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美麗海濱之城在哪裡

印度美麗海濱之城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5-06-02 06:38:29

① 孟買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印度 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Mum,1995年11月,印度政府將孟買的英文由 "Bombay" 改為 "Mum")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重要交通樞紐,素有印度「西部門戶」之稱。
「孟買」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為「美麗的海灣」。
  1995年11月22日,印度聯邦政府已決定將其英文拼寫改為 "Mum" 。孟買臨阿拉伯海,原為阿拉伯海上的7個小島。16世紀初,古吉拉特邦蘇丹將此地割讓給葡萄牙殖民者。1661年又被作為葡萄牙公主的嫁妝轉贈給英國,後經不斷疏浚和填充,成為半島,並築有橋梁和長堤與大陸相連。
  
孟買市區背依青山,面臨大海,廣闊的海濱沙灘和幽靜的街頭花園,使市容典雅秀麗。在月牙形的海岸上,一座座新式的高樓大廈和舊式樓宇交相輝映。入夜,華燈耀彩,金光萬點,使孟買又有「皇後項鏈」的美稱。孟買市中心的維多利亞花園建於1861年,園內有動物園、維多利亞和阿爾培博物院以及一具發掘出來的大石象。
  阿拉伯海之濱的「印度門」,是為紀念英國國王喬治五世1911年訪印在此登陸而建造的。這座古吉拉特式的宏偉建築,兼有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建築特色,頂部4座塔樓遙遙可見,現已成為孟買市的標志。市內的威爾斯王子博物館內藏有很多珍貴名畫、中國玉石和陶器。
  
孟買不僅有印度教的廟宇,還有許多清真寺和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其中有喬帕蒂海灘附近的巴布勒納特古廟、布胡勒什瓦市場的穆姆巴德維廟和供奉富貴之神的馬哈勒薩米寺等。市東南6公里處的埃勒凡陀島上還有公元7世紀興建的供奉印度教3大神之一濕婆神的石窟廟宇。
  每年在季風變換,雨季快要結束時,印度教徒都要到象頭神(智慧之神)的誕生地孟買海灣歡度象神節。
朝聖者抬著濕婆、雪山神女和他們的兒子象頭神的像,在街頭遊行,縱情狂歡。孟買市有亞洲最長的首飾街「黃金市場街」,這里經營金銀珠寶的大小商鋪鱗次櫛比,店店相連。
  陳列各色金銀首飾的櫥窗琳琅滿目,進出孟買的旅客和遊人都要來此選上一兩件稱心的首飾。
孟買是印度紡織業的發源地,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港之一。各種印度花布、麻紗,大多從這里輸出。孟買也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工業基地。孟買的工廠數目佔全印度的15%,紡織工廠佔40%。
  
夢幻之城
印度的西部、阿拉伯海岸邊有一座美麗的城市,這就是孟買。孟買是印度第一大港,是印度西海岸的重要城市。它是印度西部大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面積603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為1257萬,到1998年,孟買號稱有人口1500萬,是世界人口最多城市之一。
  
孟買奇跡
三百年前,孟買原是一個高里族漁民的小村莊,如今,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莊竟發展了世界上十大城市之一。
在孔雀王朝統治馬哈拉施特拉的歲月里,希臘人稱孟買地區為「海薄達埃希亞」,意思是「七個島」。構成孟買的七島是:高拉巴、摩吉崗沃、麻黑姆、希沃、沃爾利、阿包勞港和奧勒德•鄔門斯•阿依蘭德。
  
孔雀王朝的國王和阿育王以及西爾哈爾王朝的國王都統治過孟買。後來德乾的國王毗摩代沃被阿拉鄔丁•喀拉吉打敗來到孟買。他遂在此建立了「摩黑迦沃迪」小城鎮,以後此鎮的名字演變成馬黑姆,它就是今天的孟買郊區。
關於孟買一名的來源,有許多說法。
  一說是由孟巴女神而得名。12世紀時的一部尼泊爾文書《達高納沃》寫道,「在七島組成的孟買,有座孟巴女神(孟巴阿依)廟」。到後來,「孟巴阿依」的變音就成了「孟畢」,「孟畢」又演變成「孟買」。至今孟巴女神廟還座落在孟巴女神湖畔。還有一說認為,孟買是葡萄牙語「包摩百姆」一詞的變音,它是「港口」的意思。
  公元16世紀時,孟買村控制在葡萄牙人手裡,英國人認為這里可以建立良港,想從葡萄牙人手中買去,葡萄牙人不同意。直至1661年英國國王查爾斯迎娶葡萄牙凱瑟琳•布拉甘扎公主為妻時,葡萄牙將孟買作為嫁妝送給了英國人。又有一說認為,孟買一名是根據「包畢爾」魚的名字而來,因為孟買灣盛產這種魚。
  還有人則認為:孟買是由迦提亞爾的農村女神「盟馬依」廟而得名。
英國人從18世紀開始填海造地,建設孟買。以前,孟買城由葡萄牙人控制時,只限制在從阿包勞港到摩訶勒希米和從根爾崗沃到鄔摩爾卡里范圍以內,到公元19世紀,才同阿包勞港、佛萊耶爾•萊格賴邁欣、毛迪•卡里、摩吉崗沃、登格港和耐爾芬斯頓連成一片。
  這樣先後經過幾百年之後,這些島嶼才連接起來形成今天的孟買城。
直到本世紀40年代,孟買的工業基礎還只是一種工業,即紡織業。但印度獨立後,機械、化工、冶金、電子、制葯、塑料、石油化工、寶石、首飾以及其他一些中小工業都獲得了高速發展。同時,各種服務行業,如銀行、保險、進出口、旅遊和娛樂事業也隨之蓬勃發展了起來。
  
小印度
幾百年來,孟買作為一個不斷膨脹的工商業中心,一直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移民。外來移民一時很難找到工作,很多人淪為乞丐流氓。在孟買找工作不易,找住房更難。孟買是世界上居住最為擁擠的大城市之一,市區每平方公里平均有4。7萬人。有人估計約有一半的居民住在貧民窟中。
  孟買居民在民族、語言和宗教上的構成均非常復雜,除了本國民族成份外,還有大約六十多個國家的僑民。在語言上,3/4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餘則分別使用其他9種主要語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種方言土語更是數不勝數。孟買有半數的居民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
  在市內可以看到印度教廟、基督教大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還有佛教寺廟等。因而孟買素有「小印度「之稱。
概況
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它不僅是印度的重要城市,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孟買素有「小印度」之稱,它是印度最有活力及最具國際性的大城市。
  
20世紀初,孟買有62種語言和方言。隨著區域的擴大,語言也不斷增多。在孟買可以看到各種文化、語言、民族和民俗的縮影。多少年來,人們把世界各地的語言和風俗帶進了孟買,使孟買成了「人類心理學的博物館」。開羅和君土坦丁堡是以民族混雜而聞名於世,可是今天已遠遠不能與孟買相比。
  有些學者認為,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像孟買一樣有著如此眾多的宗教、民族和復雜的文化。
三百年前,孟買原是一個高里族漁民的小村莊,如今,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莊竟發展成了世界上十大城市之一。
在孔雀王朝統治馬哈拉施特拉的歲月里,希臘人稱孟買地區為「海薄達埃希亞」,意思是「七個島」。
  構成孟買的七島是:高拉巴、摩吉崗沃、麻黑姆、希沃、沃爾利、阿包勞港和奧勒德•鄔門斯•阿依蘭德。
孔雀王朝的國王和阿育王以及西爾哈爾王朝的國王都統治過孟買。後來德於的國王毗摩代沃被阿拉鄔丁•喀拉吉打敗來到孟買。
  他遂在此建立了「摩黑迦沃迪」小城鎮,以後此鎮的名字演變成馬黑姆,它就是今天的孟買郊區。
關於孟買一名的來源,有許多說法。一說是由孟巴女神而得名。12世紀時的一部尼泊爾文書《達高納沃》里寫道,「在七島組成的孟買,有座孟巴女神(孟巴阿依)廟」。
  到後來「孟巴阿依」的變音就成了「孟畢」,「孟畢」又演變成「孟買」。至今孟巴女神廟還座落在孟巴女神湖畔。還有一說認為,孟買是葡萄牙語「包摩百姆」一詞的變音,它是「港口」的意思。公元16世紀時,孟買村控制在葡萄牙人手裡,英國人認為這里可以建立良港,想從葡萄牙人手中買去,葡萄牙人不同意。
  直至1661年英國國王查爾斯迎娶葡萄牙凱瑟琳•布拉甘扎公主為妻時,葡萄牙將孟買作為嫁妝送給了英國人。又有一說認為,孟買一名是根據「包畢爾」魚的名字而來,因為孟買灣盛產這種魚。還有人則認為:孟買是由迦提亞瓦爾的農村女神「盟馬依」廟而得名。
  
英國人從18世紀開始填海造地,建設孟買。以前,孟買城由葡萄牙人控制時,只限制在從阿包勞港到摩訶勒柯希米和從根爾崗沃到鄔摩爾卡里范圍以內,到公元19世紀,才同阿包勞港、佛萊耶爾•萊格賴邁欣、毛迪•卡里、摩吉崗沃、登格港和耐爾芬斯頓連成一片。
  這樣先後經過幾百年之後,這些島嶼才連接起來形成今天的孟買城。
直到本世紀40年代,孟買的工業基礎還只是一種工業,即紡織業。但印度獨立後,機械、化工、冶金、電子、制葯、塑料、石油化工、寶石、首飾以及其他一些中小工業都獲得了高速發展。同時,各種服務行業,如銀行、保險、進出口、旅遊和娛樂事業也隨之蓬勃發展了起來。
  
據有關報導,今天孟買的產業工人幾乎佔印度全國工人總數的10%,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總額的15%。在孟買港裝卸的國際貨運量佔全國的35%,飛機的吞吐量佔全國的60%。
多年來,孟買已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國際商業中心,同時也成了帶動印度全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在孟買的證券交易所不僅歷史最悠久,而且成交額也最大。
在孟買,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工業、技術、藝術和文化的精華集中地。許多世界聞名的機構都設在這里,如塔塔基本理論研究所、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全國表演藝術中心等等。孟買還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印度電影工業的所在地。
  
眾所周知,印度電影聞名於世,而印度的許多電影都是在這里拍攝的,故孟買又有「印度的好萊塢」之稱。印度大多數電影製片廠,如拉傑格普爾製片廠、摩合布薄製片廠、菲勒密斯坦製片廠、菲勒馬列製片廠、迦爾達爾製片廠等都在這里。一些電影工業單位和報刊雜志社也設在這里。
  
孟買瀕臨印度洋,岸邊有座宏偉壯麗的拱門,它就是著名的印度門,給人以深刻印象。它巍然聳立,宏偉壯觀,門前就是浩瀚的印度洋,門後是幅員遼闊的印度大地。這座門是當年殖民主義者征服印度的象徵,是他們躍武揚威的出發點。據說當年英國派來的總督都從這里登岸,一過這門,就算到了印度。
  印度經歷了長達200年之久的英國殖民主義統治,飽嘗苦難,受盡了掠奪與剝削。但曾幾何時,風雲變幻,滄海桑田,當年那暴戾恣睢、不可一世的外國侵略者已被趕出印度,那座拱門仍然巍峨聳立,而今象徵著印度人民站起來了,作了國家的主人。印度洋的海浪拍打著堤岸,濤聲震撼著全城,使我們依稀想像出英雄的印度人民反抗外國殖民統治者斗爭的動人場面!今天那座門成了歷史上興亡盛衰的見證。
  
孟買繁榮,名不虛傳。高樓大廈林立,工廠星羅棋布,商店內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公路上車水馬龍,人行道上行人摩肩接踵。這一切反映了孟買蒸蒸日上,繁榮發展。孟買市轎車數量之多,給人以很深印象,這點與其他城市有所不同,車輛不僅成患成行,而且成陣成片,密密麻麻,來往如雲。
  
孟買的夜晚,天空繁星閃爍,地上燈火齊明,交相輝映,照耀得如同白晝。你若登高眺望全城,萬家燈火,星星點點,有如萬千星斗置於足下,使人有凌空之感。
市內公園很多,園里林木茂密,遍布各種奇花異卉,色彩絢麗,芬芳撲鼻。花木的數目繁多,例如有幾丈高的花樹,有丈余的仙人掌,有最引人注目的蔓藤植物,同一株上開有各種顏色的鮮花,有紅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粉紅色的,各色花朵映襯,倍覺清幽艷麗。
  讓人吃驚的是,無論寒霜凜冽的冬季,還是在風和日暖的春季,這種花總是以熱情純潔的笑臉,迎接著來往如雲的遊人。「卿卿」、「喳喳」各種悅耳的鳥聲,陣陣送入人們的耳內,令人心曠神怡。還有那成群成群的烏鴉,不時在人們頭上盤旋,你若手中提有食物,它們對你更是「跟蹤追擊」,不肯離去;當你坐下休息,它們會認為「時機」已到,躍躍欲試,在你身邊轉來轉去。
  頑皮的猴子更不用說,個個死皮賴臉,「你進它退,你退它攻」,和你嬉戲個沒完。這一切為游園的人們增添不少樂趣,也為生活增加了不少生機。
孟買雖然是一個富有的城市,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處於貧困和匾乏的生活狀態。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旁邊緊靠著骯臟的貧民窟,這是到處可見的現象。
  其它方面也有類似情況的差別,高技術工業與陳舊的工廠相毗鄰;時髦的高級轎車同人力車在同一條狹窄道路上行進。
但是孟買是一個充滿機會和頗有希望的城市,許多貧窮的人僅靠他們的進取心和奮斗精神,努力地工作,就能上升到富人的行列。
孟買在前進!為了把孟買建設得更好,更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政府制定了各種規劃和措施。
  孟買過去經受了許多重大考驗而能不斷前進,當跨進21世紀時,孟買將是一個更加富有活力、繁榮、昌盛和美麗的大城市。

② 誰有雅加達的完整介紹

雅加達(Jakarta)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在芝里翁河口,瀕臨雅加達灣,東經106°49′,南緯6°10′,人口有850萬。多數居民為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等。絕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部分信奉基督教。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平方公里,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平方公里。
雅加達歷史悠久,早在14世紀就已成為初具規模的港口城市,當時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約在16世紀改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光榮之堡」。該港埠於14世紀歸屬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征服該地並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城」,簡稱為雅加達。1596年,荷蘭侵佔了印度尼西亞,1621年把雅加達改為荷蘭名字「巴達維亞」。1942年8月8日,日軍侵佔印尼後恢復了雅加達的名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成立,定首都為雅加達。1950年1月20日,印尼成立聯邦政府後,把雅加達改為巴達維亞,1950年3月31日改名為大雅加達市,1961年改為大雅加達特區至今。雅加達建城日為6月22日,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
雅加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幾百年以前,就已經是輸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稱為巽達加拉巴,意思是「椰林密布之地」,或「椰子林的世界」。1527年,穆斯林首領領導印尼人民打敗了葡萄牙殖民者的艦隊,收復了龔達加拉巴,把這里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思是「勝利之城」,「光榮的堡壘」,雅加達的名稱就由此演變而來。華僑稱它為「椰加達」或「椰城」。1596年後,荷蘭殖民主義者統治了印度尼西亞,換上了荷蘭的別名「巴達維亞」。1800年,印尼成了荷蘭的一部分,稱為「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成了荷蘭殖民者剝削、奴役印尼的大本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又侵佔了印度尼西亞,直到1945年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以後,雅加達這個名字才得到恢復,並定為首都。
今天的雅加達,已經成為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陸交通的樞紐,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交通咽喉,也是亞洲通往大洋洲的重要橋梁。國內外的許多船隻都把雅加達作為一個停靠站,在這里加水維修。郊區的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航空站之一。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無疑是一個傳統與現代、富有與貧窮對比強烈的城市。一眼看去,它猶如一個由鋼筋水泥組成的雜亂叢林。從城區高處俯望下來,隨處可見低矮的瓦屋摻雜在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柏油大道與青石小巷交叉縱橫,而金碧堂皇的高級酒店與高科技中心就座落在嘈雜擁擠的村莊不遠處。這一切都使人感到雅加達在致力發展其經濟時也需要一個更好的城市遠景規劃。
雅加達城區分為兩個部分,北面濱海地區是舊城,為海運和商業中心。南面是新區,為行政中心。今天已聯成一片,難以區分。雅加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綠草如茵,群芳爭艷。廣場東面是國家宮,原是荷蘭總督的官邸,現為印度尼西亞的總統府。廣場西面是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雅加達市的七大博物館之一,為東南亞最大的博物館。它是一座古老的歐洲式建築物,博物館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模型圖十分引人注目,上面有各民族的人物塑像,從模型圖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全國的民族分布、語言及經濟發展狀況。還陳列著佛教和印度教的石雕像、古代錢幣、印章、大天平、木製用具和古典樂器等。在陶瓷館內,展出的瓷器形狀各異,大多是中國唐、宋、明、清時代的產品。有些古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這些瓷器是千百年來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人民友好交往的見證,也是印度尼西亞社會文化的縮影。
雅加達是印尼三大旅遊城市之一,市內綠樹成蔭,街道兩旁遍植常綠樹種,世界著名的波格爾植物園及茶園坐落在此,還有獨立廣場公園、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安佐爾夢幻公園、千島群島、中央博物館、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等名勝古跡。科塔(Kota)是17世紀荷蘭古城鎮八達維亞(Batavia)的中心,其四周是由鵝卵石鋪成的塔門法塔西拉廣場(Taman Fatahillah Square)。從科塔這座精緻古老的荷蘭建築往北走,就會來到古老的帆船碼頭(Sunda Kelapa),在這里會令人回憶起當年世界各國各種帆船群聚的時代。
擁有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工商業首腦機構,數百個國內外公司企業辦事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多處。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主要工業有造船、紡織、汽車、裝配、建材、輪船、化工、化肥、食品加工、製革、印刷等。工業向郊區發展。爪哇島上有6條公路和鐵路在此會合,是交通樞紐。外港丹戎不碌為全國最大港口。建有珍卡蘭機場,是歐洲和大洋洲之間國際海空航線的重要中轉站。設40家醫院、100多所高校,其中印度尼西亞大學最著名。還設有許多科研機構、體育場、水族館、動物園、蘭圃、表演中心、海濱游覽區。有全國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中央博物館。出版25種報紙,5種周刊,有國家廣播電台和國家電視台。名勝古跡有舊葡萄牙教堂、國家檔案館、總統府、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舊市政廳、伊里安國家紀念碑、碧娜麗雅海灘的大型娛樂場尋夢園、雅加達縮影公園、拉姑蘭動物園、芝板那士避暑勝地、芝保達士植物園等。城市布局頗具英國風格。首屆亞運會和東南亞運動會曾在此舉行。
雅加達地勢南高北低,有大小10條河流經市區,最著名的是芝里翁河。雅加達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7度。受赤道影響,11月至翌年4月為西季候風,5--1O月為東季候風。整個地區由更新世沉積層構成,南部地區為沖積層的一部分,土地肥沃,植物四季常青,鮮花盛開不衰。
雅加達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家的經濟中心,主要工業部門有造船、紡織、汽車裝配、建築材料、化工和食品加工等。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雅加達的煉油廠 5世紀出現最早居民點。15世紀成為重要商港,同占婆、巨港、中國等均有貿易往來。16世紀被萬丹王國佔領,易名查雅加達,意為「勝利之堡」。16世紀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在此建立商站 ,簡稱雅加達。1619年摧毀荷蘭人商站再建城市,稱巴達維亞,成為荷屬東印度首府,逐步發展成世界海上貿易聯絡中心,貿易擴及亞、歐、非三大陸,並成為印尼主要城市和行政中樞。1949年獨立後復稱雅加達,1966年定為首都特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人口增長很快,移民主要來自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就業人口中以從事商業、貿易、銀行居多,其次是服務業、工業及交通業。城市分新、舊兩區。舊區近海是商業中心,新區是行政中心。逐年擴大,產品大部分通過外港出口。
5世紀出現最早居民點。15世紀成為重要商港,同占婆、巨港、中國等均有貿易往來。16世紀被萬丹王國佔領,易名查雅加達,意為「勝利之堡」。16世紀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在此建立商站 ,簡稱雅加達。1619年摧毀荷蘭人商站再建城市,稱巴達維亞,成為荷屬東印度首府,逐步發展成世界海上貿易聯絡中心,貿易擴及亞、歐、非三大陸,並成為印尼主要城市和行政中樞。1949年獨立後復稱雅加達,1966年定為首都特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人口增長很快,移民主要來自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就業人口中以從事商業、貿易、銀行居多,其次是服務業、工業及交通業。城市分新、舊兩區。舊區近海是商業中心,新區是行政中心。
市內的最高建築———獨立紀念塔,是雅加達的象徵。這座由蘇加諾總統所建的大理石碑,高137米,其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純黃金打造的火炬雕塑,象徵印尼的獨立精神。
在雅加達,有一處別具一格的旅遊勝地,每天遊客絡繹不絕,印尼人親切地稱它為「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又稱迷你公園)。這個縮影公園把印尼全國島嶼山川、都市港口、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按照印尼全國的地理位置,以縮影的形勢藝術地展現在遊人面前。公園坐落在雅加達以南10公里處,佔地120公頃,於1972年破土動工,1975年4月20日落成。在「印尼縮影」公園的大門口,登高望遠,鳥瞰全景,「千島之國」盡收眼底。一個個島嶼、一塊塊陸地,自東而西,似顆顆翠珠,鑲嵌在印度洋上、爪哇河畔。
在「縮影公園」內,印尼全國27個省的地勢景觀,風格各異的建築都照原樣興建。在這里可以欣賞蘇門答臘的熱帶風光,看到肅穆幽雅的白色寺廟和中爪哇島上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的小佛塔,也可以漫遊伊里安查亞島上的「熱帶原始森林」,看到古老陳舊的獨木小舟,用樹干搭成的高層茅草棚以及椰樹叢中金碧輝煌的宮殿等等。縮影公園的大部分建築和人物都是泥塑而成,可謂集印尼泥塑藝術之大成。每座房舍、院落,每處森林、草場之中,都有人物、鳥獸的塑像,大小比例與真的一樣。形形色色,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彷彿置身於現實之中。在公園大門的一側,建有一座環形銀幕電影院。其外形象一隻金色的海螺,佔地600平方米,館內設有800個座位,銀幕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專供放映介紹印尼風俗習慣、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的紀錄片。當電影開映時,觀眾雖然坐在椅子上,但卻感覺到一會兒是乘飛機穿越印尼的大峽谷,一會兒是俯瞰噴射熔岩和灰燼的火山,可以看到馬都拉人賽牛,也可目睹伊里安人狂歡,可參加巴厘人的葬禮,也可出席爪哇人傳統的結婚盛典,還可以嗅到竹筒米飯的香甜。
新區的丹姆林大道,寬闊整潔,現代化的豪華建築參差林立。這里是銀行、大公司雲集之地,有印尼的「華爾街」之稱。
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
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是印尼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於雅加達獨立廣場東北邊,建成於1979年。該清真寺佔地面積93.5公頃,建築面積93400平方米。屋頂上有一個漆成白色的巨大 半圓形頂蓋,十分醒目。
印尼重大的伊斯蘭教活動和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印尼總統及政府要人經常到這里作禮拜。
雅加達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位於雅加達中區,又稱莫迪卡廣場(Merdeka為獨立之意),有著天安門廣場的地位與規模。四周街道寬闊整齊,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綠意盎然。
廣場北為總統府,東北方有印尼最大的伊斯蒂赫爾大清真寺;西街上有國防部大院和中央博物館;東邊是火車站。廣場東南角上有一組根據《摩珂婆羅多》史詩中故事情節塑造的群馬拉車的雕塑,十分壯觀。在紀念碑西側的公園里有一座音樂噴泉。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位於雅加達市區以東約26公里處,1975年建成。這里有印尼各地的民房、湖泊、公園、紀念塔、購物中心、露天劇場、纜車、火車、水上腳踏車等各種實物的模型,相當於印尼的縮影。
公園中央設有巨型印尼群島模型圖,四周園地劃分為27個區,代表印尼的27個省區,如中爪哇區、巴厘區、雅加達區等。每個區內有當地傳統特色的建築物,並種植當地特有的植物。遊客還可乘小船游覽「印尼各島」。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內建有博物館、圖書館、影像中心、少年宮和兒童樂園,青少年可定期到公園學習傳統音樂和舞蹈。其中最醒目的一座建築物是金蝸牛全景式電影院,每天定時放映「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等全景電影。
民族紀念碑
民族紀念碑是雅加達市的象徵,位於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公園中央。1959年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這座石碑高137米,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黃金製成的火炬雕塑,象徵著印尼的獨立精神。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印尼人民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紀念碑旁還有噴泉、水池以及民族女英雄的雕像。
中央博物館
中央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獨立廣場西邊的獨立西街,建成於1868年,是印尼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座歐式的白色建築。館前草坪石墩上立有一座銅大象,為1871年暹羅王拉瑪五世來訪時所贈,故博物館又稱「大象博物館」或「象屋」。
博物館中設有金銀飾物室、青銅器室、貨幣室、古物展覽室、史前展覽室、木器展覽室、民俗展覽室、東印度公司陳列室等,其中包括30萬年前爪哇猿人頭骨化石、三四千年前中國青銅時代的鼎和鬲、中國古代的陶瓷器和古幣、爪哇島上的象首人身佛像、蘇門答臘島獨特的房屋模型以及皮影戲、木偶戲道具等。
安佐爾夢幻公園
安佐爾夢幻公園是印尼最大的游樂場所,位於雅加達市區北端,緊靠雅加達海灣。園中建有新型設計的大旅館、露天電影院、水族館、海豚表演池、人造波浪大型游泳池、網球場、海賓茅舍、藝術品展售亭、回力球場、高爾夫球場、保齡球場、跑車場、跑馬場、海灘、夜總會、蒸汽浴室、賭場、按摩院、兒童娛樂場等。
夢幻公園內還建有別墅區,具有典型的印尼民族特色。藝術市場中陳列印尼民間工藝品,藝術家還在現場為遊客製作繪畫和雕刻作品。黃昏時分,露天舞台上將演出巴厘、加里曼丹等地的土風舞
印尼交通十分便利,航空網以雅加達為中心,與國內外主要城市交織而成,火車以雅加達為始發站,來往於爪哇島和蘇萬答臘島間,雅加達高速公路情況良好,旅遊車、專線車行駛在環島間,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是出租汽車、三輪車。
航空: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北京途經廈門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廣州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印度尼西亞亞鷹航空公司每周有印尼雅加達飛往中國廣州的航班。
機場:
SoekarnoHatta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以西約20公里處。機場中央是三座航空大廈,一座是國際航線專用,其餘二座供國內航線使用。國際航線航空大廈一樓是入境廳,有錢幣兌換處及旅遊服務中心;二樓是出境廳,內有餐廳、免稅店、禮品店等。搭乘的士或巴士前往市區,約需半小時。國際航班機場稅15000印尼盾,內航班機場稅5500印尼盾。
火車:
以雅加達為始發站,環島的車次有:
Bima號:雅加達--日惹--泗水行駛16小時30分
Mutiara號:雅加達--泗水行駛:15小時30分
Parahyangan號:雅加達--萬隆行駛3小時20分
火車站:
市內主要車站有庫答車站(地址:J1.stasiunNO.1)及"Gam-bir"車站(地址:J1.MerdekaTimur)。
汽車:
旅遊車、專線車有綠、藍、黃和紅白相間四種顏色,分別行駛在不同的線路上,行駛在雅加達--巴厘間空調車由SariExpress公司經營。
印尼的飲食文化已趨國際化。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遊客走到哪裡,都不必擔心吃不到中國菜餚。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中國餐館供應的甲魚湯,價格比中國便宜許多,很受華人喜愛。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寇、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喜歡吃辣的遊客不妨試一試。
印尼人大都信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而是以牛羊肉為主。巴厘人正相反,他們信印度教,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炸香蕉及用米粉、糯米粉、麵粉、木薯粉、豆粉加椰蓉、糖等製做的各種糕點。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炸香蕉片招待客人。
印尼市場上水果品種齊全。最受外國遊人喜歡的是當地產的各種熱帶水果,如有「水果之王」之你的榴槤,有「水果之後」之稱的山竹,以及芒果、紅毛丹、杜古、蛇皮果、木瓜、人心果、牛心果、西番蓮、香蕉、菠蘿、番荔枝、鱷梨、柚、橙等。蘋果、梨、柑桔、葡萄等水果,以從美國、中國、澳大利亞進口的品質為佳,深受當地人喜愛,但價格較高。在餐館或宴會桌上,也常用西瓜、白蘭瓜等作餐後水果。
作為餐桌上的飲料,常用的有各種酒、礦泉水、啤酒以及各種果汁。印尼產量最大的礦泉水,牌子為「阿瓜」(Aqua),在訂餐時若要礦泉水,說「阿瓜」即可。印尼國產的一種啤酒,牌子為「賓當」(Bintang),在國內享有盛名,大小飯店都有供應。中國的青島啤酒已開始進入印尼市場,但只有在少數中餐館才有供應。餐桌上常用的果汁有椰子汁、橘子汁、西瓜汁、白蘭瓜汁等。新鮮的椰子在印尼各地、各旅遊景點隨處可見,且價格便宜,是很受歡迎的飲料。
印尼市場上,除紡織品和服務外,一般商品的價格都不比中國便宜,大可不必花錢去買一般商品,而選購有印尼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
印尼的工藝品和紀念品花色品種繁多,各有獨特之處。其中有巴迪布、格里斯短劍、木雕、銀製品、銅或銅合金神像、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景物模型如婆羅浮屠佛塔、甫蘭班南陵廟等、彩貝製品、丁香串藝術品、天然寶石、印尼風景畫如巴厘島等,裝飾扇、牛角制工藝品、果核小工藝品、龍目島瓷壺、都是外國遊客喜愛的物品。
印尼的銀製品分兩大類,一類是我們熟悉的純銀或銀合金製作的裝飾品,另一類銀製品則是用一條纖細的銀縷按圖案設計焊接而成的。其作品做工精湛,玲瓏剔透,十分美觀。銀制工藝品的造型很多,有一些小巧玲瓏的花形銀胸針、銀耳環、既美觀又便於攜帶,常成為遊客的首選之物。
巴迪布是一種臘染印花布,其特點是布上印有多姿多彩的彩色圖案,有幾何圖形的,也有各種花鳥圖案的,有對稱圖案,也有不對稱圖案。其色彩一般以黑、紅、黃為主色,鮮艷明快,也有以藍、褐、白為主的,看上去凝重深沉。這種布不僅深受印尼人民喜愛,而且早已世界聞名。用它製作的長袖男襯衣和女士沙籠已被定為印尼國服,適於在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場合穿著。
遊客在選購巴迪布,道德要注意其製造工藝,用傳統手工繪制印染的巴迪布,做工精細,列具藝術價值,但因耗時費力,一般價格較貴。機制的巴迪布,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更經濟實惠,但藝術價值遜於手工製品。
印尼的木雕,尤其是巴厘木雕,享譽國內外,到印尼旅遊的外國客人幾乎無人不買一二件巴厘木雕留作紀念品。巴厘木雕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它最初與巴厘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
人們把自己崇拜的印度教諸神用石頭或木頭雕刻出來,供奉在廟宇、庭院、堂室內。後來代代相傳,便產生了無數能雕善刻的巧匠。巴厘木雕大都用質地堅硬、花紋細密的烏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態,有栩栩如生的神鷹、神牛、雄獅、雄牛等動物及各種禽鳥,有維妙維肖的巴厘漁夫、少女、有民間故事中膾炙人口的傳奇人物,也有當代各種抽象藝術形象。
印尼的土產聞名全球,首先會令人想到的是印尼花布(巴迪布),精緻華麗的圖案,表現印尼的特色。這是12世紀時從印尼皇家傳出來的技術,通過將布蠟染,把動物、人像排成幾何形,色彩則是傳統的藍色和茶褐色。
其次就是印尼的工藝品,種類繁多,富有南國風味。其中格里斯短劍、木雕、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榕木手杖、銀製品等最具有收藏價值。
印尼出產各種香料,多種午香料的味道,再加上辛辣就成為印尼菜的特色。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沙爹,正宗印尼沙爹是將牛、羊或雞肉切成正方形的薄片,用紅蔥、辣椒、糖、酸果等調料腌兩小時再烤,喝一杯冰涼的印尼啤酒,吃一串沙爹,其樂無窮。「增多冰」是一道別致的甜品,用綠豆粉做成像布丁的菜凍,裡面有一顆顆的結晶,放了椰子漿和爪哇糖,就成為印尼的特殊口味了。
爪哇咖啡也值得品嘗,最主要是因為印尼式的飲法有所不同,在印尼是不喝熱咖啡的,稍微冷卻之後才是頂好的咖啡。
雅加達早在巴達維亞時代就是一個沿海重鎮,當時荷蘭殖民者利用人工河渠作為城市排水系統,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那種能乘坐10來個人左右的小船是那個時代人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人們每天都乘著這種小船走街串巷生活著。當時的雅加達被西方世界稱之為:東方的威尼斯。
隨著時代的發展,道路也不斷增加,如:高速公路,公車專用道(Busway)等,印尼這個全國最大的城市已經很少看到這種交通工具,取而代之的當然是現代交通工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了。過去被美譽為「東方威尼斯」的美名,如今已經成了過去,人們似乎完全忘記了以往的傳統習俗。
不過在雅加達至今仍有一些地區:順德區(Sunter),海灣區(Ancol),海口區(Tj.Priok)等,至今還能看到這種傳統的交通小船,不過這樣的公共交通小船已不再肩負主要的交通職能,而成為送人過河的渡船罷了。一些生活在舊時代的老人們還不時地回憶起往日的雅加達風情,不由得唏噓嘆息一番。
其實只要把貫穿全城的水渠治理干凈,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仍然保留著這樣地方傳統習俗,將會成為吸引遊客的雅加達特色的景點之一。就像泰國的「水上市場」為世界遊客到泰國旅遊時必到景點之一。

③ 為什麼世界上最色的國家是印度

為什麼世界上最色的國家是印度?

提起印度

第一個反應就是開掛了的國度

火車上不僅是賣站票的

竟然還有掛票!!!

就是這個人口第二大國

幾乎人人對「色彩」極其的痴迷

就連國家建築也是各「色」各樣

當之無愧是最「色」的國家

圖via探雲

烏布代爾曾是古代王國莫卧兒王朝的都城。寧靜美麗的湖面和白色的宮殿群,被人們譽為拉賈斯坦邦最浪漫的地方。007系列早期電影八爪女曾在此取景,讓烏布代爾聲名大噪,被西方的旅行雜志「travelandleisure」投票評選為09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

當然,印度

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

這個發明了燦爛文明的國家

這個充滿色彩的國家

這個最「色」的國家

值得一看的景點遠不止這些

……

機智問答

問1:印度旅遊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最佳旅遊時間。

問2:印度和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答:印度比北京慢2個半小時。如北京時間中午12點,即是印度時間上午9點30分。

問3:在印度用手機撥打國際長途費用是多少?

答:印度話費屬於中國移動的3元區,主叫為每分鍾2.99元。

問4:在印度旅行可以喝生水嗎?

答:不可以。喝水最好買當地的礦泉水。

問5:在印度消費可以刷銀聯卡嗎?

答:不可以。印度只能刷VISA或者MASTER CARD,MASTER CARD尤其好用。在印度使用現金是比較安全的。

問6:印度酒店有Wi-Fi嗎?

答:印度的正規酒店都有Wi-Fi,只是有些免費有些會收費,需要在入住酒店時確認。

問7:在印度旅行公共廁所容易找尋嗎?

答:在印度很難找到公共廁所,如有需要可以去麥當勞。那裡有方便干凈的洗手間。

問8:在印度可以像在國內一樣穿吊帶裝和熱褲嗎?

答:印度是宗教國家,相對保守,穿著太暴露一是不能進入各種印度教、錫克教廟宇,二是不符合印度國家的國情,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問9:在印度的旅遊景點相機可以隨意拍照嗎?

答:印度很多景點除了人需要買門票外,還需要為帶進景點的相機購買門票,而且相機的門票絕對不比人的門票便宜。很多地方為保護古跡和文物,還禁止使用三角架和閃光燈。

問10:在印度旅行可以隨便拍當地人嗎?

答:印度人很熱情,也很喜歡和你這個「外國人」合影,但前提是你要在拍照前徵得同意,不要貿然將鏡頭對准當地人。

問11:印度有什麼特產?購買時是否可以討價還價?

答:印度的特產非常多,從香料、手工藝品、雕像到各式的克什米爾羊絨披肩、印度莎麗應有盡有,商品價格也非常便宜,而殺價是在印度購物的准則。印度人通常覺得外國遊客都非常有錢,因此他們對商品所出的價格往往會高出原價2-3倍。如果你想以最合理的價格買到喜歡的商品,殺價一定要殺得准而狠。

問12:印度人飲食有什麼禁忌?

答: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能用右手遞接食物。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不要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印度人認為左手是骯臟不幹凈的。

問13:印度都有哪些宗教信仰?

答: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但不是印度唯一的宗教。印度9大宗教分別為:印度教,伊斯蘭教、 錫克教、佛教、耆那教、基督教、祆教、猶太教、巴哈伊教。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

問14:在印度旅遊是否安全?

答: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盡管底層低收入者數量巨大,但是在宗教對道德約束力的作用下,絕大多數人都非常安分守己。印度人的戒備心不強,很多人都把手機錢包置於很明顯的位置,從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其安全的程度。 當然,印度也有小偷,只要我們在旅遊時加強戒備心,還是很安全的。

問15:印度就是臟亂差嗎?

答:其實不然。經測試印度的空氣質量比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都好,其原因有多種:比如汽車的絕對數量少,大排量車更少,城市緯度低,距離海洋距離近等等。 也許你走在首都德里以外城市的大街上,腳下可能會有垃圾,可能會不小心踩到牛糞。但你絕不會踩到粘痰,更不會踩到煙頭。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印度美麗海濱之城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軍官蘇萊曼尼多少歲 瀏覽:654
什麼造成了英國溫帶海洋性氣候 瀏覽:260
印尼巴士模擬怎麼沒有乘客 瀏覽:609
全中國有多少個吳晶晶 瀏覽:113
伊朗為什麼要聲明打以色列 瀏覽:898
在印度有多少中國老兵 瀏覽:270
印尼雞翅木是什麼木 瀏覽:734
義大利的人英文怎麼寫 瀏覽:79
伊朗政治地位怎麼樣 瀏覽:125
去印度進口牛肉多少錢 瀏覽:557
除了義大利面還有什麼吃的 瀏覽:600
德龍和印尼什麼合作關系 瀏覽:979
你在英國過的好嗎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57
如果你是總統怎麼管理印度疫情 瀏覽:370
義大利粉螺絲怎麼做好吃 瀏覽:664
泉州哪裡有賣印尼棕 瀏覽:881
中國如何保護核物理學家 瀏覽:884
伊朗天天用什麼東西 瀏覽:142
義大利法國德國哪個好 瀏覽:183
印度新德里鄰國是哪個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