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識羊蹄甲]羊蹄甲知多少
一、羊蹄甲簡介
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L.),為豆科喬木或直立灌木植物。羊蹄甲與香港市花紅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羊蹄甲花淡紅色,雄蕊3枚,花後結莢;紅花羊蹄甲,雄蕊5枚,花後不結莢。羊蹄甲該種是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常作行道樹植路邊。
二、羊蹄甲的分布與生長習性
羊蹄甲的分布:產於我國南部。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有分布。
羊蹄甲生長習性:喜陽光和溫暖、潮濕環境,不耐寒。我國華南各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應選陽光充足的地方。
三、羊蹄甲的植物形態與品種
羊蹄甲的形態:半常綠喬木,枝初時略被毛,毛漸脫落,葉硬紙質,近圓形,長10-15厘米,寬9-14厘米,基部淺心形,先端分裂達葉長的1/3-1/2,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基出脈9-11條;葉柄長3-4厘米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少花,長6-12厘米,有時2-4個生於枝頂而成復總狀花序,被褐色絹毛;花蕾多少紡錘形,具4-5棱或狹翅,頂鈍;花梗長7-12毫米;萼佛焰狀,一側開裂達基部成外反的2裂片,裂片長2-2.5厘米,先端微裂,其中一片具2齒,另一片具3齒;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能育雄蕊3,花絲與花瓣等長;退化雄蕊5-6,長6-10毫米;子房具長柄,被黃褐色絹毛,柱頭稍大,斜盾形。與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相關的種有:
白花洋紫荊(變種)(Bauhinia acuminata L. var. candida (Roxb.) Voigt)
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
鞍葉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小鞍葉羊蹄甲(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ex Benth. var. microphylla (Oliv. ex Craib.) K. et S.S.L)
鞍葉羊蹄甲(原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brachycarpa)
刀果鞍葉羊蹄甲(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cavaleriei (Levl.) T. Chen)
毛鞍葉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densiflora (Franch.) K.)
粗毛羊蹄甲(Bauhinia hirsuta Weinm.)
總狀花羊蹄甲(Bauhinia racemosa Lam.)
黃花羊蹄甲(Bauhinia tomentosa L.)
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L.)
白花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
洋紫荊(原變種)(Bauhinia variegata L. var. variegata)
綠花羊蹄甲(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白枝羊蹄甲(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var. laui (Merr.) T. Chen)
綠花羊蹄甲(原變種)(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var. viridescens)
四、羊蹄甲的繁殖方法
羊蹄甲繁殖方法有扦插或壓條、嫁接,扦插。
2. 烤羊肉怎樣腌制烤出來的嫩 ,原來最正宗的烤全羊是這樣做出來的,漲了見識學到了配方
一,羊肉串腌制工藝及香料水配比:
中式燒烤與西式燒烤腌漬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式燒烤的腌漬要比西式燒烤復雜,主要有兩個方面:
1.中式腌漬一般要加香料水、松肉劑等致嫩料,而西式燒烤一般很少腌制,而注重保留原材料的原汁原味,而在燒烤時一般加醬汁進行燒烤;
2.中式燒烤的肉類食材腌漬好後需冷藏,而西式燒烤後根據客人的口味隨時調味。
3.西式常用的燒烤醬汁如:黑椒醬、牛排燒烤醬汁等;中式腌漬多用香料,如五香粉、孜然等。目前也有很多地方用醬汁腌制,比如燒烤海鮮類。
下面以普通烤羊肉串腌漬做一下解讀。
做法:
(1)選用錫盟精羊肉5千克、羊尾油500克,分別用刀切成2 .5厘米見方的塊,納入盆中,分次加入1.5------1千克的香料水攪打,每次所加的水量為250克,加兩次後再加入精鹽50克、味精45克、雞精25克、王守義包子香粉20克、圓蔥粒250克,白酒50克,再分次加完,攪打起勁至粘。
(2)用竹簽將羊肉串起來,整齊放在平盤上,入冰箱冷藏2小時後即可燒烤,烤時可往羊肉上撒辣椒面、孜然粉。
香料水配比:
鍋入清水7.5干克燒開後,加入洗凈的花椒、八角各25克,小茴香20克,砂仁15克,用中火熬45分鍾,所剩料水在3千克左右時離火,晾涼備用。
另附《經典燒烤全套機密配方及相關菜例
》
組合腌料配方及相關菜例:
假日烤吧的燒烤品種有一百多種,腌肉料卻只有六種。任何一種腌料都可以腌制一類食材,幾種腌料的任意組合還可以開發出意想不到的烤肉味道。
六種腌料組合公式:A B C D E F料粉巧搭狀元烤串
A料:
排骨香精、鹽、味精各12克,益鮮素5克,砂糖8克,嫩肉粉10克,沙姜粉、乙基麥芽酚2克。適用小海鮮類。
B料:
肉寶王9克,八角粉6克,陳皮粉8克,砂糖、辣椒粉、茴香粉各5克,鹽、味精、蒜香粉、五香粉各10克,芝麻4克。適用禽類,如雞肉。
C料:
孜然粉、鹽、味精、十三香各10克,百里香6克,桂皮粉3克,丁香粉、花生碎各2克,牛肉精粉、辣椒粉各8克。適用牛肉類、菌類。
D料:
辣椒粉20克,孜然粉、芝麻粉、羊肉精粉各8克,小茴香粉4克,鹽、味精各6克,花生碎3克,雙翼增香粉4克。適用烤羊排、烤羊腰、烤羊蛋等。
E料:
牛肉精粉、大蒜粉各6克,花椒粉2克,香菜粉3克,鹽、味精各10克,乙基麥芽酚4克,海鮮醬15克,雞精粉5克。適用豆製品。
F料:
辣椒粉15克,嫩肉粉6克,沙姜粉、迷迭香各5克,花椒粉3克,羅勒葉4克,孜然粉、鹽、味精各10克。適用小魚類、肉筋類。
根據下列公式配好的腌料,可以用於初加工後的食材進行腌制,然後直接烤制就可以上桌了。我們以假日烤吧燒烤類銷量前三位的烤肉為例,其中烤翅中的腌漬不僅用到以下配料公式,還要刷上秘制腌料,後面詳細介紹整個秘制翅中的做法。
秘制烤翅中
製作方法:
(1)選40個解凍後的雞中翅,與按A+B+C+D公式配好的粉料50克混合,揉勻靜置2個半小時。
(2)將鹽4克,料酒5克,辣椒粉10克,白酒2克,排骨醬、蜂蜜各3克,蔥、姜、蒜末共15克,醬肉護色劑、柱侯醬、益鮮素各5克,蚝油、八角粉各3克,味精、五香粉各4克,桂皮粉、胡椒粉各2克,鷹栗粉10克,百里香6克拌勻,將雞翅中放入醬料中腌制24小時即可。
(3)將翅中用鐵簽串好,直接放無煙燒烤爐中,刷一遍蔥油,反復翻面烤制7-8分鍾即可。
烤翅變通版腌漬方法:
變通的四種烤翅不需公式粉料打底味,直接腌制即可。
香辣烤翅腌漬:
雞中翅10個,辣椒粉40克,美極鮮、味精、肉寶王各5克,雞肉香精、白糖各3克,花生碎、辣鮮露、圓蔥、薑片各10克,孜然粉15克,嫩肉粉3克,腌制20小時即成。
咖喱烤翅腌漬:
雞中翅10個,印度咖喱粉30克,美極鮮3克,雞肉香精8克,辣椒粉5克,蔥、薑末、清酒各10克,腌制12小時。
蒜香烤翅腌漬:
雞中翅10個,蒜末100克,芹菜末50克,胡蘿卜泥30克,玫瑰露酒8克,蚝油4克,鹽、味精各6克,五香粉5克,料酒6克,花椒水8克,白酒3克,腌制15小時。
豉香烤翅腌漬:
雞中翅10個豆豉(切碎)炒干20克,鹽、味精各6克,白酒3克,辣椒粉20克,蔥、薑末各8克,排骨醬10克,腌制10小時。
烤羊肉串腌漬與烤制:
原料:
綿羊肉(前胛肉)50克。
調料:
D+E+F組合腌料15克,蔥油5克,秘制孜然粉(見下文)6克,辣椒粉2克。
製作方法:
(1)羊肉洗凈,切1.5厘米見方的小塊,用組合料腌制30分鍾。
(2)烤爐預熱至中火,羊肉用鋼簽串好,上爐,刷油,翻烤約8分鍾,撒秘制孜然和辣椒粉即可。
關鍵:
1、此款烤羊肉串香辣可口,選肉精良,必須選榆林市神木綿羊的羊前胛肉,胸部以下的肉不用,以保證烤羊肉串的最佳口感。
2、羊肉切塊盡量多一些,以免烤制時回縮,造成羊肉塊大小不一,影響賣相。
烤牛板筋腌漬與烤制:
原料:
進口牛板筋20克。
調料:
蔥油5克,蒜蓉辣醬8克,E+F組合粉,秘制孜然粉(見下文)6克。
製作方法:
(1)牛板筋解凍,用料酒搓洗,然後入老鹵湯用高壓鍋壓制45分鍾,取出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用E+F組合腌料腌漬40分鍾,用鋼簽穿好。
(2)烤爐預熱至中火,牛板筋沽水,上爐翻烤約4分鍾,刷油,再烤1分鍾,刷蒜蓉辣醬,撒上秘制孜然粉即可。
老鹵製作:
鹽、味精、干辣椒段各20克,胡椒粉5克,雞汁10克,清水5千克,八角、香葉各15克,丁香、陳皮各10克,花椒、茴香各8克,桂皮5克,生抽20克。
關鍵:
1、牛板筋烤制前要沾點水,以防止水分過度流失而影響口感。
2、另外,烤制筋類原料時可加點陳醋,使原料烤制後回軟、有彈性。
燒烤粉、燒烤醬料配方及相關菜例:8種絕密燒烤粉、燒烤醬大曝光
1號秘制燒烤粉:
鹽、味精各10克,乙基麥芽酚、牛肉粉、肉寶王各8克,嫩肉粉3克,羊肉香粉、孜然粉各6克,胡椒粉4克。適用於烤制時蔬類。
2號秘制燒烤粉:
玉米澱粉300克,鹽200克,味精150克,牛肉粉40克,香菜粉30克,蒜香粉80克,羅勒葉20克,拌勻即可。適用於烤制葷素搭配類。
秘制海鮮醬:
甜面醬20克,香其醬100克,蒜蓉辣醬30克,豆瓣醬10克,蚝油10克,雞汁、鮑汁各5克,用20克花生油炒制5分鍾即可。適用於製作肉類和海鮮。
秘制孜然粉:
孜然粉2500克,鹽500克,味精400克,芝麻碎1250克,辣椒粉500克,小茴香粉400克,混合均勻。適用於腥味較重的原料。
秘制蘑菇醬:
鹽、味精各8克,芝麻醬、花生醬各12克,紅油20克,蔥油5克,小火熬3分鍾即可。適用於烤蘑菇。
麻辣醬:
將檸檬汁20克,番茄醬15克,辣椒油、辣椒醬、黑胡椒粉各8克,蚝油、辣椒末、黃酒、紅糖各12克,蒜末10克混合均勻即可。適用於烤,制腥味較重的肉類。
秘制燒烤醬:
泡椒500克,蔥、姜、蒜末各100克,花生醬、鹽、味精各50克,糖、蚝油各20克,甜面醬10克,海鮮醬15克,用300克花生油熬制半小時即可。適用於烤制小型魚蝦類。
二,烤全羊秘方
原料:
去毛帶皮羊胴體1個(重13---15干克,膘肥肉鮮者為最佳)。
製作方法:
(1)將羊放大盆中,用鹽1500克搓擦羊身。
(2)將茴香50克,香葉、花椒各20克,大蔥500克,姜300克,雞粉、鹽各150克,芹菜、胡蘿卜各400克,圓蔥200克拌勻,從羊腿內側的刀口處放入羊腔內(裝入95%,剩餘部分留用),把羊肚用線縫好。
(3)用剩餘的料頭把羊頭裹勻,也腌制12小時,去掉腌料渣,將羊身、羊頭表皮擦洗干凈,刷脆皮水500克,自然風干,放入烤爐內,用炭火烤制2小時,再把烤好的羊放在烤全羊車上,用傳統烤全羊的裝飾方法裝飾即可。
脆皮水配方:
將麥芽糖350克,大紅浙醋200克,白醋200克,水1千克調勻即可。
原料:
2年生錫林格勒大尾羊1隻(重約15千克)。
製作方法:
(1)用蒙古刀扎斷羊頸動脈,使之血盡而亡,用氣筒將羊體內打足氣後,用80C左右的熱水,將羊毛褪凈(若褪毛時有褪不幹凈的地方,可用噴燈燒凈後,再將羊洗凈),再用刀割開羊肚膛,取出內臟,清洗干凈羊內膛,割開四肢,用尖刀在羊四肢內側扎4個洞,並盡量將肉厚的地方用刀割開(腌漬時便於入味,烤制時便於成熟),再用鐵線、木棍和鐵鏈將羊固定好。
(2)先用鹽 1500克將羊身搓擦均勻,再將鹽100克,味精80克,圓蔥、尖椒、芹菜各1干克,蔥段、薑片、蒜、胡蘿卜各500克,八角、花椒、桂皮各50克拌勻,填入羊四肢和肚膛,用線縫好,靜置2小時,再用鐵絲將羊蹄2個1組綁好,擺好形態,用濕檯布蓋好,靜置小時,使其度過僵直期,再抹上淡色醬油500克。
(3)全羊下爐前3小時點火,待大火著過後,蓋好爐蓋,下爐前將爐內火扒盡,將羊掛入,下爐前先將羊掛起,掛入爐內,蓋上爐蓋,4小時左右即可出爐,將羊放入羊車內裝飾好,刷上明油100克即可。
原料:
三歲的小羯羊(凈重15干克左右,有4顆牙的羔羊為最佳),豆瓣醬300克,蔥頭、帶葉芹菜各100克,尖椒150克,西紅柿600克,香料300克,鹽、孜然粉(均為2克/每500克羊肉)。
香料配方:
大砂仁30克,香葉、白豆寇、花椒各50克,胡椒粉20克,茴香粒100克。
製作方法:
(1)將膘肥肉嫩的小羯羊拔去下胸口近腹部的毛,用刀割一個三寸左右的小口,將手伸入羊腔,下到胸推,捅破天蓬,摸到大動脈,小心地將其掐斷,使羊血都流聚在胸腔和腹腔
內(通常被稱為「掏心法」)。待羊死後再去掉內臟,用熱水去掉羊毛。
(2)將豆瓣醬3炒香,同蔥頭、帶葉芹菜,尖椒,西紅楠,加入各種香料拌勻,人開水17千克,泡製4-5小時,等腌料水完全晾涼,取出羊肉,原汁過濾,料渣控水備用。
(3)用鹽、孜然粉(均為2克/每500克羊肉)搓擦入味,再將過濾好的湯汁從羊腿內側的刀口處,灌入羊腔內,再把整羊放入剩餘的湯汁中浸泡12小時。
(4)腌好後,把整羊身上的料渣去凈,再把羊卧倒,用細鐵絲捆邦起來,再把剩餘的料渣放入烤盤中墊底,把整好形的羊放在上面,用大塊錫紙蓋在羊身上面,入面火300C,底火250C的烤箱中烤制40分鍾,待羊肉八九成熟時取出,去掉腌料渣和定型的鐵絲,另換一個烤盤,擺上羊,刷上一層料油,放入烤箱中再烤30分鍾取出,放入盤中,在羊頭上一系紅綢布,用法香點綴即可。
3. 一隻羊,有多少種吃法
全羊大菜
菜品名稱:全羊大菜
菜品分類:清真菜
製作原料:羊脊髓、羊肚仁、羊腰子、羊耳朵、羊腦子、羊蹄須、羊舌頭、羊眼睛、清湯、料酒、薑末、薑汁、薑片、蔥未、蔥段、精鹽、水澱粉、雞蛋、澱粉、薑汁、料酒、胡蘿卜、榆蘑、牛奶、白糖、花椒末、花生油、芝麻油。
製作方法:1、獨脊髓,羊脊髓去膜,切成長5厘米的段,用開水焯一下,再換清水煮熟,瀝去水,用清湯、料酒、薑末、精鹽調好的汁,煨烤入味。待湯汁收濃後,以水澱粉勾薄芡即成。 2、炸蹦肚仁,肚仁用開水快速焯一下,蘸上用雞蛋、澱粉、薑汁、精鹽,料酒調成的糊,在溫油中炸成乳白色撈出。吃時蘸花椒鹽或鹵蝦油。 3、單爆腰,將羊腰子去掉腰臊(但保留羊腰子外面的腰油),切成片,用開水焯一下,再用熱油炸熟。吃時蘸花椒鹽。 4、烹千里風,羊耳朵(清真飯館廚師雅稱為千里風)用清水煮熟,剝去皮和肉,只取用其脆骨,切成細絲。胡蘿卜、榆蘑也切成細絲,一同用開水焯透。炒鍋坐旺火上,倒少許花生油燒熱,下入蔥段、薑片炸出香味撈出,將羊耳絲、胡蘿卜絲、榆蘑絲一同下入,煸炒幾,烹入清湯、料酒、精鹽,顛翻均勻即成。 5、炸羊腦,將完整的羊腦用鹽水煮透,剝去外層薄膜,切塊。先用清湯煨一會使其入味,再蘸上蛋黃澱粉糊,用油炸成金黃色即成。 6、白扒蹄須,羊蹄上有兩個比黃豆略大一點的白色圓粒,廚師稱其為蹄須或虎眼。熟制時,需先將羊蹄煮後,取下蹄須,用清湯加精鹽烤熟,然後用牛奶、水澱粉勾稠芡,出鍋淋上少許芝麻油即成。 7、紅扒羊舌,羊舌用開火焯一下,撕去外皮,用水煮熟,晾涼後切成厚片。將蔥薑末用雞鴨油炸出香味,倒入羊舌片,加清湯、料酒、精鹽、糖色,烤濃湯汁即成。 8、獨羊眼,從煮過的羊頭上將羊眼完整取出,切成厚片,用開水焯一下。然後用鴨油、蔥薑末熗鍋,放入切好的羊眼,加精鹽、清湯烤透,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即成。將以上菜分別裝入盤上席即可。
菜品特點:在一組攢盤中可以吃到全羊席的精華,8種原料,不同做法,鮮美醇香,味道各異。
2涮 羊 肉
原 料
羊 肉 750 克
白 菜 、 粉 絲 、 糖 蒜 適 量
制 法
羊 肉 去 筋 骨 , 切 成 薄 片 ;
芝 麻 醬 、 腌 韭 菜 花 、 醬 豆 腐 、 醬 油 、 辣 椒 油 、 鹵 蝦 油 、 香 油 、 紹 酒 、 味 精 適 量 , 調 成 味 汁 ;
火 鍋 加 清 湯 燒 開 , 下 肉 片 涮 至 熟 撈 出 加 味 汁 以 糖 蒜 佐 食 。
3烤 羊 肉
原 料:
羊後腿3000克
蔥頭300克
芹菜200克
制 法:
羊肉腿剁去小腿,在腿內側斜切十字花刀,用料酒、精鹽、醬油、花椒、小茴香粒、薑片、蔥段、蒜片腌漬3小時。
蔥頭切塊、芹菜切段放羊腿上,入烤箱烤1.5小時即成
4蜜 棗 羊 肉
原 料
羊肉1000克
蜜棗500克
橘餅75克
蓮子50克
白糖100克
蜂蜜25克
制 法
蜜棗去核,用橘餅作核。凈羊肉切塊。
蓮子掰成兩瓣。
羊肉塊焯水、瀝干,下8成熱油鍋中過油、撈出。
蓮子擺碗內,周圍擺蜜棗,上面放羊肉,撒白糖上籠蒸3小時後,扣入盤中,將熬過的蜂蜜淋上即成。
5烤 羊 腿
原 料
羊後腿1條
黃瓜片50克
燒餌塊12個
制 法
羊腿兩面肉厚處扎10多個孔放在調料中腌1小時後放入烤盤。
用小火烤至金黃色時取出,撒少許香油,隨黃瓜、燒餌塊、蔥一起上桌即成。
6菜品名稱:它似蜜
菜品分類:清真菜
製作原料:凈羊裡脊肉,白糖,甜面醬,醬油,醋,紹酒,薑汁,濕澱粉,糖色,芝麻油,花生油。
製作方法:將羊裡脊肉洗凈,斜刀切成薄片,放在碗里,加入甜面醬,濕澱粉,抓勻漿好;把薑汁,糖色,醬油,醋,紹酒,白糖,濕澱粉等一丐放在碗內,調成芡汁;將花生油倒入炒鍋內,置於旺火上燒到七成熱,下入漿好的羊裡脊片,迅速發散,勿使粘連在一起,待裡脊片變成白色時連油一起倒在漏勺內瀝去油,將炒鍋重置於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倒入滑好的裡脊片,烹入調好的芡汁,快速翻炒均勻,使裡脊片沾滿芡汁,再淋上芝麻油即成。
菜品特點:形似杏脯,色呈醬紅,質地軟嫩。
7芫爆散丹
特點:
散丹是羊肚的一部分,芫爆就是用熱油爆炒以芫荽(香菜)為主要配料的菜。清香柔軟,鮮咸微辣。
材料:
羊肚 (散丹)250克,凈香菜50克,料酒25克,味精3克,蔥絲15克,姜米5克,蒜米10克,白鬍椒粉5克,香油、鹽、高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散丹洗凈切條,香菜切段。
②用開水將散丹焯透。
③炒勺上火放高湯,再放料酒、鹽、散丹,鍋開後改微火煨 入味,大火收汁,加入胡椒粉、味精、蔥絲、姜米、蒜米、香菜段翻炒均勻,淋香油出勺裝盤。
8柴烤羊肉片
特點:
清香可口,獨具風味。
材料:
羊後腿肉750克,大蔥300克 調料:醬油150克,砂糖10克,乳腐汁40克,料酒40克,香菜30克。
製作方法:
將羊肉洗凈切成約8厘米長、1厘米寬的薄片;大蔥洗凈切成約6厘米長、1厘米寬的斜段;香菜洗凈切段;備用。將羊肉片、醬油、砂糖、乳腐汁、料酒、香菜、大蔥段放在一起拌勻腌片刻;備用。將松柴在烤鍋下面架好點火,待鍋中鐵絲網燒熱時,放入羊肉片,用筷子迅速翻動,烤約3分鍾即可食用。
備註:一般蒙古人是圍坐在烤鍋旁,邊烤邊吃。烤鍋即與普通爐子造型相似,只是是間用鐵絲網隔開
4. [認識羊蹄甲]羊蹄甲知多少
一、羊蹄甲概述
羊蹄甲(學名:Bauhiniapurpurea L.),屬於豆科植物中的喬木或直立灌木。它與香港市花紅花羊蹄甲外觀相似,但兩者有明顯區別。羊蹄甲的花色為淡紅色,具有3枚雄蕊,花朵凋謝後會結莢;而紅花羊蹄甲的雄蕊有5枚,花朵凋謝後不結莢。羊蹄甲是一種優秀的園林綠化樹種,常被用作行道樹。
二、羊蹄甲的分布與生長習性
分布:羊蹄甲原產於我國南部,並且在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等地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羊蹄甲喜歡陽光充足和溫暖濕潤的環境,不耐寒冷。在我國的華南地區,羊蹄甲可以露天栽培,而在其他地區則通常作為盆栽植物,冬季需要移入室內過冬。它適宜生長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且栽培地點應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
三、羊蹄甲的植物形態與品種
形態特徵:羊蹄甲是一種半常綠喬木,枝條最初略帶毛,隨後毛發逐漸脫落。它的葉子硬紙質,近似圓形,長度在10-15厘米之間,寬度在9-14厘米之間,基部呈淺心形,先端分裂達到葉長的1/3至1/2,分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略微被柔毛。葉脈有9-11條,葉柄長3-4厘米。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花朵較少,長度在6-12厘米之間。花蕾呈紡錘形,具有4-5條棱或狹翅,頂部鈍圓。花梗長7-12毫米。花萼呈佛焰狀,一側開裂至基部形成外反的2裂片,裂片長2-2.5厘米,先端微裂,其中一片具2齒,另一片具3齒。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雄蕊3枚,與花瓣等長;退化雄蕊5-6枚,長6-10毫米;子房具長柄,被黃褐色絹毛,柱頭稍大,斜盾形。
品種:與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相關的品種包括:
- 白花洋紫荊(變種)(Bauhinia acuminata L. var. candida (Roxb.) Voigt)
- 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
- 鞍葉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 小鞍葉羊蹄甲(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ex Benth. var. microphylla (Oliv. ex Craib.) K. et S.S.L)
- 鞍葉羊蹄甲(原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brachycarpa)
- 刀果鞍葉羊蹄甲(變種)(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cavaleriei (Levl.) T. Chen)
- 毛鞍葉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Wall. var. densiflora (Franch.) K.)
- 粗毛羊蹄甲(Bauhinia hirsuta Weinm.)
- 總狀花羊蹄甲(Bauhinia racemosa Lam.)
- 黃花羊蹄甲(Bauhinia tomentosa L.)
- 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L.)
- 白花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
- 洋紫荊(原變種)(Bauhinia variegata L. var. variegata)
- 綠花羊蹄甲(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 白枝羊蹄甲(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var. laui (Merr.) T. Chen)
- 綠花羊蹄甲(原變種)(Bauhinia viridescens Desv. var. viridescens)
四、羊蹄甲的繁殖方法
羊蹄甲的繁殖方法包括扦插、壓條或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