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農村吃什麼
在印度德利待了2個星期,談一談我對於印度飲食的印象。
1、最常見的「套餐」:走訪過新德里的幾個寫字樓區,發現白領中午都喜歡點Thali,Thali和套餐差不多,餐盤中有兩三種素食咖喱,原料多為土豆、豆子,菜花,番茄和paneer(吃起來像豆腐的乳酪),還有一小份甜點,常吃到一種賣相不好像糯米團子一樣的椰子味甜點.......還有酸奶。然後配米飯和兩張Naan(烤餅)。飯量大的還可以另外再點Naan。對普通的印度人來說,Thali比較快捷和便宜,在寫字樓下的餐館大概人民幣15塊錢左右就能吃一餐了。不過南北的內容都有差異,在齋普爾旅遊的時候我吃過多達十種不同種類的「拉賈斯坦皇家套餐」,味道倒一點也不皇家。除此之外,也經常會有人單點一份咖喱,配飯和烤餅。咖喱其實只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這種下飯菜統稱為Curry,其實味道和原料差別甚大,我甚至在新德里一家頗為上檔次的南印餐廳里瞎點了一個菜,上上來才發現是干煸菜花!於是我吃完了一整碗飯。有幸去一位印度人家裡做客,吃的極為簡單,兩種不同的咖喱,主食可以選擇圓烤餅(家裡的烤餅尺寸都小很多)和米飯,還有腌菜,煮一鍋咖喱夠吃兩頓。
3、中國食物:中國菜在印度至少北印(?)很普遍(或因為地理原因),最常見的就是炒麵(Chowmein)和炒飯(Fried rice),還有餃子(有的叫dim sum,有的叫momo,街邊攤很多,一般號稱是西藏食物,個頭比東北水餃小很多,不過只有素食餡和雞肉餡兒,不過蘸辣醬)。個人覺得味道都不錯。新德里有個中餐連鎖店叫Yo China,裡面稍正宗的有且只有餃子。4、街邊食物:我的住處旁是一個當地的market,一到晚上六點以後就有推著車的小攤販。雖然所有的旅遊攻略都不建議嘗試街邊食物,因為不幹凈。但我嘗了很多種......有我們非常熟悉的「煎餅果子」(Egg Roll),不過裡面放的是炒麵或者蔬菜。還有吐司煎蛋(他們叫Omellette),和水煮蛋(將水煮蛋切成兩半,放生洋蔥和辣醬,我的最愛)。除此之外,嘗試過的有,炸土豆,奶糊子。5、肉與素食:印度的Non-veg餐廳基本都是提供的雞肉,也有魚和牛肉。聽當地人說印度的牛肉都是buffalo水牛肉,聽起來就沒有食慾了。豬肉極少,我只在不丹餐廳吃過。但沒有標明Non veg的餐廳多不提供肉。我遇到的大學生年輕人和部分中產階級都是非素食主義者(至少是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們稱自己既吃veg又吃non veg....在大城市和旅遊景區和非素食餐廳非常多,但有的小城市可能整個城市就那麼兩三家賣肉.....(如焦特布爾)6、飲食習慣:餐館都提供勺子和叉子,不過吃烤餅的話無法避免要用到手,稍好的餐館都有洗手間或水龍頭。特別要提到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習慣,就是在餐館就餐之後會端上來一盤香草,混有糖粒,抓一小撮咀嚼,有些甜中帶苦,可以清新口氣。餐後嚼一嚼,清新無口氣
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印度人的主食除了面餅,還有米飯。吃米飯時,先用那三根手指將米飯和各種菜湯均勻攪拌,就像攪拌機攪拌水泥一樣,然後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有的人手指不是很麻利,於是便五根手指一齊上陣。米飯吃完之後,將沾滿油膩的指頭逐個放入口中吮吸,徹底舔干凈之後才算罷手。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㈡ 印度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帶你看看從早到晚,他們都吃啥
印度是一個極其神秘又傳統的國度,所以基本上只有女性才會做飯。她們基本上都會在早上准備一些面餅,搭配上製作的咖斗嘩啡醬,聽起來還是挺簡單的。除了面餅之外,印度人在早上還會吃一些咖喱炒飯,搭配上小茴香,吃起來還是挺過癮的。印度人吃的面餅和中國不同,他們往往是吃烤餅,並且烹飪的方法不太一樣,有些人習慣用平鍋干煎,有些人則直接去烤。哪怕是外國遊客來到印度,基本上也都是品嘗烤餅,然後搭配上一些蔬菜,以及咖喱,味道比較濃烈。
印度家庭的午餐:
不難發現埋銷基,其實印度人的早餐和午餐沒有太大的差別,哪怕是走上餐館,也可彎謹以發現裡面基本上都在售賣烤餅和米飯,也會有一些炒飯。不過印度人因為習俗的緣故,基本上都會把素食和葷食分開,就連餐具也分得比較嚴格。除此之外,孩子們還特別喜歡吃一款蕉葉米糕,這也算是比較「豪華」的套餐了。上面不僅有米飯,還有咖喱和蔬菜,以及香料等。聽起來好像是黑暗料理,但其實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
印度家庭的晚餐:
其實印度人還是挺重視晚餐的,女人們會准備一些傳統菜品,比如說黃油咖喱雞等。由此可見,他們一天三頓基本上都會吃咖喱,這也是一種飲食文化,就像是韓國人天天吃泡菜一般。在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印度家庭中,人們還會准備糖球和印度甜品,看起來還挺精緻的。吃上一口,印度人會覺得香甜可口,但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講會甜得接受不了。畢竟因為氣候緣故,印度人的食物味道極重!
㈢ 印度農村人一般吃什麼
印度的農村雖然沒有城市人吃的豐盛,但飲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由於名族和歷史文化的影響,南北有些差異,北方吃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吃素食、米飯和辛辣的咖喱。
在一些時候,農村也會有一些小商家,他們帶著果木來這里售賣。在我國農村是常見的,村民也會過來看看試著買一點。如果到了下午,還會看到一些放牧的牽著一群牛在街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