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中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排名
【1、日本】對中國的援助
日本政府、許多縣市和企業主動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比如,大分市捐贈了3萬只口罩,大阪府向上海市和江蘇省捐贈了1萬套防護用品,愛知縣豐川市向無錫市捐贈了4500隻口罩,新潟縣向黑龍江省捐贈了389套防護服和1500個護目鏡,北九州市向大連捐贈了70套一次性防疫裝備和260隻N95口罩,日本埼玉縣、日本山西總商會、日本山西同鄉會向山西捐贈了1.5萬只口罩和2450盒消毒紙巾,四日市工商會議所向天津工商業聯合會捐贈了酒精、除菌噴霧等物資。此外,日本女孩也在東京池袋捐贈了一批物資。
【2、韓國】對中國的援助
韓國政府捐贈了200萬個普通口罩、100萬個醫療口罩、10萬套防護服和10萬副護目鏡。此外,SK中國捐贈了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現金700萬元和物品300萬元,SK綜合化學捐贈了100萬元人民幣以及口罩、防護服等物資,SK E&S捐贈了20萬個口罩,現代汽車捐贈了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並捐贈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韓亞航空捐贈了價值相當於4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的口罩和醫療用品,韓國化妝品集團愛茉莉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KOTRA(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司)、韓國企業WIITECH與駐武漢韓國總領事館共同捐贈了8萬個防護口罩(包括兒童口罩2萬個),LG生活健康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國都化工捐贈了口罩4萬個,防護服2千件,洗手液100個,體溫計50個等物資,HM國際捐贈了10萬個口罩。
【3、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援助
巴基斯坦政府調集了30萬只醫用口罩、800套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向中國提供抗疫醫療物資援助。此外,巴基斯坦洪扎地區也捐贈了7000隻口罩。
【4、朝鮮】對中國的援助
朝鮮政府在1月31日發送了救災支援資金。
【5、印度】對中國的援助
印度捐贈了口罩、手套及其他緊急醫療設備。同時,受中國捐助,三一集團也向中國捐贈了60萬只口罩。
【6、泰國】對中國的援助
❷ sany是什麼口罩
三一牌。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來自長沙的首批60萬只三一牌英文名稱sany,醫用口罩運抵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在經過當地檢測認證後,已全部交付當地國有醫葯企業。
sany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始創於1989年。自成立以來,三一集團秉持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的企業宗旨,打造了業內知名的三一品牌。
❸ 亞馬遜在印度推出專門的冠狀病毒物資供應商店,支持GST發票
本周一,亞馬遜推出了一家專門銷售冠狀病毒相關物資的供應商店,旨在為賣家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購買服務。
這家店的產品種類非常豐富,包括N95口罩、醫用口罩、消毒劑、個人防護裝備PPE、手套、鞋套、防護服、口罩和紅外體溫計等。
冠狀病毒物資供應商店主要面向機構買家,例如養老院、醫院、醫療非政府組織、政府機構及其他相關賣家。
亞馬遜印度區品類管理副總裁Manish Tiwary表示,該店的設立是為了方便機構買家批量購買冠狀病毒相關物資,並提供GST發票,以確保合規性。
隨著印度與病毒的斗爭持續進行,冠狀病毒物資供應商店正在努力滿足醫療專業人員及組織的大量購買需求。
亞馬遜Business強調,該商店旨在為全國各地的客戶提供緊急訪問渠道,確保產品的安全交付,並提供關鍵醫療用品和防護用具的緊急訪問通道。
作為機構買家,可以從多個供應商處獲得有競爭力的報價,並享受批量定價和商品服務稅GST發票的服務,這將確保合規性及申報進項稅貸。
❹ 印度德里將狗用火葬場改為人用,印度人應該怎麼自救
印度德里將狗用火葬場改為人用,印度人應該怎麼自救?印度現在已經處於一個崩潰邊緣,他們現在新冠感染人數越來越多,可以說已經處於一個非常危險境地,那麼印度人應該如何自救?下面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朋友們參考:
第三,印度必須要向周邊國家實施求助,而且要拋離所謂意識形態,這樣才能夠得到大家真正的幫助,印度才有辦法自救:
印度現在缺乏很多新冠疫苗和新冠治療的設備,這是目前印度疫情無法控制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印度醫療系統基本已經崩潰,所以說印度必須要開始認真對待新冠疫情,需要向周邊國家,特別是向中國進行求助。當他們得到幫助之後,才有可能進行自救。不然的話,印度政府很可能無法控制疫情,最終導致整個印度淪喪。
❺ 印度北部出現不明傳染性疾病,超220名村民有高燒咳嗽症狀,如何防範
印度北部出現不明傳染性疾病,超220名村民有高燒咳嗽症狀,應該這樣防範。
不要把餐具混在一起,用公筷夾菜,盡量把食物分開;在餐廳吃飯時,請自己准備好自己的餐盤。
衛生間要經常開窗或打開通風風扇,定期對衛生用品和地板進行清洗,如果發現有污漬或霉斑,應立即進行清洗、消毒。
❻ 口罩出口印度需要什麼認證
口罩出口印度需要BIS頒布的ISI標志是產品符合印度標準的標志,也是符合產品規格證明。
應該是ISI認證,由於ISI認證需要審廠,現在特殊時期印度機構審廠不了,所以只要有IS9473的檢測報告就可以出口。所有的BIS認證均執行印度標准,檢測合格獲得證書的,使用通用的ISI標志。幾十年來,IS標志在印度及其鄰國是優質產品的象徵。由於相當一部分印度標准與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標准。
BIS是第三方認證機構,通過其認證的產品會打上ISI標簽,該標簽在印度及拿喊嘩周邊國家有著廣大的影響,良好的信譽,是產品質量的可靠擔保。產品一旦標有「ISI標志」就意味著符合印度相關標准,消費者可以放滲慎心購買。印度的產品認證實行自願認證原則,旨在為最終消費者提供有質量保證、安全可靠的產品。
口罩出口前的注意事項:
目前,口罩可分為兩類,普通一次性口罩和醫用口罩。一次性口罩,這類物品基本沒有郵寄限制,可以通過公司商業快遞、EMS快遞郵寄。醫用口罩,例如KN95、KN90等等,這類物品在目的國海關清關,需要對應的認證文件,否則只消行能以沖貨的形式郵寄。
❼ 有一天口罩不再難買,別忘了這些車企
[億歐導讀]?要口罩嗎?汽車牌的!
文丨何奇
編輯丨郝秋慧/張嫣
一罩難求。
「我捐助的第一批3萬只口罩是自己背回來的。」1月28日,正在泰國辦事的譚傑托朋友在當地買到3萬只口罩後,便定了次日凌晨四點的回國航班。
遠在印度的林涵加入了當地誌願者團隊,四處籌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2月2日印度時間凌晨三點,308箱物資從孟買搭乘國航飛往北京。那一刻林涵哭了,過去一段時間日夜顛倒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數以萬億的海外捐贈者中,譚傑和林涵只是其中一份子。海關總署2月12日發布數據稱,1月24日(除夕)至2月11日,全國海關共驗放進口疫情防控物資8.7億件,其中捐贈物資共計1.47億件,包括口罩1.08億只、防護服239萬件、護目鏡65萬副,價值超5億元。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消息,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8%,但國內口罩供應仍然有巨大缺口。
隨後,不少汽車企業開始跨界進行口罩生產。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10W級無塵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地生產一批特殊的戰疫物質——「五菱牌口罩」。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的日產量將到到370萬,共有12條聯合生產線,11條自建生產線。
從提出想法到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上汽通用五菱僅用了不到5天時間。2月14日,已生產下線的前100萬只「五菱牌口罩」在現場正式交付,同時,上汽通用五菱對外宣布口罩只贈不賣。包裝盒上寫著:「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不僅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也開始投入到口罩生產中。而未來,這些汽車企業聯合生產的口罩,或許將達到全國二分之一的產能。
當口罩不再難買,「拐點」也已到來。
口罩「危機」
「戴著口罩去排隊,口罩沒買到,還損失了一個口罩。」網上的段子卻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為了買個口罩,我們得先去社區居委會登記預約,拿到憑證,才能到指定葯店購買。有時去晚了,口罩就沒了。」家在上海的張洋嘆了口氣,他盡量減少外出,采購全家生活用品的頻次至少在兩天以上。現在的他倒是期待上班,因為有口罩可以領。
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表示,復工企業要配備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隨著企業陸續復工,疫情防控進一步升級,「一罩難求」成了企業們頭疼的事情。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我國近年來就業人數穩定在7.7億左右。按照極端條件來計算,口罩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隻的消耗量,則每天的需求量至少在7.7億只左右。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為每天2000多萬只,N95醫用防護口罩每天的產能僅有約60萬只。
2月10日,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全國22個省份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復工率已超過76%。這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仍是杯水車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由於疫情暴發過於突然,口罩行業上中下游生產商處於半休狀態,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大等,短期內口罩將會供不應求。「即便是企業拿出全部庫存,加班加點投入生產,也未必能滿足市場需求。」
口罩都去哪了?
雖然人民需要口罩,但汽車牌口罩不一定能買到。
比亞迪的一位高管在朋友圈裡表示:電話被「打爆」了。近日,網上有不少「拼單購買比亞迪口罩」的鏈接在傳播,還有信息稱,比亞迪口罩起售數量為100萬只,2月17日發貨。
比亞迪不得不第一時間進行辟謠,稱首批緊缺物資將定向捐贈給特定人群,如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的司機以及志願者、機場及空乘人員等群體。後續將結合情況,才會考慮對外平價供應。
按照投產速度,比亞迪的首批口罩將在2月17日量產出貨,投入一線使用保守估計要到月底。
「五菱生產的口罩將被統一調配。」上汽通用五菱內部人士表示,口罩屬於戰略物資儲備,一部分將交給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於支援防疫一線,另一部分將會陸續贈送給防疫一線奮斗者、上下游產業鏈等合作夥伴。
除夕當天,工信部向國內幾大汽車製造廠下達緊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任務後,華晨集團、北汽福田、上汽大通、江鈴福特等12家企業便加強定製負壓救護車的生產製造。上汽大通將原本需要一個月的生產研發和製造工期縮短至10天,和疫情搶奪寶貴時間、支援一線。
據億歐汽車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3日,包括整車製造廠、汽車經銷商、後市場及零部件企業在內的汽車領域企業累計近70家出手相助抗疫。
加大內產,鼓勵多渠道進口,政府部門雙管齊下解決口罩等防疫物資不足問題。
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表示,政府也在積極鼓勵多渠道進口,推動相關企業加大采購力度,捐贈進口口罩免徵關稅,協調做好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捐贈口罩入境以後的轉運工作,支持相關企業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將進口口罩運至國內。
近日,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負責人表示,2月底,中國將日產各類口罩近1.8億只,加上進口的防護物資,將很大程度上緩解供求緊張的局面。
尾聲
「希望這場戰疫快點結束,這樣我能早日回到工作崗位。」身在疫區,在家已隔離24天的李芳希望早日回到上海,這份期盼也是每一位國人的心聲。
有足夠的口罩和防護設備,是回到上海並且正常上班的前提。
「汽車人」們在努力,社會各界都在努力。
海關總署2月12日發布數據,從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國海關共驗放進口疫情防控物資8.7億件,包括口罩7.3億只、防護服741萬件、護目鏡154萬副、消毒物品153萬件、葯品222萬件、醫療器械134萬件,價值28.4億元。
口罩再緊俏,總有不再稀缺的一天。到那時候,希望每個人都還記得為此付出過的人們。
編輯:郝秋慧/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