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以拜神的動物有哪些
佛教中的動物
龍:(梵名naga),梵名音譯為那伽。在佛經中,龍可說是經常出現的動物。龍族居住在水中,能呼雲興雨,為蛇形鬼類,亦為守護佛法的八部眾之一。龍族的領袖稱為龍王,他們具足強大的威力,常為佛的守護者。龍王有時行於地上,也長居於空中,恆常住在勝秒高山或水中。至於他們的形象,則有一首、二頭,乃至於多頭的龍王,或有無足、一足、兩足、乃至多足的龍王。
牛: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例如,稱如來為「牛王」,在如來身相的八十種好之中,其中就有一項是:「行步安平,猶如牛王。」在印度古代風俗中,認為牛是神聖的動物,因此牛糞是最清凈的物品,所以常常用牛糞作為清潔污穢的凈物。這種習俗後來影響了印度佛教的密宗,因此密宗的儀軌里,也常以牛糞塗到法壇的土地上,以去除污穢。
馬:佛教經典中常以馬來比喻眾生的心念,如「心猿意馬」,即是指心意馳放不定,如瘋狂奔之野馬。並常以馬來比喻眾生根機的四種分別。1、第一良馬僅只須顧視鞭影,即善觀察御者形勢、遲速、左右,而隨駕御者之心;比喻聽聞其他聚落男女的疾病乃至死亡的無常苦,能生起恐怖而依此正思維的眾生。2、第二良馬不能顧視鞭影而自覺,若以鞭杖觸其毛尾,則能觀察御者的心;比喻眼見其他聚落男女的老病死苦,能生怖畏而依此正思維的眾生。3、第三良馬不能顧影及觸皮毛而知察駕御者之所念,必須以鞭杖稍侵皮肉,始能警覺而隨御者之心;比喻須眼見聚落中善知識及親近的人受老病死苦,方心生厭怖而以此正思維的眾生。4、第四良馬不能顧視鞭影及觸皮毛、稍侵膚肉,要以鐵錐刺身傷及膚骨然後方驚,牽車著路始隨御者之心;比喻必須自身親受老病死苦,才能心生厭怖而以此正思維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