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如何增兵

印度人如何增兵

發布時間:2025-05-19 19:12:10

⑴ 印度人的軍事思想問題

印度對於中國的仇視始於中印邊境戰爭,在印度唄英國當做殖民地的時候,一個英國人在中印邊境中國一側走了一圈,說那些地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他走的路線就是麥克馬洪線,印度獨立後,也開始遵循主人的遺訓,認為麥克馬洪線以南都是印度的領土,而且當時印度受到美俄的暗中蠱惑和軍事援助,左右逢源,好像當年印度的一支軍隊打敗過落魄的隆美爾,而且在美俄的幫助下,印度的裝備也著實不錯,所以當時的領導人尼赫魯自信心開始膨脹,妄圖吞噬中國的領土,當時印軍逐步向中國領土內推進,打了我們很多哨卡,中國在屢次周旋未果的情況下,發動邊境自衛還擊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幹掉了印度的王牌部隊,而且在很多時間內就進發到了距印度首都新德里幾十公里的地方,後中國當方面宣布反擊戰結束,並且撤回到之前的實際控制線,印度因此埋下了仇恨中國的種子,還有就是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鐵桿盟友。總上所述,印度一切針對中國。還有就是在印度政府眼裡,只有軍事,雖然現在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只是比中國稍慢,但是政府對於經濟的似乎並不十分努力,他的經濟發展主要得以於印度的商人,但是印度的短視和自大註定印度只是一個小國角色,看看金融危機下印度的表現,中國在四處和人討論如果挽救經濟、采購的時候,經濟發展世界第二的印度在哪裡,他們還在買武器呢,似乎金融危機和他沒有關系!

⑵ 印度軍隊從中國邊界撤走了嗎

印度都撤兵快半年了,還來問這個問題……
今年夏天,中國剛做做准備,還沒有做好,印度人就撤了,一點都不給中國人機會啊。
咱們國內都各種熱議單面列印還是雙面列印了,結果……
而且就打個印度,拉上巴鐵和一幫小夥伴,還用動員?
1962年中印作戰的時候,印度GDP比中國高,人均GDP更高,工業產能也不輸中國,結果中國就邊境部隊就把印度最精銳的幾個旅包了餃子,俘虜,擊斃,擊潰好幾萬人,光俘虜就7000多,自己也犧牲了幾百人。
現在,中國GDP是印度四倍還多,明年估計能到5倍。人均GDP是印度5倍。工業總產值中國佔全球24%,美國第二佔19%,印度貌似不到0.5%。再打起來還有啥可怕的?

⑶ 印度邊境增兵十萬,為啥我們還沒啥動靜

國內針對印度的戰場建設主要集中在西藏和新疆西南部地區,近期較大的兩件事情就是青藏鐵路通車和獅泉河機場建設。

根據公開消息,青藏鐵路每天開12對客貨列車,除去3對客車外能通行9對貨車;從06年7月到07年5月青藏鐵路共計運貨208萬噸,日均6600 噸。根據上面的數字可以計算出,如果青藏鐵路進行單向密集運輸,那麼在一個星期內最多能夠向西藏運送6.3萬噸物資,這足以保障我軍5個山地旅持續作戰。也就是說,青藏鐵路開通之後印度再也沒有能力以消耗戰的方式威脅我軍後退。

青藏鐵路著眼於防,獅泉河機場則是為進攻准備。該機場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跑道長4500米,可以起降蘇-27、轟-6、運-8等我空軍作戰與支援飛機;印度整個北部地區都在獅泉河機場半徑1000千米范圍內,也就是說完全處在我空軍航空兵打擊范圍以內。獅泉河機場建成,今後印度在挑釁時就要擔心其北方軍事與民用設施遭到我空軍的打擊,而我國主要經濟和軍事目標都在印度打擊范圍以外,印軍要報復難度完全不同。

在武器裝備的准備方面,我空軍飛機、陸軍裝甲車都要求具備高原作戰能力。如陸軍的幾款裝甲車大都採用風冷柴油機,並且特別加強了機械增壓功能,以對抗高原稀薄空氣造成的發動機功率下降,以免裝甲車在青藏高原上機動性不足。我軍在西藏還部署了專門用於山地作戰的多功能野戰工程車。

空軍的蘇-27具備高原起降能力更是報了多次,相關人員甚至拿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可實際上4000米高度對戰斗機來說很平常,只要滑跑長度夠、滑行速度快一點起飛毫無困難;我國引進的蘇-27此前之所以不能在高原起飛,是因為原飛機航電系統禁止在1500米以下高度放下起落架,這只要換個電子插板就能解決,根本毫無困難。所以它申報軍隊科技進步獎的時候都是從作戰口進行申報,而不是從科研口進行。

我軍部隊的部署也是對印度戰略威懾的一部分。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我軍部署了13個邊防團,另有52山地步兵旅負責藏南地區山地叢林進攻作戰,53山地步兵旅負責西段邊境高原地區進攻作戰,第13集團軍第149師(東段)和第21集團軍第61師(西段)隨時入藏提供支援。有這些部隊在,印度人在邊境沖突和中小規模戰爭中占不到便宜。

為了保障內地入藏部隊的戰鬥力,我軍研製了單兵氧氣面罩、專用高原食品等特殊裝備,以免因為高原病而導致部隊官兵出現大面積高原病和高山反應,保證支援部隊可以迅速展開形成戰鬥力。這點雖然不起眼,但卻實實在在的提高了我軍對印度的威懾能力。

這些是特定針對印度的部署,在其他方面我軍的進步也影響到我國的對印戰略態勢,增強了我國在與印度進行博弈時的手段。

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競相發展彈道導彈,它的烈火-3遠程彈道導彈射程范圍恰好覆蓋我國北京、上海地區,這是在威脅我國不得插手他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我軍在彈道導彈攔截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多次成功進行攔截試驗,目前水平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以色列屬於美國技術發展起來的)。我軍如果在西藏地區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就可以對印度發射的彈道導彈實施攔截,從而降低印度對我的威脅。

總之,我軍對印作戰准備相當充分,整個西藏地區的軍事部署攻防兼備,一旦開戰立刻就能把戰火燒到印度境內。在大後盾的支持下,我軍邊防部隊在巡邏中也寸步不讓,多次邊境沖突都佔了上風,只是國內沒有公開報道而已。

除了軍事准備的內功,我國在外交上也突出加強了對印度周邊國家的支持和援助,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等國都接受過我國的軍事援助。

先看斯里蘭卡,這個小國位於印度半島南端,從地理位置上看對孟加拉灣和北印度洋都有著很強的控制能力,還能對印度海軍進行有效牽制。尤其是在與位於緬甸的軍事基地配合的時候,可以有效切斷印度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與本土的聯系,破壞印度對孟加拉灣的控制。

我國對斯里蘭卡的軍事援助主要是武器出口,地面裝備佔了大多數,如81式自動步槍、63式裝甲運輸車、WZ551式6輪裝甲運輸車;斯空軍裝備有幾架K-8初級教練機、殲教-5中級教練機、殲7戰斗機、運-8中型運輸機,海軍則購買了037型獵潛艇。

雖然斯里蘭卡進口了不少我國武器,但他受印度的影響很深,斯國內泰米爾猛虎組織和印度境內的泰米爾邦內部人員有某些聯系,印度以此為借口曾經派兵參與斯里蘭卡內戰。畢竟斯里蘭卡緊鄰印度,我們的支援鞭長莫及,所以對他的援助主要是為了改善兩國關系,避免其徹底倒向印度,在我國的具體遏制行動中參與很少。

孟加拉國以前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印軍佔領,此後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由於該國人多又窮,且領土被印度包圍,所以沒法指望他能做出什麼貢獻,我們也只能是低價出售步槍和裝甲車,拉攏他不徹底倒向印度而已。

緬甸是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軍事合作夥伴。由於歷史的原因,緬甸一直被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所排斥,其國內軍政府時刻受到美國支持下的民主派的威脅,必須尋求我國的支持才能維護國家政權穩定,所以中緬關系相對較好。

我們與緬甸的軍事合作包括軍售、建立軍事基地、扶持代理人等多個方面,層次和規模上遠遠超過與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的合作。當面由於緬甸自身貧窮落後,所以我們軍售的武器也大多是一些陸軍用槍械和裝甲車,此外還有強-5攻擊機、上海級和海南級巡邏艇等比較復雜的海空軍裝備。

雖然我國一貫宣稱我們的軍事政策是防禦性的,從不追求海外軍事基地,但實際上我國早就開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建立中小型軍事基地。這些基地以衛星觀測、無線電偵察、船舶補給為主要目的,通常建在我國感興趣的國家或軍事基地周圍,例如我國在吉里巴斯的衛星觀測站就位於美國西太平洋導彈靶場周圍。

我國在孟加拉灣的軍事基地包括緬甸科科群島的17個島嶼,上面建設了我國的衛星觀測站、雷達站、無線電監聽站和海軍基地,此外還在柬埔寨的庫克莫島上建立了雷達站和海軍基地。這些基地能夠監聽印軍在孟加拉灣和本土東北部的無線電通訊聯系,監視孟加拉灣上空印軍飛行器活動,並為我軍進入孟加拉灣的艦艇(尤其是潛艇)提供後勤支援。

緬甸軍政府目前還無法有效控制全部國土,其境內目前仍然存在多支游擊隊;這些游擊隊中部分受到我國的支持,在某些情況下會應我國要求採取一些行動,以配合我國的外交和軍事行動。緬北華人自治政權果敢同盟軍直接就是一小號的解放軍,綠軍裝、小馬扎、大標語、紅錦旗都與我軍是一模一樣.

巴基斯坦是我國最重要的軍事合作夥伴國,其重要程度還在朝鮮之上,同時我國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的層次與規模也是最高的,遠遠超越其他夥伴。

在武器貿易方面,巴基斯坦陸軍購買過我國的59式、80式主戰坦克,雙方在88C坦克的基礎上聯合研製了MBT- 2000主戰坦克;巴空軍購買過殲-6、殲-7戰斗機、強-5攻擊機,聯合研製了FC-1「梟龍」戰斗機,正在商討購買殲-10戰斗機的事宜;巴海軍購買了4艘F-22P導彈護衛艦;至於較為隱蔽的雷達、通訊類設備不為人知,但相信也不會少。

我國為了避免印度控制整個南亞,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給予巴基斯坦各種支持。中巴公路的開通,就是為巴基斯坦打通了一條戰時生命線,讓我國的援助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巴基斯坦,而不必擔心印度封鎖巴基斯坦海運。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我國最大的盟友巴基斯坦;這道聲明同時也在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了巨大反響,改變了沙特老國王對我國的看法,為十幾年後我國向沙特出口價值36億美元的東風-3遠程彈道導彈開辟了道路。

不僅在戰略上中巴兩國密切配合,兩軍在戰術層面也有積極的合作。中印邊境西端靠近印巴克什米爾爭議區,邊境線恰好從喜馬拉雅山脈腳下劃過,我國領土比印度一側國土要高出幾千米。於是我軍將遠程對空搜索雷達、三坐標引導雷達等部署到邊境線上,居高臨下的監視著印度邊境線數百千米內的空域,一旦發現印軍飛機出動就及時通報巴基斯坦軍方,引導他們起飛攔截。於是印軍雖然對巴基斯坦防空雷達網百般壓制摧毀,但巴基斯坦空軍總能及時攔截印軍飛機。

雖然我國出於外交上的考慮很少公布、承認我軍對外合作狀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軍只挨打不還手,更不意味著我國政府都是屬羊的只會吃草。國家的戰略布局一刻也沒有放鬆。

⑷ 印度人軍事上的迷之自信從何而來

自我感覺良好,相比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印度的實力還算可以,導致他們認不清自己與世界強國的差距。

⑸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日本一席話令印度人崩潰中印對比

以下是有關這件事的新聞報道,僅供參考:

外媒稱,印度西部商業城市孟買班德拉一帶雲集了施華洛世奇、勞力士等著名品牌專賣店。孟買市內有幾個區域居住著許多窮人,這里的景象完全不一樣。富裕階層常常購買奢侈品。這情景似曾相識,對了,很像21世紀初的上海和北京。

《日本經濟新聞》以《印度比肩中國的那一天》為題報道稱,2002年英國高檔車賓利在中國開設專賣店後,中國成為該品牌最高端汽車銷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當時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少數人的奢侈行為,但回過頭去看,這正是富裕階層開啟消費熱的徵兆。

報道稱,阻礙印度經濟增長的因素也不少,比如基礎設施不足、貧富差距大、國有企業效率低、行政許可權不透明等等。不過,中國也被認為有同樣的缺點。印度經濟會像昔日中國那樣起飛,進而出現兩國並駕齊驅那一天嗎?

中國軍事的強勢崛起,不再只是說說而已了,中國軍事力量全線崛起,代表著中國軍事已經走向世界領先的地位!

印度到底有多害怕中國?看完就徹底明白了。

印度對中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羨慕?仇恨?還是?

目前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自從1969年那場戰爭之後。中國軍隊以極少的人員橫掃了印度人,差點直插印度首都。雖然中國人已經忘了,但對印度人來說那可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印度人絕對不會忘記了中國軍隊強大的武力帶給他們的教訓。

印度士兵

印度人這種記仇的心態導致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中印長期陷入對峙狀態。中國目前的國民任務是發展經濟 所以在邊境僅僅放了不到5萬的兵力。而印度呢?而印軍已多達36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高達1:6。

印度忌憚中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中印邊境的局勢您看看地圖就明白了,印軍的布置全是在喜馬拉雅山以北,僅僅是三十多萬人的吃喝拉撒,其後勤保障都是件多少可怕的事情,並且許多基地在連公路都不暢通,保障完全靠空運,細算起來保障成本何等驚人!有這樣的對手真是我中華家之幸!

中印軍隊對峙

印度認為部署這樣強大的兵力應對中國依然不保險,還在不斷的增兵。印度軍方如此,印度社會就更害怕中國了。印度報紙和電視新聞幾乎幾個小時就發出一篇關於中國的報道。時刻把62年的那場戰爭掛在嘴邊,彷彿一時不注意中國就會在背後捅他們一刀的樣子。

曾經有個在印度工作多年的朋友講道 :有一次經過德里的一座大橋時,印度老闆突然問他我,"你知道這橋是怎麼來的嗎?",當時我心想,我他媽怎麼能知道離我家這么遠的這地方的一座什麼什麼橋是怎麼來的,我要是問你我家鄉的某座建築怎麼來的,我就不信你小子能知道。

看我一臉懵逼,該老闆接著說:"這橋原來就有,但沒這么大,也不像現在這么好,但仍是連接德里與現在新德里所在地的交通要道,後來你們中國人發兵打我們,佔了我們的首都德里,為了阻止你們的繼續推進,我們當時不得不炸毀這座大橋,並在對岸繼續駐扎防守,後來你們撤走之後,對岸就變成了現在的新德里,我們也重修了大橋,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大橋"。

解放軍俘虜的印度士兵

我當時的感覺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一直以來我只知道日本人對中國人罪大惡極,我從沒意識到原來隔壁的某個國家的人民,把中國也視為入侵者。這對當時的我是一種震驚。印度對中國的這種恐懼就像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同樣來源於幾十年前的戰爭!!同樣一大塊領土的歸屬未定!!!同樣還有一場戰爭等著兩國!

印度這回是攤上大事了!北京一招就要了莫迪的命。

蒙古國喜歡"作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身為一個蕞爾小國,屢次觸犯我國底線,不僅公然邀請達賴訪蒙,還背著中國向印度求援,此等小人行徑,實在罪不可赦。當然,不要臉的不止蒙古,還有印度。

這個跟中國當了千年之久的"老鄰居"不僅沒念著我們的好,還專門對我們干一些壞事。據媒體報道,這次達賴訪蒙的幕後黑手不是別人,就是印度。就在前幾天,自稱因達賴竄訪被"中國封鎖",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沒想到的是,印度方面居然沒有保持沉默,而是非常"大方"的承認此事,甚至還提供蒙古10億美元貸款。不得不說,阿三民族不愧為"作死"小能手,在這個節骨眼都敢得罪中國,勇氣可嘉啊!中國聽聞這個消息,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一、尼泊爾上的中國快遞

眾所周知,前不久的"廢鈔運動"導致印度經濟一度出現崩潰,即使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過來。換句話說,現在的印度經濟相當脆弱,經不起半點折騰。而就在此時,小編恰好聽聞一則重大消息,而這消息就跟印度有關。

⑹ 果阿地區是怎麼被印度收回的,葡萄牙人為何不反抗

印度獨立以後,盡管英國和法國紛紛放棄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統治,但是葡萄牙卻拒絕放棄葡屬印度殖民地:果阿、達曼和第烏。從1950年起,印度就希望與葡萄牙展開關於印度次大陸上的葡屬殖民地前途問題的談判。但葡萄牙政府認為這些地區並不是殖民地,而是宗主國的一部分,拒絕與印度談判。葡萄牙認為,印度根本沒有權利對這塊土地提出領土要求,因為當葡萄牙對這塊土地進行統治的時候,印度這個國家還根本不存在。

英國表示對印度渴望統一果阿地區的理解,但是強烈譴責印度政府使用武力來達到政治目的。巴基斯坦則聲稱印度入侵果阿的行動是“赤裸裸的軍國主義行為”。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在36個小時內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代價僅僅是戰死22名士兵。從這次武力吞並果阿的軍事行動中,印度嘗到了甜頭。1962年又重操故技,打算在中國身上撈一把,結果這次讓印度狠狠的摔了個鼻青臉腫。

⑺ 八國聯軍死者多少人

聯軍:陣亡約2500人 。

1900年8月中旬,聯軍2萬餘人由天津進犯北京。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由印度人組成,還包括香港及威海衛華人)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主要由越南人組成),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次日,進抵北倉,受到清軍馬玉昆、呂本元等部及李來中所部義和團頑強阻擊,再次施放毒氣,才攻佔北倉。但聯軍付出死傷635人(一說400餘人。其中日軍近300人)的代價,毒氣炮(「列低炮」)也被擊毀。

1900年8月13日,聯軍進至北京城下,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英軍率先由廣渠門破城竄入。

(7)印度人如何增兵擴展閱讀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打了將近十六個月,北京淪陷戰役是個小局部戰爭,但是北京對於中國和列強的意義重大和利益最多。這場戰爭打出了不同於我們普知中不堪一擊的清軍,慘烈的戰至最後一人的戰役不是一兩個,有些還進行著反攻取得了一定勝利。有逃跑的,但還是少數。

新疆、西藏、東北等地方都爆發著戰爭,列強並未只局限於從渤海入北京。如俄國調集17萬大軍分6路入侵我國東北三省,企圖實現「黃俄羅斯」計劃。

同時聯合在一起侵華的八國聯軍總兵力最多時達到12萬3千人,英軍約33400人,俄軍約23000人,德軍約23700人,日軍約22000人,法軍約20000人,美軍約5800人,意軍約2000人,奧軍約300人。這還是沒算上印度菲律賓等殖民地的仆從軍。

⑻ 印度數萬大軍集結拉達克前線,後勤保障艱難,七個人擠一個帳篷嗎

根據印度方面稱,目前,由於拉達克局勢持續緊張,印度軍隊的口糧倉庫已滿。早些時候,印度國內擔心冬天來臨前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和高海拔的衣服供部隊使用。在冬天,該地區大雪切斷了印度大軍通向拉達克前線進行對抗的道路。最近四個月來,印度長期向拉達克增兵,這就導致了印度在拉達克地區倉庫已經滿額運行,導致了印度大軍隨時可能吃不上口糧。

印度還在持續增援中

今年,印度在加勒萬河谷,班公湖和拉達克東部地區都展開了全面對峙行為,印度方面認為,隨著印度搶佔多個山頭控制到了後,增加印度補給需求,特別是冬季作戰難度,印度後方必須加快保障動作。但是大雪和低溫已經來了,印度人還能熬得住嗎?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如何增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恆河祭祀多少年了 瀏覽:535
伊朗人怎麼看孟晚舟 瀏覽:882
通過什麼物流把東西送到越南 瀏覽:856
越南當兵最怕什麼 瀏覽:960
洪森為什麼能親越南 瀏覽:949
中國人如何飲印度茶飲 瀏覽:840
印尼巴士怎麼改天氣 瀏覽:677
越南幣一千元是多少元 瀏覽:253
中國風俗習慣和哪些國相似 瀏覽:164
義大利豐添洗發水怎麼樣 瀏覽:787
印尼怎麼發工資 瀏覽:767
印尼產的二胡多少錢 瀏覽:688
鄭州哪個超市賣義大利面 瀏覽:178
中國聯通您撥打電話正忙什麼意思 瀏覽:449
印尼護照上出生地址在哪裡 瀏覽:573
十月份去越南旅遊穿什麼衣服好 瀏覽:382
印度郵政編碼是什麼 瀏覽:95
印尼飛上海的飛機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453
印尼椰子怎麼出口 瀏覽:126
羅馬帝國對應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