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希爰力多少錢一合

印度希爰力多少錢一合

發布時間:2025-08-10 22:05:52

⑴ 女士去菲律賓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關於到菲律賓種菠菜的一些疑慮和解答【獨家總結分享】

本人之前在新加坡做中介,賺了點錢就去馬來西亞、泰國、迪拜、歐洲國家旅遊瀟灑,在本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詩和遠方。。。於是十年之後,被命運無情的趕回國了。。。

過慣了國外的簡單生活,發現國內真的不好混,智商明顯不夠用,此處的郁悶就不說了,省略幾百字吧。。。後來一次聚會結識了做菠菜的朋友,當時不知道,但挺有眼緣的,我們唱歌挺有默契,他還比較娘,後來了解多了才確定他不是gay,而且做事很有一套。

年底他說想請我幫忙管理公司,還說明年世界盃是個賺錢的好機會。我想了一晚上覺得他說的對,辦了簽證就飛過來了,過年前把各個崗位和行業周邊都研究了一遍。。。現在對這一行不敢說十分熟悉,也有個七八分吧。

直奔主題吧,針對工作中實際遇到的一些疑慮,本人本著我所知道的小結了一下,不一定準確(歡迎指正補充W13141799108),但保證真實,保證真實,保證真實!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1. 種菠菜違法的吧?

在國內大陸,我們都知道是禁賭的。但在菲律賓,正規的公司都有政府頒發的Philippine Amusement and Gaming Corporation (PAGCOR)合法博彩娛樂營業執照,可以合法經營博彩業務,就像澳門的賭場、香港的六合彩這些。所以綜上黑白,種菠菜屬於灰色行業。做這行的安全程度:擁有合法執照的公司>沒有合法執照的公司>國內的公司。這也是為什麼要出國做,因為安全。不然老闆們也不願意花費那麼高的成本。

那麼怎麼確定公司是否擁有合法營業執照呢?沒有執照的公司搞張照騙給你看,你也無從分辨,只能間接判斷,我的心得是:第一,看公司規模。好的正規的公司都是在受政府保護的寫字大樓里,只有有公司准證的人才可出入。不正規的公司基本就在一些自己租的公寓或別墅里,規模也不會很大。國內的公司就不說了,肯定沒有。第二,看人事。這個行業也發展多年了,也是有行規的。正規公司的待遇條款基本不會差別太大(下面會具體介紹的),如果人事說的待遇條件比別的公司都好。。。你懂的。

2. 菲律賓安全嗎?

說國外不安全,這也是國內媒體的功勞,無可厚非。新加坡媒體也總報道中國怎麼落後怎麼不安全,盡管本國內一樣有被打劫的老人、被拋在叢林的女屍、被印度小哥暴亂的街道。。。來之前這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過來之後馬上谷歌了一下——

關於菲律賓戰亂,其實去年10月末已經結束了。而且發生戰亂的城市馬拉威距離公司所在的首都馬尼拉有1000多公里,比北京到上海還遠,我在馬尼拉不看新聞表示完全不知道。

關於菲律賓可以合法配槍,據我觀察,確實公寓、商場、醫院、超市、甚至星巴克麥當勞,可以說只要有門的地方就有保安,然後是保安就有配槍。可是除了保安,還真沒見過有像美國德州那樣帶槍上街的百姓。當然也看到有人打車被司機打劫的文章,所以至今還不敢坐這邊的計程車。。。

個人感受,剛來的時候確實沒安全感,第一次在公司熬夜看完球回公寓,那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強裝鎮定,後來次數多了膽子就大了,其實也沒什麼。再說說這邊的生活,現在早上去跑步或游泳,下班和同事夜宵放鬆下,休假去商場,生活跟新加坡是比不了,但比國內二三線城市要好,感覺馬尼拉跟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發達程度差不多。

然後物價,公寓附近的中國超市和飯店比較貴,估算比國內貴20%-30%,本地商場和超市就和國內價格差不過了,大部分比國內還便宜,比如薯片果凍星巴克麥當勞,還有我最愛的檸檬水等等等。還有菲律賓人其實很開放很友好,連保安都會跟你微笑打招呼。

請注意中間那張照片,那是指定吸煙區,這邊不管菲律賓人中國人還是哪國人都只能在規定的地方吸煙,不然會被罰款。想像了一下,在中國應該是行不通的。

3. 公司是正經公司嗎?不會是騙錢的、傳銷的、拐賣的吧?

公司確實有正經的有不正經的,不過所謂的不正經也就是沒有合法執照,坑員工加班和亂扣工錢這些。至於騙錢,那是不可能的。過來之前、之後都不用交錢給公司的,怎麼騙?(關於扣工錢我們以下再聊)至於傳銷,也不可能存在的。招一個人過來的成本:簽證加機票加保關加工作證至少3,4千人民幣,公司又不收錢,拐你來傳銷?讓你繼續帶人來,公司再賠個幾千?至於拐賣賣器官,本地窮人有的是,有的都主動去賣腎,價格自然也不貴。你覺得這邊老闆們會費那個勁,冒更大風險從國內拐?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錢?

4. 真的是零費用嗎?包機票簽證?吃住生活用品都包這么好?

這點幾乎是毋庸置疑的,至今還沒聽說有哪家公司不包的,別人都不收費,但凡有點腦子公司都不會選擇收費的。簽證機票要小心一點,有的公司人事會騙錢,讓你轉錢給他/她,千萬別轉!別轉!別轉!正常公司要麼是你人到了公司給你報銷,要麼是國內有專門合作的,你訂好了公司給你代付。吃的一般是食堂自助,專門有公司做這個的,中國廚師的大鍋飯,一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凌晨都有,根據工作時間隨便去。住的一般是公寓或別墅,差點的4-6人間,好點的2-3人間,一般都有泳池和健身房。生活用品有的公司是每月買好了發放,有的是直接發生活補助。反正除了自己嘴饞或逛街消費,幾乎不用花錢的。

5. 具體是做什麼?好做嗎?

這行工作基本有這幾個崗位:客服、行政、人事、推廣(從左至右,工作難度從易到難,收入從少到多。)

先說最簡單的客服,主要是解決網站玩家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充值啊、取款啊,給玩家推介優惠活動啊這些。除了開彩的時間比較忙,其他時間都比較悠閑。只要心細一點,打字夠快,基本就能勝任了。缺點就是工資相對少,還需要24小時倒班工作。

接下來,行政,主要處理公司和住宿的日常雜七雜八,比如處理文件啊 、采購東西啊、給人做翻譯啊、帶人去醫院啊這些。因為需要用到英語,也算有技術含量了,加上事情比較雜,所以工作時間相對短,但工資會比客服高。

然後,人事,主要就是給公司招人了,職責簡單,但難度不小。畢竟很多人都沒有出國過,很多人還有本文里提到的沒提到的各種疑慮,雖然都有顆想賺錢的心,初次了解也會激動憧憬,但真正能拋開猶豫下決心搏一搏的還是不多。人事和行政的工作時間和待遇基本一樣,不同在人事還有提成賺。

最後,難度最大賺錢最多的推廣,主要任務就是網上和人聊天,想辦法讓人去你的網站玩游戲和買彩票,你就有提成賺了。其實說難度最大賺錢最多並不準確,還是取決於個人能力。一般剛進公司都會有老人帶你教你給你資源,接下來就看自己本事了。見過一個月都聊不到一個人注冊,只能拿幾千底薪的,也見過客戶大把一個月能拿好幾萬的,還有運氣好的聊到大客戶一晚上就賺了幾萬的。。。

6. 工資待遇怎樣?工作時間怎樣?能回國嗎?

這里具體說下各個職位的薪資待遇,由於這邊公司實在太多,各有千秋,就取平均范圍了:

客服:工資¥6000-¥8000,上班時間12:00-0:00,0:00-12:00,月休2天。

行政:工資¥8000-¥10000,上班時間12:00-21:00,月休4天。

人事:工資¥8000-¥10000,提成¥500-¥1000,上班時間12:00-21:00,月休4天。

推廣: 工資¥5000-¥8000, 提成5%-10%,上班時間12:00-0:00,月休2天。

然後關於休假,大多公司待遇如下:

⑵ 金色西漢王朝:巨量黃金從何而來

國際珠寶網之珠寶知識:如果你去過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肯定見過這一大堆極具誘惑力的西漢金餅。這219枚金餅是1999年11月西安東北郊某磚廠在推土作業時發現的,每枚重量247克左右,約相當於漢代的一斤。它們的出現,印證了史書上西漢多金的記載。

黃金為何在西漢時那麼豐富?

中國歷史上再沒有一個像西漢那樣金光燦燦的朝代那時,金子論斤賞賜,買賣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罰款用的都是黃金。黃金為何在西漢時那麼豐富,而在隨後的東漢及之後朝代卻大量減少?是中國人對金子看法變了,還是金子的儲藏量發生了變化?西漢的多金,是歷代史學家的定論。且不說那開國的4萬斤黃金,已足以讓人驚詫,來看看西漢的黃金庫存,即現代所謂黃金儲備,其數額之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實屬罕見,可以說為歷朝之最。《魏晉南北朝史》載:西漢初期,黃金的應用總數量在百萬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中考據的西漢時1斤摺合今日248克來計算,西漢的百萬斤即今日的248噸。而2003年中國的黃金儲備為600噸,也就是說西漢時期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我國2003年黃金儲備的41.3%。

此外,翻開《漢書》,會發現西漢帝王賞賜黃金的例子數不勝數,數目動輒千斤萬斤,彷彿說的是平常的蘿卜白菜一般。比如:劉邦的長子劉盈,即位後便大肆用黃金打賞為父親劉邦辦理喪事的人員,尤其是親自參與挖墓穴的人,將軍一級的給40斤黃金,年俸2000石的官員給20斤黃金,年俸600石的給6斤,600石以下的給2斤。可以想像,巨大的帝陵必然要求滿朝文武都投入工程,如此一算,賞賜的金額確實很大。漢文帝劉恆即位後,因眾大臣殺呂後的親屬有功,又賜周勃5000斤黃金,賜陳平、灌嬰各2000斤黃金,賜劉章、劉揭各千金。漢武帝劉徹僅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賞賜連年擊敗胡軍的大將軍衛青就花費了20餘萬斤黃金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巨量黃金出現在西漢王朝呢?


為何巨量黃金出現在西漢王朝呢?

距今2000餘年前,楚國便使用了如圖中所示的金鈑,由於鈐有方形或者圓形的小印,習慣上被稱為印子金。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尤其以郢爰為多,因此也被稱為爰金。郢為楚國都城名,爰為當時的貨幣重量單位。不可否認,西漢黃金之巨得益於前朝的積累:春秋以前黃金已成為人們寶藏的東西;到戰國時各諸侯都視金為寶,無不盡力搜羅。當時秦楚兩國勢力最大,財富最多。楚國汝漢地區就盛產黃金,有方形的爰金流行於世。秦國盛時,黃金萬鎰為用;秦統一天下之後,各國的子女玉帛自然也包括黃金,都聚在秦王朝的寶庫而這些歷代積累的黃金最後又都被轉移到了西漢。

鐵器時代的到來,帶動了西漢采礦業的迅速發展,更多的黃金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也充實著原本就藏金頗多的西漢國庫。西漢人們通過不斷的實踐,除了繼承前代的方法外,又發現了按礦脈分布關系尋找新礦和察看金光尋找黃金礦的方法,這在《史記貨殖列傳》和《史記天官書》中都有記載。黃金產地也比過去有所增加,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擴展到兩大流域的縱深地區。參與採金的人數之多也有個例子可以說明:漢元帝時的大臣貢禹,看到當時農業人口大量減少,曾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其中就有一條為:罷採珠玉金鑄錢之官,可見至少當時政府設立了開採珠玉金銀的專門機構,而在這個機構下面從事採金的人員也一定不在少數,否則也不至於嚴重到要罷免。

除此之外,羅馬史學家的抱怨也值得一提。他們對西漢時期羅馬與中國的外貿交易耿耿於懷,認為羅馬花費了數量巨大的黃金來購買中國的絲綢及其他貨物。比如一種名為縑的雙經雙緯的粗厚織物,可以用來製作衣服、口袋,國內時價是400到600多個銅錢一匹,但在羅馬市場卻與黃金同價,即一兩黃金一兩縑,一匹縑約25兩重,即可換取25兩黃金。據羅馬史學家普林尼統計:西漢時,羅馬帝國每年至少有一萬萬賽斯脫奇(sesterce,古羅馬計量單位)的黃金流入中國(還包括印度和阿拉伯),這個數字是驚人的,摺合成現在的計量單位超過5噸。難怪羅馬的史學家會抱怨,用黃金換取中國的絲綢,是後來羅馬帝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中間商安息人經由敦煌、新疆到小亞細亞以及敘利亞、埃及的絲綢之路帶回來的大量黃金,不僅來自有著充實國庫的羅馬,還包括沿途的敘利亞和埃及等國。這些國家很早就使用黃金作為對外支付的貨幣,它們經濟相對落後,對黃金的需求量很有限,因此也願意用黃金來換取中國的貨物。另一方面,由於西漢時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經濟和文化都很發達的國家,商品輸入相對較少,因此黃金幾乎不外流,只有少量的黃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國購買奇珍異寶,如漢武帝時常向大宛購買良馬、向海外購買珍珠、琉璃等,僅此而已。1999年,在西安東北郊潭家鄉北十里鋪村出土的就是219枚西漢金餅,這是目前出土最多的一次。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金餅不是發現於墓葬,而是深埋在泥土中。它們形狀如扁的半球形,正面微微隆起,背面內凹,凹面大都有文字、戳記和符號,如:黃、長、吉、馬、租、千、金和V等。其直徑在56-65毫米之間,重量在247克左右,最重的達254.4克,都與西漢黃金一斤等於248克的重量接近。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金餅絕大多數有不同程度的磨損、擦痕和切割痕,切割痕是用較鋒利的器具鋸成,而且一般出現在較大的金餅上。部分金餅上還有補貼金片的現象。這種切割或補貼是為了使金餅保持統一的重量,叫平稱。不過,金餅這種樸素的黃金形式卻被漢武帝的一次奇遇改變了,使西漢黃金又出現了兩種更為美麗和詩意的形式。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三月,漢武帝去郊外朝拜上天,他登上了隴山,結果意外獲得一頭周身純白的麒麟。無獨有偶,此時敦煌渥窪水出了一匹天馬,泰山出現了黃金。漢武帝大喜,認為這都是難得的祥瑞,便立刻將年號改為元狩,並將黃金改鑄為麒麟腳趾的形狀和馬蹄的形狀,這兩種形式的黃金因此被稱為麟趾金和馬蹄金。

河南扶溝古城村和江蘇盱眙南窯庄的金銀窖藏,就曾出土了西漢馬蹄金11枚、麟趾金7枚。細看之下,能打動你的不僅是依然燦爛如新的金色,還有那隱約能聽到的兩千多年前白麒麟、天馬的足音。圖為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漢代金五銖,金五銖出土極少,十分珍貴,一般作為壓勝錢,類似於現在的紀念幣,常用於宮廷吉慶、賞賜和民間喜慶饋贈,而不在市場上流通。圖為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漢代金五銖,金五銖出土極少,十分珍貴,一般作為壓勝錢,類似於現在的紀念幣,常用於宮廷吉慶、賞賜和民間喜慶饋贈,而不在市場上流通。研讀西漢的史料,時常會產生疑惑,為什麼是在西漢這個朝代,黃金的貨幣性如此凸顯?在其前後,乃至如今,黃金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投資、裝飾或者寶藏的財富而已。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到西漢的貨幣制度。

西漢的貨幣制度極亂,從劉邦建漢之初(公元前202年),到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銅錢的形制重量均不統一。起初是錢小如榆莢的莢錢,約重三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後來在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改為八銖錢,4年後又改回重三銖的五分錢;至元狩五年,銅錢的重量就一直在三銖或是四銖之間游移。加上民間私鑄盛行,各郡國錢形不一,市場上用的錢十分混亂,民間的煩苦可想而知。此時的黃金,正如1948年前後國民黨政府法幣大貶值時吃香的洋銀,是西漢混亂幣制下以自身天然貨幣屬性躋身市場的救命稻草。換句話說,正是西漢混亂的幣制,才使得作為上幣的黃金重要性不言而喻。無怪乎清代學者沈家本曾說,漢代凡物之平價皆當以黃金為程,這從另一側面說明了漢代銅幣信用差的狀況,穩定的黃金才足以成為權威的價值尺度。黃金在漢代到底能買些什麼呢?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史學研究所的王剛曾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他根據出土的居延漢簡及成書於漢代的《九章算術》、《漢書》的記載,以一斤黃金為基數來摺合其他物品進行換算,計算出來西漢中後期一斤黃金能買1250個竹、或1250斤豬肉、或25匹布、或40隻羊、或142隻雞。如果買糧食,一斤黃金可以買50石,按照《墨子雜守》中日二升、三升、四升的吃糧記載,以一天吃4升計算,大致可以吃1250天,即三年左右。也就是說,在西漢一斤黃金能購買一個人三年的口糧。黃金的巨大購買力,對人們而言也意味著巨大的誘惑。加上黃金價值穩定、攜帶方便的優點,西漢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對黃金錶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對皇帝及政府而言,足夠多的黃金是金融安全的後盾;對普通民眾而言,黃金更是安身立命的保障。仍然拿前文提到過的酎金制度來說,這一每年強制性交納給國家用於祭祀的金子算起來會有多少呢?

也有學者算過這筆賬:政府規定諸侯國要按人口數來計算酎金的數量,每1000人上繳4兩黃金,不足1000人的小諸侯國也按4兩算。其中中山國的人口最多,為66.808萬,需要交納2672兩黃金。加上其他諸侯國的酎金數,西漢政府每年可得黃金1500餘斤。再加上列侯的酎金,僅酎金一項便可得黃金1600斤左右。這還不包括通過罰金、沒收財產等等手段所得到的黃金。因此,皇帝每年的斂金量絕不在少數。新朝王莽瘋狂斂金六七十萬斤的事情,就更不在話下了。普通百姓看待金子,更多是視之為安身立命、甚至養老送終的保證,輕易不會拿出來使用。《後漢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即是很好的說明:廣漢新都人王,在去往京師的路上遇見了一個病重的書生,書生對他說:我本來要去洛陽,沒想到重病纏身,命在須臾,我腰下有黃金十斤,願意送給你,只希望我死後你能用它將我埋葬。王還沒來得及問其姓名,書生便離世了。王當即用一斤黃金為書生辦理了後事,其餘的金子都悄悄地埋在書生的棺材下。


中國人對黃金態度的轉變

圖片中近景是一塊束腰形的明代50兩金錠,遠景是同時代的銀錠,都藏於中國錢幣博物館。除了束腰形,金錠還有方形的方錠、圓形的圓錠、錘子形的錘形錠、馬鞍形的馬鞍錠,這些都是根據錠的形狀所取的形象名字。不過明代黃金已不是主要貨幣,更多的是財富的象徵。東漢以後,人們再也看不到帝王將相揮金如土的記載,相反卻看到一個個惜金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南齊東昏侯蕭寶卷,尤其吝嗇金錢,不肯賞賜,有一日,他的寵臣茹法珍叩頭請賞,他反問道:你這賊子,為何唯獨要找我要錢?武陵王蕭紀藏有很多黃金餅,每次打仗便懸金以示將士,但最終卻不兌現承諾,看到戰事吃緊,寧州刺史陳知祖向蕭紀請求散金銀募勇士,蕭紀不聽,陳知祖痛哭而去,此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為蕭紀賣命。這說明,東漢即使是王侯將相,手中持有的黃金數量也已今非昔比。因此有人說,黃金到了東漢就突然消失了,並且成為一個迷案。

對此,傅築夫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所謂黃金從東漢初年起即突然消失,是說黃金從那時起不再作為貨幣使用了,既然不再是貨幣,當然就不會再在市場上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誰都會把具有忠實價值的黃金和優質銅錢收藏起來,不再拿出來使用,這就是劣幣之所以能驅逐良幣的原因所在。所以說良幣被驅逐,不是說良幣被淘汰,而是劣幣把良幣驅回到各自的金庫中,不再在市場上露面了。當這種現象發生時,其所以表現得很突然,是因為此事關系著各人的切身利益,反應都很快的,誰不把自己所有的黃金趕快收藏起來,誰就要蒙受巨大損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自己的寶貨收藏起來,於是黃金就突然不見了,這就是這個千古疑案的秘密所在。東漢的黃金逐漸散落民間也是黃金看似減少的原因。王莽死後,在長安幾次戰亂之際,王莽朝廷的存金有些已經分散,並未全部留給東漢王朝。喪亂之餘,黃金散入民間,或為私人所佔有。

東漢自和帝以後,宦官爭權,政局動盪,又連續對外用兵,財政匱乏,黃金價貴,官私均樂於窖藏黃金,流通中的金鑄幣就越來越少。這時黃金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隨之減退,而作為寶藏手段的職能卻有所增加。東漢開始,史書中已經出現大量平民百姓接觸黃金的記錄。黃金從此不再是帝王將相的專屬之物。本來是少部分上層人物使用的黃金,現在卻成了五六千萬人使用的物品,平均下來,黃金到了個人手中就自然變少了。在考古發掘報告中,就可以發現黃金的這個去向窖藏。

中國歷史上窖藏金銀珍寶之量大確實驚人。為什麼人們貯存巨量黃金而沒有用掉呢?從史料上看,一是掌握大量黃金的商人貯藏黃金以備用,二是西漢末年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窖藏了大量黃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從而使其窖藏的黃金如納粹德國隱藏的巨量黃金一樣,無從可考。西漢的巨量黃金之謎已經遠去,只留下了史學家們無數的猜測和爭論。但我們仍能看到黃金在西漢的特殊性前朝後代再也沒有一個如此盛行黃金的朝代,再也沒有將黃金作為主要貨幣的時期。也許,在動輒坐擁萬金的西漢人看來,黃金是一種貴重的上幣。西漢滅亡四五百年後的一本書《孫子算經》中,記載了當時一斤黃金的價值:值錢十萬,相當於西漢的十倍。那時的人們絕不會有西漢人對待黃金的那般慷慨了吧。

⑶ 聚合二維碼多少錢一個

聚合收款碼費率多少

0.38元。手續費由銀行與商戶協商制定。聚合碼的手續費是0.38%,即每100元0.38元的手續費,比商家碼更實惠。如果打算申請聚合收款碼,需要身份證、銀行卡、營業執照,即可即時注冊、審核、入網。

收碼是有手續費的。根據繳費人不同的繳費方式,農行的歸集碼收取不同的費用,其費率也不同。

1.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的,費率為0.38%。

2.借記卡掃碼支付的手續費率為0.5%,最高不超過20元。

3.信用卡掃碼支付的手續費率為0.5%。

擴展信息:

聚合二維碼的優勢:

1.方便客人

客人使用支付寶微信甚至中國銀聯快速通支付時,只需要掃一個碼就可以支付,不用擔心掃支付寶的支付碼或者用微信掃支付寶的支付碼,大大減少了客人掃碼支付的時間,而且現在很多老闆自己店裡都不支持中國銀聯快速通。

2.老闆方便

老闆通過聚合碼收款,錢直接進銀行卡。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收的錢都是直接進銀行卡的。老闆對賬的時候,在這個平台上查賬就可以了。簡單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樣來回切換支付寶和微信查賬。如果是多股東系統,還可以添加多個管理員賬戶,讓每個股東直接審計賬戶。

3.支持花唄和信用卡收藏。

現在的人越來越喜歡透支消費。有錢人買東西也會喜歡用花唄和信用卡。他們花得越多,就能越快地取錢。如果他們沒事干,可以秀秀自己的名額。

二維碼聚合可以支持花唄、信用卡收款。只要信用卡綁定了支付寶和微信,掃碼直接選擇信用卡支付,方便快捷。

4.支持支付寶微信官方活動

支付寶和微信經常會發布一些優惠活動,比如支付寶的滿減活動,支付寶的優惠券活動,微信的88天消費活動,微信的搖一搖免活動,這些都是支持的。

5.語音廣播

現在聚合二維碼可以配一個智能音箱,和你的聚合二維碼背景綁定。音箱自帶4G網路,可以獨立使用。只要一收到錢,音箱就立刻播報收到的錢數,有的音箱還自帶顯示器,可以查看收到錢數的記錄。

此外,這款音箱還有防漏電的功能。如果有客人在輸入密碼時取消付款,音箱還可以廣播提示說:顧客取消付款。

6.支持BSC(老闆掃客戶)

現在聚合二維碼平台有開通BSC的功能,就是客戶出示付款碼,老闆用設備掃描客戶付款碼收款。這個功能非常適合超市、便利店、水果店等。如果大家大量使用這個功能,肯定不會漏單,也可以減少客人自動零擦。

各大銀行聚合碼收費標准

收費標准:

1.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付款的,其手續費率為0.38%。

2.用戶使用借記卡掃碼付款的手續費率為0.5%,最高手續費不超過20元。

3.用戶使用信用卡掃碼付款的手續費率為0.5%。

【拓展資料】

按照「個人收款碼不得用於經營性收款」的要求,各銀行近期不遺餘力地推廣起自家的聚合碼,想趁著政策的東風獲益一把。

個人收款碼並非完全受限,那些用於非經營的個人收款碼仍可正常使用,而且各平台會保留一段時間作為過渡期。但從監管要求來看,那些明顯具有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收款碼將從3月份開始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便可以繼續收款,恐怕在日交易金額、交易筆數上也會有所限制。而一旦被限制,勢必會對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帶來負面影響,這對於經營者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前段時間去農貿市場,跟幾個較為熟悉的小商販聊了聊,從他們口中得知,之前用於收款的微信、某寶個人收款碼可以免費升級到商戶版,只需在線上申請就可以了,十分方便。

另外,有些攤主說,近期來推廣聚合收款碼的銀行營銷人員也不少,既有四大行的營銷人員,也有一些中小銀行的營銷人員,大家都在搶占這塊收款市場。

其實銀行銀行極力推廣聚合收款碼的行為也可以理解,對於銀行來說,搶占這塊市場至少有三方面的好處:

一是可以佔用商戶的資金用於經營之用,而且這部分資金是活期低利率資金,資金成本極低。

銀行聚合收款碼一般次日到賬或者發起提現後才能到賬,到賬也是到賬到本收款碼的銀行卡中,這是一筆活期資金,銀行能從沉澱的資金池中獲益,比起定期存款來說,銀行付出的利息成本很低,這是銀行最希望看到的。

二是可以趁此挖掘潛在客戶,向商戶商販推銷其他的銀行業務。

每辦理一個收款碼,銀行就相當於鎖定了一個客戶,除了上文所說的沉澱資金能被銀行所用之外,另一大好處就是可以趁機向商戶商販推廣銀行的其他業務。

舉個例子講,某商戶辦理了工行的聚合收款碼,那麼只會就少不了與工行打交道,在必要的時候,銀行可以針對小商小販的不同需求向其推銷理財、貸款等其他業務,銀行從中又可以獲益一把。

三是賺取費率。

這一點就很好理解了,正如pos機一樣,收款碼也有費率,一般每萬元收款,銀行要收取30元-60元不等的費用。搶占的市場份額越大,則銀行獲益越大。

當然,銀行有銀行的想法,小商小販也有自己的選擇,畢竟銀行種類眾多,他們可以從中挑選一家辦理收款碼。

什麼是聚合收款碼

聚合碼收款碼指的是用技術整合了兩種收款碼的一種統稱。也就是說,只要有了聚合碼收款碼,無論用戶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支付了,這個收款碼都能符合要求。聚合收款碼開通需要有經營場景,比如是公司、個體,現在個人也可以申請,但需要提供門店或攤位相片。開通後分配一個專用的商戶號,收款能收信用卡的錢。

拓展資料:

申請銀聯聚合碼前,需要先綁定一張銀聯聚合台卡。

每位商戶最多可申請15張銀聯聚合碼,包含綁定的銀聯聚合台卡。

申請到的銀聯聚合碼可以「我的收款碼」里查看,需保存圖片後,自行列印使用

你是想申請二維碼支付的嗎?如果是支付二維碼你可以申請下聚合支付哦,方便簡捷哦,如在街上收銀。

商家如何開通聚合支付?

一般的商家都很難找到介面,可以通過洋仆淘的渠道開通,目前消費者的付款方式多樣,聚合支付成了商家的必須,不然得來回切換收款方式,這是很麻煩的。而商家只需要向消費者展示一個收款二維碼即可完成各個渠道的收款,且還能分別看到從什麼方式來了多少金額。

如何辦理聚合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有個收款碼合並助手直接把二維碼放在一起合成一個就可以了。

怎麼申請收款二維碼?

如果是小微商戶,且業務流量不大的,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或微信的個人收款功能,如果業務量較大,可以考慮接入聚合支付平台,可以申請聚合支付碼。

合付寶專注於幫助小微商戶及企業快速實現全渠道支付方式應用和集成,同時也提供安全、穩定、高效的分布式雲支付後端服務。

微信和支付寶支付二維碼怎麼製作成同一個二維碼?

要把微信和支付寶支付二維碼合並需要使用到聚合支付的方法,以下是操作步驟:

1、首先要保存微信和支付寶的付款碼,打開微信,點擊右上方的加號→收付款,進入頁面後,點擊下方的【二維碼收款】。

2、點擊【保存收款碼】,微信的收款碼就保存好了,接下來保存支付寶的收款碼。

3、打開支付寶,點擊頁面上的【收錢】,接著點擊【保存圖片】,這樣,支付寶的付款碼也保存好了。

4、打開微信,在搜索欄搜索【芝麻收款】,並進入【芝麻收款服務】,進入公眾號後,點擊左下方的【收款合並】。

5、點擊【馬上合並】,上傳剛剛保存的微信和支付寶的收款碼,點擊【馬上合並】,這樣就製作成同一個二維碼了。

什麼是聚合碼

銀聯聚合碼即按銀聯標准生成的聚合二維碼,通過域名重定向,聚合實現銀聯二維碼、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

⑷ 一套真的五帝錢大概多少錢五帝錢選擇使用要注意的點

中國的五行學說和風水學說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許多人對其抱有信仰,這些傳統理念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你是否了解五帝錢?它是一種傳統的風水用具,被認為具有驅邪的功效。近年來,真正的五帝錢價格猛漲,即使在黃金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五帝錢的市場價值依然堅挺,成為收藏市場上的熱門商品。一組真品五帝錢的價格大概在兩百到三百元之間,而品相上乘、版別稀有的則可能售價六七百元至千元,甚至更高。價格取決於具體的版別,而有瑕疵的五帝錢組合在一百多元也能購得。市面上有售的幾十元一組五帝錢,往往只有乾隆和嘉慶年的是真的,其餘年份的多為贗品,顯然不可能以十元價格在市場上買到價值幾百的物品。
在選擇和使用五帝錢時,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 順序不能弄錯,應按照帝王在位的時間順序排列,例如以清代五帝錢為例,應從順治年開始到嘉慶年結束。
2. 關注錢幣自身的品相,通常選擇包漿厚重、略有銹蝕,帶有土香的錢幣為佳。關於古錢的來源,要麼是家族傳承,要麼是出土文物。家族傳承的錢幣就像家中保留的新鈔,而出土的錢幣多來自於古代的窖藏,而非墓葬,因此不必擔心帶有不祥的磁場或陰氣。
3. 使用方法多樣,例如可以將五帝錢放在收款機旁邊或錢包里以招財,掛在窗戶上以化解外界的不利煞氣,放在門檻或地墊下以阻擋煞氣進入室內,甚至對於改善住宅風水、促進生育等方面也有奇效。
4. 在編織五帝錢時,應選擇符合個人喜好的五行顏色,例如喜木可選綠色,喜火可選紅色等。
5. 將五帝錢與其他風水物品結合使用,可以增強其功效。
以上內容介紹了五帝錢的真正價格及使用時需要注意的要點。五帝錢作為一種風水工具,其正確使用對於希望藉助其功效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⑸ 什麼是「摩羅詩力說」,是什麼意思呀

不是的,這是魯迅關於文學的方向,思想和價值最重要的五篇雜文之一,收入到了雜文集<墳>裡面.

"摩羅",這個詞好象是印度宗教內的一個名詞,指的是反抗,障礙,破壞.魯迅用這個詞來形容詩學,表明了自己對新詩持的觀點---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形式上,都應該打破陳規.

《摩羅詩力說》與摩羅式崇高詩學

王柯平

《摩羅詩力說》(1907年)是魯迅早期詩學的代表作。這篇在人類精神發展中探索救亡圖存和改造國民性方略的詩論,既是魯迅浪漫主義詩學與文學創作的出發點,也是充滿民主革命熱情、追求人本主義理想、號召思想革命的戰斗檄文;既倡導「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摩羅詩派精神,也呼籲「自覺勇猛、發揚精進」的「精神界之戰士」。從歷史的語境看,此文融魯迅的藝術創作思想與啟蒙主義熱情為一體,在詩學與政治的經緯坐標上,達到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相對統一,在中國詩學從古典式和諧向摩羅式崇高的轉型過程中,具有破舊立新的先導作用和標志意義。

一 《摩羅詩力說》的歷史地位

1906年,魯迅棄醫從文[1],返回東京,開始參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論戰。1907年以文言文撰寫了4篇論文[2],先後發表在河南籍留日學生創辦的《河南》月刊上。1908年2-3月連載於《河南》月刊第二號和第三號的《摩羅詩力說》,署名令飛,是魯迅早期浪漫主義詩學的代表作。

《摩羅詩力說》的基本主旨是以進化論為理論基礎,以摩羅詩派為美學導向,以文學革命為運作手段,以啟蒙新民、改良社會為終極目的。為此,作者逐一分析中外幾大文明古國「燦爛於古」、「蕭瑟於今」的主要原因,否定了文化復古派保守、靜止、倒退的世界觀,揭露了洋務派崇實(實利器物)輕神(精神思想)的片面性及其重外(文明表象)輕內(文明實質)的救國論,批判了阻滯文藝發展、扼殺天才個性的孔孟儒家的「無邪」詩教,強調了藝術教育在人生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闡明了詩歌要打破「無濁之平和」、發揚「反抗挑戰」的作用,總結了摩羅派詩人剛健不撓、抱誠守真等共同特點,標舉出拜倫的「摩羅式」叛逆精神及其浪漫主義風格,最後熱切盼望通過「別求新聲於異邦」,使中國能涌現出像拜倫、雪萊一樣的「精神界之戰士」,發出文學革命的「先覺之聲」,以「破中國之蕭條」,開辟中國的文藝革命之道。

若從1906年棄醫從文算起,直到1936年逝世,魯迅在這條戰線上披荊斬棘,前後奮鬥了30餘年。縱觀魯迅的後大半生,無論其浪漫主義詩學思想、審美追求、藝術創作,還是其革命民主主義政治理想、人道主義哲學理念,都在很大程度上發軔於《摩羅詩力說》。誠如國內外研究魯迅的學者所言:

「可以說,《摩羅詩力說》最充分地體現出魯迅的文學觀。這篇文章在俄國和東歐被壓迫民族的詩人中間,找到了英國被稱為摩羅派詩人拜倫的譜系,其內容超出所謂批評與介紹之上。這篇在人類精神發展中求得救國救民方策的詩論,是魯迅文學的出發點。」[3]

「《摩羅詩力說》是一篇號召思想革命的檄書,以鮮明的色彩和激揚的情調,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前革命民主主義最先進的水平。當魯迅高呼『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的時候,作為理想的書寫和追求,美學便成為他直接觸及的對象:『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於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於荒寒者乎?』沒有理由可以懷疑魯迅的自覺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戰斗要求,社會改革和藝術創造在他的思想里是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的。」[4]

如果從20世紀中國文論發展與流變的歷史整體來看,我們將會發現,《摩羅詩力說》的重要意義及其歷史地位,還表現在審美文化的破舊立新諸多方面,如張揚個性,提倡浪漫主義文學;反抗傳統,標舉摩羅式理想人格;倡導悲壯風格,走向摩羅式崇高型詩學;推行文藝啟蒙運動,期待「第二次維新」,堅持藝術創作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相對統一;「別求新聲於異邦」,開拿來主義之風,行中西會通之實等等。總之,無論是對魯迅本人的詩學思想與藝術創作實踐來說,還是對20世紀中國文論或詩學、美學的轉型來說,《摩羅詩力說》所產生的積極推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凡此種種,我們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說明。

二 摩羅詩派與摩羅的寓意

所謂「摩羅詩派」,主要是指以拜倫為首、遍及歐洲的浪漫主義詩歌流派。拜倫下啟英國的雪萊,俄國的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波蘭的密茨凱維支、斯洛伐斯基和克拉辛斯基,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著名詩人。「摩羅」在印度佛教中代表天上的惡魔,歐洲人謂其為撒旦,當時人們以此來稱呼離經叛道的浪漫派詩人拜倫。我個人猜想,魯迅或許因為國人大多熟悉佛教而生疏基督教,故出於消除文化距離的考慮而假借「摩羅」一詞,拈出富有新奇感和象徵意義的「摩羅詩派」加以宣揚。

1 摩羅詩派的基本特徵

在西方,摩羅詩派的正式名稱應是Romantics或Romantic Movement。「romantic」一詞源於古法語的「romant」,原指用拉丁語方言羅曼斯語寫的傳奇故事,因其內容主要是 中世紀騎士的空想和冒險經歷,故用來表示新奇驚異之意。在現代法語中,源自「romant」一詞的有「roman」、「romance」與「romanticisme」等詞,分別表示傳奇小說或長篇小說,抒情歌曲或浪漫曲,浪漫主義等等。文藝史上,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被認定為浪漫主義時期,但其影響在整個十九世紀持續不衰。[5]

在英國,浪漫詩派發端於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勒律治(Samuel T. Coleridge,1772-1834), 以他們倆人在1798年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為標志。後起之秀中有拜倫、雪萊、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等人。

當然,浪漫主義不僅代表文藝史上的一種創作風格,而且也意味著人類精神史上的一種時代思潮。從哲學思想上講,浪漫主義反對啟蒙運動所倡導的理性主義,同時也反對因工業化而導致的物質主義文明。浪漫主義詩人大多受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思想和法國革命的影響,他們的主要共同點在於強調情感(emotion),關注個性化(indiviality),推崇想像力(imagination or fantasy),熱愛大自然(Nature),每人都熱衷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真實(truth)。從藝術的風格與內容上講,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徵在於:

(1) 富有動態創造性,不拘泥於嚴格的規則與次序,充分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以生命的自由委身於無限的流動之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現。

(2) 重視個性,追求自由,強調表現個人的內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 自我獨白的傾向顯著。

(3) 慣於採用熱情的語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誇張手法來塑造藝術形象。

(4) 崇尚理想,喜歡從理想出發批判現實或將其理想化,肯定個體對社會的反抗。

(5) 鍾情自然山水,採用民間題材,喜愛異國情調,憧憬遙遠的國度,探求「無限」的理念,贊美中世紀等等。[6]

魯迅筆下的「摩羅詩派」,是以拜倫為代表的一群富有反叛精神或愛國熱情的詩人。從思想根源上講,英國浪漫主義與英國激進主義密切相有關。事實上,拜倫上承洛克(John Locke,1630-1704),雪萊上承戈德文(Willian Godwin, 1756-1836)。洛克的政治哲學在當時極富激進色彩,不僅倡導自由、民權與公民社會,而且對神權、皇權與外在的權威提出懷疑和挑戰。戈德文因其極端的無政府主義和功利主義而聞名,他追求政治的公正性,宣傳人人平等的理想,強調人類的自然權利,反對政府對執政者和人民的腐蝕作用。如果溯本探源的話,浪漫主義和激進主義的基本思想,主要發軔於盧梭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法國革命的理想追求。因此,在歷史上,盧梭經常被尊為「浪漫主義之父」(father of Romanticism)和「法國大革命的哲學家」(philosopher of French Revolution)。[7]

魯迅認為這群摩羅詩人的力量足以振奮人心,語言思想比較深刻,能發出最雄壯偉大的聲音。他們「外壯至異,各稟自國之特色,發為光華;而要其大歸,則趣於一: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聲,聞者興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後世人心,綿延於無已。」另外,他們的性格言論行動和思想,雖然由於民族不相同,環境不一樣,會因人而異地出現各種情況,但實際上卻同屬於一個流派:「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於群,以隨順舊俗;發為雄聲,以起其國人之新生,而大其國於天下。求之華土,孰比之哉?」尤其是那位「自必居人前,而怒人之後於眾」、赴湯蹈火、笑卧沙場的摩羅式人格拜倫,既揄揚威力,亦頌美強者;「既喜拿坡侖之毀世界,亦愛華盛頓之爭自由,既心儀海賊之橫行,亦孤援希臘之獨立,壓制反抗,兼以一人矣。」

需要指出的是,魯迅所推崇的「摩羅詩派」,既是理想的人格,也是藝術的天才。他們的品格情操,如上所述,可以說是「精神界之戰士」的表率。而他們的藝術成就,則可以概括為力、語、聲三維。用魯迅的話說,這力,是「足以振人」之力;這語,是「較有深趣」之語;這聲,是「最雄桀偉美」之聲。用現在的話說,「力」意指足可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感染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語」就是比較深刻的文學語言或思想內涵;「聲」代表異邦「新聲」,是最雄桀偉美之聲,震人耳鼓之聲,發人深省之聲,剛健抗拒破壞挑戰之聲,「致吾人於善美剛健」的至誠之聲,「援吾人出於荒寒」的溫煦之聲,當然也是「破中國之蕭條」的先覺之聲。

2 摩羅的多重寓意

「摩羅」為佛教用語,是梵文「Māra」的音譯,亦作「魔羅」,簡稱「魔」,與基督教所謂的「魔鬼撒旦」(Satan)之義接近。誠如魯迅所言:「摩羅之言,假自天竺,此雲天魔,歐人謂之撒旦。」「摩羅」可以意譯為「擾亂」、「破壞」、「障礙」等。佛教認為摩羅能擾亂身心,破壞好事,障礙善法。印度古代神話傳說欲界最高境界第六重天之主波旬(Pāpīyas)為魔界之王,經常率領魔眾從事破壞善事的活動,喜歡控制別人屈從於他的邪惡意志。佛教採用其說,把一切煩惱、疑惑、迷戀等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視為魔。《大智度論》卷五載:「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8] 據說,佛教中的摩羅法力通天,智慧無邊,誘惑力大。在佛祖釋迦牟尼(Shakyamuni)即將修成正果之時,也曾使用女色引誘對方,以期達到擾亂身心、破環定力、阻礙成佛的目的,但卻以失敗告終。

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使用「摩羅」,首先是指以浪漫派詩人拜倫為代表的「摩羅詩派」。但從文本的具體語境以及當時的社會歷史語境來看,魯迅筆下的「摩羅」含有多重寓意。首先,從藝術作品的角度看,摩羅也暗指摩羅詩派筆下那些不同凡響的英雄人物,如「張撒旦而抗天帝,言人所不能言」的唐璜(Don Juan);遭人誣陷、意志強大、鐵骨錚錚、以一劍之力蔑視國家法度和社會道德的海盜(Corsair)康拉德;捨命維護自尊、力抗定命、英勇戰死的羅羅(Lara);不受誘惑、不畏強權、「神天魔龍無以相凌」的曼弗列特(Manfred);逐師摩羅,效法撒旦,「上則力抗天帝,下則以力制眾生,行之背馳,莫甚於此」的凱因(Cain);以及「死守真理,以拒庸愚,終獲群敵之謚」的「國民公敵」等等。所有這些摩羅式人物,均為浪漫主義詩人所頌美的強者。他們大都憤世嫉俗,尊俠尚義,亦如拜倫本人那樣倨傲緃逸,無所顧忌。

其次,從藝術創作的角度看,摩羅也意味一種「天才」,也就是魯迅所說的「性解」(genius)。這類人不同於「意在保位,使子孫王千萬世,無有底止」的皇上,也有別於「意在安生,寧蜷伏墮落而惡進取」的民眾,因此一旦出現,往往遭到各方的扼殺。如同柏拉圖《理想國》里的詩人,會以擾亂社會治安為由而被驅逐出境。孰不知,他們是民眾的代言人。對於民眾的苦難與生活之煩惱,他們的感受更深切,反應更敏銳,抒寫更真實。所以,他們是觸動人們心靈的人。他們所作的詩,不為自己獨有,屬人們心中之詩。只是人們心中有詩,「而未能言,詩人為之語,則握撥一彈,心弦立應,其聲澈於靈府,令有情皆舉其首,如睹曉日,益為之美偉強力高尚發揚,而污濁之平和,以之將破。平和之破,人道蒸也。」[9]

再者,從思想革命的角度看,摩羅也象徵著魯迅所呼籲的中國「精神界之戰士」。在魯迅看來,只有通過這類戰士的不懈努力,才會「破中國之蕭條」,才能推動「第二維新」。這樣的戰士,無疑是「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自由民主戰士。具體說來,也就是魯迅所論的「個人」。繼《摩羅詩力說》發表之後,魯迅又在同一月刊《河南》第七號上發表了《文化偏至論》一文。在這里,針對西方物質文明與政治文化的偏頗性,特別是國內「洋務派」只顧實利器物的淺薄性,魯迅著意凸現了「掊物質而張靈明,任個人而排眾數」的論點。這里所論的「個人」,一方面是出於人道主義立場所倡導的個性解放與個人尊嚴,另一方面是出於民主自由理想所呼喚的「先覺戰斗之士」。魯迅聲稱,「張大個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義也。」他認為個人的人格品性非同一般,他們「意力軼眾,所當希求,能於情意一端,處現實之世,而有勇猛奮斗之才,雖屢踣屢僵,終得現起理想:其為人格,如是焉耳。」[10]

同時在1908年,魯迅還寫了《破惡聲論》一文,對他所推崇的「個人」作了進一步的闡述:

「故今之所貴所望,在有不和眾囂,獨具我見之士,洞矚幽隱,評騭文明,弗與妄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是詣,舉世譽之而不為動,舉世毀之而不加沮,有從者則人其來,假其投入笑傌,使之孤立於世,亦無懾也。則庶幾燭幽暗以天光,發國人之內曜,人各有己,不隨風波,而中國亦以立。」[11]

這種人,「乃是敢於肩負社會改革的重擔的勇猛無畏的人。……有獨到的見解,決不隨波逐流;有堅定的信念,勇於反抗時俗;有堅韌的戰斗精神,排除了個人的私慾,不計較個人的毀譽;能團結『從者』,又不怕暫時的孤立。這樣的『個人』,實際上就是魯迅理想的發帝反封建的戰士。」[12]

當然,魯迅一再標舉「個人」,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是從啟蒙新民、改造國民性和救亡圖存的終極目的出發,來談立國必先立人的立國興邦之道的。他特意強調說:「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13]這與「洋務派」的有關學說有著本質的區別。基於歷史的失敗經驗和嚴酷的社會現實,魯迅深知「安弱守雌,篤於陋習」,無以爭存於天下;而「日易故常,哭泣叫號」,也無補於亡國滅種的憂患。他始終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人,是自尊自強之人,明哲先覺之士,也就是他心儀已久的理想「個人」。這種人「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校量,去其偏頗,得其深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人生意義,致之深邃,則國人之自覺至,個性張,沙聚之邦,由是轉為人國。人國既建,乃始雄厲無前,屹然獨見於天下,更何有於膚淺凡庸之事物哉?」[14] 我們不能指望當時的青年魯迅從社會制度的深層去切入時弊,究其根本,開出「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革命葯方。但要承認,他對國人亟需啟蒙、覺悟和改造自身思想意識與價值觀念這一點,是看得相當准確和深刻的。即便在今天,他的許多論點仍不失其現實意義與啟示作用。

三 破舊立新與摩羅式崇高

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魯迅是拿來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他在一篇專論拿來主義的文章中,不僅闡述了三種不同的拿來態度,而且斷言:「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成為新文藝。」[15]歷史地看,《摩羅詩力說》可謂拿來主義的先聲,其中「別求新聲於異邦」就是早期的宣言,引介浪漫主義詩派則是具體的明證。拿來的目的,顯然是為了立新,即立新人格與新文藝;在立新的同時,必然要破舊,即破舊人格與舊文藝。在很大程度上,《摩羅詩力說》可謂破舊立新說。那麼,到底立有何新呢?我們認為,比較突出的起碼有下述四點。

1 新的文化觀

《摩羅詩力說》開宗明義,引用了尼采(F. W. Nietzsche, 1844-1900)的一段名言:「求古源者將求方來之泉,將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於淵深,其非遠矣。」其大意是:尋盡了古老的源泉的人,將去尋找未來的源泉,新的源泉。我的兄弟們,新生命的誕生,新的泉水從深淵中湧出,為時不會很遠了。[16] 這段引文選自《查拉圖斯特如是說》(Thus Spoke Zarathustra)中的《論舊榜與新榜》(On Old and New Tablets)一章(25節)。中譯文與英譯文稍有出入。依據專事尼采哲學研究的學者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的英譯文,[17] 可以直譯為:「無論是誰獲得了有關古老起源的智慧,最終都將去尋找未來的泉水(wells)與新的起源(origins)。我的兄弟們啊,新人民的誕生,新的泉水呼嘯著奔入新的深淵,為時不會很遠了。」

魯迅以他特有的凸現方式,在篇首徵用上段文字,不僅點明了該文「別求新聲」的主題,而且暗示出他本人對中國舊人格、舊文藝的失望,對新人格、新文藝的嚮往。隨之,魯迅滿懷激憤,滔滔不絕,指陳中國文化與詩歌的凋敝、零落與可悲的局面:

「人有讀古國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於卷末,必凄以有所覺,如脫春溫而入秋肅,勾萌絕朕,枯槁在前,吾無以名,姑謂之蕭條而止。蓋人文之留遺後世者,最有力莫如心聲。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宮,冥契萬有,與之靈會,道其能道,爰為詩歌。其聲度時劫而入人心,不與緘口同絕;且益曼衍,視其種人。遞文事式微,則種人之運命亦盡,群生輟響,榮華收光;讀史者蕭條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記,亦漸臨末頁亦。凡負令譽於史初,開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轉而為影國者,無不如斯。」[18]

從中可以看出,魯迅直面中國社會的現狀,將文化以及詩歌的繁榮興盛與否,視為滋養靈魂的精神食糧,立民興國的決定因素。如果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文化詩歌就會衰落,民族的命運就會完結,國家就會淪為歷史的陳跡。包括中國、天竺、埃及在內的所有「燦爛於古,蕭瑟於今」的文明古國,概莫能外。於是,魯迅譏笑那些已經中落家荒的飄零子弟,出於尊貴顯赫的虛榮,死抱著思舊懷古之風不放,喋喋不休地高談闊論祖宗輝煌往昔等滑稽作法;同時抨擊那些胡亂誇耀,自尋安慰,盲目樂觀,妄自尊大,張嘴唱軍歌,隨意作軍歌,動輒痛斥印度、波蘭奴性的「洋務派」人士及其膚淺的行為。並且批評說:類似像中國這樣的「頌美之什,國民之聲,則天下之詠者雖多,固未見有此作法矣。」可見這在魯迅眼裡,委實過分和可笑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了。

當然,魯迅也不是無條件地反對懷古,而是認為懷古要建立在革舊更新的基礎上。如他所言:「夫國民發展,功雖有在於懷古,然其懷也,思理朗然,如鑒明鏡,時時上征,時時反顧,時時進光明之長途,時時念輝煌之舊有,固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19] 顯然,懷古與立新在這里辯證地統一起來了。時常回顧輝煌的歷史,可以總結經驗並鼓舞人心;時常奔向光明的前途,可以使新者日新且古亦不死。為此,要掃除沉沉暮氣,力克愚蠢頑固,洞識文明進化與發展的無止境性,追求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就中國的情形而言,現在暫且不說古代的事情,而要首先「別求新聲於異邦」,借他山之石,鋪立新之基,也就是因借摩羅詩派的新聲與精神,來為中國的新文化建設和新文藝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新文化觀的理論基礎主要是科學進化論。[20] 早在弱冠之年,即在南京求學之際,魯迅就深受進化論思想的影響。1989年,他開始接觸「西學」,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達爾文與赫胥黎的生物進化學說。如《朝花夕拾.瑣記》中所載,魯迅對當時維新人物嚴復翻譯的《天演論》興趣極大。當一聽說該書出版時,就在「星期日跑到城南去買了下來」,「一口氣讀下去」,從中發現了「物競天擇」的新天地。魯迅不是一般地讀此書,而是達到爛熟於胸、開口能誦的程度。許壽裳在《王友魯迅印象記三》中說:「有一天,我們談到天演論,魯迅有好幾篇能夠背誦。」[21] 在《人的歷史》和《科學史教篇》等文里,魯迅對進化學說有過比較翔實的論述。他認為新的總比舊的好,進化發展是硬道理。同時還假定進化論可以用來解決諸多問題,不僅可以促進文化更新與藝術創新,還可以延長種族與壯大生命力,乃至推動社會進步。前者見諸於對「摩羅詩派」及其新聲的稱贊推崇,後者在1918年所說的一段話里表露無遺:「我想種族的延長,——便是生命的連續,——的確是生物界事業里的一大部分。何以要延長呢?不消說是想進化了。但進化的途中總須新陳代謝。所以新的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壯,舊的也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進化的路。」[22] 看來,魯迅既受進化論的啟發,也受其理論局限性的約束,在立論上顯得過於直接而絕對。但要看到,魯迅為了達到破舊立新的目的,對進化論進行了利用和改造,強化了其中發展的觀點,以此來促進新文化的建構和新社會的改革。

2 新的文藝觀

在《摩羅詩力說》中,魯迅滿懷熱情地介紹和稱頌了拜倫、雪萊、普希金、萊蒙托夫、密茨凱維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等詩人的生平、作品、理想、藝術成就和詩學理論。這說明魯迅從一開始就受到浪漫主義的感染,對摩羅詩派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十分贊賞。在此基礎上,他所倡導的文藝觀,自然是以浪漫主義為導向的,其中蘊涵著更新文學觀念的火種。

首先,魯迅認為詩人是具有革新精神立法者,如同「摩羅詩派」這樣的「精神界之戰士」。他們「抗偽俗弊習以成詩,而詩亦即受偽俗弊習之夭閼。」他們「多抱正義而駢殞」,但依然推動「革新之潮」,「與舊習對立,更張破壞,無稍假借也。」與此同時,他們均是富有「神思之人,求索而無止期,猛進而不退轉,淺人之所觀察,殊莫可得其淵深。若能真識其人,將見品性之卓,出於雲間,熱誠勃然,無可沮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鄉,此其為鄉,則爰有美之本體。」[23] 雪萊本人在《為詩辯護》(A Defense of Poetry)一文中,對真正的詩人倍加贊揚,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一個偉大民族覺醒起來為實現思想或制度上的有益改革而奮斗當中,詩人就是一個最可靠的先驅、夥伴和追隨者;……是不可領會的靈感之祭司;是反映出『未來』投射到『現在』上的巨影之明鏡;……是能動而不被動之力量。詩人是世間未經公認的立法者(Poets are the unacknowledged legislators of the world)。」[24] 看來,魯迅不僅受到雪萊的影響,而且接受了雪萊的觀點。

其次,魯迅同大多數浪漫派詩人一樣,承認天才對於藝術創作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意義。他既推崇天才(「性解」)的詩人,也稱頌天才的個性。在魯迅眼裡,天才的詩人,首推以拜倫、雪萊等人為代表的「摩羅詩派」。中國的天才詩人屈原,雖能「抽寫哀怨,郁為奇文。茫洋在前,顧忌皆去,懟世俗之渾濁,頌己身之修能,……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凄惻之音,而反抗挑戰,則終其篇未能見,感動後世,為力非強,」[25] 所以與西方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尚存差距。至於天才的個性,則主要表現在思進取、抗舊俗、爭自由、求解放、講真實、多新創的實際行動和不屈不饒的精神之中。因此。天才一旦出現,時常遭到「意在安生,寧蜷伏墮落而惡進取」者的竭力扼殺。在《文化偏止論》一文里,魯迅在闡述立國必先立人的道理時,再次感嘆天才在中國的可悲命運和為此付出的沉重歷史代價:「夫中國在昔,本尚物質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澤,日以殄絕,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而輇才小慧之徒,則有號召張皇,重殺之以物質而囿之以多數,個人之性,剝奪無余。」 顯然,魯迅熱切地期盼著天才的出現,也呼籲社會尊重天才的作用。這里的天才與他理想的「個人」幾乎同屬一類。其實,魯迅的天才說,與一般的天才觀念是有本質區別的。譬如在文藝領域,詩人通常被尊為天才。這類天才十分罕見,僅限於少數。然而,魯迅在承認詩人天賦的同時,也提出「國民皆詩,亦皆詩人之具」的論點,認為「凡人之心,無不有詩,如詩人作詩,詩不為詩人獨有,凡一讀其詩,心即會解者,即無不自有詩人之詩。無之何以能解?」[26] 這或許是受雪萊的直接影響與啟發。譬如,把詩界定為「想像之表現」(the expression of the imagination)的雪萊聲稱:「自有人類便有詩(poetry is connate with the origin of man——或譯為「詩與人類的起源共生」)。在人心裡,……不僅產生曲調,還產生和音,憑借一種內在的調協,使得那被感發的聲音或動作與感受它的印象相適應。這正如豎琴能使它的琴弦適應彈奏的動作,而發出一定長度的音響,又如歌唱者能使自己的歌喉適應琴聲。……人在社會中固然不免有激情和快感,不過他自身隨之又成為人們的激情和快感的對象;情緒每增多一種,表現的寶藏便擴大一分。」[27] 相比之下,前後兩種說法均有的一定的可通約性,只是後者顯得更為翔實具體一些。

再者,魯迅積極肯定以真為美的藝術創作原則,也就是合藝術規律性的真實律。所謂真實,既包括藝術情感的真實,也包括藝術表現的真實。前者應當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因此要求作者「率真行誠,無所諱掩」;後者應當是破除舊思想或舊套子輊梏後的言論自由和表現自由,因此要求作者「超脫古范,直抒所信」,要

閱讀全文

與印度希爰力多少錢一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銀行的卡在印尼取現多少 瀏覽:591
英國人搶了多少東西 瀏覽:289
伊朗為什麼死那麼多 瀏覽:43
越南大橋有多少米寬 瀏覽:568
旅遊去越南都需要辦哪些手續 瀏覽:722
印尼人為什麼喜歡弄斷貓尾巴 瀏覽:505
印尼大米質量怎麼樣 瀏覽:609
印度大豆產量怎麼樣 瀏覽:938
伊朗人為什麼絡腮胡 瀏覽:688
伊朗是什麼時候禁止進口的 瀏覽:690
中國移動哪裡領手機號 瀏覽:690
一百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度盧比匯率 瀏覽:596
120印尼盾值多少錢 瀏覽:797
英國滯留名單會保留多久呢 瀏覽:81
50平方在義大利可以開什麼店 瀏覽:856
中國移動降星級後多久再升 瀏覽:577
印尼巴士怎麼做皮膚 瀏覽:316
印尼人到中國打工要什麼文件 瀏覽:923
中國拒絕霧霾怎麼辦 瀏覽:584
到印尼旅遊去什麼地方買沉香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