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十大知名報紙是
一、每日郵報(Daily Mail)
每日郵報(Daily Mail)是由每日郵報和普通信託所擁有的英國日報,它是英國第一份每天銷售100萬份的報紙。印刷版每日發行量約為154.8340萬份。
九、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於1855年由Arthur B. Sleigh首次出版。報紙在2002年到2004年連續獲得「年度專欄作家」稱號。每日電訊報因其報道的「年度最佳新聞」而被評為2010年度「年度報紙」。每日電訊報,星期日電訊報及其網站總發行量約為100萬份。
㈡ 印度的三大全國性報紙
《印度時報》《印度教徒報》《印度斯坦時報》
㈢ 印度國家有哪些重要的報紙
發行量排名前三位的都是印地語的報紙。
第一,Dainik Jagran (覺悟日報),發行量高達一千六百萬
第二,Dainik Bhaskar (太陽日報),發行量達一千四百萬
第三,印度斯坦報,發行量一千二百萬。
英文報紙發行量比較大的是
《印度時報》和《印度斯坦時報》,都只有八九百萬份的發行量
還有很多其他語言的報紙。
㈣ 據報道,印度各地醫院氧氣告罄,當地的疫情情況如何了
相信大家對疫情都感到恐懼了吧,因為它讓我們出不了門,和自己的朋友不能聚會,不能正常的去學校上課上班,這就是疫情讓我們感到恐怖的地方,可是對於印度人來說,疫情讓他們感到更加的恐懼,是因為疫情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命安全了 。據報道,印度各地醫院氧氣告罄,當地的疫情確實非常的嚴重 。
疾病還沒有完全好的時候,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威脅,所以我們都不希望印度一直被疫情所籠罩著,希望他們早點迎來藍天和白雲 。
㈤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大報紙
1: 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 日本 14,067
2: 朝日新聞(The Asahi Shimbun) 日本 12,121
3: 每日新聞(Mainichi Shimbun) 日本 5,587
4: 日本經濟新聞(Nihon Keizai Shimbun)日本 4,635
5: 中日新聞(Chunichi Shimbun) 日本 4,512
6: 圖片報(BILD) 德國 3,867
7: 產經新聞(Sankei Shimbun) 日本 2,757
8: 參考消息(Cankao Xiaoxi) 中國 2,627
9: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 中國 2,509
10: 東京體育報(Tokyo Sports) 日本 2,425
11: 太陽報(The Sun) 英國 2,419
12: 朝鮮日報(The Chosun Ilbo) 韓國 2,378
13: 今日美國(USA Today) 美國 2,310
14: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美國 2,107
15: 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 英國 2,093
16 中央日報(Joongang Ilbo) 韓國 2,084
17: 東亞日報(Dong-A Ilbo) 韓國 2,052
18: 日本體育報(Nikkan Sports) 日本 1,965
19: 北海道新聞(Hokkaido Shimbun) 日本 1,922
20: 覺悟日報(Dainik Jagran) 印度 1,911
按發行量
㈥ 印度 有哪幾家 發行量大 的報紙。請說一下報社名。
印度報刊中,最大的三家日報依次為《印度時報》、《馬拉亞拉姆娛樂報》和《古吉拉特新聞》。主要印地文報紙有《印度斯坦報》等;主要英文報紙有《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
㈦ 請問新印度報紙和媒體怎麼看中國
礎隊《人固故北ā罰℉instan Times)、《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這是兩份英文日報,主要城市都有出售。在報攤買這兩份報紙的多數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人士和遊客,也就是那些坐得起一等、二等火車車廂的人,而買土著語言報紙的似乎多是中下階層的小店主之類,當然,更多的人不買也不看報紙他們更喜歡看有歌舞劇的電視。
印度媒體有新聞報道自由,我喜歡看他們吵吵嚷嚷縱論天下大事的熱鬧勁。難免,我會特別關注涉及中國的報道、評論,可有點驚訝的是報紙上對中國的看法如此負面涉及中國的環境污染、拆遷爭議之類的新聞我倒覺得正常,畢竟這是中國實際存在的問題,但是我感到驚訝的是很多印度的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和評論家對中國懷有的強烈戒備心理,比如,中國參與斯里蘭卡的工程,他們就認為這是中國在印度洋牽制印度,華為在印度出售電信設備也被懷疑有礙他們的軍事安全,他們似乎認為中國人在南亞的每一個動作即使外人看來是商業性的都是針對印度的陰謀。
這些報紙上的發言者一點也不諱言他們最大的假想敵是巴基斯坦和中國,前者似乎正越來越遠地落後於印度,但後者則是個強勁的對手。他們對中國過分在意甚至可以用怨恨來表達,讓他們焦慮的主要是三件事:1962年兩國發生的沖突,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夥伴關系,而現在則是經濟發展方面和中國的比較。
我想怨恨的源頭是1962年,在那次邊界沖突中印度遭到挫敗,但就對那片荒僻土地的戰友而言他們現在並不吃虧。可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總是對最近一次重大挫折耿耿於懷,就像今天在中國不少憤青也對日本有仇視一樣。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中國和日本並非你死我活的關系,同樣,印度和中國也不是。盡管在國家利益上有局部沖突,但是目前的和平和商業合作對雙方的利益更有好處。比如,盡管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外交關系更為親密,經濟合作也得到政府強力支持,但貿易額卻還不到100億美元,而在全球市場的自發作用下,中國和印度兩國的年度貿易額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各自給對方提供的就業機會、稅收收入是巨大的。
對中印經濟和發展模式的比較不僅僅是印度人喜歡說的話題,實際上《金融時報》、《經濟學家》這些有國際影響的媒體在過去幾年做過很多這方面的報道,這些比較在印度引起的反響要比在中國強烈的多,印度人非常在意裡面提到的內容,比如印度在信息產業上的優勢、印度的民主制度的優劣等等,他們的媒體也經常把孟買和上海做比較。但就我在北京的生活經驗而言,我接觸的媒體圈、文化圈的人士大多對印度並不了解,也沒有和印度比較的慾望,北京、上海人喜歡和倫敦、紐約、巴黎看齊,而不是和孟買、新德里拉關系。
在孟買海邊的小餐館我曾經和從班加羅爾來度假的塔魯探討過這個問題,這位電子工程師並沒有去過中國,但他說的話卻深得我心,他說別太相信媒體上的胡扯,那是新德里的政客和編輯的看法,因為他們需要樹立一個敵人,他們就不斷說那就是我們的敵人,人們相信了,就真的以為有了敵人。
問題是,如果雙方都真的以為對方就是敵人,那可就不妙了。
讓我們無言,他喝了一口咖啡,這是英國人傳入印度的飲料,而我喝馬沙拉茶,茶源自中國,也由英國人在印度普及,不過當地人喜歡煮茶的時候加上牛奶、香料和糖,類似巧克力奶茶,濃稠甜蜜。
㈧ 印度現存歷史最久的報紙是
第十六章 印 度
一、名詞解釋:1、《印度快報》:德里,1953年創刊。
2、《印度時報》:反映印度政府觀點的英文對開日報 。1838年在孟買創刊,稱《孟買時報》。每星期三、六齣版。1850年改為日報。1861年5月與《旗幟報》、《電訊與信使報》合並,改用現名。原為英國貝內特·科萊曼有限公司經營,後被印度達爾米亞-賈殷財團收買。讀者主要為知識分子、商人、官員。
3、《印度教徒報》:馬德拉斯,1878年創刊。旗艦英文報紙,發行量47萬份。
4、印度報業托拉斯:印度最大的通訊社。英文簡稱PTI。半官方性質。成立於1947年8月。後兼並印度聯合通訊社和路透社印度分社,於1949年元旦開業。總社設在孟買,編輯部在新德里。轄有136個分社和30多名海外通訊員。在北京、紐約、倫敦、莫斯科、哈拉雷等城市派有常駐記者。
㈨ 羅易出版的兩家周刊對印度有什麼影響
1821年,羅易出版了孟加拉語的第一家印度周刊《明月報》,次年又出版了波斯語的《鏡報》,把它們辦成宣傳改革思想的陣地。兩家報紙還通過對國內外時事的報道和評論,開闊普通印度人的眼界,引導他們思考重大的政治、宗教和社會問題。1828年,羅易創立「梵社」。「梵社」著力抨擊印度教的種種弊端,特別是對婦女的壓迫。在它的努力下,「薩蒂」、多妻和童婚等受到抑制,寡婦再嫁也獲得承認。
㈩ 印度的官方報紙是什麼官方新聞社是什麼
印度的報刊大多屬私人和財團所有。截至2007年底,共有96種文字的報刊35595種,總發行量9900萬份,居世界第2位。印地文和英文報刊分別占總數的37%和16%。最大的三家日報依次為《印度時報》、《馬拉雅拉娛樂報》和《古吉拉特新聞》。主要印地文報紙有《旁遮普之獅報》、《今天日報》、《印度斯坦報》等。主要英文報紙有《印度斯坦時報》、《政治家報》、《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 主要新聞機構和通訊社有:(1)新聞發布署:相當於政府中央通訊社,擁有1100多名國內和180多名國外特派記者,電傳網覆蓋全國各地,向8000餘家新聞單位供稿。設有8個地區總分社和27個分社。(2)印度報業托拉斯:印最大通訊社,半官方性質。成立於1947年8月,後兼並印聯合通訊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於1949年元旦開業。現設136個國內分社和11個海外分社,員工1000多名,海外記者30多名。英文日發稿量超過10萬字。在北京派駐記者。(3)印度聯合新聞社:印度第二大通訊社,系報業同仁的合股企業。1959年登記成立。現有分社100多個。目前向四個海灣國家及新加坡、模里西斯提供新聞服務,在迪拜、華盛頓和新加坡設有分社,向22個國家派駐記者。(4)印度斯坦新聞社:私營,主要編發印地文、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爾文的新聞。 全印廣播電台隸屬政府新聞廣播部,廣播網覆蓋全國人口999.1%。對內使用24種語言和146播音。對外使用27言廣播。 全印電視台於1959播,1976印廣播電台成為獨立機構,隸屬新聞廣播部,是世界最大的電視網路之一。截至年3,全國共有56視台,23星頻道。電視網覆蓋全國陸地面積的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