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軟體很厲害嗎常見的軟體哪些是印度的
印度不是軟體很厲害,是軟體外包很厲害,印度沒有幾乎沒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不過大家所熟知的WINDOS確實主要是印度人寫的,只不過微軟拿下之後占據了主導地位,大家對這些不了解而已。
一分為三看待中美印IT互聯網行業總體來說,美國是軟體行業厲害、互聯網行業也厲害,美國人不論是做系統軟體、應用軟體,或者我們換個話說,就是不管是做行業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應用生態搭建,美國都是當今世界工業水準最高的。這得益於美國強大的教育和人才引進計劃,全世界的頂尖人才都願意前往美國學習、生活、工作。
我國是傳統軟體一般,互聯網網厲害,這跟我們不善於創新但善於模仿有很大的關系,加上我們國家是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我們在互聯網行業採用相對封閉的政策,這就讓很多國外的互聯網巨頭比如Google、Facebook就不能很好的進入中國市場發展,反過來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很好的模式創新,所以我國互聯網發展好。傳統軟體創新難度比較高,因此我們也很難發展起來。
印度是傳統軟體很強,但互聯網一般。印度傳統軟體很強的原因是印度的外包很厲害,反過來印度採用相對開放的互聯網策略,國際巨頭進入印度市場之後不受政策的限制,巨頭紮根之後,創業公司就很難從這些領域殺出來。因此印度傳統軟體行業不錯,但是互聯網行業一般。
印度是軟體「富士康」,准確地說是外包厲害印度的軟體行業就跟我們國家的代工廠一樣,在性質上有類似的地方,只不過從產業結構來說,軟體產業更像是智力密集型企業,而代工領域更像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印度的軟體外包廠商,比如大名鼎鼎的TCS、Infosys、Wipro、HCL等等,都是行業里非常著名的,可以說就是軟體領域的富士康。
經過40年的發展,印度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傳統軟體生產基地,全世界最大的外包軟體生產基地,行業收入規模在2014年就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金,佔到了當年印度GDP的7.5%,這些收入佔比中,海外收入佔到了691億美元。
在美國微軟、甲骨文、IBM等眾多傳統軟體巨頭的影響下,美國軟體行業基本上很難誕生太多原創軟體巨頭,只能盡可能尋求做巨頭的外包,做行業的補充,這一點跟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同樣由於印度採用的是相對開放的互聯網策略,導致了印度很難發展起來自己太多的互聯網企業,這一點印度跟除我國之外的國家也類似,Google、Facebook、Amazon等巨頭已經在印度很好的紮根,很難殺出一個競爭者。
印度有個大名鼎鼎的IIT、印度擅長培養職業經理人不是說印度理工真的比美國名校強,但是印度理工的教學體系和美國無縫連接,同時印度理工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工程師文化,這讓印度人在美國矽谷如魚得水。
印度之所以擅長培養軟體和互聯網人才,主要還是因為印度出了一個大名鼎鼎的IIT,印度理工是全世界錄取率最低的學校之一,在印度有個謠言說,只有沒辦法被IIT錄取的學生,才會去美國的MIT、Stanford、CMU、UCB等著名的IT名校。即使是謠言,這也側面反映了印度理工在印度人民眼裡的地位。
IIT之所以強,主要還是兩個因素,印度是全英文授課,甭管人家讀音多麼怪異,他們的學生都是直接使用英文教材,縮小了跟英美教育的差距。同時IIT有著強大的工程師文化,幾乎就是以培養工程師為主要目標,印度的工程師文化是要遠遠超過國內的,甚至很多方面比美國還要瘋狂,要知道工程師文化在MIT、Stanford已經很強了,但是這一點在印度更為明顯。在印度人眼裡做工程師,就意味著可以去美國矽谷改變自己的人生。
在不少的印度人眼裡,在印度IIT、班加羅爾大學為代表的學校讀完本科,接著去美國Stanford、MIT為首的名校讀個碩士,最後在去一些商學院拿個MBA的學位,基本上就是沿著工程師向職業經理人轉變的過程。微軟CEO納德拉、Google CEO皮扎伊都是印度人。
生活在中國的吃瓜群眾其實很多時候看不上印度的,但是不得不說在軟體領域,甚至IT領域,印度挺厲害的。且不說微軟、谷歌等知名的互聯網公司CEO都是印度裔人(這點上就已經領先中國,目前沒有華人或者華裔擔任全球市值前十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CEO),更重要的是據說美國的軟體50%交給了印度外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沒有印度人,美國軟體公司會停業。
但是網路上卻有另外一種聲音,說印度的軟體業發達是一種虛假的繁榮,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泡沫。
為什麼這么說呢?
1 .缺乏巨頭公司和頂尖人才
不管是微軟還是谷歌,或者阿里巴巴等,都不是印度的公司,而是中國和美國的。而且在頂尖人才這塊,不管是谷歌的CEO,微軟的CEO,其實都只是印度裔,並不是印度人,說到底已經算是人家美國的了,不是印度的。
印度雖然號稱「世界的辦公室」,軟體業確實非常的發達,服務於世界。但也不要過於拔高,畢竟從事的基本都是一些低端的軟體外包業務,缺乏核心競爭力。
2 .要稱霸軟體業,不僅是外包,更要看產業鏈資源
簡單講,想要再軟體業領跑全球,必須吸引真正掌握軟體核心技術的人才,以及培養或者孵化出像微軟和谷歌這樣的軟體公司。同時對軟體業的產業鏈掌控能力也要夠強,比如軟體業息息相關的半導體等產業。但實際上,而要完成這些對中國來說都困難重重,更何況印度呢,簡直就是難於登天了。
3. 人才外流到美國非常嚴重
印度確實能夠年產數十萬軟體行業人才,尤其是碼農,但是可惜的是,印度並不具備匹配的軟硬體歡迎吸納人才,往往頂尖的人被吸引到美國去了,甚至未來還可能被吸引到中國來。
培養人才和能用到人才是兩碼事,前些年不也在討論中國人才外流到美國去,但實際上對著中國經濟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才有迴流了,甚至還將研究院建到美國。但目前印度還做不到,還需要時間。
4. 但並不意味著印度沒有優勢
尤其是在美國,印度人和印度裔更團結,喜歡抱團作戰,這其實是一大優點。
簡而言之,一個國家的產業水平和綜合國力密切相關,只有經濟實力強的國家才能培養和留住人才,畢竟教育交通和醫療的配套,甚至是居住環境都和經濟實力密切相關,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軟體業不能形成氣候的根本原因。
上初中那會,地理老師給我說,你們千萬不要小瞧印度。實際上,我們中國就硬體厲害,反而沒有印度在軟體方面的優勢。 確實,印度的軟體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頗有地位的存在。甚至於,你會發現,微軟,谷歌等等CEO都是印度人,並且還畢業於很出名的一所印度學府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
實際上,印度軟體雖然在很早之前表現出色,然而現在的印度軟體事業,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曾經的優勢已經漸漸的消失。
雖然,在1999年印度成立了IT產業部,也就在那幾年,印度造就了各種軟體奇跡。
然而,你必須要看到,印度看似軟體出色,實際,印度只是軟體外包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為有無數個軟體產業園,全球各大軟體巨頭遍布於此,主要承包軟體開發業務,這並不是他們軟體厲害,只是形成了產業規模。
可是,我可以給你說:
實際上,印度的fosys、薩迪亞姆計算機服務公司和HCL技術公司,基本都是印度的外包軟體公司,確實他們很強,可惜就像富士康一樣,天天在給外國品牌打工而已。 我實在找不到,我熟知的印度軟體。
前段時間印度封殺上百款中國的APP沸沸揚揚,很多印度人那時發現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那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那麼多的常用軟體背後居然都是中國血統,印度本土企業居然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過不得不承認印度的軟體產業還是相當具有實力的,但是也只局限於項目外包,至於其他方面則是爛的一塌糊塗。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本土經濟依舊非常落後如果大家對互聯網行業關注比較多就會發現,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 科技 的進步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比如我們最有優勢的移動支付,如果不是4G網路以及手機走進千家萬戶,那麼我們很多人依舊只能使用現金,移動支付也很難發展的起來。
印度國內目前是什麼情況呢?從整體上看經濟建設依舊十分落後,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還處於沒電的地區;不少人還在貧困線附近掙扎,每天只能維持溫飽;截止到2019年,印度的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也不足30%,買不起智能機的更是占據絕大多數。沒有智能手機和電腦,那麼這也就意味絕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無法成為印度互聯網公司的有效用戶,
這個因素嚴重的制約了印度互聯網企業的發展。
如果本土企業不能在國內站穩腳跟,並且積累到足夠的用戶資源以及資金,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向國外發展,這也是其他國家很少有印度軟體的重要原因。
印度的人才大量流失這也算是印度本土網路企業發展不起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人才大量的流向國外。據相關數據顯示印度是全球人才外流最多的國家,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才流向了國外,並且大部分都不再回來了。人才的流向主要是美國,許多行業巨頭內部都有印度高管的身影。
其實這也比較好理解,一個人才如果留在國內,本土的企業基本上沒幾個像樣的,最多也就是把一個外包公司做大做強。如果去國外呢?不止意味著更高的薪酬,並且還有更大的舞台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兩者取其一的話,肯定是出國更加讓人心動。
不過這也算沒辦法的事情,現在擺在印度面前的就兩條路,選擇快速發展本國經濟或者是給人才提供足夠多的福利政策。不過從目前的形勢上印度並沒有對人才流失表現出足夠高的重視,自然也就對這兩條路興致缺缺。印度的互聯網人才如果不想在國內做外包,那就只能出走國外,那麼人才流失的現象也會一直持續下去。
印度本土企業缺乏創新其實從大局上看印度的軟體外包雖然每年從國外賺取了足夠多的利潤,但是也對印度互聯網行業造成極大的傷害。
軟體外包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是缺乏創新性。只需要拿到客戶的需求,全部按照要求來就完事了,完全沒有什麼需要創新的地方。印度互聯網企業參與外包的數量越多,能夠自主研發的企業自然越少,空白的國內市場自然給過其他國外的企業可乘之機。
在印度封禁我國數百款APP後,印度出現了大量的山寨APP,不止在功能上完全相同,甚至連產品的logo都大體一致。比如我圖片中展示的就是我們熟悉的茄子快傳的山寨版,基本上十多個APP在logo上都沒明顯變化。能這么沒臉沒皮的完全復制,也就是沒創新性的印度企業能乾的出來了。
總的來說印度能出現互聯網巨頭的概率遠小於中國,除非未來印度國內的互聯網環境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企業也能更加註意國內市場,否則他們的互聯網企業永遠都是被外包的打工仔。
印度軟體外包業務很多,在美國很多 科技 簽證給了印度的IT工程師,微軟和谷歌有不少印度的IT工作者。印度軟體主要於出口銷售。由於大力發展外包軟體,本土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識產權。
常用的軟體,windows有印度編程人員參與開發。
印度的軟體並不厲害啊,軟體設計流程中比較重要的架構和函數庫印度都不行,軟體相當於蓋房子,中國的高級程序員做的是設計、規劃、架構方面的工作,但這些工作做完了,還需要和水泥、需要搬磚、需要壘磚、需要抹灰……這些工作誰來做呢?當然就交給印度的程序員來做。
為什麼印度人搬磚會發達呢?全靠歐美給印度定向做的產業轉移,把軟體搬磚業外包給印度來做,而且是給印度的班加羅爾做,其它地區的人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即便如此印度人幹得也並不怎麼樣。從產品角度來說,蘋果的iOS和Mac OS外包給印度人開發之後bug滿天飛,被用戶戲稱為咖喱味系統。從答主本人的生活經驗來說,印度碼農簡直就是災難,代碼寫得一點都不標准,維護難度直接上天,溝通又十分困難,操著奇怪的口音,態度又十分懶散,發他們郵件,從來沒有當天回的,拖個二三天不是個事,即便聯繫上了也是各種扯皮,說真的,印度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沒有契約精神的種族。
至於在矽谷的地位,例如在微軟,寫程序的不是代碼寫得好就行了,同時還需要處理好和團隊成員溝通並且向上級主觀解釋自己工作價值的任務。阿三哥程序員代碼寫的雖然不怎麼樣,但人家阿三哥能夠在職業上一心往上爬,會表達會展現自己,而且非常抱團和排外,只要有一個阿三混到了高層,馬上手下就會全部變成阿三。阿三的IT工程師編程能力不強沒關系呀,人家只要會和上面的高層領導做好溝通,然後按照理解把這些任務具體分配給底層的碼農去完成就OK。
很多人對印度的印象就是臟亂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極其出色。
據相關數據統計:矽谷的工程師中三分之一的都是印度裔,美國的高 科技 公司中有7% 的總裁就是印度人。
全球500強的企業中,印度籍的CEO是外籍CEO中數量最多的。包括谷歌、微軟的CEO。而印度人在矽谷創建的公司占矽谷公司的比例是15.5%。
印度的大學;印度理工大學,世界上最難考的大學之一,只是很多畢業生畢業後都去了美國矽谷深造。
印度的軟體公司,大多都是外包,從事著軟體外包的工作。比如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中很多部分都是印度人開發完成的。也就造成了印度軟體的落後。
印度比較大一點的軟體公司有Infosys、薩迪亞姆計算機服務公司和HCL技術公司等。但是其軟體產品卻是不怎麼出名。
正好對你這一行比較了解。
印度的IT行業比較發達,而且例如新加坡、美國很多IT企業的高管、部門的Leader也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一個特點是無論英語說的怎麼樣,非常敢說,而且比較抱團。
再說說印度的IT,他們貧富差距比較大,這個行業也是比較賺錢,而且能往外走的行業,所以有些大學生甚至高中生會參加IT的培訓。學習努力刻苦。但他們開發軟體的效率不如中國,一個很小的需求要很多天才能完成。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的速度是遠遠快於他們的,無論是從電商還是從社交等方面的軟體來看。
那常用的軟體中國人用的比較少,他們的軟體開發的交互體驗,不一定適合中國本土的用戶。
印度是軟體服務業發達。
windows等美國軟體或許就有印度程序員編寫的代碼,但windows並不屬於印度軟體。以程序員身份進入軟體公司編寫軟體代碼,和作為公司老闆經營一個軟體品牌,完全是兩碼事。
中國國內確實沒有見過印度品牌軟體。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本身有很強的it需求,用於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些都是由中國本土it企業完成,沒印度什麼事。
印度所謂的軟體業其實就是歐美軟體公司的苦力,干最臟最重最沒技術含量的活。
『貳』 印度首富27層豪宅矗立貧民窟,每月僅電費就高達70多萬人民幣!
近日,彭博社的一篇報道稱,馬雲爸爸亞洲首富的位置
被一個身價2964億的印度人搶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在齊齊的印象中,印度整個國家在國際上處於比較貧窮的國家,即使是有錢人但也不會有錢到哪裡去,但是!!!這個叫做「穆克什·安巴尼」的男人,用謎(超)一(多)般(金)的微笑,成功的吸引了全球(女性)的眼球。
為此,齊齊特意去查了一下他的資料,發現關於這個印度富豪的父親,是印度政商兩屆都極具影響力的德魯拜,來頭灰常大,所以說這是個富!二!代! 有錢, 很有錢, 非常非常有錢!
跟很多的富二代一樣,穆克什·安巴尼也喜歡住豪宅,有僕人伺候,而他的土豪程度卻是沒有一個富二代能夠比得上的!!!
他住著 67億元的27層的豪宅, 擁有 600名僕人伺候, 而他的 家庭成員只有6個人, 這意味著平均 每一個人就擁有100名僕人。
據說,這座大廈建立在孟買的市中心,大概相當於北京的二環內,整座大廈有173米,總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比法國的凡爾賽宮還要大!每個月僅電費就高達70多萬人民幣!
據說,1到6樓全是車庫,共有168個車位,全都是賓士、寶馬、阿斯頓馬丁、勞斯萊斯、賓利等名車;7到8樓是大堂、大廳、劇院;9樓到12樓是空中花園、健身房、游泳池、瑜伽房、舞蹈房等區域;12樓以上是家人的核心住宅區;頂樓是一個直升飛機場。
據說,這是他們家大廳的位置。雙向 樓梯 的設置,可想而知,大廳該有多大!
據說此處是會客廳。亮橙色的 沙發 在光亮通透的空間里顯得格外耀眼。
據說此處是空中花園。庭院中印度濕婆等大型雕塑,應有盡有。
據說此處是家庭醫院,照顧著一家人的千金之體。
據說穆克什·安巴尼的夫人妮塔·安巴尼說不喜歡千篇一律,於是大樓20多層有著不一樣的景緻。
據說此處是一個角落的衛生間。看著都覺得用「奢華」來形容都有所欠缺了!
一看就知道哪棟是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豪宅了吧!不知道旁邊的貧民面對首富鄰居會作何感想!
這樣的豪宅除了亮眼和羨慕,齊齊還能說什麼呢?有錢人的世界,簡直無法想像!好了,不說了,齊齊去搬磚掙錢啦!
『叄』 印度底層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窮困悲慘嗎
工作原因,我去過印度多次。每次一出機場,找到來接自己的司機,就直奔當地最好的五星級酒店。每天從酒店往返公司,也是專車接送。招待宴請也全部是在五星級酒店,無非就是如果住在酒店A,那麼宴請就在酒店B,圖個新鮮感。
我想她們是不是晚上直接就在那睡覺的?問當地印度人,說應該不是,她們只是早上過來,因為這里有陰涼。那麼一邊乘涼一邊做點什麼吧?不,什麼都不做,不打撲克,不讀書報,甚至不聊天。他們就像烏龜一樣靜息,熬日子。
我看著他們,覺得可能世界上真的有些人,他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他的人生是毫無價值的。深切的悲哀。
『肆』 為什麼中國人去印尼工資很高
大約是七八百萬印尼盧比,相當於人民幣3千多至4千元的樣子。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兩千零印尼盧比。
出國去印尼打工怎麼樣出國去印尼打工還是不錯的。如果不是一二線城市,可以選擇去印尼打工。不過在這邊沒有什麼可以消費的地方,工業園區沒有飯店,消費場所,我們唯一可以消費的就是一兩個中型超市。匱乏的物資供應,在加上精神層面的問題,慢慢的使人會有一種厭倦的心態。現在疫情期間,更是小心謹慎,每天幾乎就是三點一線,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在無其他項目。有時也在想,我們到底為了什麼來到這里,每天就是為了那幾兩碎銀忙碌不停?有時真想離開這個地方,回到祖國的懷抱,但又覺得,回去了不知道自己能做點什麼好,或許還不如在這里拿著更高工資待遇。疫情還沒過去,好多人都說今年不適合辭職,大災之年維持現狀最好,或許他們說的是對的,我只有堅持,在堅持,或許堅持下來了,離我們的夢又近了一步。國外的生活表面光鮮亮麗,背後承受的誰能了解。
當初因為投資失敗,欠一屁股債,走投無路的時候,經過朋友介紹應聘來到這邊工作,快四年了,外債馬上清零了,對於我來說來這邊掙這個工資是非常值得的,相對於國內電子廠啊工地搬磚啊,我掙得輕松,對於無一技之長的我來說,我很滿足!
中國人去印尼打工工資最高可以拿多少到印尼打工的話通常如果是普通員工的話,通常會在1萬人民幣一個月,年薪約在12萬人民幣,如果是管理層級別的話年薪在20萬以上,如果是工程師的話60萬以上,因為在印尼的話通常食宿交通都是由公司來負責,因此除了香煙錢,零食錢,電話費等等早則源,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能夠存下來的!
到印尼打工一個月能掙多錢到印尼打工一個月能掙多少錢,那要看你做什麼樣的工作,做很普通的那些工作的話,一個月都是5000到8000左右。工資還是比較可以的,如果你選擇去的話也可以呀。
去印尼金川工作累嗎去印尼金川工作累。印尼人的性格是比較懶散,去印尼打工,工作太累,工資保障低,而且缺少體力勞動者,物但是產豐富。印尼一般指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ofIndonesia),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在印度尼西亞工作的中國人的工資最高是多少摘要 您好。在印尼特殊的工作能有15000到20000左右。印尼正常的鋼廠挺多的,普通員工基本1w左右,不過也挺辛苦的。印尼的工資因為有出國補助,所以他會把底薪壓縮到很低,加起來工資就少了一部分。比如說國內工資6000一個人,到了國外可能就是2000底薪,2000績效,30美金一天補助,一個月就是1萬。
到印尼打工一個月能掙多錢現在外派普工國內統招工資在1.2萬每月左右,交五險一金,但交陸態保險的所屬地只能是國內公司所在地,半年回國一次,每次半月到一月,回國期間只有基本工資一般兩三千。如果哪天不想去了,基本只有辭職一條出路。我本人目前在印尼工作工資多少要看你是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做事業如果是給別人打工 工錢是很少的 一個月就三四條 也就是1500-2000 如果想發財 不建議到印尼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怎麼去印度尼西亞打工工資高嗎摘要 印尼當地人都找不到工作的(那邊的工廠特別少,很多是中國的企業,他們在當地招的工人待遇薪資都特別低的,你知道當地一個農村女孩子在首都雅加達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嗎?包食宿才300多人民幣的。)我當時去在農村做的是選礦。我們是國內老闆指定送過去的工資一個月有人民幣7000.包食宿的。然而當地請的普通工人一天才20幾塊人民幣,而且乾的都是重活。並且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可以來工地上班的,這得由他們村長安排,一個人上一天或者兩天的。關鍵是印尼的工業太不發達,技術能力有限。我記得我們在印尼的三個月裡面,我們的伙食算得上是當地最好的。我建議你如果沒有特殊技術或者常人之處,還是慎重一些的好盯戚,印尼真不是務工的好地方
去印尼打工工資咋樣去印尼打工一般出來務工,工資都是多少?會比國內同樣工作高一點嗎?先行者:外包的不確定啊,要是正規的商務部資質的公司合作的企業,那肯定是比國內高一些的,有的小公司包工頭會抽調一部分,正常的都會高2000-3000吧。如果來印尼,比如公司談的是1萬,就想是8000多-9000自己能不能接受,一些公司最後給的工資都比說的要少。到現在我們都不清楚自己的工資是怎麼少了一兩千左右的工資,一問就是扣稅等等。合同上寫的8000是最低的了,如果是統計的話現在是9000左右去掉稅務什麼的等等8000沒問題。印尼的工資因為有出國補助,所以他會把底薪壓縮到很低,加起來工資就少了一部分。比如說國內工資6000一個人,到了國外可能就是2000底薪,2000績效,30美金一天補助,一個月就是1萬。中國在印尼的鋼廠挺多的,普通員工基本1w左右,不過也挺辛苦的。如果是技術類和管理類,與你期望工資匹配就可以去。印尼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危險,在那邊的中國人很多。
建議不要去印尼打工,工資比國內低,而且生活條件很差,吃喝也跟中國有很大差異,想打工建議去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