需太大的功率,再加上對電網波動的適應性也比較強,因此在印度市場上反響非常不錯,許多老百姓都願意添置一台以度過炎炎夏日。

事實上,許多印度人對酷熱的恐懼已經超過了對偷盜的恐懼。在新德里的各停車場中,記者經常看到許多車主開著車窗停車,為的就是避免回來時車內溫度高得太過離譜。一般而言,由於宗教觀念的影響,盜竊在印度並不經常發生,因此車主用這種辦法來避免高溫。

晚飯深夜吃,水電自家備

夏季給印度人帶來的另一個改變是作息時間。由於此時學校已放假,市場沒多少生意可做,印度許多餐館和小店一直到晚上8點才正式開始營業,而人們的晚飯時間也往往推遲到11點鍾左右。直到這時,溫度變得較為涼爽宜人,午夜成了人們走親訪友、外出購物的最佳時間。

儲水罐是印度每個家庭的必備品。由於飲用水供應時斷時續,有時候甚至接連幾天「不見蹤影」,因此印度各城市的家庭供水系統也顯得比較特別:幾乎所有房屋都選擇在地下修建水窖來容納自來水廠送來的飲用水,再用自家水泵抽到房頂擺放的類似油漆桶大的塑料水罐當中,最後通過水管供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在生活用水極度缺乏的時候,有錢人家可以花500盧比(1美元約合44盧比)叫送水車送一車水,而沒錢的人家就只好自己熬著。

電力也是如此。在一些高檔小區,人們會自行購買由兩三塊汽車蓄電池組成的柴油發電機,以滿足停電時電燈、風扇等低功率電器的用電所需。然而這些動輒三五萬盧比的大傢伙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家庭所能承受的,對於他們來說,默默忍受就是停電後唯一的選擇。

❻ 說說你們對印度人的印象是怎樣的

在南亞和中東都有廣泛接觸。印度人非常貪財,貪小便宜,比如說你跟他講好價錢,到時候還是會以各種方式多收你錢,最常用的就是扯謊沒零錢找。多數印度人的信仰比較原始,某種程度上看,還停留在巫術階段,各種匪夷所思的苦修、自虐、儀式(也忽悠了一大批歐美文藝中青年)。而且坑蒙拐騙、偷盜搶劫樣樣都有,並不會因為宗教信仰有所好轉。

❼ 印度的四大種姓是怎樣產生的

由於雅利安入侵。

雅利安自己的社會形成了三個群體,第一個是戰士集團,稱為Rajayana,後來名稱改成了剎帝利,第二個是祭司集團,被稱為婆羅門,這兩個集團為爭奪雅利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斗爭,結果是我們熟悉的,婆羅門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個集團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他們就是吠舍,許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納入了雅利安社會體系,成為首陀羅,首陀羅的最初來源不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還包括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生的混血後代。吠舍往往是農場主、商人、手工業主、地主,而首陀羅則是在農場工作的農民或者在手工作坊進行勞作。

在雅利安征服後,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生,種姓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頑固性和凝滯性,各個種姓之間不會轉化。不僅永久固定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還固定了他們的職業,限制了各個種姓間的社會交往和婚配。

由於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淺色皮膚和當地人的深色皮膚對比鮮明,所以膚色是和種姓制度緊密聯系的因素。種姓其實被稱為瓦爾那(Varna),這個詞就是指膚色。隨著歲月演化,雅利安人的膚色也在變化,即使是今天的高等種姓的皮膚也往往比我們東亞的黃種人的皮膚都黑許多。在西方,有一個侮辱印度人的詞彙,把印度人叫做「打磨過的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雖深,但是仍舊保留了白種人薄唇窄鼻等特徵,彷彿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寬鼻樑打磨精細了。

(7)印度人怎麼解決偷盜擴展閱讀: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亞非語系游牧民族、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和印歐語系游牧民族)中的其中的一支分支之一,高加索以及中亞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歐語系的語言,歷史上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古代雅利安人遷移至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上定居下來。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旁遮普人中的一支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印度人,這就是印度古代文獻中所稱的雅利安人;另一支雅利安-旁遮普人則進入伊朗高原地區,稱雅利安-旁遮普人-伊朗人。

在伊朗高原地區,他們和古代的雅利安-旁遮普人融為一體,形成了後來的波斯人、米提亞人、斯基泰人等等。在南亞次大陸,他們往南部驅逐德拉維達人,創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語族的語言帶到了印度。

參考資料:網路:雅利安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解決偷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多少門派 瀏覽:913
印尼鷹航質量怎麼樣 瀏覽:940
伊朗特雨刷怎麼拆 瀏覽:851
印度軍隊到底有多少人沒撤 瀏覽:393
香港列印尼怎麼收費 瀏覽:36
印尼瑪瑙怎麼區分真假 瀏覽:789
英國為什麼放棄華為 瀏覽:373
上世紀英國人為什麼嚮往美國 瀏覽:845
義大利斗獸場簡筆畫怎麼畫 瀏覽:944
伊朗人為什麼九歲就可以結婚 瀏覽:930
清河站到中國科技館怎麼坐地鐵 瀏覽:485
印度為什麼可以進入fda 瀏覽:640
一名印度的運動員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81
越南怎麼辦銀行卡 瀏覽:680
疫情過後英國留學生怎麼樣了 瀏覽:381
印度哪些科技先進 瀏覽:45
2萬人民幣多少印尼盾 瀏覽:761
伊朗馬什哈德機場叫什麼 瀏覽:343
印度人怎麼解決偷盜 瀏覽:783
中國警察招募的優缺點有哪些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