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不愛喝茶的自然原因是什麼

印度人不愛喝茶的自然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5-05-22 19:26:42

㈠ 印度不是吃素嗎為什麼胖子那麼多呢

首先,印度人的確普遍吃素,平均肉類消費水平在全球僅高於孟加拉國而已,胖不胖跟吃不吃素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其次,按照《柳葉刀》公布的數據,印度的肥胖率僅為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僅高於肥胖率3.4%的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反,印度有46%的人口營養不良,身高與體重均低於正常數值。

當然,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即便比例很低,但印度的胖子人口數量仍舊超過七千萬,位居全球前列。

印度人吃素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

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印度教的影響,印度人並不吃牛肉,與此同時也很少聽說印度人吃羊肉或者豬肉,而事實上印度人確實很少吃肉。 目前,印度國內純粹的食素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40%以上,如果再加上經常吃素極少吃肉的人群,那麼比例能夠接近75%,這個比例相當驚人

僅佔印度總人口一成半左右的穆斯林,會經常食用羊肉, 而大多數的印度人,不吃牛肉的同時也幾乎不吃羊肉、豬肉之類的國際主流肉類,在印度,人們主要獲取的動物蛋白來自於雞肉和魚類,還有其他的水產品。

在印度教傳統文化中,認為吃肉是不潔的,會帶來業報, 種姓制度之下,越是高種姓或者地位越高的人越是純粹的吃素,而低種姓群體也並不會經常吃肉,一是因為吃不起肉,二是因為印度人認為吃肉會帶來罪,會導致來世無法轉世成人而淪為動物,所以印度的低種姓群體也會經常吃素,希望祈求福報。

印度的大小城市,幾乎都有完全提供素食的餐廳,甚至印度城市的住宅區,純粹的吃素人口與非吃素人口的居住區域也是分開的, 在印度,吃素不僅是一種習慣,一種文化傳統的延續,更加是一種地位與身份的象徵,印度的富人認為吃素象徵著 健康 與高貴,而印度的窮人認為吃素能夠為來生積累福報與幸運。

整體來說,印度大多數人吃不飽

近幾年,印度一舉超過傳統的稻米出口大戶泰國與越南,連續蟬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寶座,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印度一邊在大規模出口稻米,另一邊國內的飢餓情況越來越重。

由於印度的土地大多私有,絕大多數的印度農民辛勤勞作卻無法完全擁有處置生產的糧食,而糧食的處置權在擁有土地的少數高種姓群體的手中,加之印度的糧食價格遠遠低於國際糧食價格,擁有大多數土地的高種姓自然選擇將糧食出口

印度的農民,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來自於土地,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而他們為了換取必要的生活生產物資,只能用有限的糧食交換,這么一來,那麼手中的糧食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很多,無奈之下,很多的印度農民只能勒緊褲腰帶。

正因如此,印度真實的情況是,有相當一大部分人處於吃不飽、營養不良的狀態,按照不完全統計,印度五歲以下的兒童與育齡婦女之中,超過一半都貧血,印度16到35歲的青壯年人口之中,有過半體重和身高發育低於正常水平 可以說,印度大部分人非但不胖,反而體重過輕營養不良,處於完全相反的狀態

印度真正胖的是富人還有士兵

由於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窮人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可印度的富人當中有很多卻營養過剩,而印度主要的肥胖人群,也來自於富有的群體。

雖然印度的富人大多是吃素的高種姓,但他們的生活條件優渥,油脂、乳類蛋白和糖類攝入量都非常高,而這些都是很容易發胖的高熱量食物。

除了富人之外,印度的士兵尤其是有一定職位的士官都是比較胖的。印度的財力雖說捉襟見肘相當缺錢,但在購買裝備建設軍力這方面印度倒是不遺餘力。印度的士兵群體的飲食條件遠遠好於印度的普通人,加上訓練不足等緣故,印度軍中的肥胖率非常高

虛榮之心,印度的窮人另類增肥

正常來說,影響胖瘦的主要因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飲食結構與是否暴飲暴食。在印度,長得胖不胖被視作反應生活水平高低的最直觀標准,而印度有些窮人,為了讓自己看上去「生活條件好一些」,所以就採取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辦法。

比如,印度有些窮人,會經常直接喝黃油,這么做的確會使得人在短時間內迅速長胖,印度人雖然極少吃肉,但乳類消費量位居亞洲頂級水平。

此外,有些地方的印度飲食為了保證熱量充足,往往多油炸類食物,而且會加很多的糖,這些食物過度攝入會使得人短期內處於一種另類的肥胖狀態,尤其是腹部,這也是為何很多印度人身上其他地方很瘦,可卻有個挺大的肚子。

我們從媒體報道中發現,印度軍隊中確實有許多肥胖者。

印度軍隊中確實有很多胖子。這在印度軍隊中很常見。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軍隊中有那麼多胖子?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它是由兵役制度造成的。印度實行徵聘制度和服役年限:士兵為17年,中士為21至28年,低級委任官(海軍和空軍的准尉)為26至33年。

其次,由於宗教禁忌,印度通常不吃牛肉和豬肉,因此它們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主要吃咖喱飯,煎餅,各種混合湯和許多碳水化合物。此外,盡管印度的軍事支出占很大比例,但印度的軍事支出主要用於從發達國家購買武器,實際上很少使用士兵。該國貧窮,軍事支出低。目前,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83美元,居世界第139位。印度人喜歡吃咖喱,而印度教徒也提倡素食主義,多吃米飯。有條件的印度人在進食後喜歡喝碳酸飲料,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人容易浮腫。

印度人的血統比較復雜,但是許多人的白人血統更高,這種種族在中年時期更容易發胖。歐美白人的肥胖率很高,而實際上,普通的印度士兵相對 健康 ,身體強壯。

印度是世界上的一個主要國家,擁有130萬士兵,其中113萬為陸軍,12萬為空軍,5萬多名海軍。肥胖占軍事人員的大多數。

印度士兵受到宗教信仰體系的限制。他們不吃豬肉和牛肉。他們每天吃三餐麵包,咖喱,米飯和混合湯,如果吃純麵食,他們往往會發胖。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暴飲暴食,特別是如果您晚上進食太晚,很容易使胃部長大。在與印度人打交道的那些年裡,我吃了很多印度菜,養成了那種不規律的習慣,根據印度自己的數據,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軍隊患有與肥胖有關的不同程度的並發症。可以說這個比例很高。

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主要是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徒將牛視為神
按照常識,經常吃肉的人會發胖。印度人既不吃牛肉也不吃豬肉,那麼為什麼他們發胖呢?

印度軍隊主要使用咖喱湯和面條。還有很多糖和碳水化合物,它們很容易使人發胖。
因為印度軍隊的肉很少,所以它主要食用高蛋白食物來彌補肉的不足。

印度士兵的體重增加並不是因為食物豐富,而是因為營養不足。

盡管印度每年的軍事開支約為711億美元,但印度和軍隊擁有120萬現役軍人。此外,印度的錢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購買軍事裝備,而用於印度官兵的錢將很少。 軍隊中仍然存在大量腐敗,士兵吃不到肉,只能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印度軍官中肥胖的比例很高。

在印度軍隊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胖子,尤其是高比例的軍官,這是有原因的。印度軍隊的軍官通常由高種姓擔任。這些人享有特權,飲食良好,不運動。

印度的兵役系統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他們的國民以服兵役為職業。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軍官的服役期可以更長,可以服役的年齡可達50或60歲。

但是,印度軍方採取的措施收效甚微。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其次是自殺。
許多人可能認為印度軍隊的食物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印度,官兵不能一起吃飯。印度官兵一起吃飯是一種恥辱。

那些認為印度士兵吃得好的人的確是錯誤的,但是印度軍官的確吃得過飽,因為他們可以自己煮飯,扣士兵的薪水。

從根本上說,印度高度依賴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並且不十分重視士兵士氣的培養。大多數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主要是咖喱飯和一些炸面。盡管這些食物實際上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除了飲食外,印度軍隊也缺乏訓練。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印度的退伍軍人和軍官越多,越胖並且越嚴重。

第一,油脂太多。

第二,人種問題。

第三,富人不運動。

第四,印度主要是瘦子。但屬於大高個。

首先,由於不吃肉,印度人必須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身體能量

幾位印度同事。盡管他們不吃肉,但他們很少吃蔬菜。
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將被轉化為糖原,糖原將被轉化為脂肪,這是它們肥胖的根源。

每天吃高糖,高油和高熱量的東西,不發胖很奇怪!
印度比中國人更愛喝茶,但他們不喝純茶。他們喝加半杯糖的奶茶。真的好恐怖我們單位的印度同事是三男兩女。公司每天為他提供四餐:早餐,早茶,中餐和下午茶。他們喝得最多的是加半杯糖的奶茶。印度人飲食不規律。一日三餐的時間太隨意了。與我們相對固定的時間不同,印度人通常在下午三點或四點吃午餐,然後晚餐時間通常會延遲到晚上十點。

印度士兵肥胖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軍事訓練。如果嚴格的軍事訓練,無論吃多少,都會消耗掉,不會有那麼多胖子。印度軍方還意識到,肥胖的軍人不利於戰鬥力。它還採取了一些強制性措施。身體評估每年進行一次。印度軍隊每天提供最多的油炸食品。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菜餚,都將在平鍋中將其油炸。這將使士兵感到飽而少吃些食物。印度實行招聘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中士官長的服役期為21至28年。

大多數普通士兵在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後仍可以保持相對良好的身體狀況,但是一旦缺乏有效的訓練,再加上通常不 健康 的飲食,就很難考慮不發胖。

特別是印度軍隊中的士官。當他們是普通士兵時,他們仍然可以通過訓練來保持姿勢,但是一旦他們成為了士官,訓練就基本消失了。

簡而言之,印度士兵肥胖的原因,一方面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方面是軍事訓練不足的結果。印度士兵的第一死亡原因是心臟病,第二死亡原因是自殺。據說大多數患有心臟病的士兵都是肥胖的。肥胖是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

誰說印度人吃素,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幾乎什麼都吃,當然是能吃的。

印度的大胖子基層都是養尊處優的貴族。貧賤姓氏或者族群可沒有這個待遇。

吃素和胖不胖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只有吃肉才會胖。吃米飯面條等高碳水化合物的東西也會胖啊

出於安全和方便的考慮,公司中國人基本都全選擇在公司附近一個社區租住,和印度人混雜一起,也因此,我有機會觀察到部分印度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

這里是一個非常高檔的印度社區之一,無論買房還是出租,價格都很高,所以,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觀察到的,應該算是印度中產階級以上的印度人生活吧。

這個社區很大,有20多棟14層高的小高層電梯公寓,電梯公寓旁邊是兩層樓高的獨棟別墅,除了社區大門門衛,裡面的每一棟電梯下面還有一個門衛,樓宇之間有眾多花園、草坪,還有排球、網球場、健身房、游泳池,隨時都有人維護,其實感覺和中國大型小區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只要是居住在里邊的人,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者,使用這些設施都是免費,不用再額外付錢。

我們只需要付房屋的租金,電費和氣費,水在我們小區是免費的,物管費則是房東自己支付。

可以這樣說,和中國比,相同的錢買的房子,在印度比在中國過得舒服。

剛來頭一陣,我最不習慣的是飲食,最開始好奇印餐,去了幾次餐館後夠了,除了咖喱還是咖喱,而且哪哪都是素食餐館,搞得我經常飢腸癆癆,並對國內朋友圈 美食 愛好者表示憤恨,可是我回國居然被朋友詬病說長胖了,真是冤枉得很。

哼,我不過是印度奶茶喝多了一點嘛。

我時常被好奇的國人問:他們天天吃素,怎麼還是長那麼胖?

因為有時我照片里的印度人,包括印度電影,真的多數是胖子。

通過對印餐和印度小吃的觀察,我發現,印度人雖然不怎麼吃肉,但他們尤愛喝奶,尤愛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甜度相當驚人,基本上所有的小吃無一不是油炸的。

還有我認識的幾個印度人,無論男女,無一不說自己最愛喝奶茶,早茶和下午茶必須喝,且要配各種小餅干,加上早中晚餐,不是一天五頓?!

而且他們喝的奶茶不是我們中國人刮油的泡茶,是大鍋熬煮出來的,裡面不僅加奶、加糖,還加姜,桂皮,肉蔻,甚至藏紅花等各種香料。

在這里,印度人和中國人最不相同的地方是吃飯時間。

我們中國人是嚴格按照中國時間早餐7點左右,午餐12點左右,晚餐6點左右。

印度人不一樣,早上10點,我所在樓層的樓道才會飄出加了各種香料的奶香,那是印度人開始喝早茶了;午後兩點會有麵粉的糊香,開始烙餅了;晚上九點或十點之後才會有炒蒜香和洋蔥香,開始做咖喱了,那是印度人的晚餐時間。

所以,在我們中國人六七點吃完晚飯出來小區散步溜達的時候,會看見很多印度人也出來活動,小一點的孩子在草坪上,游樂場各種 游戲 和瘋跑,大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做 游戲 ,更小一點的像跟班一樣尾著,大約是弟弟妹妹。

有趣的是這里男女有別,男孩子基本上跟男孩子玩,一起騎自行車,打球,女孩子基本跟女孩玩,躲一角跳舞,或坐一起說悄悄話,地上畫格子跳房子,姑且這樣稱吧,像極了我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童年。

我發現這里,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這個時候,很多大人是男人,爸爸在陪孩子玩耍,不像在中國大部分是媽媽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著玩。

而小區里,永遠都是自己帶娃的中國家屬們,那些媽媽們自我解嘲說:是啊,印度男人從不用加班,所以,他們永遠也趕不上中國嘛。

這時候的草坪上,早有人支起了很多椅子,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老爺爺們,穿著傳統紗麗,坐樹蔭底下開始各種唱頌,各種祈禱,祈禱完之後聊,我走過去豎起耳朵也聽不懂他們說啥,只好當他們聊家長里短和各種八卦吧。

這時候基本見不到中年女人,估計都在家准備晚餐吧。因為晚餐才是他們一天之中最正式的。

一般直到九點之後,草坪才會逐漸少人,該回家吃飯了。

吃完飯,睡覺了。

所以,雖然吃素,印度人胖是有充分理由的。

每天早上,小區里會從外面進來很多人,到各家各戶做家務,有花工,修理草坪,熨燙衣服的,擦車的,遛狗的,帶孩子的,做飯的......

印度富人的家務分工很細,這些事都是分別由不同的人完成,而且,價格低廉,工人們一天跑好幾家做活才養得活自己,所以,早上小區相當熱鬧。

有時真不明白所有活兒都請下人幹完了,那印度人自己幹啥呢?

除了上班,他們大概熱愛鍛煉身體,印度霧霾如此嚴重,每天早上照樣有人拼著老命,戴著口罩,圍著花園跑步,走路,當然也有游泳,健身房鍛煉的,最常見的就是瑜伽了,在夏天早上,七點不到就有人練習瑜伽。

天氣好時,我也會早起跑步,看見他們拿一個瑜伽墊子坐在草坪上,還有人專門坐在一個高台上教大家,大家跟著他練習,也有人在其他一角,自己練習,也有人一直要等到太陽出來之後,沐浴著陽光練瑜伽,總之,練習瑜伽就像咱們的廣場舞一樣,是普遍狀況。

我們小區內部干凈整潔,小區之外是馬路,一步之遙就是灰塵遍地,沒有綠化帶,沒有行道樹的街道,大門外稀疏幾棵小樹也是灰撲撲的,到處是牛,坐卧自由,一眼看上去就是兩種極致,有時真不理解這樣的文化。

據說,印度人的房地產商,不像中國那樣,政府要求修房子先修好周圍環境,印度是必須在房產商選定的區域內再劃一塊空地,留給窮人蓋房。

政府美名其約為是為了方便將來住在小區里的富人,窮人不至於跑太遠的路來為富人服務。

政府有時會在這些空地蓋一些廉租房,有時就空著,有窮人自己蓋也可以。

據說我們小區房產商就把那塊空地給自己用了,被政府狠狠罰了一下,罰的後果聽說是游泳池修好後不允許富人們使用,兩年後才開放。

當然,有一點還是很欣賞的,就是社區里印度人的慈善行為。

小區有一棟樓里有一套空房,那裡是專門為小區工作的工人,就是那些保安哪,花工之類的人的孩子們,專門設立的一個名為圖書館的房間。

在孩子們午後兩三點放學後的時間里,由小區里的婦女們組織,給他們額外輔導和補習功課,(印度教育也是競爭厲害,孩子們讀書同樣很辛苦)孩子們不用交錢,甚至他們上學的費用,都是小區里這些婦女的家庭里給他們出。

小區里的富人,大多數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包括女人,我認識一個叫姬塔的印度女人,她自己的孩子都長大成年,所以,她每天下午就像上班一樣,去給孩子們上課。

還有就是,每周在小區大門口,有一餐免費午餐,小區或周圍附近的窮人都可以來吃。煮,采買當然都是住在小區里印度人。每周都有,我有時遇到,看著無非就是一些咖喱糊糊和一些餅,但量比較多,看到來吃的人排成長隊,分食的人,都心平氣和的,不卑不亢也不趾高氣昂。

關於印度,當然離不開歌舞。

也奇怪,印度其實很保守的,注重禮節,婚姻大多數由大人決定,基本不敢忤逆家裡的老人,我曾在小區里親眼見過本來眉飛色舞和同伴聊天的年輕人,看到一個老人過來,趕緊匍匐到跟前,跪下來親吻老人腳面,這個大白天少見的行為讓我驚呆了。

他們也尊老愛幼,比如地鐵里同樣有老弱病殘座。

印度穿著也是保守,可以露腰漏背就是不能露腿,天再熱也得套條印度版秋褲。

印度人的節日實在太多了,一旦遇到大節,諸如排燈節,撒紅節或各種各樣說不清楚的節日之時,小區里就會張燈結綵,擺攤賣各種小吃,晚上一定會有燈光舞會。

音樂一響,印度人完全變樣了,跳得那叫一個奔放和熱烈,這時候的中國人,就只有乾瞪眼了。

這時候,這才是真正電影里的印度人。

實際上,這里的等級觀念還是蠻重的,公寓里的電梯分主人和下人用,兩大兩小,分立在兩旁。

老實說,印度人對下人的態度,比我們中國人嚴厲得多。

進進出出,樓下門衛和我們打招呼,印度人基本當沒聽見,不像我們中國人往往要回個笑臉或答應一聲。

有一次在樓下,我親眼看見,平素那個見我非常客氣的門衛,對一個准備進主人電梯的印度工人呵斥著,雖然說的印地語我聽不懂,但表情看出來了,叫他走另外一邊下人的電梯。

印度社區,我也只看到一面,不過描述,只不過是一件記錄。

國內餐館通常有一種叫做「印度飛餅」的食物。不管是否做得正宗,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還有一點油炸的感覺。這是一種熱量過多的食品。但這是印度人的最愛。印度人幾乎每天都吃煎餅,他們的煎餅很少與蔬菜和雞蛋搭配。

吃很多肉很容易發胖,但是如果您吃很多主食和相對高熱量的素食,也會發胖。印度是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比例最高的國家。在其超過13.5億的人口中,40%的人完全是素食主義者。如果加上偶爾吃肉且經常吃素的人口,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盡管許多印度人是素食主義者,但由於他們吃很多,所以他們每天消耗大量卡路里。素食者主要是印度教徒,約占人口的60%至70%。許多印度教徒吃肉,他們只是不吃牛肉。其餘的穆斯林和錫克教徒都吃肉,但每個人都有禁忌。

印度是南亞的大國。除了當地領土爭端和與鄰國的零星沖突外,印度長期以來沒有進行大規模行動。在和平時期,他們的訓練不是很強。

印度軍隊中仍有很多肥胖者,主要是因為有兩點。一個是印度軍隊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個是印度軍隊的訓練量確實不足。

如果仔細觀察,除了士兵以外,印度軍隊中還有更多的肥胖軍官。這是因為印度軍隊的飲食非常不合理。

印度軍隊本身的訓練量還不夠,其軍事訓練體系也不是很完善,這使許多印度士兵和軍官變得肥胖。

長期以來,印度為了解決士兵的肥胖問題一直頭疼,但是沒有真正的辦法,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徹底改善士兵的食物和營養結構。
印度士兵與軍官之間的食物差異。普通士兵的食物受營養控制。他們吃飽了但是不容易發胖。此外,他們大多數是貧窮家庭的孩子,他們天生瘦弱,身體一般。由於這些軍官已經習慣於貧窮和挨餓,一旦生活條件改善,他們就想彌補過去的遺憾。他們可以吃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盡管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但油炸高熱量和高糖食品過多

印度人吃糖的能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印度軍隊的食物也是高糖和高油炸的。

㈡ 印度特色飲茶習俗——用舌頭舔飲,有什麼說法嗎

印度自己的茶葉品種、下游加工方式、茶葉產品都比較豐富。特別是奶茶和油茶產品,有很多種類的小系列,品嘗之後,感覺很膩,喝多了會導致血糖高。曾有一個中國商人到印度去開拓當地的茶葉市場,但他失敗了。他們無法適應那種溫和的苦澀香氣。

在印度,人們認為喝茶有助於安撫人心,振奮精神,使飲者神清氣爽,心情舒暢。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茶葉含有咖啡因、可可鹼和茶鹼。兩者都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而可可鹼和茶鹼能放鬆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利尿作用。在虛空中拉出一道弧線,稱為 "拉茶"。在印度,茶泡好後倒入盤中,用舌頭舔。這種喝茶方式是印度特有的,被稱為 "舔茶"。在印度,傳統的喝茶方式是將茶葉放在鍋里煮,然後加入牛奶和糖。另一種喝法是在茶中加入丁香和小豆蔻,煮一會兒,過濾掉茶葉和香料,然後倒入一個小杯子中。趁熱喝下它。它會讓你神清氣爽。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㈢ 印度人生活的習性

印度人如廁之後,確實是用手去清潔的——(只限於左手。這點請記住)。一開始我在網上看到相關說法,也不敢相信,認為是醜化印度人。現在經過多方認證。證明這個說法屬實。

其次,說說他們的方法。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幹凈。印度廁所不像我們的公廁有衛生紙,但是全部在馬桶旁備有一個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專門用來幫助事後清潔。連最豪華的酒店衛生間也是如此。因此,去印度的朋友,除了護照,衛生紙是必須隨身配備的。否則,你只能學習印度模式了。

在印度,用手清潔的問題,和文化、素質、學歷、階層是毫無關系的。即使白領階層也照樣是這個習俗。因此,印度人來中國旅行,感覺最不方便的,是衛生間蹲坑旁邊沒有水槽,如廁之後比較別扭。

印度人是手抓飯。孟加拉人也是這樣。都是用右手的。絕對沒有人用左手。因此,如果和印度人吃飯,最好左手不要伸到桌面上來。

㈣ 舉例分析說明印度人生產方式、生活習慣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一個中國人去印度回來後的全面了解
說到樓房有個很經典的笑話:阿三都是很坐井觀天的,有個中國人到了德里後,他帶著中國人往市中心轉,得意忘形的指著那些最高才十來層的樓:看,那層樓多高啊!……看,那些建築多雄偉啊……中國人回國了,帶了阿三來看看,剛過海關,放眼看去都是摩天大廈,阿三心臟就不行了:天~~~天~~天哪~~~,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高的樓~~~你們~~~ 頂磚頭上去要頂多久啊……

阿三什麼都缺,惟獨不缺時間,於是就散漫起來了,在中國三天能做好的事情,這里你不催他,得拖你半個月。而且還有個鬼毛病,做著做著就要喝茶----而且無論貴賤都喝!他們一般上午十點多,下午三點多就要集體喝茶,像吸食海洛因中了毒一樣每天搞那麼兩次。

其實叫茶是侮辱了中國的茶文化,因為那水裡面加了樹葉,香料,牛奶,還有大量的糖,叫糖水還差不多。兄弟上次在德里時,朋友那裡正好叫搬運工搬貨,眼看就搬完了,那些雜碎卻突然跑到一邊慢悠悠的喝起糖水來。朋友叫他們快動手,一個傢伙竟然惶恐的嘟噥了一句:human right!……操。。屁大的活干半天,還跟我講起***來了。朋友破口就國罵,但也拿他們沒辦法。

阿三估計是最不守時的人種之一了,要他們幫做什麼事情的話,最好都要比國內提前半個小時吩咐,還要再三叮囑才行!傳聞在很多地方,他們上班遲到是正常的,上班早到了才不正常:你來辦公室這么早干什麼?有什麼居心?於是大家都遲到。而當大家去喝茶時你不喝也是不正常:大家都不在,你自己留下想干什麼?!詭秘的邏輯。

沒看到外面世界前,阿三是很自負的,但看外面好了,心裡又不願意承認人家好。兄弟有個客戶到了中國,兄弟接待他,用「別摸我」BMW把他從機場接回來的。一路上故意問他車怎麼樣?高速路怎麼樣?樓怎麼樣……他都是不動聲色的說:還不錯。好象他印度也是這個樣子,他早習已為常一樣!實際上印度整個國內沒一條象樣的高速公路,整個國家也找不出一條有中國普通四車道的國道一般好的路,更別提和杭滬高速公路相比的路了!而車方面,估計整個印度BMW加起來也不會比杭州市一個餘杭區多。那傢伙在中國嘴硬,回國後見人就吹:在中國坐寶馬兜風,住的是高級酒店,吃的怎麼樣,用的怎麼樣……搞得其他人看到兄弟都尊敬得不得了,以為兄弟就是個大款,其實咱一個窮打工的比他窮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為自負,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底細,他們就搞出很多名堂了。在電視電影里你看到的都是美女帥哥,建築,背景也漂亮得不得了,感覺好象個個家庭都是金領一族似的!實際上找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會比中國中部城市南昌好,更不要和別的沿海城市比了。連德里都到處是破破爛爛的,市中心都不例外,估計為了面子電視里的外景都是到別國去拍的。

不得不提提他們的電視電影,大家都知道印度歌舞劇很出名,實際上是他們除了歌舞劇根本就沒別的看了!每個台除了新聞和轉播Amerian片,就是唱阿跳阿的。連連續劇也一樣,少數的對白後,一但主角高興了,他就唱歌跳舞;失戀了也開始唱跳;見朋友了還是唱跳;連家裡死人了還是一大夥人唱歌跳舞……¥#¥%—%……真是服了這些雜碎了!

而無論是做廣告還是拍片,裡面的人都是漂亮的白人。雖說有白色人種,但兄弟到印度這么久還沒發現過幾個白人呢!兄弟也不是有顏色種族偏見,客觀的說非洲的兄弟比他們還耐看點,起碼人家黑得比較純。而這里的人是黑中帶灰,灰中帶黃,視覺效果真的不爽。所以看他們大部分人穿衣服真是難看,好衣服都被襯托得很舊很臟的樣子,人就顯的比較乞丐了。他們就得拿那微不足道的白人出來,估計白人占總人口不到百萬份之一,但卻佔了99。9%的屏幕!世界都被它騙了。要說中國造假世界聞名,那咱在阿三面前還得磕三個響頭叫聲:師公!可惜那些死老外豬頭竟都沒有看得出來。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很多有錢人都是開著破爛的車子,用我們幾年前就不用的手機,穿著也好不到哪去,吃得也很簡單,看起來很實在。街上雖然也有日本車,歐洲車。但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本國民族工業——TATA集團產的車,看起來還不如我們的奇瑞好,但很多有錢人就開這車,說明他們在這方面的素質意識的確是比國內大多崇洋媚外的國人好多了。

----注意:此篇將要顛覆很多人心中對阿三的印象!!
計很多人對印度的了解不外乎三個:最經典的是《大話西遊》里提起的印度阿三;其次是傳說中印度---神油;然後就是印度美女了。到印度沒有直接的航班,兄弟跟著老闆選擇的是到泰國曼谷轉機的(估計是因為62年那一架結下的梁子,到現在還要死撐.哈哈)。拿到機票時除了興奮,一個全體男性同胞共有的想法就出現了----都說印度美女漂亮,而空姐又是美女中的代表,兄弟這回可要好好研究一下她們的空姐了。正好,老闆選擇的是印度航空公司!期待啊……

在蒲東機場等待該航班時,除了我們三個中國人,周圍大部是半黑半土的印度人,剩下就是滿臉絡腮胡的穆斯林和頭上戴大叉燒包的錫克族人。。不由得想起了基地的恐怖分子,兄弟怎麼看這幫人就怎麼象,會不會這么不巧搞到中國來了?心裡登時咯噔起來,腦子也凈是飛機爆炸的場面,所幸的是兄弟沒考慮到自己會犧牲,只是在炸到海里然後和一個漂亮的mm一起游到無人小島……正在得意的yy中,開始登機了。

眼前艙門正是一個印航空姐mm,不過看樣子應該叫做大嫂。奇怪,難道走錯了?那是一個又黑又胖的孫二娘啊!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這和兄弟想像中的印度mm差幾個光年的距離啊!不過看她一身的紗麗,應該沒錯。走進去後,迎面而來又是一個孫三娘!顧不上找座位,趕緊放眼掃視,空嫂竟全都是穿紗麗的孫二娘,男的倒還入眼點。難道真是為了炸飛機不放漂亮的mm上來??兄弟脆弱的神經再受打擊。。怎麼回事嘛?!不過沒暫時沒心思去想這個,兄弟外語差,滿腦的疑惑沒解除,就趕快拿文曲星查菜單上的單詞,要不呆會吃飯叫了八份湯上來當飯吃別笑話,第一次出國)老闆會把兄弟直接扔出機艙的----當然,後來才知道根本沒必要折騰這個。

空姐都這個樣,這顯然跟咱認識的阿三不吻合嘛!於是兄弟自作主張的想,難道是阿三們做人很厚道,實行能者上崗政策,不用漂亮空姐來搞色..情招商!想了幾遍自覺得比較滿意,還挺佩服他們「以人為本」的政策的,就安心睡了。後來事實證明,兄弟還是錯了!飛機上這樣子,到了別的地方也一個樣!開始的時候兄弟每次到機場或大型商場時----這些歷來都是漂亮mm必爭之地。咱都集中十二分精神仔細搜索,盼望能找到傳說中的ppmm,好回去給弟兄們一個交代,可每每總以失敗告終。機場、商廈、大街小巷大部分是塞滿了黑黑胖胖的印度大嫂,咱也沒刻意帶有色的眼睛看人家,只是----穿著上確實不妥了當然,不是指她們穿紗麗不好),她們穿的紗麗其實是一整塊很長的類似床單的布從上到下一圈圈繞下來的。上下裹牢了,肚子部份是不裹的,這樣一圈圈又黑又肥的肉就在你面前晃阿晃的,就是傳說中的「車輪胎」。再堅強的男人都??的,讓兄弟不得不一吐為快。難看不是你的錯,可大白天出來嚇人就不對了。我開始有點明白當年釋加摩尼為什麼能靜坐修行幾十年,最終得悟正果了。

著紗麗的一般是結婚後的女人,年輕人就沒講究這么多,牛崽褲,T-恤隨意的穿,人也不胖,有些穿紗麗的也挺耐看的,但總的來說也是換湯不換葯,在你面前晃三晃能讓你鋼筋變稀泥。她們在結婚後就多半得穿紗麗。不過能將床單穿成衣服,不失為一門藝術了。還有一種女的全身上下一襲黑袍,除了眼睛啥也看不到。如果拍夜行人電影的話連裝都不用化,直接上場!這就是穆斯林的女人了。她們的小孩子是不用包得象粽子一樣的,但成年後就得把全身裹起來,家教嚴的話連手腳都不能露給別人看。

兄弟專門為此問了穆斯林的朋友,他做了很令人震驚的解釋:這是為了維護自己丈夫的尊嚴!因為女人的身體只能給自己的丈夫欣賞和享用的,讓別人看了不但丟了丈夫的臉也丟了自己家族的臉----居然有這樣的說法!大家不要以為他來自太空、不了解地球情況。事實確實是如此的。兄弟們是不是都想找這樣的人老婆了?哈哈,看看完再想。

順便介紹一下穆斯林這方面的文化,她們女的成年後必須著黑紗的,一直到死去當然,隨著社會發展,有些家教不嚴格的就開始把臉露出來了,或結婚後老了也沒這么講究,但很少且頭發還是不能露的),穆斯林絕對禁止婚前性行為的,發現後要受20鞭撻之刑;並且從此後姦夫只能娶淫婦----即不能找處女或處男結婚了。而婚後偷情則更絕對禁止,發現者即受族人亂石擊死之刑!但考慮到男人需要這點,他們又立另一條教規:男人最多可以娶到四個老婆。條件是對每個老婆必須平等,今天在大老婆房間,明天就得到小老婆房間……聽起來蠻搞笑的,但也夠恐怖,估計剛才有那個心思的同志現在不敢有了吧。。哈哈……

那麼傳說中的美女哪去了呢?電視,電影里的美女的確都很漂亮,並且人數也不在少數。難道都是借來的?兄弟我也不知道,自身經歷是從德里跑到南部都沒見過一個好看的。只是聽說印度北部的幾個邦,那裡盛產美女帥哥,大抵都出自那裡吧,但沒核實過,不好發表意見。
——世界絕無僅有牛車交通

從飛機上下來,馬上就找到了讓兄弟BS阿三的理由----這哪象是一個國家首府的國際機場啊?!除了多幾條跑道外,其建築部分連國內大城市裡稍好點長途汽車站都不如!走進去一看果然沒什麼料,大廳不是現在流行的棚式結構,還是原來老式的矩形水泥建築,裡面感覺很擁擠破舊,雖然也沒有頭上飛蝙蝠那麼誇張,但即使和國內的普通機場相比還是差了幾個檔次。跑到外面看確實還不比中國普通小城市的火車站!但它還是挺大的。

後來在阿三國內乘機多了,每次BS完他們,兄弟就要罵國內當官的.雜.碎.,人家機場雖不好,但功能一樣不少,機票還很便宜,服務很到位,錢花到了客戶身上;國內搜颳了民脂民膏,一個破爛市就建起國際化機場,但票價貴得要命,裡面商場賣東西的標價好過搶銀行,乘客在服務員面前就象少了她們錢一樣,每每被兄弟BS那些賤人。

出來門口,更壯觀的場面出現了。。。機場前的廣場巴掌大,但擺了一片黑壓壓的車,絕大部分是80年代以前的破車。少數估計還是他們父親的父親留下來的。你要開輛QQ放在這里,那絕對不是一般的搶眼!簡直是豪華車!稍遠的地方是成群的三輪車,後來才知道這是阿三國內重要交通工具,咱稱之為—崩崩。要命!這可是一個國際機場啊!

來接我們的客戶老早等著了。他的司機來幫兄弟推行李,咱還以為碰到乞丐搶包,不由一陣緊張,死死護住!直到那客戶告訴我是他的人,兄弟鬆了口氣仔細打量了那位老大,看起來有三四十歲了,可身上穿著件臟不啦嘰的卡通童裝,工人褲,套了雙不知道哪撿來的拖鞋,不化裝都比周星星演乞丐還形象!竟然是給老闆開車的??估計是看到我們的迷惑和驚異,客戶下午就把他解僱了,換了另一個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司機印度司機是臨時顧的)。

車開到外面,另一景象又讓兄弟大開眼界----在機場的出入口,郝然擺著四個用沙袋堆起的戰壕!左右各兩個,而裡面居然真的有兩個士兵,擺著7。26mm 的機槍對著路中間!老闆對此似乎見識過了,淡淡說了句,那是戒備的。我的天哪,世界上竟然還有國家會在機場擺起戰壕機槍的!這時兄弟才記起在機場里的警衛人員都是抗著長槍短炮真傢伙的,看樣子好象是美式裝備。

後來湊巧去乘了一趟印度國內唯一一條的地鐵,發現裡面也是擺起沙包架起機槍的,巡邏的警衛也都拿著馱大的真傢伙。進去的時候還要過安檢門!然後讓旁邊的士兵從頭到腳搜身一遍才能進去!兄弟當時給他們逗樂了。哈哈直笑,這里發生的一切真是太娛樂性了。不過地鐵倒還先進,和上海的差不多,這是兄弟在印度看到的最接近中國的地方了。隨著走的地方多,兄弟還發現他們的警察局,橋梁旁,重要部門周遍都用沙袋堆有戰壕的,莫非真給中國在62年揍怕了,哈哈

從車上望去,兩邊都黃黃的土地,偶爾出現一片片的貧民小棚屋。幾乎找不到什麼建築和工廠,快進市區時才陸續出現。他們的公路幾乎是不畫線的,反正畫了也是白畫,公交車,小車,三輪車,摩托車……都堆在一起,哪裡有空擋就往哪裡鑽,似乎是車就可以上路的。而且因為土地是私人財產,土地擁有者不允許就不能修,所以大部分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幾乎沒有一條直的路!給個門牌號你去找,半天你也摸不著頭腦。路邊,路中還時不時來個廟阿,小神殿什麼的。說是廟其實就一破爛房子放上幾個象鼻泥人,畫上各種色彩,再掛上點布布條條的,在國內肯定被當廁所用都沒人進。

有一次到客戶那裡,車堵住了,坐在車里懶得看外面,反正也沒什麼可看的。突然一個巨大的車輪從車窗前晃過,沒等我反應過來,巨大的車身也過去了…等等……有點不對勁。仔細一看,車輪車身都是木頭結構的,車上是一大堆的草,再往前看,兄弟又樂了----是一頭牛!這是一輛大牛車,可是卻跑到城市主幹道上來了!而且還優先通行了。怎麼這么多離奇的事情啊,我都要瘋掉了!後來也經常能看到牛車的出現。正因為什麼車都能上路,還一個勁的亂搶道,磕磕碰碰是少不了的。在這點上他們是特有風度,碰到了,大家搖搖頭,擺擺手就ok了,經常看有摩托車在路中間開著開著就倒下去了,兄弟很奇怪這樣了都沒見人受傷?!而你在街上是幾乎找不到一輛完整的車來的。

阿三開車的技術也高,一個盡的找空子亂串,往往在兩車車頭要相交了才一下子錯開。裡面的音響還開得老大,高潮處還扭起屁股來,時不時跟著狼嚎幾句,往往出乎意料的方向盤一把,一輛大車就從你身邊檫過!在這樣的路上走,幾年下來,再大的風雨也動搖不了你堅強的心臟了:)更絕的是,他們車很多都沒有後視鏡的,在印度買車那東西是選配的。反正多出了個耳朵就經常被搽掉,他們乾脆就不裝了!開起來還電掣風馳,都不知道那些雜碎是怎麼開的?

阿三

據說計程車最多就是在孟買了,不過印度的計程車只能用「古典」來形容,跑在街上的大部分是圓頭圓腦那種只能在《上海灘》里才能看到的車。你要開一輛在中國街上,沒准別人還以為你在拍古裝戲!真難為他們還能開得飛快。印度政府一直在叫囂要讓人們只記住孟買而忘了上海,兄弟們聊天的時候就一句:什麼時候把那50年代的蟲車換成QQ再和咱們吹。

其他城市基本是是三輪車----即崩崩為主。。難得可貴的是,上面居然安裝了記費表,又是一大奇觀。這東西有點很不好,阿三喜歡在車上畫上花啊,鳥阿,蟲啊什麼的,顏色也亂抹。往往一個紅後就一個綠。兄弟每次看到後就想起:紅配綠,賽狗屁這話來。不過這還是最壞的----有些雜碎還在上面畫滿了各種符,看過去象靈車一樣,車多的時候街上好象堆滿了靈車,看得心裡那個寒啊!不過更王道的還不是那些,而是他們的公交車和火車!

公交車是很大的,但是看起來很眼熟,仔細看看,感覺就是二戰時候用來運送盟軍戰士的軍車改裝的,連窗上的鋼條都沒有改。這還不足以驚嘆國人,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公交進比較小的站台時,竟然不停車的,人就從老高的車上跳下來,隨車跑幾步緩沖慣性;同時上車的人跟著小跑一段然後然後猛的蹦上去!奇怪的是旁邊飛馳而過的車竟然一個也沒有撞到他們。誇張的是火車也是一樣,車開的過程中都是開著門的,到站的時候客人就趕緊把行李扔下來,然後在往下跳,上車的也趕緊做同樣的動作!誰說只有中國有鐵道游擊隊??要是阿三干起這行,決不比咱差的。兄弟很想去嘗試一下這樣跳上跳下公交和火車的滋味,但始終沒機會,終究是遺憾。

——徹底揭露印度美食的謊言

世界上有中國美食,法國大餐,義大利面條等名食品之說,大家都公認了,雖然兄弟覺得後兩個純粹是崇洋奴搞出來的。但是居然還有印度美食這個說法,以前不知道,心裡還模糊的就認了。到了這邊了解後,不禁要罵人:是哪個天殺的雜碎謠言惑眾!剛到印度時,客戶說要帶我們去吃印餐,我們都推掉了,因為實在害怕自己會在他們爪子亂抓前腸胃系統崩潰,所以都要求客戶都帶我們去吃中餐或西餐。西餐不知道味道正宗不正宗,兄弟是窮人,沒吃過正宗的西餐----其實在國外,同級別的中餐遠比西餐貴!洋奴們以後少在兄弟面前吹西餐!對於中餐咱就要說說話了。

到過幾個城市,都是在當地最好的的中餐館吃的,地方不同,味道卻驚人的一致!從做法上看確實是中餐了,但是一嘗:雞,甜的;魚,甜的;蝦,甜的;青菜,還是甜的……這是哪門子的中餐啊!而且菜譜上來來回回就上面那幾個菜。員工有些看起來象是中國人??還有泡菜!哈哈,這個菜成了我們的必點項目之一。中餐尚且做得如此,別的就不必說了。兄弟是住在中部城市海德拉巴----hyderabad的,借宿在**集團印度公司里,五條中國猛男自己做飯吃,總算沒讓自己腸胃讓阿三侵略,遺憾的是這邊菜太少了,且沒有綠色青菜,有點不爽。

先介紹一下他們的飲食習慣:他們大部分人都是素.食.主.義.者的,甚至有些是半.絕.食.修.行.者,所以他們的飯店菜單都分開素.食.者和非.素.食.者.的.菜。兄弟有個客戶一天就吃一頓青菜飯,和我們在一起吃飯時他都是只叫一杯水喝,說他上午已經吃過了。沒看到他搖搖晃晃的樣子前,兄弟本來還有點擔心的,現在安.慰了 ----估計再來場62戰爭,也能輕易收拾.他.狗.日.的。老闆更搞笑,有次跟另外一個吃素的客戶吃飯時,突然然叫兄弟給阿三翻譯:你一天到晚吃青菜,下面那傢伙也是吃.素的吧!狂暈!一般來說,印度人不吃肉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像佛.教.里就不提倡殺..生的.;而每一個教里規定不能吃的肉食都有差異,乾脆大家都不吃肉了。吃肉的也因種種限制,一般只有.雞.肉.和.羊.肉..吃.,.兄弟一直奇怪為啥連鴨.肉.和.鵝.肉..都沒.. 有.?

印度.教的人尊牛和蛇為神也正印證了中國「牛神蛇鬼」的說法),即使吃肉的教徒也絕對不吃這兩種東西的。每天的伙食就是青菜豆子咖喱,都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忍受。其實印度教里有很多修行者,這種人真的成半個神仙了,幾乎不吃什麼東西,成天就是冥想和朝拜,對物質的要求已經到了最低的程度,別看他們一個個像乞丐一樣,人們還是很尊敬他們的。穆斯林一般都吃肉,而且是吃牛肉和羊肉!這就奇怪了,為什麼在印度的地盤能吃印度教的神呢?估計也是經過漫長的斗爭形成默契吧。即使是現在,他們也只能吃水牛肉,如果殺黃牛和白牛----特別是白牛,印度教的人也是不允許的。穆斯林是不吃豬肉的,不是因為豬是他們的神,而是在他們的聖經裡面規定:豬是不潔之物,應當遠離.

通常他們主要的食物有炒飯,煎餅和一些油炸的東西。米飯是拌著點咖喱炒的,有素的也有葷的,通常是雞肉和羊肉牛肉要到穆斯林聚集地買,你若在印度教問人家要牛肉的話,估計要被打個半死)叫做Biryani—比鴨尼,我們中午懶得做飯常吃這個,價格較貴,通常窮人吃不起。最常見的主食是餅,幾乎都是油炸的,一種叫做Tandoorl躺兜里;一種叫chapatl全麥烙餅—也就飛餅了,還有一種我們午飯也常吃叫Poori撲哩的。在外面街上小攤小店上賣得最多的是是一種三叫形的油炸鉸,名字叫做samosa。
好玩

兄弟剛到時很想嘗嘗那味道的,但在灰塵彌漫的街邊,看到阿三用那臟手把雜七雜八的東西攪拌在一起,然後把盤子放在光腳和褲襠中間的空擋使勁的搓,搞成極度惡心的便便狀後,再用幾個手指捏成一團團拿出來炸,就再也沒有勇氣向這個陣地進攻。

其他的也好不到哪,我們中午買回來吃的米飯配有兩種調料,一種是酸乳酪,一種是用咖喱香料搞成稀便便狀的,兄弟到現在為止都沒膽量碰那東西。Poori 是配了另兩料,雖然那麼惡心,但也夠嗆的:一個是樹葉和豆子混在土豆里煮得稀巴爛,一個是酸乳和椰肉做的白白的象某種分泌物!這兩個不那麼惡心的就這個樣子,其他的可以想像一番了吧?第一次吃時要把這兩種東西扔到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勉強壓抑住不停翻騰的胃把餅吃下去。不過,現在兄弟對poori能像模象樣的用手撕開,然後蘸著那些惡心的東西吃了。哈哈。。兄弟下一個目標是搞那個三角的試試。

印度人自己喜歡喝茶,招待貴賓也喜歡用茶,普通的就是給水喝。用一個咖啡杯那麼大的容器裝著,喝完了才談生意,客人給你,你不喝的話是不禮貌的。夏天一般就是檸檬水,不過他們硬是加了香料進去,喝起來有點惡的說。有些弟兄奇怪了,印度這么多人吃素,為什麼卻很多肥胖的人?這個和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常吃油炸的東西。他們一般早上9點才吃早餐,下午一兩點才吃午飯,而晚上是8,9點才吃飯,飯後沒有什麼娛樂場所去的,要麼造人,要麼睡覺了。再加上都是吃甜的,油炸的東西,不胖才怪!

來到印度,第一次做飯是在客戶家裡做的。當時老闆突發奇想要自己弄飯吃,然後去買菜。因為食素的人多,菜市場分成兩個,買完青菜後要跑老遠去買肉類。接近菜場,路基本上是你路,老遠就聞到強大的腥臭味,走進一看……乖乖……一片黑霧----都是蒼蠅附在死雞死魚上,坐在攤位上的阿三有氣無力的動一下手中稈子,成千上萬個轟炸機就「哄」的起來。強忍住胃液,跟老闆說算了,買了回去也不敢吃!老闆說來了就買好了。於是買了魚和雞,看著殺魚過程又是一陣的胃翻滾,老闆卻始終面不改色----誒,怪不得自己是個窮打工的,老闆畢竟還是老闆!

回到客戶家我們分開淘米洗菜瞎忙著,把客戶他老媽驚得一楞一楞的----在印度有點身份的家庭都是請專門女傭家務的,普通家庭沒女傭就都由女性動手,男的是什麼也不用做,也不能做的。現在中國這個大老闆竟然不但去買菜,還自己親自炒了起來!!當然她驚訝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在印度這樣的活都是下人乾的,她全看到堂堂老闆卻弄了起來-……總之那天我們是把老人家給嚇著了。准備工作完畢,一頓世界級的經典之餐就要上演了!

先介紹一下桌上嘉賓----一個客戶是地道的印度人,一個是有點西方教育背景,一個是素食者,加上我們三個中國人,客戶老媽不和我們一起吃據說有客人時女的不能和男的同一桌吃飯)。晚餐開始喝湯時,大家都還好,慢慢就搞笑了:西方者裝摸做樣的刀叉並用割中國式雞肉和魚片,感覺他比較難下手,更難以下口;地道者拿著刀叉耍了一會不舒服,一聲sorry後,把菜和湯弄到盤里的飯上,伸出爪子就拌了起來,湯從他抬起的手上陸陸續續的滴著,他就時不時吮一下手,那個惡心啊!!素食者則看著眼前的食物滿臉愁容,還不住抵擋老闆的進攻----老闆不知道素食者教徒不能吃用炒過肉的鍋做的菜,看到他不吃,就一個盡給他夾青菜:

吃,怕什麼,這是青菜啊!盛情不過,他只得收下強咽下去,兄弟估計他每咽一口都在禱告:我萬能的神啊,請原諒這些殘忍的中國人吧……!而兄弟和另外一個老闆不時想起市場的蒼蠅,又看到地道者吮手吸汁哪裡還吃得下?草草收兵。而老闆看到自己的一番心血這幫傢伙都不怎麼領情,自然也神情暗淡……不到半個小時,這場中印西結合的大餐就在大家都不爽中結束了,最後客戶老媽上了水果,大家都還餓著,一搶而光,皆大歡。

㈤ 印度的就餐禮儀

食物,可以了解一個國家。那麼關於印度大家了解多少呢?印度有什麼就餐的禮儀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學習印度的就餐禮儀。

印度就餐禮儀一

雖說印度菜在菜式創造和就餐禮儀上,都已經開始變得國際化了,但是其中仍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細節需要外國食客們注意,否則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被人貽笑大方。

1、用餐時需要掌握好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8點以後,第二餐基本在晚上8點以後。

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2、用餐時吃飯速度與對方相同。

印度菜用餐時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而且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

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3、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殘留下剩菜。

4、印度人“手抓飯”其中的樂趣和忌諱。

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

正是因為印度人的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特別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手抓飯在用手上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用餐結束,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就餐禮儀二

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

在印度做客就餐,也有很多禮儀需要注意,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人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但是他們喜歡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喜歡中國的粵菜、蘇菜。

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印度就餐禮儀三

羊肉的“巨無霸”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盪,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有一次,我們請印度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後,突然發現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裡好像還在默念著什麼,片刻之後,才睜開眼睛開吃。

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場,還能買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來有很濃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印度餐最傳統的甜食也是用兩種乳酪和糖製成的。

只能用右手吃飯

印度人吃飯的方式還保留著某些傳統的習慣。雖然在較正式的場合,人們吃飯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來得痛快: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館或印度人家裡吃飯,當快吃完的時候,主人往往會給每人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這水可千萬不能喝,它是用來洗手的。飯後,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異味。

印度就餐禮儀四

印度交際應酬禮節繁多:合十禮、擁抱禮、貼面禮、摸腳禮、舉手禮等。也流行握手禮。印度人迎接嘉賓往往要向對方敬獻用鮮花 編織 而成的花環。印度人以往對等級、地位、身份極其關注。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其一,“婆羅門”,即僧侶;其二,是“剎帝利”,即名門、貴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羅”,即賤民。此外,還有 “不可接觸的賤民”,叫作“哈里真”。傳統的種姓制度廣遭非議,但影響猶在。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麵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

印度的就餐禮儀相關 文章 :

1. 關於印度餐桌上的禮儀

2. 印度餐桌禮儀

3.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須知

4. 印度人的社交禮儀

5. 接待印度客戶的禮儀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不愛喝茶的自然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哪裡有學義大利語 瀏覽:724
印尼燕窩什麼牌的比較好 瀏覽:510
印度古怪的螺怎麼做 瀏覽:739
越南語說乙肝怎麼說 瀏覽:25
義大利坎帕尼亞有哪些港口 瀏覽:107
美軍進攻伊朗戰爭目的是什麼 瀏覽:79
印尼失聯客機已墜毀是什麼飛機 瀏覽:420
伊朗的油價是多少 瀏覽:706
中國最大的大石頭市場在哪裡 瀏覽:990
可以開的大腳車在中國哪裡買 瀏覽:394
義大利有什麼小鎮 瀏覽:977
伊朗和美國哪個軍力強 瀏覽:108
伊朗是什麼時候和美國關系惡化的 瀏覽:195
英國留學生活費哪裡較低 瀏覽:898
義大利人是怎麼說話 瀏覽:894
我在伊朗長大屬於什麼類型的電影 瀏覽:723
越南高中宿舍怎麼樣 瀏覽:865
印尼appstore怎麼注冊 瀏覽:431
英國航空公司怎麼用 瀏覽:662
印度阿凡達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