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種姓制度在印度是如何產生的全部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許多人都知道,印度有一個種姓制度。它將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印度種姓制度雖然有嚴格的血統壁壘,但也並非不可逾越。比如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種姓的女子為妻,這被稱為順婚,低種姓女方家庭可以藉此提高社會地位。但是,高種姓女子則絕對不可以嫁給低種姓男子,這被稱為逆婚。比如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祖先是印度北部的婆羅門,歷來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可是尼赫魯的獨生女英迪拉卻與異教拜火教家庭出身的費羅茲結婚。如此一來,英迪拉和費羅茲所生的子女將世世代代成為賤民,會被印度人視為“不可接觸者”。好在關鍵時刻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出面,將自己的甘地姓氏贈給了他們。因此,印度最大的政治家族——甘地家族,其實是尼赫魯的後裔,而並非甘地的後裔。
自從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就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然而留在人們傳統觀念中的“頑疾”卻至今仍難以徹底改變。
❷ 印度的種姓不會再身份證上出現,那印度人是如何來區別階層的高低的
1、從語言的角度: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事實上,許多低種姓和賤民不講英語。英語是印度高種姓之間交流的語言,體現印度高種姓的地位是一種榮譽。所以會英語也可以被我們視作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的方法。
2、膚色不同:通常情況下,皮膚越白,越有可能是一個較高的種姓,而那些棕色皮膚的人也是原來的居民,即較低的種姓。
3、從婚姻的角度:在高種姓中嫁給種姓是一種習慣,但嫁給種姓種姓是一種罪惡。但如果一個高種姓的人想嫁給一個種姓低的人,他就可以被接受。
4、姓氏不同: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如:桑賈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賈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羅門常用姓氏:夏爾瑪(Sharma)、提維迪(Trivedi)、威亞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剎帝利常用姓氏:塔卡爾(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闊爾(Thakor)、沃爾瑪(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爾(Ghaggar)、高爾(Goal)等;
首陀羅常用姓氏:安貝達爾(Ambedkar)、蘇蘭基(Solanki)、恰馬爾(Chamar)、納伊(Nayi)、洛哈(Lohar)等。
(2)印度人怎麼形成巧合性擴展閱讀:
由於種姓制度與地域緊密結合,並有明顯的區域范圍,因此其政治權力可依區域大小分為三個等級:地方的小王國或地區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個別聚落內的種姓。
這三個層級的權力運作雖有高低之分,而且差異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權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爾納階序中的剎帝利,而且都會宣稱其權力的合法性與有效性,即使實際上未必如此。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與印度不同:婆羅門與剎帝利遠多於首陀羅,是印度的婆羅門有意為之的結果。
❸ 印度人心理是怎樣的
印度是個種姓社會,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心理:
精英階層高等種姓:自大,欺軟怕硬,類似南朝鮮國。
低種姓平民階層:對未來機會沒有規劃,無誠信,道德層次低(受教育程度低)。
❹ 印度人為什麼有生殖器崇拜
原始先民發現:男女兩性外表最大差別在生殖器和發育後的女性乳房上,通過男女生殖器的接觸可以獲得極大的愉快。他們認為:通過男女生殖器的接觸可以獲得極大的愉快,同時嬰兒還會從女性生殖器中分娩出來。那時,人們由於還不懂得人體生殖器官的構造和功能,所以認為長在人身上的陰莖和陰戶是一種完全獨立於人的東西,它們控制和決定著人的性行為,它們和天地萬物一樣都有靈魂,都有人們無法抗禦的魔力,順從它們就有性的歡樂,違抗它們就會傷害身體,災難臨頭。這樣,生殖器崇拜就產生了。
❺ 印度人的生活習慣
印度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如下:
在日出之前起床。古人相信早起的重要性——西方甚至還有這樣的諺語:「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聰明.」東方人也認為人體在清晨的時刻功能較佳。在夏天和冬天,適合在6點起床。起床前先花幾分鍾計劃一下今天的行程,想想在這一天當中要完成些什麼;
起床後用水洗臉,清潔眼睛、鼻子與嘴巴。用特殊設計的銀質或不銹鋼的刮舌器來刮除舌苔。舌頭如果被臟物遮蓋住了,就無法完全品嘗到食物的滋味。用牙膏刷牙,再用漱口水漱口;
喝一大杯水以啟動身體機能,清潔膀胱與腸道。試著每天早上建立固定的排便時間。我們跟所有的動物一樣,都有一定的習慣。當我們的身體建立起行事秩序時,身體功能就能運動順暢,便秘是由慢性疾病所引起,一個人如果在趕時間,就沒有辦法讓身體自然運作。這也是為什麼人要早起,好有充分時間完成一天工作的原因;
在東方,排便過後總是會清洗肛門,當然最好是能洗個澡或淋浴一下。把全身清洗干凈,保持新鮮潔凈感是非常重要的事。阿育吠陀醫生相信「潔凈清純使人親近上帝」,這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身體、衣服與家居環境。洗過澡後,應該塗抹阿育吠陀精油(依個人狀況選擇適合的精油),並用尼莉迪油(neelyadi oil)按摩頭部,可以預防頭痛、禿頭、白發、保持發質柔潤;
早餐前做一些運動。瑜伽適合每個人做(不只限於受過嚴格訓練的運動員),而且不拘於地點,也不需要特殊的服裝或工具。運動可以加強循環系統,保持督夏平衡,促進身心健全,完成一天的工作;對抗憂慮情緒也很有效;
早上8點以前吃早餐。飯前飯後要洗手,餐後要清洗牙齒及舌頭。如果可能,做一些輕微的運動,如散步15分鍾以幫助消化;
擦一些適合你的阿育吠陀香水,也建議戴一些適合你屬性的寶石。一般相信戴耳環能保護你避免受到行星與惡魔的侵害。比較時尚的說法是,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穿著,搭配的色彩與風格,這樣我們的外表才能呈現內在的寧靜和諧。所謂特殊的顏色適合特定的人這種說法來自阿育吠陀,也就是說每個人應該依照自己的督夏(體質傾向性)來穿著,就像我們應該依照法規與章程來生活一樣;
將午餐當做一天的大餐。吃一定的分量(阿育吠陀相信一餐該吃的量就是你的雙手可以捧起來的分量),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頻率,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注意你吃的東西,專心致志地吃。如果可能最好安靜地吃,不要說話也不要笑,更不要爭執。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新陳代謝的過程順利進展;
吃飯時不要喝水(頂多喝一小口以滋潤消化液)。不過在一天當中要多喝水。避免喝可樂或其他加工飲料,也不要喝酒。一天當中頂多喝一到兩杯茶或咖啡。一天該喝多少水,依個人情況而定;
兩餐之間不要吃零食,因為零食會讓胃口變得不穩定。在吃下餐之前,要確定前一餐所持的食物都已經消化了(一般來說是四、五小時之後,依個人情況而定);
不要抽大做廣告的香煙。阿育吠陀建議抽一種有治療效果的煙草(含有葯草療效的香煙),這種葯草可以緩和肺病、咳嗽、打嗝、喉嚨痛、頭痛、鼻竇痛、牙痛、鼻痛、失眠與一般的症狀。用餐過後,刷過牙之後才可以抽葯草香煙。這種葯草香煙可以刺激腦部活動(廣告上的香煙卻會造成反效果);
早一點吃晚餐可以讓身體在入睡前有足夠時間消化食物。盡量在餐後或睡前散步約30分鍾;
晚十點該是睡覺的時候了。這是適合性生活的時刻。理想上,十點鍾就應該關燈了。不要俯卧,可以側卧,膝蓋微屈。
❻ 印度人是怎樣起源
印度人溯源於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是南亞操達羅毗荼語系諸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又稱德拉維達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屬不同人種類型: ① 歐羅巴人種與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即達羅毗荼人種,包括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多信印度教,其中以濕婆派為主,經濟、文化均較發達。②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包括托達人、科塔人、奧朗人、坎德人、貢德人等。③尼格利陀人種類型, 包括伊魯拉爾人、帕尼安人、卡達爾人等,其經濟、文化均較落後,許多人仍以採集和射獵為主要生計,有的依靠掘土棍生產,稱為掘棍文化,許多方面都保留著氏族部落結構,其中有些仍處在原始公社後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 ,保留萬物有靈信仰。屬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各民族,是南亞現存最古老的居民 。 歐羅巴人種南歐 類型的人於公元前4000~前3000年到達印度,與當地人混合形成達羅毗荼人種,一部分滯留在次大陸西北部,保留較多歐羅巴人種的體質特徵,成為現存的布拉灰人。歐羅巴人種的人來到後,部分土著被趕到山區林地,習慣上又稱前達羅毗荼人。一般認為達羅毗荼人與哈拉巴文明有關。雅利安人來到後,達羅毗荼人被趕到次大陸南部,建立安度羅、潘地亞、朱羅、哲羅等王國,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17~18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後,將達羅毗荼人切割開來,進行掠奪、壓迫,破壞了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印度獨立後的1956年根據各民族要求建立泰米爾納德邦(原馬德拉斯邦,以泰米爾人為主)、安得拉邦(以泰盧固人為主)、邁索爾邦(今卡納塔克邦,以坎納拉人為主)和喀拉拉邦(以馬拉亞蘭人為主)。
❼ 為什麼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現象發生
研究宗教的心理學家長期以來都認為,人們相信超自然現象的本質是尋求某種自我保護,讓自己不用去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世界。這個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當生活中發生某些重大的變故——死亡,自然災害,或是失業,此時你的大腦會不斷希望尋求一個答案,想要在一片混亂中尋找其中的意義。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詹妮弗·魏特森(Jennifer Whitson)表示:「這是一種極其令人不安的狀態,當我們感到自己對生活失去控制,我們便會轉而想像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更深刻的結構,即便這些東西其實並不存在。」詹妮弗的專業是研究大腦模式識別,判斷以及決策機制。即便是簡單的要求一名感覺失去對自己生活控制的人去記住時間,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都會造成他們感受到虛幻的力量。比如他們可能會開始在隨機的股票市場中看到某種模式浮現,也有可能他們會開始將生活中兩件不同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比如他們會相信祈禱好運會增加自己找工作面試成功的機會。
隨著印度教繼續合並地區性及民間宗教神祇和傳統,出現了五花八門、有各自信仰和信徒的神祇配偶、神祇肉化身和小神祇等令人為難的局面,包括:仁慈的象頭神,是濕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象形頭;象徵忠心和力量的猴神哈奴曼;智慧和學識女神娑羅室伐底...
我認為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現象發生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在特定的歷史時間深入人心。
❽ 為什麼印度人總愛得一些怪病比如從身體里長出鐵絲,血液不斷從體表滲出
印度人普遍經濟不佳,他們為了增強性能力,就喜歡注射當地一種猴子的血,這種猴子血能增強性能力,但猴子上充滿了病毒細菌,猴子本身對這些病毒細菌有抵抗,而人沒有!! 艾滋都這樣傳播的!!
❾ 印度人為什麼這么奇葩
這一切,其實都是印度的宗教文化傳統與現代西方文明碰撞所產生的奇特現象。印度是世界上宗教色彩濃厚的人口大國,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教徒,其中印度教是第一大教,占據了全國80%以上的人口,影響力也最大。
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它如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等都只是陪襯,可以把它們理解成印度教內部為了滿足印度教信仰不同、階級特殊需要而出現的改革運動。
所以說,印度教才是印度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它的教義幾乎影響了整個印度社會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整個印度民族的信仰與文化都離不開它。
但是,實際上印度教的建立並沒有具體的時間和創始人,因此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印度文化圈子搞出來的思想產物。而學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印度教起源於哈拉帕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隨著印度社會的長期發展過程而緩慢形成。
在印度人眼裡,牛也是神,而且在印度的地位之高,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在任何地方,牛都可以到處遊走,四處撒野,印度人不但不能阻止,還必須用最好的食物供奉,當然更不能人為屠宰。
就算牛死後,印度教徒也不能吃牛的肉,只能喝牛的尿和吃牛的糞便,所以,如果去印度旅遊,在街頭看到好似牛尿和牛糞之類的飲品,或者牛糞做的食物。
因為印度教認為,牛是濕婆神的坐騎,當然也是神的化身,所以它的體內出來的一切東西都是神聖的,包括牛的屎尿屁,這是不容置疑的。如此奇葩的信仰,自然也造就了印度人奇葩的生活飲食方式。
印度人奇葩行為
1、印度的電梯有「0」層。這0相當於中國電梯的第一層。如果商場服務員說產品在一樓,實際上是二樓,所以就連很多印度人都會被電梯搞蒙。
2、印度人開車像開掛,騎摩托可以載十多人車,坐公共汽車和火車還有掛票。
3、印度廁所無處不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印度人不敢尿。就算是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印度人也有勇氣隨地大小便。
4、印度人很迷信,如果一個女孩出生的那天是不吉利的日子,那很少有人敢娶這樣的女人。不過,這個女人可以「脫胎換骨」,就算第一次婚姻獻給一棵樹,或者一些動物,大部分都是嫁給狗。
5、印度人寵愛老鼠。在我國,「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在印度,老鼠的生活就非常好了,可以享受供奉,信徒們還會帶來美味的糖果以及食物給它們。
6、印度餐館里幾乎沒有女服務員,不管是洗碗工還是傳菜員,全部都搜男人在干。在我國,這樣的活大多數都是女員工來做。
7、印度人會拿自己的頭發來許願。很多印度人為了感謝上帝,都會到印度南部的神廟去,將自己的頭發作為祭品獻上去,然後祈禱自己會有好運氣。
8、印度的牛地位和佛一樣。在印度,牛是很神聖的,和佛的地位是一樣的。在印度,沒有人吃牛肉,可以看到牛在田邊散步,甚至還能在大街上溜達。就連汽車遇到了牛,也要主動讓道。
9、在排燈節過後,父母會將家裡的小孩給扔進牛糞之中,讓孩子滿身都沾滿牛糞。印度人認為牛是神聖的,而牛糞則能為他們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