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砸70億買了誰家48架米-17直升機
再下軍購大單!印度砸70億買了俄羅斯48架米-17直升機。
在1月15日報道中稱,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將采購兩架雙引擎直升機,它們將主要用於偵查、戰斗部隊的運輸和傷亡士兵的撤離行動,以及在喜馬拉雅山區16000至18000英尺(約合4876.8米至5486.4米)的海拔高度運送補給等工作。
據報道,印度政府已要求印藏邊境警察部隊確保飛行員和機上人員熟悉邊界狀況,確保其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跨越實際控制線。「此舉旨在密切關注中國在邊境的活動,包括修建公路、在爭議地區修建永久性建築和解放軍的軍力行動。」印度內政部一名消息人士稱。
2. 印度的空軍裝備什麼飛機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將在孟買附近納西克建立飛機技術改進中心,以增強改進軍用飛機和直升機的能力。該中心改進的主要武器平台是「米格-21」、「米格-27」和「美洲虎」戰斗機,HPT-32「迪帕克」(Deepak)初級教練機,SA315「獵豹」直升機。HAL還計劃研製一種中級噴氣教練機,在4~5年內開始替代空軍的「吉林」(Kiran)教練機。新教練機的重量要求在3.5噸左右。預計空軍將需要約200架。 ~~~~~~~~~~~~~~~~~~~~~~~~~~~~~~~~~~~~~~~~~ 幻影2000-5很好,但印度決定購買蘇-30MKI並不單純是受騙,法國人當初同樣為中國提供了他們能提供的一切,但中國也最終選擇了蘇霍伊。蘇-27與蘇-30項目對印度所造成的心理壓力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對印度而言空軍優勢是確保對喜馬拉雅山一側的中國的一條心理底線。自然,在這之前,中國的機群據有的地理和空域優勢更多體現在一種防禦力量,換句話說,印度人對中巴空軍保有某種不言而喻的『進攻』自信。 『這是一個曾經中國陸軍打敗的國家需要也急切希望保留的一種自信』。而這種自信在蘇-27/30項目後被徹底打破了,從蘇-27/30進入青藏高原依始,意味著中國空軍第一次並能長久性地將他們的地理、空域、信息優勢赤裸裸地轉化為一種必然的進攻優勢。伴隨青藏鐵路早晚的開通,印度人將徹底面臨中國壓倒性的優勢。居高臨下的中國的雷達可以監控印度的大多數空域,而蘇-27/30的一個俯沖就可以對新德里進行毀滅性打擊。原本印度希望解決巴基斯坦的機會就在中國表現出的咄咄逼人的進攻氣勢中被瓦解。如果說蘇27尚在可以充許的范圍內,那麼蘇-30MKK的出現無疑讓印度人開始睡不著覺。更重要的是,新一次的印巴危機證明,中國擁有了蘇-27/30與巴基斯坦擁有對印度而沒有太大區別。 印度在這一段時期太需要一款能重新找回『心理自信』的東西了,很自然他們尋找到了蘇霍伊,不可否認,俄國人在這樁交易中除了一些技巧性的欺騙外,很大程度上對印度造成影響的是俄國人恐嚇,『中國蘇-30MKK的空前威脅』無疑是印度人入套的一個重要因索,而這種因索現在也還為俄國人提供著直接的方便。 那麼,印度人需要一款什麼樣的戰斗機,無疑,他們需要一款能不但擁有強大的空戰能力也同樣擁有縱深攻擊能力的戰斗轟炸機。 盡管很多人對印度蘇-30MKI項目嘲笑,但偶認為,印度人的選擇並沒有錯,在首都能輕易被人打擊的情況下,蘇-30MKI是正確的選擇,是的,幻影2000-5是好飛機,但就象中國選擇了蘇-27/30一樣。大國有大國的國情,蘇-30MKI所能提供的縱深打擊能力更符合印度的需要。
3. 介紹下印度海軍的實力
印度海軍軍事實力一覽
※概況:印度海軍負責保護印度的海上利益,保衛76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所屬的一些島嶼。印度97%的國際貿易來自海上,保護其海上交通航線十分重要。海軍由西部、東部和南部3個司令部組成。獨立的潛艇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聯隊也劃歸印度海軍編制。3個海上突擊大隊(各包含若干快速反應部隊)負責在敵人前線後方執行隱蔽的特殊作戰任務。海軍航空部隊由15個中隊組成:1個戰斗機/攻擊機中隊、4個海上偵察中隊、1個反潛/巡邏中隊、5個反潛直升機中隊、1個搜索和救援直升機中隊、1個聯絡中隊、2個教練中隊。
※兵力:印度海軍現役人數為5.5萬,其中包括7000員海上航空兵和1200員海軍陸戰隊員。
※艦艇編制:
◎ 航空母艦:
維拉特號航空母艦(舷號R22)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造中)
◎驅逐艦:
德里級導彈驅逐艦:德里號D61、邁索爾號D62、孟買號D63。
拉吉普特級導彈驅逐艦:舷號D51~D55。
◎護衛艦:
戈達瓦里級導彈護衛艦:舷號F20、F21、F22。
布拉馬普特拉河級護衛艦(戈達瓦里級的改進):舷號F31 要建3艘。
塔爾瓦級護衛艦:舷號704(共建3艘)。
克什米爾級護衛艦:克什米爾號、阿魯納恰爾邦號。
◎小型護衛艦:
科拉級護衛艦:舷號P61~P64。
庫克里級4艘。
塔蘭圖爾I級小型護衛艦 共12艘
◎潛艇:
西舒瑪級(209級)常規潛艇:舷號S44~S47。
辛杜格霍斯級(Kilo)常規潛艇:舷號S55~S65。
◎小型作戰艦艇:
超級德沃拉MkⅡ型2艘、維爾級導彈艦導彈巡邏艇 9艘、
維賈亞杜爾格級小型護衛艦3艘、阿巴伊級反潛作戰巡邏艇4艘、
普拉錢德級導彈艇 6艘、SDB MK3級巡邏艇 7艘、SDB MK2級巡邏艇2艘。
◎兩棲作戰:
古爾帕德級中型登陸艦 8艘、馬加爾坦克登陸艦2艘、
瓦斯科·達·伽馬通用登陸艦艘10艘。
◎水雷戰:
蓬迪切里級海洋掃雷艦12艘、賓利帕坦級近岸掃雷艦 4艘、
馬赫級近岸掃雷艦6艘。
◎輔助艦船
ADITYA級加油船(印度)1艘、迪帕克級加油船(德國) 1艘、
阿姆巴潛艇供應艦(俄羅斯)1艘、拉克沙德維普醫院船(印度)1艘、
蒂爾學員訓練船(印度)1艘、桑達亞克級測量船(印度)1艘、
馬卡級測量船(印度)4艘、NIREERKSHAK潛艇營救/支援(印度)1艘。
此外,海軍還使用大量的輔助和支援艦船,包括測量船、海洋研究船、補給船、油船和拖船。
※海軍航空部隊
◎戰斗機:海鷂FRS MK51戰斗機(英國)16架。
◎海上巡邏/反潛/偵察飛機:
BN2A海上防禦者海上巡邏機(英國)9架、BN2A島民運輸機(英)6架、
Hs748運輸機(英國)(借用印度空軍1架、I1-38五月巡邏機(俄羅斯)5架、
圖-142M 熊-F巡邏機8架、Do 228-101/Do 228-201海上巡邏機(德國)24架。
◎教練機:
海鷂T MK60(英國)2架、HJT16吉林1(印度)6架、
HJT16吉林2(印度)6架、HPT-32迪帕克 8架。
◎直升機:
獵豹反潛作戰直升機 10架、獵豹通用直升機 5架、
Ka-31雷達巡邏機(俄羅斯,采購中)6架、
Ka-28蝸牛-A反潛作戰直升機(俄羅斯)8架、
Ka-25激素-A反潛作戰直升機(俄羅斯)5架、
海王MK42反潛作戰直升機(英國)8架、
海王MK42A反潛作戰直升機(英國)3架、
海王MK42B反潛作戰直升機(英國)19架、
海王MK42C運輸機(英國)3架。
印度空軍在海上攻擊作戰時使用大量美洲虎戰斗機/轟炸機,其中每架飛機裝備2枚海鷹反艦導彈。
※部署:
海軍總部位於新德里(位於德里邦)INS(印度海軍組織),它是海軍參謀機構所在。
主要基地位於:
西部司令部、孟買、果阿
東部司令部、維沙卡帕特南、Virbahu、馬德拉斯、加爾各達、布萊爾港和 viyayaraghavapuram
南部司令部、科欽、Dronacharya、卡爾瓦爾、
海上突擊隊 INS Abhimanyu
印度海軍航空中隊常駐基地編制包括:
海軍航空部隊總部:新德里邦。
300攻擊/防空/偵察中隊(海鷂MK51飛機) INS Hansa。
310海上巡邏機中隊(D0228飛機) INS Hansa。
312海上巡邏機中隊(圖-142M熊F飛機) INS Hansa。
315海上巡邏機中隊(I1-38五月飛機) INSHansa。
318運輸/巡邏機中隊(BN42B/T海上防禦者飛機) INS Utkrosh。
321聯絡中隊(獵豹直升機、雲雀Ⅲ直升機) INS Kunjali。
330反潛作戰/搜索與營救中隊(海王MK42/MK42A飛機) INS Hansa。
331反潛作戰中隊(獵豹直升機、雲雀Ⅲ直升機) INS Garuda。
333反潛作戰中隊(Ka-25、Ka-26飛機) INS Hansa。
336作戰訓練中隊(海王MK42B飛機) INS Garuda。
339反潛作戰中隊(海王MK42B飛機) INS Garuda。
550運輸/巡邏機中隊(BN42B/T,迪帕克飛機) INS Hansa。
551訓練中隊。
A小隊(吉林教練機) INS Hansa。
B小隊(海鷂TMK60教練機) INS Hansa。
561反潛作戰/搜索與營救中隊(獵豹直升機) INS Garuda。
艦隊支援中隊(海鷂MK42C飛機) INS Margar。
海上巡邏中隊(Do 228飛機) INS Hansa。
VIP飛行小隊(Hs 748飛機) INS Hansa。
潛艇VLF通信機構 蒂魯內利。
位於卡爾瓦爾的印度最大的海軍基地將於2005年竣工。一旦使用,卡爾瓦爾基地將通稱為INS海鳥。位於Binga Ba和Uchipuli的兩個海軍航空部隊機構最近已經完成建設。 發展規劃與計劃。
【艦船采購與改造】
1993年末,印度政府宣布計劃自行建造採用常規動力的航空母艦,以替代已有32年歷史的維克蘭特航空母艦,該航母已於1997年1月退役。稱作防空艦的新航母排水量為17000噸級,搭載12~15艘戰斗機,造價約33億美元,服役期暫定為2010年。
3艘布拉馬普特拉河級護衛艦中的第一艘服役日期,由於經費短缺和俄羅斯的零部件供應不穩定而推遲。計劃將為該級別的護衛艦裝備卡拉爾艦艦導彈和特里蘇爾艦空導彈系統。
1996年12月,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的拉姆塔分部獲得一項價值1000萬美元的合同,為印度海軍建造2艘超級德沃拉MKⅡ高速巡邏艇。德沃拉將用於海岸監視、搜索與救援,並將裝備小口徑火炮和夜視系統。計劃在1998年交付。海軍和海岸警衛隊計劃額外采購。
【潛艇采購和改造】
1997年1月,印度政府簽訂一項價值150萬美元的協議,追加采購2艘俄羅斯製造的基洛級柴油發電機潛艇,替代1999年前逐步淘汰的6艘F級潛艇。新型基洛潛艇將加入正在服役的8艘基洛潛艇艦隊。8艘基洛中的4艘計劃在以後的12~24個月內進行正常的中期大修。根據與德國HDW公司簽訂的價值1.4284億美元合同的一部分,印度潛艇部隊將增加2艘209型級攻擊潛艇。1997年在馬扎岡船塢公司開始建造,並計劃在2003年和2005年交付。防禦研究與發展局繼續研製國產的稱為先進技術潛艇(ATV)的核潛艇。該潛艇以俄羅斯C級Ⅱ型核潛艇的設計為基礎,並據報道攜帶射程為1000km的巡航導彈。集成和製造問題繼續困擾核反應堆部件項目,此項目費用達2.857億美元。根據印度海軍稱,製造作戰核潛艇估計將耗費7.143億美元。詳情還未透露。
【艦對艦導彈】
1994年7月,研製中的採用沖壓式噴氣發動機的潛艇發射攻擊導彈Sagrika開始進行風洞試驗。該導彈從1992年開始研製,據稱射程為300公里(160海里),但目前尚不能安裝在現有的印度海軍潛艇平台上。這暗示著印度正在計劃購買新級別的潛艇。據報道,Sagrika導彈在2000年服役。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最大巡航速度可以達到3000公里每小時,這意味著它只需要5分鍾甚至更短時間就可以抵達目標。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重約2.5噸,其它型號重約3噸或者更重一些。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對「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是每枚導彈高達230萬美元的價格使得大部分國家只能望而卻步。另悉,印度海軍並考慮對「基洛」級潛艇進行一些改造,包括在耐壓艙外建造「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專用發射裝置等(將可以容納2枚甚至更多該型導彈)。
【海軍航空部隊采購與改進】
1994年12月,用更先進的FA2改進型飛機更換海軍海鷂FRS51飛機的計劃宣告終止,取而代之的是在現有的鷂式飛機上加裝先進的雷達和空空導彈系統。正在考慮的導彈包括瑪特拉、Vympel R-77(北約編號為AA-12 "蝰蛇")和拉法爾公司的超視距空空導彈系統。改造還計劃安裝多種用途雷達,候選系統包括GEC-馬可尼公司的藍雌狐機載雷達和埃爾塔EL/M2032系統。但由於經費限制,海軍被迫採用價格低的待選系統。海軍型的輕型作戰飛機要等到新世紀之初才開始服役。
6架BN2A防禦者海上巡邏機將由布里頓·諾曼公司改造為BN2T設計結構。改造工作包括安裝新的320軸馬力的艾利遜250 B17C渦輪機、推進器、更大的翼尖油箱和座艙控制裝置與儀表。該項目於1997年中期完成。1998年改進了另外5架防禦者飛機。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製造的先進輕型直升機(ALH)的海軍型樣機於1996年1月進行首航。在執行反潛作戰和部隊運輸時,該飛機將取代過時的獵豹直升機。ALH由2個1300軸馬力的LHTEC T800發動機提供動力,可攜帶多種空對艦導彈。海軍型ALH計劃在2000年進入大批量生產。最後的生產數量仍未透露。
由於海鷹反艦導彈成功地集成到海軍的8架圖-142熊F飛機上,因而增強了印度海軍的海上封鎖能力。每架圖-142飛機可攜帶2枚導彈,海軍5架I1-38五月飛機每架也可攜帶相同數目的導彈。
4. 印度的王獵豹學名及英文名是什麼亞洲的吉爾獅子呢
中文名不是學名,只能說是「正式中文名」。
物種:雙名,屬名+種本名 Cyprinus carpio
亞種:三名,屬名+種名+亞種本名
印度獵豹已經滅絕,王獵豹(英文名king cheetah)是在南非、辛巴威等地發現的一些花紋特殊的獵豹,曾被定為新種或新的亞種,後認定只是個體變異。
獵豹學名:
Acinonyx jubatus
(屬名)(種名)
英文名: Cheetah
獅子的亞種好象不是很統一。
亞洲獅學名:
Panthera leo persica
(屬名)(種名)(亞種名)
英文名:Asia lion
http://..com/question/2958273.html
5. 印度ALH直升機怎樣製造的
為滿足印度空軍和海軍要求從70年代中期印度就開始通用/攻擊直升機的設計,與法國航宇公司開展了技術合作,並作了大量的設計研究,由於單發方案不能滿足要求,在高級設計階段中止了研究。
義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也都先後參與了先進輕型直升機計劃的競爭。最後原德國MBB公司在競爭中取勝。1984年7月,印度政府和原德國MBB公司簽定了一項研製先進的裝有兩台渦輪軸發動機的輕型直升機合同。
先進輕型直升機技術設計階段於1984年11月1日開始,1987年完成了全尺寸工程模型,1991年4月開始地面試驗。共製造了4架原型機(兩架基本型,一架空軍/陸軍型,一架海軍型),首架原型機於1992年6月29日出廠,1992年8月30日正式首飛。
第二架原型機於1993年4月18日首飛,空軍/陸軍型原型機於1994年5月28日首飛,裝CTS800發動機的海軍型原型機於1995年12月23日首飛。
截止到1997年12月,ALH原型機的總飛行時間約為600小時。1997年開始生產,1998年取得型號合格證並開始交付使用。
由於美國制裁印度核試驗的緣故,該項目進度有所延緩。2002年3月18日,第一批兩架ALH直升機進入印度海岸警衛隊服役。當年有11架ALH裝備印度陸軍,兩架裝備印度空軍,兩架裝備印度海軍。
先進輕型直升機的基本型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原MBB公司聯合研製。原MBB公司在設計、研製和生產准備工作中提供各種支援,同時選派40名設計人員幫助工作。印度政府在班加羅爾生產這種直升機。
先進輕型直升機將用於通信聯絡、作戰、陸上和海上偵察、運送傷員、救援、運貨和訓練。海軍型將用於反潛、搜索與攻擊,以及海上垂直補給。該機部分型號將裝備有新一代先進電子監視雷達系統與馬可尼-多普勒GPS導航系統。
印度政府需要300架ALH直升機來替代現役的「獵豹」/「印度豹」直升機(陸軍需要110架,空軍需要150架,海軍/海岸警衛隊需要40架),1996年底簽訂了100架的采購合同。
1998年向空軍和陸軍各交付4架,向海軍和海岸警衛隊各交付2架。預計ALH直升機軍民用型的總訂貨量達650架。
印度陸軍對ALH較為滿意,把原計劃從國外購買138架武裝直升機的數量削減為35架,把預計4.4億美元的外購經費減少到8000萬美元。
整個項目的費用截止到1997年已達1.7億美元,單價(不包括設備)約450萬美元(1995年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