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來越嚴重,印度的疫情會發展到一個什麼程度
我個人認為,印度現在已經徹底放飛自我了,截止今天,印度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恐怖的五百九十多萬,突破六百萬指日可待,印度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六百萬的國家。而目前,印度也是牢牢占據世界第二的位置,看來印度人在這方面也要爭一爭,尤其是跟我們爭個高下,如果照這個速度下去,超越美國也是指日可待啊。
可是,如果任由病毒如此蔓延下去,那麼,印度國內的矛盾一定會被加劇,畢竟沒有人願意安靜的等待死亡,等待命運的裁決。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zhengfu如果要解決這種矛盾的話, 只有兩條路可走。
不管怎麼樣,印度國內疫情嚴重已經是事實,很難想像,印度老百姓的生活將會變得多麼糟糕,但此刻我最關心的是印度接下來會對我國採取怎樣的態度,做出怎樣的極端行為,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隨時做好迎接戰斗的准備。
『貳』 印度目前疫情情況如何
據Worldmeters新冠疫情數據,截至17日早間,全球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過1.63億例,累計病亡超過339萬例。截至5月17日11時,印度現有確診3522905人,累計死亡274411人。
當地時間周五,印度單日新冠死亡病例連續第三天超過4000人,該國總理莫迪拉響了新冠危機警報。同時,印度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疫苗。
世衛組織指出,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疫情再次反彈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個警醒。目前全球疫苗數量和分配都還無法達到可以結束這場大流行的程度,因此持續保持警惕、遵守疫情防控舉措變得尤為重要。
火葬場上的烈火和恆河中的浮屍:
恆河一直以來被稱為印度的「母親河」。然而,孕育了印度文明的恆河流域,近期卻出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
據《今日印度》5月13日報道,近幾天來,在印度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的恆河河段,有超過100具疑似新冠感染者的屍體被扔入河中。一些屍體已經接近腐爛,一些被沖至岸邊。比哈爾邦政府在一份聲明中稱,在伯格薩爾恆河邊已發現至少71具遺體。北方邦官員也表示,他們在恆河邊發現了數十具遺體。
一名比哈爾邦當地居民對《印度時報》表示,恆河上的場景「令人震驚」,「有超過150具屍體浮在河面上。現在下游地區的很多民眾都既震驚又害怕」。對於信仰印度教的人而言,去世後遺體得不到恰當的處置無疑是一種不敬。
印度水資源部部長謝哈瓦特11日表示,中央政府將對這些被扔入河中的遺體展開調查,同時地方政府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將這些遺體火化。
『叄』 印度是如何做到讓新冠病毒在印度不變異的
全球約有4000種新冠病毒變種毒株,數量雖然聽起來嚇人,但其中只有幾種傳播率、感染率,致死率需要主要關注。
到底是什麼導致新冠病毒的變異呢?
新冠病毒集體變異的節點——2021年5月1日印度單日新增確診超40萬例,印度阿三「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變成群體感染。
【新冠病毒在印度易變異的原因】
2020年我國疫情狀況被控制,總結出對於疫情有效治療方案後,新冠又再次席捲了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同時亞洲日本、韓國、印度也陸續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的苗頭。當時都說,「西方發達國家有那麼好的條件,每天都死這么多人,印度那麼臟,肯定更完蛋,印度阿三想當發達大國的夢想又破滅嘍~」,可恰恰相反的是,發達國家每日感染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印度的感染數據和死亡人數卻只是小幅度上漲。
印度為什麼沒事呢?沒有感染患者嗎?
因為印度表演了一出「掩耳盜鈴」,不核減、不測溫、不紀錄,「三不為」貫徹執行。印度政府向全球宣布——他們要做第一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
對於如瘟疫一般的印度還是有所作為的,印度幾乎80%以上的GDP要依靠他老大哥—美國。2020年西方疫情混亂,停工停產,相應的印度這個美國大型加工廠,也停工停產了,至少還是減少了疫情增長的概率。但是同年7月份印度在本國感染人數緊追美國的時刻,響應美國復工的號召也復工復產了。
可病毒變異的契機也就潛藏在這一時刻,印度對於新冠的「三不」政策,給新冠病毒提供了溫床。2021年3月份,印度發現新冠變異毒株——B.1.617.2毒株(德爾塔毒株前身),但並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同年5月份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40萬,且致死率變高,大多數感染者死於無法自主呼吸,有供氧機就活,拔了供氧機就死才得到關注。
此次以超快的增漲速度、更多的致死率,終於得到了印度政府的重視,但印度這個國家就不能對它抱太大希望。
整個疫情防護,像是官方工作人員和民眾拍警匪片......
我國南京源頭為境外輸入病例
我國南京的德爾塔病毒則是印度德爾塔變體再次變異的結果,相比其他毒株更具有感染性,傳播速度快,相比早期新冠病毒夏季不易生存的特點,德爾塔更加親人且更加耐熱。在7月份就已經造成了104個國家和地區群眾感染,並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快,疫苗對於德爾塔有效,但並不完全有效。
此次南京夏季感染人數激增,雖然有當地管控失當問題,但變異毒株也是一重大原因。
唯一較為慶幸的是,德爾塔治療得當致死率並不高。
【拉姆達病毒】
在德爾塔之後,拉姆達病毒又再次「冒頭」。2020年8月,科學家首次在秘魯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C.37,世衛組織將其命名為「拉姆達」,去年8月發現的毒株,為何今年八月會被大家注意到呢?
人怕出名豬怕壯,病毒出名自然是因為它出現了曾經沒有的特性,且這種特性對於人類極度不友好。
去年8月在秘魯發現的拉姆達毒株,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復制繁殖也出現了變體。隨著變體的不斷變化,拉姆達病毒殺傷力不斷增強,科學家發現拉姆達病毒有增強傳播速度的能力。
雖然拉姆達病毒多發在南美地區,可最初就是由海外旅行傳播至南美地區,所以也要對境外輸入人員增強管控。最令人擔憂的是,經檢測發現拉姆達病毒對於疫苗的抵抗力隨著不斷變種再增強。
時至今日,感覺離以前不需要隔離和口罩的日子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