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人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50-2100年)
印度人口在過去70年間經歷了顯著增長。自1950年僅有3.46億人口,印度的人口規模在隨後的幾十年裡迅速膨脹,突破了多個億級門檻:1957年達到4億,1966年突破5億,1975年達到6億,1981年達到7億,1987年突破8億,1992年達到9億,1998年突破10億,2003年達到11億,2008年達到12億,2014年達到13億,直至2020年達到14億。印度在2023年4月正式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的人口增長主要通過出生人口來實現。在20世紀下半葉,印度的出生人口逐年增加,從1950年的1529萬人上升至2001年的2933萬人。進入21世紀後,出生人口開始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2322萬人,盡管數量仍然顯著高於中國,後者在2023年僅為902萬人。
生育率方面,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顯著下降。從1950年至1977年間,生育率維持在5至6的較高水平。1978年,生育率首次跌破5,1991年降至4以下,2005年進一步降至3以下,直到2022年,生育率降至2以下。2023年,印度的生育率僅為1.98,明顯低於更替水平,但仍然顯著高於中國,後者在2023年的生育率約為1.02。
印度的人口金字塔顯示了其年齡結構的平衡,但存在性別結構失衡的問題。到2024年,印度的人口分布顯示了相對平衡的性別比例,但男性人口略多於女性。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印度的人口增長將在未來數十年內達到峰值。到2060年左右,印度總人口預計將達到17億的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到2100年預計為15.05億。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口在2100年預計將降至6.33億,印度屆時的人口規模將是中國的2.4倍。
印度的出生人口預計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下降。從2024年的2319萬人逐年減少至2050年的1896萬人,最終在2100年降至1316萬人。而中國在2100年的出生人口預計僅為310萬人,印度的出生人口屆時將是中國的4.2倍。
印度的人口規模和年輕的人口結構是其經濟發展的顯著優勢。在2023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高達7.7%,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按美元計算,印度2023年的GDP約為3.5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五,僅次於美國、中國、德國和日本。展望未來,印度的GDP有望在2027年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Ⅱ 印度人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50-2100年)
印度在過去七十年間的人口增長顯著,從1950年的3.46億增長到2023年的14億。在1957年至1998年間,印度人口每年都在增加,直至突破4億、5億、6億、7億、8億、9億、10億、11億、12億和13億,最終在2020年達到14億人口。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印度在2023年4月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的出生人口在20世紀下半葉呈逐年增長趨勢,從1950年的1529萬人增加至2001年的2933萬人,而後逐漸下降,到2023年為2322萬人。這仍遠高於中國,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只有902萬人。印度的生育率在過去幾十年中也逐漸下降,從1950年至1977年間在5至6之間波動。2023年印度的生育率降至1.98,雖低於更替水平,但遠高於中國的1.02左右。
印度2024年的出生人口預測為2319萬人,到2100年將降至1316萬人。相比之下,聯合國預測中國2100年的出生人口將下降到310萬人,印度出生人口將是中國的4.2倍。印度人口金字塔圖顯示,其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均衡,但存在性別失衡問題,男性人口多於女性。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印度總人口將在2060年左右達到17億的峰值,隨後緩慢下降至2100年的15.05億,而中國到2100年將降至6.33億。屆時,印度總人口將是中國的2.4倍。印度總人口的增長和出生率的下降趨勢表明,印度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
印度人口的優勢在於龐大的規模和年輕的人口結構,這為印度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潛力。2023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7.7%,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領先。按美元計算,印度2023年的GDP約為3.5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僅低於美國、中國、德國和日本。展望未來,印度的GDP有望在2027年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印度要實現這一目標,仍需在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領域做出更多努力。
Ⅲ 印度人是怎麼過新年的
用幾個詞語來概括印度人在過年會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哭,不吃飯,灑紅了。
印度可以說也是一個信教的人口大國,在當地,在新年的那一天就不能對人生氣,一家人會家裡痛哭,並且這個過程當中還不能進食。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印度人會在新年的第一天就開始哭泣,這是因為當地人把這一天當成是對過去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一種發泄,也是告訴自己,在今天之後過去那些經歷就將被放下。
這個環節結束之後,人們就會對自己的家人朋友灑上紅粉,這個行為的寓意則是希望對方可以吉祥如意,是作為對親友的一種美好祝願。
而對於年輕一些的人來說,在水槍裡面灌上紅墨水,幾個朋友之前相互打鬧的方式就會比較的多,在娛樂的同時傳達自己對朋友的美好祝願,我覺得這樣的活動還是蠻有意思的。
Ⅳ 印度街頭的苦行僧,真的是能20年不吃不喝
印度街頭的苦行僧並非真的20年不吃不喝,其實大部分苦行僧都是會進食和喝水,否則是無法生存下來。印度特色的苦行僧,都對外宣傳是不吃不喝用苦難讓自己升華;但到當地旅遊的遊客則發現,這些所謂的苦行僧並非真的不吃不喝,只是吃的不較少喝得比較少而已,畢竟人是無法脫離水的,不喝水大概一個星期就熬不住了,怎麼熬上了20年。
因此,苦行僧並非20年不吃不喝,只是量比較少而已。
Ⅳ 印度汽車銷量遭遇20年來最大跌幅,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真的「熄火」了嗎
由於經濟進一步放緩,印度7月汽車總銷量大跌36%,這個被認為是全球最有前景的汽車市場遭遇了近20年來最嚴重的業績下滑。
就在去年,印度的汽車市場還被認為要取代德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目前,就汽車銷量而言,印度已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但上述糟糕的數據正如印度金融集團Ambit的汽車分析師班納吉(Basudeb Banerjee)所說,在過去的20年裡,印度汽車從未面臨如此糟糕的境況。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汽車銷量預計會從下個月開始的印度假日季開始回升,但政府方面的支持如果延遲,將阻礙銷售持續重新增長。
Ⅵ 印度過新年的習俗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嘆。
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遊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扎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著火的箭,紙扎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
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製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後,就互相將紅粉塗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
年青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里,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與否,見面徒手格鬥。圍觀者叫好助威風,往往成為姑娘追求的對象。
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游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桿,桿頂有一隻盛著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桿上爬去的小伙衛子,小夥子們則在桿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桿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得小袋取得勝利為止。
(6)印度20年都是怎麼過的擴展閱讀:
印度的習俗
1、不分男女露天沐浴。印度部分地方的窮人,無地,無房。印度許多窮人就是住在樹上,睡在大街上的,甚至連洗澡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2、側頭表示同意。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們表示贊同或應允時,不是點頭,而是將頭向右邊側一側。外國人起初常常誤會。
3、活埋兒童驅魔。這種讓常人不可思議的「活埋」儀式在佩拉於爾村沿襲了已經足足57個年頭了。參加這一祭祀儀式的兒童首先失去知覺,然後再被放入預先准備好的臨時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後,再將他們挖出來。據說這是當地一種傳統的宗教習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祭祀兩位能夠驅趕妖魔的女神。
4、飲用生水。這在外國人聽來感到是太不講衛生了。但是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又普遍喜吃咖哩、生洋蔥等,此類食物具有良好的殺菌能力。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他們喝生水的習慣。就是到了大飯店、大賓館,首先給客人也是杯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