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號稱強大,為什麼不舉辦亞運會或奧運會呢
我們中國人普遍對印度印象不是很深刻,因為初高中歷史課對於印度也只是對於四大文明古國的介紹。對於美國歷史詳細說了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歐洲的歷史就更多了,這說明中國的目標一直就是歐美。
第三點,印度的外交
一個國家的獨立過程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民族的民族性,中國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反抗不斷斗爭贏來的獨立,印度是通過碰瓷耍無賴的方法獲得的獨立。印巴分治,印度有本事說出一個印度嗎,誰和巴基斯坦建交我就和他斷交。
所以說,目前的印度是沒有能力承辦世界級的體育賽事的。
Ⅱ 「老闆拿魚撞刀,說是魚主動送死」,印度殺魚人為何要這樣做
我覺得這個是和印度的宗教信仰有關系吧,因為佛教認為“殺生”是不對的,眾生平等,這個心理說服自己的方式長期流傳下來的,而且這種方式比較省力。
說起印度這個國家,我們算是比較了解的,大家稱之為“開了掛的國家”,因為印度有許多比較奇葩的行為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像什麼“火車有掛票”“閱兵儀式上還有玩雜技的”“上廁所沒有衛生紙”等等許多,這些都讓大家無法理解他們的行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與印度的魚類比較大有關系吧,印度的魚類是體積比較大的,不像我們一般吃的都是小魚,印度用這種特殊殺魚的方式就可能比較方便一點,不那麼費力,省事吧。
雖然印度的許多行為我們無法理解,但是那可能與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等等有關系,可能我們的一些行為在他們看來,也是比較奇怪的。
Ⅲ 在印度旅遊需要注意什麼樣的騙局
在印度,乞討和扒竊問題較為突出,旅行時需要格外當心。在機場和車站不要隨便與陌生人搭訕和對話,注意看管好所攜帶的行李物件。
Ⅳ 不管美國如何慫恿,為什麼印度邊境依舊十分克制呢
因為印度也有聰明的人。
印度前段時間,由於國內疫情的原因,不得不想辦法轉移國內的矛盾,他們的辦法就是四處碰瓷邊境,邊對尼泊爾動手,一邊又對巴基斯坦動手,甚至後面還跟中國產生了邊境的一些沖突。但是,根據外交部的一些新聞,印度和中國邊境的一些沖突並沒有上升到槍炮,而只是肉搏,那麼就足以說明硬度,並不敢過度挑釁中國。
Ⅳ 疫情惡化,印度同時挑釁中巴尼,哪裡來的自信
正是因為疫情惡化,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把禍水外引,開始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當然,印度前幾年經濟不錯,國際環境很好,買了很多武器,開始膨脹了。下面分別說下印度膨脹和挑釁的原因:1.國際環境好
印度自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國際上備受拉攏,美國、英國等認為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吹噓它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得意洋洋。
蘇聯為了對付中國和向印度賣武器,也極力拉攏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印度的國際環境一直很好,讓印度自我膨脹的厲害。
2.美國、日本的挑撥
美國、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牽制中國,建立圍繞中國的包圍圈,所以對印度也是百般拉攏和投資,讓印度覺得自己身價非凡。
3.經濟發展不錯
最近十年,印度經濟發展的相當好,個別年份的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萬國造,從大炮到子彈,從航空母艦到坦克,從飛機到潛艇,都有先進國家賣給他。
這些世界強國哪一個不吹噓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這么多國家的先進武器武裝了自己,印度軍隊一定可以碾壓鄰國。
5.建國以來,打敗周圍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國
印度建國以來,除了中國,打遍周邊無敵手。
比如打敗巴基斯坦,把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並錫金,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真是一時風頭無兩,自以為天下無敵了。
6.一心要報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著中國三年自然災害,趁火打劫,想著侵佔中國領土,不料人民解放軍是如此的英勇善戰,以少打多,打敗了印度的精銳部隊,要不是中國後勤跟不上,會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來是個內部差異極大,矛盾重重的組合體,但是自從1962年之後,全國上下以1962年戰敗為奇恥大辱,一心報復。
我去過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對1962年的恥辱,就好比中國人對甲午戰爭之恥是一樣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只要鄰國有天災人禍,只要本國內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動的想把禍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確診已經三十多萬,又自不量力的同時向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挑釁。
好笑的是,一個便宜也沒撈著,處處碰壁,四面楚歌。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接連和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我國,在國與國邊界、或者實際控制線發生緊張對峙、甚至還發生了多次沖突。
印度官方和陸軍於新德里時間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後發布兩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稱「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軍官和兩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則稱,還有17人「受傷後死亡」。也就是說,僅僅這次沖突,印度就有20名軍人因此而死亡。
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爾也是主動出擊,形成兩個事實:
其實在此前,印度尼泊爾邊界還是一直很平穩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局勢開始不斷緊張。
很顯然,這次是尼泊爾不再忍讓,主動接受挑戰!很讓人感嘆!
至於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摩擦幾乎從沒消停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仔細觀察印度近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操作,隱隱約約都可以感覺到,這應該是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敗、經濟欲振乏力的一種欲蓋彌彰做法,無非是想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說實在話,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綜合實力,連巴斯斯坦都沒敢言取勝,更別說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三線作戰!
其實,印度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基於如下幾點:
要我說,印度這樣的國家,在南亞稱一稱小霸還勉強湊合,要與我國鬥力,那差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數量級!我相信,印度總會有有識之士明白這個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時間的一系列騷操作,苦的還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們。
進入六月份以來,印度在邊境不斷的製造摩擦,挑起事端,不僅欺負小國尼泊爾,還與巴基斯坦重燃戰火,甚至在中印邊境還挑釁中國邊防部隊,但是,在與中巴尼三方的挑戰中,印度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印尼邊境,尼泊爾軍人硬扛印軍,絲毫不怯印度的挑釁;在印巴邊境,雙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沒佔到什麼優勢;在中印邊境更不用說了,連帶一名上校軍官在內的20名印度軍人喪命沖突現場,雖然我們沒有公布自己的損失情況,但從官方的回應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此次沖突中,印度顯然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那麼,既然在三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印度為什麼敢同時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國的支持,加上最近這些年印度在經濟、軍事上的進步,讓他們有點自我膨脹了,但實際上這種觀點真的很不靠譜,就算印度最近發展的再怎麼好,他們的實力也不允許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別說是跟中國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夠他們焦頭爛額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舉動,顯然是另有目的。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場沖突的規模,印度跟尼泊爾的沖突是尼泊爾警方與印度人在邊境地區爆發的沖突,僅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傷,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嚴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這次所謂的激烈交火,也不過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傷,這種規模的沖突基本每年都會發生,可每次也都沒有大規模的交火。
最後,影響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國的沖突了,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也經常在邊境產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對印度侵略我國領土的有力回擊,自從那一戰之後,中印邊境雖然也經常爆發沖突,但是雙方也都比較克制,基本沒有發生過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邊境沖突,也是雙方士兵互擲石塊,拳打腳踢的規模。
印度目前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6天保持在1萬例以上。同時,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2000例,增幅創最高紀錄。從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來看,印度的疫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發布的情況更為嚴重,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因疫情導致的恐慌、不滿情緒勢必會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導不當,這些不良情緒肯定會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轉移國內民眾的焦點,打消印度人民的這種不良情緒,才能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時挑戰中、巴、尼三國,並非他們是因為實力有多強,背景有多深,只不過是印度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疫情防控的壓力,有意製造出來的「輿論熱點」,印度根本就不敢在邊境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印度敢於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國虎皮做大旗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不擇手段,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國的哪個方向,只要能夠為美國所用,美國一概照單全收,即便中國和周邊鄰居沒事,美國想方設法也會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對美國而言當然具有比菲律賓、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價值,如果印度能夠牽制中國,那無疑美國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雖然也知道自己不過就是美國手裡的一枚棋子,但在充當棋子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好處,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角色。
有了美國撐腰,印度自然就開始自我膨脹了起來。印度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眉來眼去,服從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可以從西方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打壓甚至吞並南亞小國,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過美國的支持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領土爭端、比如1962年慘敗的一箭之仇。對中國尚且不放在眼裡,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一句話,因為投靠了美國,印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自不量力。
二、大國美夢的吸引力印度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印度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導致政治野心的膨脹,印度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和世界多級當中的重要一極。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首先變成一個區域大國,而區域大國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區域間足夠的影響力,而想要獲得這樣的影響力又必須先過中國這一關,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就絕對不會放過。
2020年的這場病毒大災,由於美國對中國歇斯底里的甩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度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才會誤判形勢,覺得中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方面會無暇顧及印度的騷擾,另一方面會出於穩定周邊安全形勢的需要選擇隱忍,正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印度選擇了冒險,如果獲得成功,那印度的勢力和影響力無疑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盤。
三、報58年前慘敗的一箭之仇印度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和假想敵,這是公開的秘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內心,這件事一直是他們一個隱隱作痛、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印度媒體時常流露的情緒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印度才會屢屢在邊境挑釁和碰瓷中國,即便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歷史 的經驗教訓,類似的事情以後依然還會發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釁中國也必將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再次,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要的友好兄弟國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勢變得危急,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裡,印度的圖謀同樣不可能得逞。
更讓印度沒有想到的是,尼泊爾不僅敢和印度硬杠,還趁機收復了大片被佔領土,印度這是偷雞不成還蝕了一把米。還有一點印度也應該覺醒,如果中國真的被美國遏制下去了,那下一個被遏制和打壓的國家就應該變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看,印度今天所採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錯誤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認識到這一點,改過自新,和中國相向而行,那這將是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福音!
說實在的,印度的膽兒真的很肥,單從軍事覺度來說,它很我們中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他們完全以為我們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吃定了我們,確實如此,我們不願和周邊國家樹敵,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超越了原則和底線,必定會讓對方付出代價,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對峙事件,印度已經有至少20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死亡!
對於印度的挑釁事件,我們外交部對此已經發聲,同時我們外交部長也與印度外交部長通話,要求印度保持克制,並調查相關責任人,差不多可以說造成印度人員死亡事件責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給我方造成了一定傷害,具體沒有說我們傷亡情況,可能是不願意將事態擴大,更或者我們傷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列印度!
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來,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重要共識。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印雙方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有關問題進行密切溝通。
目前以和為貴任然、和平談判是我們處理邊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不能讓步的,不管你背後站的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撐腰,或者自以為是,可以天下無敵,我們改出手時必出手,而且會讓你覺得如果好好談談,大家都有趕出,否則吃虧的會是誰,倒可以試試!
目前印度更應該與周邊國家睦鄰相處,國內疫情肆虐,著力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就目前尼泊爾突然的舉動印度可能都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再同時與三個不算弱的鄰居做對,最後撿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產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塗也不會糊塗到同時挑釁三家。那麼,有可能印度國內反對派搞事,給莫迪老仙出難題,或趕莫迪下台。
簡單地說這是印度政府為抗疫失敗,經濟嚴重下降而對國民轉移視線的唯一手段。其實印度這個國家不是什麼自信,而是在玩小聰明,一是尼泊爾力量小不會主動和対印度反擊。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會全面對印度發動反擊。三是盡管中國有實力列印度,但中國歷來講究以和為貴,以鄰為善,吃點小虧無所謂。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沒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的民族主義。
沒有什麼,我可以坦然的說,印度對巴,尼也許有些底氣,對中國絕對是心虛的,無非就是利用各種矛盾和條件打一點擦邊球,搞一點小摩擦,所以我認為局勢可控,不會發生大的爭端。
對於印度要在適時的時候狠狠的教訓教訓它,一是讓印度再長點記性,不要忘了 歷史 的教訓。二是給美國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邊不本分的國家。想侵佔中國的領土、領海絕沒有好下場。
Ⅵ 不同國度發生碰瓷現象後都會有什麼情況
不同國度發生碰瓷現象後的情況各有不同。在美國,其法律體系較為復雜,碰瓷者若被識破,可能面臨法律指控。如果在交通碰瓷事件中,一旦被認定是故意製造事故騙取賠償,會被視為保險欺詐等犯罪行為,可能面臨罰款、監禁等處罰。而且美國很多地方監控設施完善,行車記錄儀普及,證據較易獲取,能有效識別和抵制碰瓷。在英國,社會普遍重視誠信,碰瓷行為會受到道德譴責。若發生碰瓷,路人可能會主動提供證言協助判斷。同時,英國警方對這類擾亂社會秩序、欺詐他人的行為打擊力度較大,一旦查明是碰瓷,會依法處理。在日本,民眾普遍遵守規則,社會信任度較高。碰瓷現象相對較少。一旦出現,由於日本的公共管理體系高效,警方調查迅速,碰瓷者較難逃脫責任。並且日本的輿論監督強大,碰瓷者會面臨較大輿論壓力。 在印度,交通和社會情況較為復雜,碰瓷現象有時會與混亂的交通環境交織。一些碰瓷者利用交通擁堵、管理漏洞等實施碰瓷。當地處理這類情況可能因地區差異和管理效率不同而有所區別,但總體上若被發現是碰瓷,也會受到相應懲處。
Ⅶ 古代印度崇尚和平,為什麼現在這么痴迷武力
最近,印度有點飄,同時與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三國發生沖突。為此,有人就說:廁所都懶得修建的印度,為何變得爭強好鬥了?印度有這個實力嗎?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印度約有6億人在使用露天廁所。印度是世界上露天如廁人數最多的國家。
圖片
印度的軍事實力我們不是不清楚,三天兩天掉飛機的那種。而中國則是敢於一己之力對抗實力世界一流的美軍,何況裝備落後的印軍?
中印是世界上兩個人口數量數一數二的大國,而且國家發展和國力增長都處於上升階段。如果兩國的邊境沖突升級,對誰都沒有好處。
最後奉勸印度人別沒事逞能。先把國內經濟搞上去,將每家每戶的廁所修建起來,再來比實力。
Ⅷ 珠穆朗瑪峰,為什麼不能扶摔倒的人向導:保命要緊
在城市生活中,常常問起扶不扶?因為容易涉嫌經濟糾紛,大多數人不扶,也有人願意冒著被碰瓷的嫌疑去幫忙。但是在珠穆朗瑪高峰上,問你扶不扶,答「不扶」。為什麼「因為做不到」,對於超出能力范圍以外的忙,不幫同樣合情合理,畢竟誰的生命不可貴呢?
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號稱「露天墳場」。它高聳巍峨壯麗到令人震撼,是的她很美,看起來那樣安靜溫柔,但雪白的表面下處處殺機。相關數據標明人類登珠峰的死亡率近15%,至今也有近5%。還記得聽說過嗎?2005年珠穆朗瑪峰雪崩,一支22人的隊伍無人生還。
這里因為有效含氧量為平地的百分之三十,什麼概念呢?大家都等過山吧,矮矮幾百米的山坡已經讓人上氣不接下氣了,在這里等於你爬山時氧氣量的十分之三。想想就已覺得堵得慌,不是么?低壓,極寒的環境中,正常人即便裝備充分也一樣行動緩滯,呼吸艱難,甚至連腦子都不靈活了。1996年罹難的印度登山者帕卓,在暴風雪中顫抖而死。是的講起來他算幸運的,我們還知道他的名字,很多人被珠峰吞噬後,除了成為家人心中永遠的傷痛,在外界激不起一點塵埃。
在這里摔一跤,別人哪還有多餘體力管你?每個人都行走在死亡的邊緣,幾乎沒有人有餘力提供救助。同樣,你又怎麼能幫到別人?在這里移動一個失去行動能力的人,需要十個人齊心協力。同理將人運下山,將會令十個人有生命危險。而在費用上,也可能高達3萬到7萬美元。自然是殘酷的,不會因為你的意志力而改變,那些形成「死亡路標」的200具屍體,生命曾經同樣鮮活如你我。在強大而蠻橫自然法則面前,生命以及多個生命都是一樣蒼白無力,有一句俗話是這樣說的」8000米上無道德」。能理解珠穆朗瑪峰,為什麼不能扶摔倒的人?用之前向導的一句話:保命要緊啊
當然也有與冷酷自然拚死抵抗,即使絕望,即使不可能,總有人讓人相信世間的溫情。1998年5月23日倆位登山者發現一個遇難者還有微薄的意識,她嘴裡囁嚅到「不要拋下我」,因在極寒中暴露太久此時的她已經失去救活的希望了。兩位登山者在近30度低溫守著她走過人生最後一小時。
面對遇難者請你在保證自己的安全下再給予幫助,盡可能地幫一點。如果放棄登頂,讓出你多的氧氣瓶就能挽救一條生命,那就幫吧。生命第一,登頂第二,不是么?
最後你敢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嗎?歡迎留言點贊收藏,喜歡旅行八卦的可以關注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