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野牛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性
印度野牛為典型的熱帶種類。國內僅見於雲南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怒江以西的騰沖至瑞麗的西部邊境地帶);國外主要見於印度、緬甸和東亞諸國。
多棲息於海拔2000m以下的熱帶、南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低熱河沿岸,遠離人類住地。
印度野牛有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多在海拔較高的山上,冬季則逐漸下降,活印度野牛
動范圍較廣,過著游盪的生活,沒有固定的住所。喜歡群居,但群體不大,由數只到20~30多隻不等,以雌獸、幼仔和亞成體組成,其中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為首領。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時,就會用鼻子哼氣,整個群體立即奔逃離去。雖然軀體十分笨重,但在受驚逃跑時,卻非常迅速。如果領先的幾只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離後會停頓下來,等待落後的個體跟上時再一起前進,表現了群體中團結互助的情感。成年雄獸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是獨自棲息,或僅有2~3隻在一起同棲,所以多是「孤牛」,僅在發情期回到群體中生活,交配之後再離開。覓食主要在早晨和黃昏,炎熱的白天則躲在密林深處進行反芻和休息。以野草、嫩芽、嫩葉等為食,特別喜食嫩竹和筍,也常常舔食鹽鹼。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在密林之外迎著風也能聞到350米以外的氣味。
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發情交配,此時雄獸之間難免發生一場激烈的爭雌格鬥。在爭斗中,雙方以堅硬的角作為武器,互相劇烈撞擊,並發出大聲吼叫,其聲音可以傳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雌獸的懷孕期約為9個多月,每胎僅產1仔。初生的幼仔的體色為淡褐色或赤褐色,2~4歲性成熟。
B. 印度野牛角值錢嗎,謝謝
印度野牛又稱亞洲野牛,是體形最大的,其角因黑黃白黃三色而得到很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其葯用價值和犀牛角不相上下,清熱止血,涼血定驚,治療內出血等功效果,價格比犀牛角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