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洞朗地區到底在哪裡,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可以死盯印度「七寸」嗎
很多人開始關注洞朗地區,是因為6·18中印洞朗對峙事件,印軍非法進入我國固有領土洞朗地區,那麼洞朗地區在哪裡,有何重要的戰略價值?
除此之外,我們從地圖中可以看到,距離我國洞朗地區不遠處就是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這是一條寬約僅僅20公里的狹長地帶,連接著印度的東西部分,是印度的七寸之地。一方面,洞朗地區距離西里古里走廊很近,另外一方面洞朗地區對西里古里走廊呈俯視姿態,因此印度常擔心將來的某一天我國會以洞朗地區為突破口,掐住西里古里走廊,將印度攔腰斬斷。到那時,印度的東部地區將成為一塊「飛地」,成為瓮中之鱉。所以說,洞朗地區是我國的戰略要地,加強洞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非常明智的。2020年,洞朗地區第一個行政村龐達村落成,而第一批長住居民也已經喬遷新居。
2. 歷史上的印度為什麼屢次被外族攻打呢
1.地勢和資源豐富。印度半島,幾乎一馬平川,缺乏緩沖區,一旦北部山區被突破了之後,後方的平原就無險可守了,也沒有什麼周旋的餘地。熱帶季風氣候,以及三面環海的特性,也比較容易讓外來的移民在這里生存。
2.印度的文化建設不夠,書面流傳的歷史和著作少,無法形成深遠的凝聚力,而且印度的宗教過於成功,且早熟,人民比較認命。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歷史情節,什麼人來管理他們都可以,他們也覺得無所謂,缺乏擰成一股繩的向心力。
3.侵略者的力量太強。來自中亞到印度的侵略者,很多都是身經百戰且窮瘋了的亡命之徒,印度本土的城邦戰鬥力不強,本身又四分五裂,外來者往往一不小心憑幾萬人馬就能各個擊破,建立大王朝。
3. 印度超過中國的幾率有多大啊
在人口方面印度是很有可能超越中國,但在綜合國力方面除非中國發生嚴重的衰落,否則印度要想超越中國真的很難,目前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全面領先印度,更重要的是中國現在的發展路線是完全堵著印度的,所以中國不死,印度是很難找到超越中國的突破口的。
4. 印度為啥一定要拿下克什米爾這個地方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已經維持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印巴兩國爆發了多次戰爭,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這導致兩國關系非常緊張。就算到了2020年,印巴兩國也經常會在邊境線發生摩擦,進行交火。而在2019年的時候,印巴還爆發了一次非常嚴重的沖突,展開了空戰對決,因為這件事情,還差點爆發了第四次印巴戰爭。
簡單總結一下,印巴之間的矛盾,主要就是圍繞著克什米爾地區展開的,他們都想擁有這塊戰略要地,特別是印度方面,就最為迫切。因為近幾百年來,印度的外敵都是通過克什米爾地區滅掉了印度本土王朝,不管是莫卧兒帝國,還是英屬印度,都利用了克什米爾的地理優勢。所以印度決不允許克什米爾獨立,不允許這里被其他國家掌控。
5. 中代印度為何經常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或者被外族長期統治
因為歷史上的印度被其他國家視為「軟柿子」,強國為了增加自己的地位,總喜歡侵略一些弱國。
因為印度比較窮,兵力薄弱,而且印度有大量的財富,其他地區很容易覬覦。他們想為自己獲得印度的財富。
地形和資源豐富。印度半島,幾乎是一個馬平川,缺少一個緩沖區。北方山區一旦被突破,後方平原沒有危險,沒有迴旋餘地。熱帶季風氣候,以及三面環海的特點,也讓外來移民更容易在這里生活。2.印度的文化建設不夠。很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作品不能形成深遠的凝聚力。況且印度的宗教太成功了,還不成熟,人們更聽天由命。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歷史情節,誰都可以管。他們也覺得冷漠,缺乏擰成一股繩的向心力。3.侵略者的實力太強了。從中亞到印度的入侵者,很多都很絕望,很絕望。印度地方城邦戰鬥力不強,四分五裂。外人往往可以不經意地以數萬大軍分而治之,建立一個偉大的王朝。
印度之所以經常受到外國人的攻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第二,印度位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來對抗外敵入侵。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第一,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文明在形成的初始階段是脆弱的。此時閉環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保護文明的發展。沒有地理環境的阻隔,即使產生了先進的文明,也有可能被落後的文明淘汰。在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文明是最脆弱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雖然在地理上是分離的,但卻有著「致命的缺陷」。其中,古埃及東北部與外界相連,也是外敵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古印度的南面是大海,東面是鬱郁蔥蔥的雨林,北面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但西北角的缺口卻有著嚴重的「缺陷」。印度西北部致命的地理「缺陷」導致印度在歷史上多次被入侵。大部分外來者沿著西北的這個缺口進入印度,征服了印度。比如摧毀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比如亞歷山大的入侵,還有蒙古人的入侵等等,基本都是沿著這個地理縫隙進入印度的。第二,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除了地理上的缺陷,印度還經常遭受外敵入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也讓印度經常遭受外來入侵,那就是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在東方文明中,中原的農耕文明經常與北方的草原文明發生沖突。北方的草原文明一旦被中原的農耕文明打敗,就會選擇融入中原文明或者西遷選擇新的生活地點。比如戰敗後的大月氏,比如戰敗後的匈奴,還有蒙古人,戰敗後有的選擇西遷,有的選擇繼續西遷,有的在中亞分道揚鑣後選擇南下。在西方文明中,一旦強大了,也選擇了東征,比如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東征,比如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帝國。他們強大起來之後,印度也遭殃了。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很容易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入侵。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對抗外敵入侵。歷史上,自從雅利安人毀滅了古印度文明之後,印度就沒有自己體系的土著文明了。雅利安人開始創造的等級制度逐漸固化了印度的統治,然後他們經常受到不同文明的攻擊,造成了印度的文明混雜和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導致印度更加分散,不同的小地區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統治形式。他們的獨立性很強,很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沒有這種凝聚力,就難以抵禦外敵入侵,造成惡性循環,經常遭受外來打擊。
6. 印度已得拉達克,為何又覬覦阿克賽欽
阿克賽欽地區主要是阿克賽欽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勢平緩,有山口通往拉達克地區,多內流湖,著名的有阿克賽欽湖等,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喀拉喀什河也發源於該區域。
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中印邊防人員位加勒萬河谷地區沖突對外發表聲明: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沖突,造成人員傷亡。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
印邊防部隊出爾反爾,嚴重違反兩國有關邊境問題協定協議,嚴重違反中印軍長級會談共識,嚴重損害兩軍關系和兩國人民感情。我們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