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東京奧運會多少個金牌

印度東京奧運會多少個金牌

發布時間:2025-08-09 04:46:02

1. 1964年東京奧運會有多少獎牌

1964年東京奧運會總共有163金牌,167銀牌,174銅牌,總共504枚獎牌

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榜
名次 碼隊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1 USA美國 36 26 28 90
2 URS蘇聯 30 31 35 96
3 JPN日本 16 58 29
4 GER德國 10 22 18 50
5 ITA義大利 10 10 7 27
6 HUN匈牙利 10 7 5 22
7 POL波蘭 7 6 10 23
8 AUS澳洲 6 2 10 18
9 TCH捷克斯洛伐克 5 6 3 14
10 GBR英國 4 12 2 18
11 BUL保加利亞 3 5 2 10
12 FIN芬蘭 3 0 2 5
12 NZL紐西蘭 3 0 2 5
14 ROM羅馬尼亞 2 4 6 12
15 HOL荷蘭 2 4 4 10
16 TUR土耳其 2 3 16
17 SWE瑞典 2 2 4 8
19 DEN丹麥 2 1 3 6
19 YUG南斯拉缺裂夫 2 1 2 5
20 BEL比利時首悉 2 0 1 3
21 FRA法國 1 8 6 15
22 CAN加拿大 1 2 1 4
22 SUI瑞士 1 2 1 4
24 BAH巴哈馬 1 0 0 1
24 ETH衣索比亞 1 0 0 1
24 IND印度 1 0 0 1
27 KOR韓國 0 2 1 3
28 TRI千里達及托巴哥 0 1 2 3
29 TUN突尼西亞 0 1 1 2
34 ARG阿根廷 0 1 0 1
34 CUB古巴伏芹閉 0 1 0 1
34 PAK巴基斯坦 0 1 0 1
34 PHI菲律賓 0 1 0 1
34 IRN伊朗 0 0 2 2
35 BRA巴西 0 0 1 1
35 GHA迦納 0 0 1 1
35 IRL愛爾蘭共和國 0 0 1 1
35 KEN肯亞 0 0 1 1
35 MEX墨西哥 0 0 1 1
35 NGR奈及利亞 0 0 1 1
35 URU烏拉圭 0 0 1 1
總計:163 167 174 504

2. 印度派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奧運代表隊,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印度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在印度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卻不太好,印度這次東京奧運會派出了空前龐大的陣容,人數達到了127人,參加了奧運會18個項目的比賽,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金牌。但是最後卻只有喬普拉在男子標槍項目上斬獲了一枚金牌,這是印度在奧運會的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也是印度奧運歷史上第10枚金牌。印度在東京奧運會上的總成績是1金2銀4銅。對於印度代表團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在之前的倫敦奧運會和里約奧運會上,印度都沒有獲得金牌,這次派出龐大的奧運代表隊,也是打破了沒有金牌的尷尬。

不過印度近些年因為經濟發展迅速,體育實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次雖然只取得了一塊金牌,但是他們也在不斷進步,實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3. 奧運印度金牌數量多少

印度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的金牌數量為0。

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印度代表團雖然派出了歷史規模最大的隊伍,並投入了巨額經費,但遺憾的是,他們在金牌榜上並未有所斬獲。印度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了1枚銀牌和5枚銅牌,總計6枚獎牌,這一成績並未超過他們在東京奧運會上的7枚獎牌。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男子標槍項目,印度名將喬普拉未能戰勝巴基斯坦選手,最終收獲一枚銀牌。

從歷史角度來看,印度在整個奧運歷史上只獲得過10枚金牌,這一數量相對較少。其中,男子曲棍球項目就占據了8枚金牌,顯示出印度在該項目上的強大實力。然而,在其他項目上,印度的表現則相對較弱。這也反映了印度在體育領域的發展不平衡問題。

總的來說,盡管印度在人口數量上排名世界第一,但在奧運金牌的獲取上仍面臨挑戰。這可能與印度的體育政策、資金投入、訓練設施以及運動員的培養體系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為了提高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印度可能需要進一步加強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加大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度,並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4. 張謙和、施蘭茶:為什麼「大國」印度總是很難拿到奧運金牌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謙和、施蘭茶】

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團最終以1金2銀4銅的成績收官。

盡管獎牌數沒有如願達到兩位數,但來自田徑、拳擊、舉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獎牌已超過倫敦奧運會的6枚,創下印度百年奧運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其中,尼拉吉·喬普拉(Neeraj Chopra)在倒數第二個比賽日男子標槍比賽中以87.58米的成績斬獲金牌。這不僅是印度有史以來第一枚奧運會田徑金牌,也是印度奧運史上第二枚個人項目金牌,其 歷史 意義和現實意義不言而喻,一些人甚至將其視作為印度大國崛起獻禮。

喬普拉奪金之後,總理莫迪、印青年事務和 體育 部部長阿努拉格·塔庫爾(Anurag Thakur)都發推祝賀,盛贊喬普拉書寫 歷史 新篇章。

《印度快報》對喬普拉獲得男子標槍金牌的報道

印度尷尬的大國奧運之旅

一枚金牌能有這么大排面?

是的!因為印度奧運「祖上」實在太窮了。從參加1900年第二屆現代奧運會算起,印度時至今日總共僅獲得10枚金牌和35枚獎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奧運史上最輝煌的項目,曾在1928年至1956年達成六連冠偉業,共貢獻了8枚團體金牌,不過之後起起伏伏,逐漸喪失統治力。而在其他奧運項目上,印度競爭力更是乏善可陳。

在1980年男子曲棍球隊奪得第8塊金牌後,印度連續28年金牌都顆粒無收,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Abhinav Bindra)在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中奪魁,這才使印度在獲得奧運會首枚個人項目金牌的同時,打破了印度幾十年奧運無冠的尷尬局面。

賓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翻開印度奧運的新篇章,在2012年的英國倫敦和2016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印度代表團金牌數繼續掛零。

以里約奧運會為例,擁有13億人口、經濟總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國」印度,僅收獲一銀一銅兩枚獎牌——不僅被塔吉克、衣索比亞等人均GDP未過1000美元的窮國甩在後面,還被巴林、斐濟這樣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國超過。印度在這屆奧運會上的表現,只能說讓人大失所望。

事實正是如此,幾乎每四年都會有中外媒體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大國」印度總是很難拿到奧運金牌?

印度奧運成績不佳究竟是什麼原因?

盡管市面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但缺乏投入可能是印度在奧運會長期表現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據2016年向印議會兩院分別提交的報告顯示,印中央政府和各邦用於 體育 運動的投入,每人每天僅為0.03盧比,而美國和英國政府每人每日相關投入分別達到22盧比和0.5盧比,甚至加勒比島國牙買加每日人均 體育 投入也是印度的六倍多,達0.19盧比。

同時,印度政府的資助嚴重向已取得優異成績或有望贏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傾斜。

例如,賓德拉在拿下奧運金牌後,不僅得到了近40萬美元的現金獎勵,其所在射擊隊也被視為奧運重要奪牌點,經費隨之傾斜過來。而大量尚未取得成績的運動員則很難取得政府的資助,很多選手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籌賽訓費用。賓德拉在2000年悉尼奧運前參與的所有國際賽事就都是自掏腰包。

阿比納夫·賓德拉(資料圖/印媒)

因此,只有極少數家境優渥的運動員才能夠克服物質條件的限制,專注訓練。

賓德拉的父親是印度知名實業家,其本人則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CEO。為創造最好的訓練環境,老賓德拉甚至在自家後院修建了國際標准射擊場,以及用於水療的游泳池,並聘請專業教練團隊指導賓德拉訓練。因此,賓德拉的成功除了自身天賦和勤奮努力外,更離不開令人艷羨的「鈔能力」,可以說是和古印度自備干糧、武器、馬匹為國出征的剎帝利武士如出一轍。

賓德拉只是孤例,對更多印度運動員而言,解決經費一定程度上比如何提高競技水平更為關鍵。

雪橇亞洲紀錄保持者、三屆冬奧會旗手希瓦·凱沙瓦(Shiva Keshavan)被視為印度最偉大的冬季項目運動員。然而,由於經費耗盡,凱沙瓦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近兩年時間被迫中斷參賽,其2014年參加索契冬奧會的費用來自 社會 眾籌,而非印度政府撥款。

缺乏經費使不少印度運動員無力投入全職賽訓,轉而選擇進入鐵路、警察、軍隊等「鐵飯碗」部門半工半練。

這是因為,一方面政府公職收入水平較高且穩定,可以有效減輕他們的資金負擔。另一方面,印度公職部門「摸魚崗」眾多,這意味著工作壓力較小,可以讓他們兼顧訓練,如果在國際國內賽事中取得好成績,他們還能因此獲得升職加薪。

然而,這種模式畢竟是「委曲求全」,運動員們很難全身心投入訓練備戰,有時甚至不得不中斷訓練,其競技水平自然缺乏保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金牌得主喬普拉早在2016年獲得世界青年田徑比賽冠軍後,就以准尉軍銜加入第四拉吉普特納步槍團,而本屆銀牌得主舉重運動員米拉拜·查努則在獲獎後被曼尼普爾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察隊伍。

喬普拉在比賽現場

除了運動員缺乏專門資助,印度在運動配套設施建設上同樣遠遠落後。

蒂帕·卡瑪卡(Dipa Karmakar)在里約奧運會體操跳馬項目中奪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然而,在訓練過程中,卡瑪卡甚至因為沒有專業的跳馬台,而不得不將防摔墊壘到1米多高作為替代。同樣,由於缺乏專業訓練設備和場地,凱沙瓦也不得不在雪橇上裝上輪子,在公路上練習。

運動員們在如此環境下備賽,如果能夠取得好成績,簡直可謂「巧婦完成無米之炊」。

印度 體育 主管部門的腐敗、低效、不專業,同樣嚴重製約著印度 體育 的發展。

例如,曾經戰績輝煌的印度曲棍球聯合會,2008年因其秘書長受賄違規挑選運動員進入國家隊而被取消認證。

再如,印度2010年舉辦英聯邦運動會,官方預算從2003年2.3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6億美元,這還不計入與賽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堪稱史上最昂貴的英聯邦運動會。然而,這起嚴重腐敗案中的涉事官員仍被選入印度奧委會,這甚至導致國際奧委會於2012年以政府介入奧委會選舉為名,取消印度奧委會成員資格。

此外,印度各大 體育 協會極不專業且缺乏長期規劃。

據《印度 體育 治理:2016》統計:全印27個 體育 協會中,僅有印度田徑聯合會主席由前運動員擔任,僅有9家 體育 協會領導層中有前運動員,另有12家 體育 協會並未披露會長或協會成員相關信息;在未來規劃方面,僅有2家 體育 協會有長遠計劃,大部分協會既未制定工作計劃,也沒設置活動預算。

事實上,大部分印度 體育 協會由官僚或政客擔任,攫取政治利益、積累政治資本是其任內的主要職責,而推廣相關 體育 事業並非其工作重點。這樣莫名其妙的機構設置就難免產生一系列荒誕不經的「騷操作」。

例如,2016年裡約奧運會,印度 體育 管理局一度拒絕派遣卡瑪卡的理療師前往裡約,聲稱理療師隨行是「浪費,並無必要」,直到卡瑪卡進入決賽後,才迫於壓力在最後一刻改變主意。

同樣,在里約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上,由於印度代表團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忘記在指定地點為其運動員提供飲用水和運動飲料,致使印度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加莎·奧查特里(O.P.Jaisha)居然因缺水而暈倒在賽場上。

Asianet News 報道截圖

此外,里約奧運會印度代表團首席醫療官帕萬迪普·辛格 (Pawandeep Singh)是名放射科醫生,並無 體育 醫療相關經驗。而他的父親,是印度奧委會副主席——這位辛格醫生如何當選上首席醫療官,答案已不言而喻。

印度的 體育 事業發展,還受到其 社會 文化的制約。

大部分印度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接受正規教育實現階級跨越,而運動由於前面提到的投入不足、基礎設施配套不佳、體制積弊等問題並不被視為改變命運的有效方式。

同時,受種姓制度和 社會 分化影響,高種姓人群將體力勞動視為身份低位的象徵,因而不願投入 體育 事業中;而占人口大多數的低種姓人群由於貧困,面臨營養不良、缺乏設施、缺乏選拔的挑戰。這也就意味著印度雖然有巨大的人口優勢,但真正能參與 體育 運動的人口嚴重不足,尤其難以轉化為參加國際 體育 賽事的競爭力。

此外,印度 社會 最為流行的運動項目如板球(cricket)、卡巴迪(Kabaddi)均不屬於奧運項目,而其它運動項目在印度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相應地,由於缺乏關注度,不少運動項目在印度商業化程度不高,這導致參與資金不足,無法帶動形成人才培養、設施建設、後勤保障等環環相扣、良性循環的 體育 產業生態。

印度 體育 仍不斷進步,潛力不容小覷

客觀而言,遭遇 2016年裡約奧運會滑鐵盧之後,莫迪政府對奧運會及整個 體育 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印度前任青年事務與 體育 部部長里吉朱(Kiren Rijiju)2020年也曾表示,希望將印度打造為 體育 「超級大國」。近年來,印度政府也採取了諸多改革措施,努力解決長期困擾印度 體育 發展的積弊。

例如,印度2014年發起「奧運領獎台計劃」(Target Olympics Podium Scheme),該計劃為印度最頂尖的運動員提供資助、訓練設施支持以及後勤保障團隊。比如今年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標槍選手喬普拉就得到「奧運領獎台計劃」的支持。

再如,印度2018年發起「競技印度」(Khelo India)計劃,旨在通過發掘 體育 人才、完善 體育 賽事和基礎設施,從草根層面建立 體育 文化。每年,該計劃都會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長達8年每年7000美元的獎學金,幫助其接受 體育 訓練,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印度家庭不願讓孩子進入 體育 事業的困境。

此外,印度還改善了潘迪特·德雅爾·烏帕德海耶國家福利基金(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 National Welfare Fund),該基金旨在資助昔日優秀運動員,幫助其在退役後能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作為補充,諸如「奧運金牌求索」(Olympic Gold Quest)和「JWS 體育 」等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開始為印度運動員提供資金支持。

或許,「一金難求」的日子離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以至於我們很難理解印度再次獲得奧運金牌後的舉國歡騰;亦或許,我們會對印度網民「即使沒有金牌印度仍是 體育 強國」的樂觀精神付之一笑,但我們仍應注意到印度正努力扭轉其奧運糟糕表現。

盡管印度離奧運獎牌榜前列仍有一段距離,但未來,我們也許能看到更多優秀的印度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展現自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5. 東京奧運會印度多少金牌

東京奧運會印度得了1枚金牌。

東京奧運會上,印度獲得1金、2銀、4銅共計7枚獎牌,印度標槍運動員喬普拉以87.58米的最好成績摘得金牌。

尼拉傑-喬普拉(Neeraj CHOPRA),1997年出生於印度哈里亞納邦帕尼帕特市,印度男子標槍運動員。

運動生涯

2018年8月27日,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標槍決賽,印度選手喬普拉以88米06奪得金牌。

2021年3月,喬普拉以88.07米的成績再次打破了他個人創造的印度國家紀錄。8月4日,喬普拉以86.65米的第一次試投成績進入資格賽,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奧運會決賽資格的印度標槍運動員。

2021年8月7日,萬眾矚目的東京奧運會進入到了第15個比賽日的爭奪。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舉行的男子標槍項目的決賽當中,印度選手喬普拉依靠著第二輪投出的87米58的成績一舉摘金。

6. 印度東京奧運會金牌數量

1. 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印度代表團共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和4枚銅牌,共計7枚獎牌。
2. 印度的金牌得主是標槍運動員尼拉傑·喬普拉,他在比賽中以87.58米的距離投出了個人最佳成績,從而贏得了金牌。
3. 尼拉傑·喬普拉,1997年出生於印度哈里亞納邦的帕尼帕特市,是印度著名的男子標槍運動員。
4. 在他的運動生涯中,喬普拉在2018年8月27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標槍決賽中,以88.06米的成績奪得了金牌。
5. 2021年3月,喬普拉再次刷新了他個人保持的印度國家紀錄,以88.07米的距離投出了新的紀錄。
6. 在同年的東京奧運會資格賽中,喬普拉以86.65米的第一次試投成績成功晉級,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奧運會標槍決賽的印度選手。
7. 2021年8月7日,東京奧運會進入第15個比賽日,在男子標槍決賽中,喬普拉憑借第二輪的87.58米成績,成功奪得了金牌。

7. 東京奧運會迄今為止印度為什麼只得一枚銀牌

印度是個很神奇的國家

除非比騎摩托車,否則,三哥很難

網路:印度閱兵


印度在奧運會中總共只拿了9塊金牌。在1980年之前,印度總共獲得過8枚金牌,無一例外的,這些金牌都來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體育運動。但在1980年以後,印度似乎就與奧運金牌絕緣。自那以後至今,印度只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金牌,這枚金牌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選手為Abhinav Bindra。


印度往年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如下表所示,近三十年來印度取得的獎牌簡直屈指可數:從洛杉磯到巴塞羅那連續被剃了3屆光頭以後,印度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了突破,不過僅取得1枚銅牌;2000年悉尼依舊是1枚銅牌;2004年悉尼稍有進展獲得一枚銀牌;2008年對於印度來說是奧運大年,除了得到幾十年來的第一枚金牌外,還有兩枚銅牌;2012年印度整體有所進步,獲得2枚銀牌,4枚銅牌,可謂歷史最好成績。

閱讀全文

與印度東京奧運會多少個金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請問從中國到印度的大巴多少錢 瀏覽:508
中國有哪些重要葯品集團 瀏覽:829
中國強大的國家是哪個 瀏覽:148
24000印尼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15
英國的國寶是什麼動物用英語 瀏覽:54
印度駐阿富汗使館怎麼樣了 瀏覽:409
印度步行街怎麼樣 瀏覽:518
中國結電子鎖怎麼改密碼 瀏覽:342
印尼b2簽證是什麼意思 瀏覽:223
為什麼英國醫療資源不足 瀏覽:554
義大利公雞頭洗衣液哪裡買 瀏覽:1003
心安國際在中國哪些城市有分布 瀏覽:202
外國人為什麼羨慕中國 瀏覽:680
中國商標是怎麼來的 瀏覽:487
越南老街賣什麼 瀏覽:614
為什麼印度人有潔癖就是那麼臟 瀏覽:845
印度電子表帶怎麼換表帶 瀏覽:394
中國什麼摩托車好 瀏覽:214
印度人稱哪個國家為爹 瀏覽:223
中國核電股票多少股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