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路虎捷豹不是被印度收購為什麼路虎捷豹都在英國和中國生產而印度沒有生產
路虎捷豹不是被印度收購?為什麼路虎捷豹都在英國和中國生產?而印度沒有生產?重量級的公司推動著世界進步,推動著全球化發展,也推動著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向外部的擴張。想像一下,如果沒有好萊塢電影,也沒有肯德基、蘋果、通用汽車、迪士尼等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我們對美國的了解也不會深刻。同樣,也正因為印度鮮有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公司,所以我們對印度的了解非常淺薄,絕大多數人也僅僅是通過幾部印度的電影、印度的神油或者印度閱兵的神操作等等,才對這個國家有一些大致了解。
捷豹路虎與印度車完全不是等號的關系
具體到印度的汽車行業來講,我僅有兩點記憶,一是,2008年塔塔公司從福特手裡收購了捷豹路虎,二是,塔塔公司於2009年推出Nano這款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可以說,印度汽車整車方面與中國有點聯系的基本上只有捷豹路虎。所以,當印度對中國的商品進行一些限制後,中國的網民調侃,找了半天印度的商品,發現也沒啥能抵制,只好抵制個捷豹路虎了。
但捷豹路虎真的算是印度商品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下。首先,如果你是捷豹路虎的車主,有人問你捷豹路虎是哪國的品牌,你肯定會回答是英國的品牌。這一點,其實沃爾沃也是同理,就算沃爾沃屬於吉利,我們至少也會講它是個來自瑞典的品牌。
然後,捷豹路虎雖然在印度有工廠,但規模很小。更重要的是,捷豹路虎在中國也有與奇瑞合資建設的常熟工廠,甚至有發動機工廠,中國市場銷售的捷豹路虎車型大部分是國產或者從英國進口的,和印度製造關系不大。
對於我們國內的消費者而言,如果你實在擔心會買到印度產的捷豹路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汽車的銘牌。上面會清楚地標注製造廠和製造國,也可以看車輛VIN碼,以S開頭的是英國產,以L開頭的是中國產。
另外,給大家增加一個奇怪的知識,最近很火的全新路虎衛士是在斯洛伐克生產的。斯洛伐克是世界人均汽車產量最大的國家,2019年每千名居民生產202輛汽車,共生產了110萬輛汽車,汽車產值佔到斯洛伐克工業總量的一半。
不僅製造與印度關系不大,捷豹路虎的技術以及文化與印度也沒什麼關系,捷豹路虎並沒有因為印度公司的收購而增加什麼印度元素,我相信當大家看到捷豹路虎的車,感受到的還是一股英倫風,而不是印度風,捷豹路虎的車還是原汁原味的英國設計師與工程師打造的產品。
捷豹的全球設計總監朱利安·湯姆森(Julian Thomson)和路虎的全球設計總監芮哲勛(Mr. Gerry McGovern)都是英國人,而且他們兩個是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校友。
捷豹路虎的全球技術總監尼克·羅傑斯(Nick Rogers)也是英國人,而捷豹路虎新上任的CEO蒂埃里·博洛雷(Thierry Bollore)是法國人。
當然了,畢竟捷豹路虎從所有權上來說還是屬於塔塔公司的,所以,捷豹路虎的董事長其實就是塔塔汽車的董事長,是印度人。從捷豹路虎的管理層架構來看,塔塔汽車基本屬於幕後金主的角色,並不涉及到日常的經營管理,與大家熟悉的軟銀投資阿里巴巴的模式類似。
❷ 為什麼曹德旺這么有錢卻不在印度開設工廠
相信每個人都發現我們國家有了很大的進步,讓老外也用到了我們中國製造的物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曹德旺,他創建的工廠非常的著名,最近在一期訪談節目中,主持人提問他為什麼不在印度建廠,他的回答讓眾人都笑了。
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生活方式,作為和他們觀念不同的外國人,我們就算不能理解,也要尊重他們,不出言詆毀。
❸ 為何印度與富士康建立工廠的計劃,會面臨取消的結局
因為這里得不到富士康想要的勞動力,本來富士康是覺得在這里能夠得到廉價的勞動力,沒有想到在印度建廠他們的成本更大了。中國現在的人口紅利逐漸褪去,人工成本在不斷的上漲,富士康為了節省成本採取印度建廠的。但是沒有想到印度這里的人勞動力素質太差,根本就滿足不了富士康日常生產的需求,富士康在這里建廠的成本反而比國內還要高,富士康也漸漸的在撤回自己的資源。
富士康的工作壓力很大,中國的一些工人都不能忍受,更不要所印度人。富士康打好的如意算盤就這么泡湯了,富士康是多麼的無奈,想要降低人工上的成本,結果成本反而上升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哪一個公司也不願意去干,印度的員工是非常不聽話的也是讓富士康決定逐漸的收回資源。
❹ 印度人工便宜政府又支持,為何外企難以在印度生存
畢竟不是同一個國家,很多文化上是存在差異的。而且雖然說印度人工便宜,但是印度很多人其實是非常懶散的,沒有像中國很多企業員工那樣的有紀律性。而且雖然說印度政府非常支持一些外企進入他們國家,但是一些企業剛進入印度的時候,其實是非常艱難的,因為畢竟是在別的國家投入是會非常大的。
為了推進印度製造,印度政府正在逐步提高手機等行業的關稅,「強迫」外國公司都來印度設廠。但手機廠開起來了,模組、部件、原材料卻在印度市場買不到。所以說這是很多的企業去印度的困難,這也是一定要經歷的。
❺ 富士康印度工廠現狀
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飽受波折。富士康在2014年宣布要在印度投資建廠,但一直未能順利開展。直到2017年與小米合資,在印度建立工廠才開始取得一些進展。
然而,工廠員工數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中國工廠。此外,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的弟弟郭台強在印度設立的工廠也在今年遭遇了火災,造成了重大損失。所有這些問題都使得富士康不得不重新考慮在印度的發展計劃。
與在中國大陸的順利運營相比,富士康在印度面臨著更多困難和風險。印度的文化與中國有很大的差異,導致了飯堂問題和加班問題,使得員工頻繁停工,進一步影響了生產效率。
此外,印度的產業鏈不完善,導致需要大量從中國大陸運輸配件到印度工廠,增加了生產成本和運營風險。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富士康在印度的發展困難重重。
富士康的全球布局:
布局地點: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全球布局策略為「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
兩地研發:「兩地研發」是指以大中華區與美國為兩大重要戰略支點,組建研發團隊和研究開發實驗室,掌握科技脈動,配合集團產品發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戶產品發展所需,進行新產品研發,創造全球市場新增長點。
三區設計製造:「三區設計製造」的布局重點,是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亞美歐三大洲至少設立兩大製造基地,結合產品導入、設計制樣、工程服務和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質的垂直整合製造優勢,提供給客戶最具競爭力的科技產品。
全球組裝交貨:「全球組裝交貨」是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組裝,保證「適品、適時、適質、適量」地把貨物交到客戶指定的地點。為此,配合客戶所需進行全球性物流布局與通路建置,以達成要貨有貨,不要貨時零庫存的目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富士康
❻ 為何曹德旺不在印度建廠
曹德旺是一位很有名的商業精英,他曾經不遠萬里跑去美國建廠,卻不願意在印度建廠,引起廣大網友好奇。關於曹德旺不願意在印度建廠,小編為大家做以下分析。
其次就是印度的發展還是不穩定。試想一個打扮如花似玉的姑娘在印度乘車的話,會被多少人偷窺。印度的男權地位明顯高於女性,他們一般可以肆無忌憚的耍流氓。在如此秩序混亂的一個國家,要想建好一個廠,估計只能短暫性經營。
中國的廠大多更適合女性工作者,而印度更多的是男人在養家。如果在印度建廠的話,那麼更多的是男員工。這樣廠的生產效率將大大減慢,畢竟讓女人出去工作這種觀念印度人還暫時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