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在全球地理位置上有什麼特點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在全球地理位置上特點顯著。從半球位置看,印度地處東半球和北半球。
在海陸位置方面,印度是一個半島國家,北靠喜馬拉雅山脈,與亞洲大陸緊密相連,山脈有效阻擋了北方冷空氣的侵入,使印度大部分地區氣候較為溫暖。其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漫長的海岸線達5500多千米。這種海陸兼備的位置,讓印度擁有眾多優良港口,如孟買、加爾各答等,有利於發展海洋貿易和海洋經濟,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聯系。
從交通位置來看,印度處於印度洋的中心位置,印度洋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印度恰好扼守著這一關鍵海上交通要沖。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運往東亞等地,都要經過印度周邊海域。這一特殊位置使印度在國際航運和地緣政治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能夠對周邊地區的貿易和政治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B. 印度自然地理要素
印度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地理位置:
印度位於東亞,與中國和越南相鄰,北臨孟加拉灣,東接阿拉伯海,處於南亞地區。其緯度位置主要在10°N至35°N之間,經度在70°E至95°E之間。
2. 氣候特點:
印度氣候多樣,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從10月至次年5月,雨季從6月至9月。受地形影響,印度的氣溫比同緯度地區偏高。
3. 地形特徵:
印度地形大致分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北部主要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有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南部則是德干高原和東西高止山脈。
4. 自然資源:
印度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煤、鐵礦石、錳、鋁礬土、雲母、錫、鎢、銻、錳、鉬、釩、磁鐵、鈦、鉻鐵礦、天然氣、鑽石和石油等。
5. 水文情況:
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印度的河流流量較大,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恆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最終注入孟加拉灣。
6. 農業發展:
印度的農業發展受到氣候和地形的影響。主要的農產品包括小麥、棉花、水稻和黃麻。農業改革推動了綠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分別提高了糧食產量、牛奶產量和海洋水產業的發展。
以上是對印度自然地理因素的簡要概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自然資源、水文情況和農業發展共同構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