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南印度半島上有什麼國家

南印度半島上有什麼國家

發布時間:2023-05-06 13:35:23

1. 南亞包括印度半島和什麼

1.南亞包括.(.印度半島)及周圍的島嶼
2.南亞共有7個國家.印度半島有5個國家內陸有兩國:尼泊爾、不丹;臨海有三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與我國相鄰有四國:尼泊爾、印度、不丹、巴基斯坦.海上有兩國: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
3.南亞地形自北向南可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中部平原【這里打錯題目吧,應該是平原,中部有兩個】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南部地勢東西比較(西)部地勢較低.
4.印度河發源於 岡底斯山脈 流 印度河平原、經巴基斯坦國,注入 阿拉伯海;再找到恆河,看它發源於 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流經 恆河平原、印度 國,注入 孟加拉灣.
5.南亞西部少部分地區屬 亞熱帶和沙漠季風 氣候,南部少部分地區屬 熱帶雨林 氣候.
6.(1)印度河平原,它是由 印度 河沖擊而成的,主要位於 巴基斯坦(國家)境內.
(2)恆河平原,位於 印度 (國家)境內.
(3)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組成的中部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河網密布、土地肥沃,是南亞主要的__棉花種植 區和__小麥種植 區.【這個猜的】
【人口聚集區和經濟區,網上找到的是這樣說的】
(4)德干高原,的地勢由__西________向_____東______傾斜,圖中判斷的依據是_____河C是自西向東流入孟加拉灣的

2. 印度半島的介紹

印度半島也稱印度次大陸(又稱南亞次大陸或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於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於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長1,700公里,東西最寬1,600公里,面積208.8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3~6月為熱季,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恆河平原包括在內。

3. 南亞共有七個國家。印度半島上有五個國家內陸有兩國: 、 。臨

南亞內陸國家有尼泊爾,不丹。臨海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升閉加拉國。與我國相吵弊裂鄰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卜衡丹。

4. 西南半島包括哪些國家

西南半島就是印度半島,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南延至阿拉伯海(向西南)與孟加拉灣(向東南)之間的印度洋。同時,占亞洲人口的四成。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西南半島的國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

5. 南亞次大陸包括哪些國家

南亞次大陸又叫印度畝悄消半島。也就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部迅知地區。主要包括人口大國印度、中國好兄弟巴基斯坦運鬧、中國南部的小國延布和不丹。

6. 印度板塊上的國家有那些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的國家有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巴基斯坦 澳大利亞等,但基本上是位於上述地區的國家

7. 印度 東南部有個國家還是島嶼..叫什麼

斯里蘭卡(SriLanka)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

8. 南亞大致包括了什麼半島什麼島,南亞共有多少個國家,其中海陸兼備的國家有哪些內陸國是哪些

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南亞共有7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

9. 印度半島詳細資料大全

印度半島也稱印度次大陸(又稱南亞次大陸或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 *** 於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 *** 於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長1,700公里,東西最寬1,600公里,面積208.8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3~6月為熱季,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恆河平原包括在內。

基本介紹

自然條件,氣候特徵,環境特點,自然資源,動物分布,地理結構,地形,地質構造,文化歷史,歷史,宗教,主要城市,班加羅爾,斯里蘭卡,芭堤雅,馬爾地夫,

自然條件

氣候特徵

南亞大部分地區位於赤道以北和北緯30°以南,除馬爾地夫群島和斯里蘭卡島南部接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印度半島 地勢 南亞季風氣候的形成,與冬夏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關系。 根據季風的進退,一年之中可分涼、熱、雨三季。 12~2月,從大陸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帶來晴朗、乾燥、涼爽的天氣,為涼季。在涼季里氣溫日較差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氣旋雨,半島東岸也有較多的降水。 3~5月,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氣溫迅速增高,氣候炎熱乾燥,稱為熱季。德干高原中部氣溫達到35℃,塔爾沙漠的絕對最高溫度曾達50℃以上,有時出現沙暴。 6~9月,由於南亞地區的持續高溫,在印度西北部產生熱低壓,強烈地吸引著由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從而使西南季風的勢力進一步加強。西南季風經過遼闊溫暖的熱帶海洋,飽含水汽,給南亞大部分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於雨季。雨季來臨的時間,半島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風的晚來早退是南亞雨量變率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印度半島 10~11月為雨季末期,氣溫開始逐漸降低,北部一帶的氣壓也逐漸增高,這樣海陸間的氣壓梯度也逐漸變弱,因此西南季風開始退縮,降水隨之減少,很快轉入涼季。 熱帶季風林佔有廣大面積,其分布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的南側和阿薩姆地區以及斯里蘭卡島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為熱帶雨林區;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樹木為了減少熱季的蒸發,形成乾季落葉;德干高原內部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間,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雨量很少,為荒漠和半荒漠,僅生長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

環境特點

印度半島的自然條件良好,耕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0%以上,是最大的天然資源。大部分地區的居民可以吃到一年兩熟的糧食,東部沿海三角洲地區可以達到一年三熟。 印度半島 現代化工業國家所需要的原料與礦藏資源在半島上也豐富地蘊藏著。其中煤的蘊藏量是世界第八位,鐵的蘊含量居世界第四位,製造各類電器用品所需的雲母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植物資源的豐富更不用說,這里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高山植物約有3萬多個品種。森林的覆蓋率更是可觀,740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佔全國領土總面積的22%。在全世界人都擔心綠色越來越少的今天,印度人卻可以短時間地放寬心。

自然資源

東北部有大的煤、鐵產地,重工業中心;另有錳、金、雲母等礦藏。農產品有粟、水稻、棉花、甘蔗等,南部經濟作物和種植園比重增加。 印度半島 德干高原位於印度半島上,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600~800m,高原東西兩側為高度不大的東高止山和兩高止山,兩山之間的高原面久經侵蝕,支離破碎,多殘丘、地壘和地溝。高原地質年代古老,是寒武紀古陸塊,在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被抬升為一些斷塊台地、谷地和丘陵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地勢比較平坦,利於農耕,在高原地區,因古代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經過風化形肥沃的黑土,適宜種植棉,又稱為黑棉土,是印度重要的棉花產區。 在中南部地區,降水較少,是印度旱作——花生、玉米的產地,高原的東北部是印度的主要礦產區,礦產資源有鐵礦、錳礦、煤、雲母等礦。鐵礦石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 印度半島的主體。為波狀起伏的廣大高原,平均海拔450—900米。西高東低,發源於高原上的各大河流,東流入孟加拉灣,把高原切割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東西走向的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高原西部被覆大面積的厚層玄武岩層,風化層保水性能良好,宜於植棉、粟等作物。 印度熱帶雨林 南亞印度半島的內陸部分。位於印度南部。屬前寒武紀的古老台地。海拔6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北寬南窄,呈倒三角形從亞洲大陸南伸入印度洋。高原東緣是東高止山脈,西緣是西高止山脈,兩山之間的高原面久經侵蝕,支離破碎,多殘丘、地壘和地溝。西北部約占高原面1/3的廣大地區為熔岩所覆蓋。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其中雲母儲量居世界首位。

動物分布

最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半島素有「動物王國」之稱。這里的動物數量大,分布廣,品種多,有7萬多種。獅子和老虎是印度的國獸,古時候,它們是權和威武的象徵,一些帝王就以獅、虎命名。象、牛、猴是印度的聖獸,受到人們的崇敬。 在印度,母牛是最神聖的動物,絕對不允許殺食。神猴哈奴曼則是智慧的象徵。大象雖然笨重,但印度人卻把它視為可愛的動物,古時候,大象還是一個兵種,稱為「象兵」參與作戰呢!此外,蛇也是印度人崇拜的動物之一,許多藝人專門以耍蛇賣藝為生。孔雀是印度的國鳥,受到人們的保護,嚴禁捕殺,也許是因為著名的孔雀王朝之故吧。 之所以成為動物的王國,得力於印度 *** 為保護動物資源而採取的諸多措施。這些措施已經頗見成效,瀕於滅絕的老虎數量從不足2000隻已增加到今天的3000多隻了。

地理結構

地形

平均海拔600米。東、西緣沿海岸分別縱列著東、西高止山脈 ,兩山之間是海拔約600米的德干高原,外側山麓有狹窄的山前沿海平原,內部分布著許多河流切割而成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山地。西高東低,河流除納巴達河一概東注孟加拉灣。

地質構造

由古老的花崗岩、片麻岩、片岩等構成的古陸,西部覆有面積52萬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層,風化後宜於植棉。地質構造和地形具有非常明顯的關系。南部的德干高原,佔有印度半島的大部分,是一個龐大的前寒武紀的古陸塊,它是構成次大陸的核心,是岡瓦那古陸的一部分。白堊紀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規模玄武岩溢出,覆蓋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構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 印度半島 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向東北緩傾的大古老地塊,西高止山構成高原的西部邊緣,高度約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斷層崖;東高止山構成高原的東部邊緣,高度約500~600米,為低丘狀,沿海有較寬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內部多地壘和地溝的地形。總之,德干高原是一個古老的、久經侵蝕的、傾動的和被許多河川所切割的準平原殘丘狀地塊。 至於斯里蘭卡島,在地質構造上與印度原為一體,後因保克海峽和馬拿爾灣的沉降,才與印度分離。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一部分山地,這是喜馬拉雅運動的產物。 喜馬拉雅山脈在構造上可分為三帶:北部帶,又名西藏帶或西藏喜馬拉雅帶,是由古生代初期至第三紀的岩層組成;中部帶,又名雪峰喜馬拉雅帶或喜馬拉雅帶,露出岩石主要為花崗岩和片麻岩,現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帶又名外帶或山麓喜馬拉雅帶,位於印度大平原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主要為低矮山麓,岩層以第三紀沉積岩為主,高度約1,000米。印度大平原是屬於新褶皺山的前淵地帶,其前身為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東西長約3,000公里,南北寬約250~3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文化歷史

歷史

約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好戰的雅利安人集團已經征服溫迪亞山脈以北的大部分印度領土,而溫迪亞山脈則像一道屏障,將半島部分的印度南方及德干高原與北方恆河及印度河流域隔離開。雅利安人的語言從未在南方流行,南方人至今主要操四種非印歐語言,統稱達羅毗荼語,其中每一種都擁有自己的大量古代文學作品。南方也試圖對迄今名之為「雅利安」的壓迫或影響進行抵制,但實際上南方與「雅利安」北方在宗教、藝術、文學、哲學及其他許多文化領域的雙向密切交流已經持續了數千年。印度文化中無疑存在南北差別,但印度文明是南北通用的整體名稱。我們只能推測吠陀時代的南方是什麼樣子。偉大的敘事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說,南方及錫蘭棲息著曾經與吠陀英雄戰斗過的野獸和惡魔,這樣說是為了維持對被他們征服的北方人的輕蔑性描述。但是,雖然也可能發生過戰斗和襲擊,得到大山禁止的遙遠南方,除溫迪亞山脈東西兩端近海平原易遭侵擾外,其餘部分一直未受雅利安人控制。不過,錫蘭(今斯里蘭卡)在公元前6世紀曾被一群操雅利安語的人從海上侵入並定居,不久後或可能稍早,也遭到過印度南部達羅毗荼人侵略。 印度文明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表明,印度民族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偉大民族。 舊石器時代的印度先民,主要靠狩獵和採集維持生存。他們逐食物之源而遷徙,一般居無定所。後來,他們學會用火燒烤食物,並用動物皮毛和樹葉遮蔽軀體。他們也開始馴服野狗。大約在距今12000~8000年這一期間,印度先民開始種植穀物,馴養家畜,製作陶罐,同時學習縫紉衣服。考古學家們在印度各地,特別是在印度西北部和德干高原,均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打磨精緻的石制工具。這一事實說明,印度先民的分布已經相當廣泛。印度地域遼闊,物產豐饒,對於遠古人類來說顯然是一片樂土。除了夏季炎熱之外,印度的自然環境是十分優越的。由於自遠古時代起就非常適宜人類生存,印度對不同地區的人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從非洲、大洋洲和歐亞大陸,先後有不同的種族侵入或移居印度。現代印度人,基本上就是這些種族的混血後裔。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人種依然相當復雜。因此,印度歷來有人種博物館之稱,也有人類學的天堂之說。西方一些大學的人類學專業,即以印度作為學生進行實習和研究的基地。

宗教

印度教徒相信萬物皆有靈魂,死後,其靈魂轉移到新的軀體。現今,這種觀念基本上做如下理解,即:人可以再生為許多種昆蟲或者動物。因此,奶牛、山羊、小蟲和昆蟲都必須受到尊重。在印度,奶牛為何在供給肉類的動物中受到獨一無二的特別尊崇還是一個謎團。 印度教無需其信奉者大量聚集在廟宇中,其木製的廟宇不是聚會的場所,而是信仰的聲明。教義飽含日常生活和獲得永生的行為規則,也逐漸強調生命的輪回。這一觀念在為現狀的悲慘祈福的同時,也給信徒灌輸了某種希望。對生活貧困、地位卑微的信徒來說,它提供了一種慰藉,即:一個人如果行善,死後就能得到回報,其靈魂可以進入一個可敬可佩的人的身體;另一方面,死去的人的靈魂在返回塵世的過程中,可能進入一個較小的動物體中。

主要城市

班加羅爾

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首府。人口連郊區291.4萬(1981)。海拔922米,由一城堡發展成印度南部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分新舊兩城:舊城為商業區,新城為工業區。附近盛產棉花、稻米、油料作物、菸草。印度重要的重工業中心,有機械、電器、化工、飛機、鍾表、金屬加工等工業,還有傳統的地毯編織業、棉紡織、絲紡織和現代化的製革業。多條鐵路與公路在此交會。有航空站。印度35%的IT人才都在班加羅爾打拚,他們創造的收入在印度GDP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微軟、惠普、3M、Infosys等世界知名企業都在這里設立了辦事處.除此之外,生物科技也是它的一個拳頭產品。 班加羅爾 位於海拔921米的丘陵脊頂上,氣候溫和宜人,最熱月(5月)平均氣溫27℃,最冷月(12月)21℃。年降水量924毫米。1681年以後是邁索爾王國的主要都市,殖民地時代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印度獨立後,工業化發展迅速,是商業都市,印度南部的經濟中心和通往馬德拉斯、孟買、海得拉巴等地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擁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皮革、食品等發達的現代工業。班加羅爾位於坎納達、德盧固與泰米爾文化的交匯處,成為活躍的文化中心,設有班加羅爾大學、印度科學院、印度科學研究所、農科大學、國家動力研究所等教育研究設施。市內還保留有1761年所建的石造城和古寺院等史跡,古堡中心的旁邊,有廣大的庭園,及宏偉壯觀的現代化建築。 印度第七大城市,面積174.7平方公里,人口520萬,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也是南印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這座繁榮的現代化商業中心有印度的「矽谷」、「花園城市」之譽。 班加羅爾意為「煮豆」,建於16世紀。自1831年起,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直到1947年英軍才撤離該市。1958年,德克薩斯公司在班加羅爾建立了一個設計中心,為其它跨國信息技術公司來此設點開辟了道路。六十年代,中央 *** 把重點國防和通訊研究機構,如科學研究所、國家航空研究所、雷達電子發展公司等設在該市,使該市的信息技術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它已經變成印度的科學和技術中心。 班加羅爾也是印 *** 工業投資的重點地區之一。有印度主要的飛機製造廠,電器、通訊設備、工具機、汽車製造、制葯等工廠。

斯里蘭卡

南亞次大陸南端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年平均氣溫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風景秀麗,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稱。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來自中亞南俄草原地區的印歐人種——雅利安人移民至錫蘭島建立了僧伽羅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弘揚佛教,受到當地國王的歡迎,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紀前後,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也開始遷徙並定居錫蘭島。從公元5世紀至16世紀,島內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之間征戰不斷。16世紀起先後被葡萄牙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2月獲得獨立,定國名錫蘭。1972年5月22日改稱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里蘭卡

芭堤雅

芭堤雅旅遊區素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芭堤雅位於首都曼谷東南154公里、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間的暹羅灣處,市區面積20多平方公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每年有200至300次、上百人參加的國際會議在此召開。每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收入外匯摺合泰幣70多億銖,是泰國旅遊業的重要支柱之一。 芭堤雅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位於印度半島西南面印度洋中,臨近斯里蘭卡,面積二百九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二十二萬多。馬爾地夫群島是由1196個美麗的珊瑚島組成的環島礁,如花環,故又有「花環群島」的美稱。馬爾地夫群島上的島民稱他們的國家是「海島王國」。古代航行於印度洋的海員及印度的商旅們則因它的地形而稱它「花環之島」-「MALDAIV」,馬爾地夫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島上椰林,海水,陽光,沙灘,繽紛珊瑚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當地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通用迪瓦利語,官方和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其首都馬累(或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首都,人口約四萬六千。 馬爾地夫

閱讀全文

與南印度半島上有什麼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緬甸與越南的民工工資哪個低 瀏覽:731
越南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635
為什麼要限制伊朗核 瀏覽:311
印度伊布替尼仿製葯多少錢 瀏覽:220
越南有哪些蘇制武器 瀏覽:18
義大利fax怎麼讀 瀏覽:767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3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90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2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0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