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經濟高估多少

印度經濟高估多少

發布時間:2025-08-18 22:56:48

1. 按貨幣購買力,中國、美國、日本、印度的GDP會是多少呢

眾所周知,各國在比較經濟總量時,最常用的是用匯率來計算,而通常將其換算為美元。以2017年為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2.7萬億人民幣,按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其 GDP為12.24萬億美元。

匯率演算法

但是,匯率演算法存在許多缺陷,例如,以最近的1美元計算,大約6.3元人民幣,同樣的東西在美國就是1美元,而在中國就不需要6元。用這種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低估了發展中國家的總體經濟總量。

其它國家就不再一一介紹了,總而言之,按購買力來看,除了美國,其他國家的經濟總量基本沒有變化。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美元在匯率制度下往往被高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這些數據中,中國國內價格比美國國內價格略低。

2. 阿里暫停對印度的投資計劃都避免了哪些風險

IMF關於印度經濟的兩次不統一的預測,在第一次預測裡面,IMF顯然高估了印度今年的增長。

把印度增長率拉比中國還高,中國為1.2%,印度為1.9%,結果第二次預測裡面印度直接跌下去了,變成了-4.5%。

如果印度無法擺脫對華的貿易依賴,同時又斷絕中國投資,本質上是被中國抽血,而這種抽血居然是印度政府自己做的,你就知道這個世界多不可思議。

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IBEF)表示,印度的數字化轉型得益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率的不斷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轉型推動了印度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增長。

3. 印度經濟被高估了嗎

“印度經濟被高估”這一論調主要是由於印度經常修改GDP核算方法而引發的外界質疑。比如2018-2019財年就宣稱它的GDP增速高達6.8%,位居世界第一,這一增速絕大多數中國人是不信的,很多印度本國的學者也不信,聲稱政府玩數字游戲。從學術研究角度來說,這個其實是不太好界定的,因為大家採用的GDP核算方法都不一樣。


此外,它的農業還是類原始耕種狀態,工業還基本是手工業狀態,龐大的沒有受過中高等教育的低素質人口,文盲率遠高於中國,糟糕的醫療衛生體系,這一切都限制了它經濟的進一步增長。而吸引歐美外資又是以開放金融業為主,導致熱錢涌動,本國經濟進一步被歐美控制,有淪為歐美金融殖民地的危險。

盡管它有龐大的青壯年勞動力,即所謂人口紅利,但這些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口,在政府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時就會變為負擔,而目前印度的失業率高達6%以上。所以,從我的認知來講,印度經濟確實是被嚴重高估了的。

4.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

5. 印度經濟情況如何為什麼

印度這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就在懸崖邊上。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了。
明確的說由於嚴重的高估了印度市場的消費能力,絕大多數去印度投資的中國人都是血本無歸的。
第一、印度這個國家整體上很窮,消費能力極低。事實上印度人在衣食住行醫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大體上都低於中國1990年水平。舉個栗子:印度不僅人均糧食消費很低,而且在主要吃素的情況下,豆類(主要的植物蛋白來源)消費也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在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其它的消費能力就非常貧弱了。這就導致了印度的飢餓指數在世界上都屬於倒數的水平,甚至不如很多非洲的極端貧困國家。講到貧困,就不可避免的要講到PPP(購買力平價)的問題。PPP是一個極端不靠譜的指標,比如說印度每年的消費的糧食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強,但是印度的糧食PPP居然比中國高。而且中國的肉類消費PPP比糧食消費居然多一倍,而美國只多了10%。目前我國很多學者都在謠傳「中國8億人脫貧」,但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存在過8億人貧困這件事情。聯合國的1.9美元/天的極端貧困標准就是PPP,指的是:一個人一天的收入買的食物足夠保證他能吃飽。換句話說,只要他能吃飽,這個收入就相當於1.9美元的PPP,而不是說他真的每天收入1.9美元。中國什麼年代有8億人吃不飽飯的時候?說實話,中國在最貧困的年代,「溫飽」標准都高於1.9美元的PPP。目前在印度有2億人低於吃飽飯這條線,8億人直接靠政府救濟糧維生。已然超過中國建國以來的最窮水平。
第二、印度不僅不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甚至連「之一」都算不上。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數據來源主要援引各國官方數據),在過去的20年裡,只有2015年和2016年兩年印度的增長率高於中國。更可笑的是,莫迪政府通過連續多次修改統計方法,導致前幾屆政府任內的經濟總量和增長率被調低(增長基礎低了,增長率就顯得高)。實際上在莫迪上台以前,印度還是有幾年的增長率是高於中國的,但經過修改統計方法後,莫迪前任的經濟成就被抹掉了。
此外印度的增長率統計明顯的存在問題,越南的經濟情況是很明顯遠強於印度的,但越南的增長率卻常年低於印度。此外,最近二十年經濟總量(現價美元)增長倍數而言,印度尼西亞竟然都比印度要高,而印尼的增長率大約只有5%左右。這里有人就會說為什麼不用不變價GDP來衡量?這是因為不變價GDP的增長倍數和增長率的算術總合在統計學上是等價的,不應該拿來相互證明。印度的統計口徑至少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平價指數(官方用於統計GDP時使用的通貨膨脹率)顯著的低於物價指數。在統計的時候故意低估通貨膨脹,自然而然的就會高估實際增長率。但實際上經濟總量卻沒有明顯的增長,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的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數,而且排名還連年下降的原因——印度經濟根本沒有發生過高速增長,它的實際增長比同檔次的發展中國家要慢。
第三,對印度來說最致命的一點:印度的人口結構不允許他們的增長速度那麼慢。印度實際上已經走進人口老齡化的前夜,增長率,出生率都已經斷崖式下降。按照國內的經驗,大約10到15年後,印度就要和中國一樣進入老齡化社會。為了確保現有的年輕人充分就業,同時確保國家盡快積累足夠的財富應對老齡化,印度現在必須保持極高的經濟增長。中國在90年代中期的人口狀況和現代的印度基本一致,而且人口總量還要少一些。但那個時候我們的經濟就必須「保八」了,因為那個時候如果我們的經濟增長低於8%,整個國家是支撐不到現在的。依此類推,印度目前如果不能連續的以10%以上的增長率高速增長二十年,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了。然而殘酷的現實是:這個國家哪怕嚴重注水的增長率都達不到10%。

6. 印度經濟被高估了嗎

GDP是一個國家的發展的綜合評價,盡管這個指標飽受爭議,但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公允的評價標尺。可以說自從印度改變了GDP的統計方法,印度經濟就一直被高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0年4月份,曾經做了一個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家的的經濟發展預測,按照當時預測的數據中國在2020年的增長率是1.2%,而印度是1.9%增長,這個數據的是在今年年初中國獨家遭受疫情以後所做出來的,國內外對此數據都無異議。而且根據印度連續多年保持神奇的7%GDP增長率所推算出來的結論,甚至有西方以及印度媒體稱,印度的經濟在未來將超過中國。

印度的經濟結構的問題很多,從統計角度來看,印度對GDP的統計方法一直是為人詬病的,根據印度公開渠道的報道來看,有人推測其統計方法及數據有較大程度摻水分的行為,無法進行定量分析。從其他角度來說,印度目前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必須進行利益再分配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地步了。但是印度宗教、社會以及社會大眾都沒人重視,印度政府方面也沒有這方面的決心。另一方面可能有宗教和印度社會階層固化的因素,這些年輕人口轉化為工業勞動力的自身意願很低,並不能產生實際的經濟發展價值。

閱讀全文

與印度經濟高估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導彈有多少 瀏覽:648
英國病亡人數多少 瀏覽:1073
查伊朗人口一年平均收入多少 瀏覽:489
印尼1美元能買什麼 瀏覽:287
越南有什麼特殊市場 瀏覽:116
英國貴族怎麼消亡的 瀏覽:155
印度人怎麼犁地的 瀏覽:384
印度歷史背景是什麼 瀏覽:650
英國背景提升機構如何辦理 瀏覽:405
如何去印度治療牛皮癬 瀏覽:271
越南最多的廠在哪裡 瀏覽:1054
怎麼買伊朗石化產品 瀏覽:1005
美國和伊朗到底什麼時候打 瀏覽:841
送給越南女孩子什麼禮物 瀏覽:735
如何解決印度僱傭童工的問題 瀏覽:1073
番茄義大利面怎麼做最簡單還好吃 瀏覽:92
印尼石油公司叫什麼名字 瀏覽:438
印度沒有冰箱怎麼存放食物 瀏覽:411
義大利牧歌有哪些作曲大家 瀏覽:240
印尼地震了多少人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