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元朝時期印度人有多少人口

元朝時期印度人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2025-07-15 08:41:54

A. 古印度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1、本質的不同

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曾經最早文明發源時期,印度很長一段時間代表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地理名詞,現代印度國家就是指1947年獨立的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深的聯系,卻又有本質的不同。

2、統治者的不同

古印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期發源於印度河的文明,而後擴展到恆河流域,形成了恆河文明,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來自於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了印並成功成為了統治者,把古印度原住民貶為奴隸,為了固化統治者和奴隸關系,就形成了等級嚴森的種姓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

現代的印度則脫胎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後來由甘地、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而來,繼承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資產,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叫印度的現代國家,並確立了英語為官方語言。

3、人種的不同

雅利安人佔領印度而後的漫長的歷史中,陸陸續續又來了和雅利安一樣的侵略者,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來,這其中有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游牧民族、蒙古人等,而且都和雅利安人一樣來到印度地區就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統治者。

由於幾千年來,印度多個勢力博弈,從屬於原古印度文明地區根本沒有真正統一過,分裂成大大小小邦國,偶爾出現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最牛的時候也只是做這一地區的宗主國。

B.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滅國無數,為何拿不下印度

因為蒙古鐵騎擅長於在北方的草原上面作戰,印度這種氣候濕熱的環境下,蒙古騎兵是根本不適應的,燃蠢所以到了印度以後,大多數因為水土不服都生病了,加上這里的印度人竟然特地訓練了大象來對付他們的騎兵,所以蒙古鐵騎再強悍,生了病一下子就抵擋不住印度軍隊和戰象了,只能放棄了征服印度計劃。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氣候比較潮熱,這也是為什麼印度永遠給人一種臟亂差的感覺,但這種氣候用來抗衡北方游牧民族可是非常有用的,因為蒙古人長期生活在北方寒冷的草原上,他們很難適應南方的氣候,所以來到印度以後,根本受不了當地的炎熱,一個個都生了病,加上印度人還會使用大象作為戰斗工具,蒙古的馬再強壯皮盯陪,也是怕大象的,所以蒙古騎兵屢戰屢敗,最後也不得不撤離了印度。

C. 元朝時,成吉思汗開疆擴土,可他為什麼沒有進攻印度。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個歐亞大陸,惟獨不取印度。而史料記載,這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怪獸有關。這種叫角端的怪獸到底為何物?

蒙古人西征100年後,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所建立的四大汗國四分五裂,一盤散沙。14世紀末,成吉思汗的後裔帖木兒橫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時期的大蒙古帝國。他立志了卻成吉思汗征服印度的心願。1398年12月,帖木兒部隊與印度軍在德里附近上演了一場蒙古騎兵對仗印度象陣的戰役。

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

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事實上成吉思汗很快撤回了阿富汗,並未攻入印度境內。進入印度境內的八剌率領的2萬蒙古軍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盤查了幾個月,一直找不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扎蘭丁,還要乘機攻下印度這塊陸地。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於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盡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

但為什麼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很快撤軍了呢?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當年成吉思汗的部隊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這時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將士准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響聲,酷似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瑞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儆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奉承天意,沒有行進,回馬班師。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率軍返回蒙古。

關於這段史實的記載有人認為是一個神話,但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那是耶律楚材牽強附會,借怪獸的叫聲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的手法。雖然耶律楚材的話未必是真,但手法可謂善諫。

蒙古騎兵雖戰無不勝,但有兩個大弱點

一個只有100多萬人口、10多萬軍隊的民族戰勝了擁有幾千萬人口、數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和歐洲聯軍。蒙古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秘密是什麼?

《黑韃事略》記載,蒙古人「其騎射,則孩時繩束以板,絡之馬上,隨母出入,三歲以索之鞍。四五歲挾小弓、短矢。」

蒙古騎兵長於閃電戰,他們的行進速度驚人,一天能行進數百里,乃至上千里地。這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蒙古軍的勝利。馬是蒙古人特有的資源優勢。馬既是他們的生產資料又是他們的生活資料,既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又是他們的作戰工具。蒙古軍隊「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為糧。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給。即使一時缺乏馬乳和羊肉,還可以射獵作為補充。在作戰中,蒙古騎兵就是依靠馬匹和畜群來給養的。這在後勤上大大減少了軍隊行進的輜重。

但蒙古騎兵也有兩個大弱點。一個是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顯得毫無用武之地。可是,這一點畢竟可以解決。1220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水軍。在西征時,就有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的記載。但是另一個弱點是蒙古騎兵解決不了的,生活在蒙古高地草原和西伯利亞干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濕熱,不耐高溫。這一點在攻佔南亞、東南亞一帶的戰役中就顯露無疑了。

高的戰象達到2.7米,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射箭投槍

在眾多的動物中,印度人對大象懷有特殊的感情,印度人稱呼大象為「哈第」。在印度人看來這種動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徵。經過馴象人的訓練駕馭,大象成為了人們的好朋友。

大象力大無窮,而且又可以馴化,如果在戰場上排上象陣將會起到所向披靡的效果。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事力量就已經主要依靠戰象了,現在出土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樣。據記載,孔雀王朝還支援伊朗王朝和亞歷山大大帝500頭戰象,幫助他們戰勝馬其頓王朝。

大象與馬能配合得很好,象馬並肩作戰,有象開道,馬就能沖鋒陷陣;有了馬沖鋒,象就可以沖殺踐踏。根據印度文獻記載,當時印度的部隊包括4種,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是馬兵、戰車兵、步兵。

英國人侵犯印度和阿富汗時就利用大象拉大炮、戰車。二戰期間,日本人在緬甸也利用過大象。大象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的高度。高的戰象達到

閱讀全文

與元朝時期印度人有多少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國家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瀏覽:791
越南擁有多少士兵 瀏覽:388
雲南和越南哪裡好 瀏覽:164
中國各個海域歸哪些省管 瀏覽:750
在中國怎麼找日本企業 瀏覽:603
2月份越南氣溫是多少 瀏覽:836
印尼軍足球在印尼怎麼樣 瀏覽:921
黃油在英國叫什麼 瀏覽:648
伊朗什麼時候能制裁 瀏覽:334
印度火燒爐怎麼做 瀏覽:777
網上哪裡能買到印度的格列衛 瀏覽:210
156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災難 瀏覽:444
為什麼印度會變成強國 瀏覽:661
印尼巴厘島是什麼民族 瀏覽:852
義大利老鼠最怕什麼 瀏覽:740
英國精英教育怎麼玩 瀏覽:254
伊朗打仗用什麼導航 瀏覽:260
義大利居留證是什麼樣的 瀏覽:597
伊朗武器價值多少 瀏覽:151
美國襲擊伊朗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