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到底是信哪個教,為何寺廟那麼多
其實他們信奉的教比較多,聽說印度是一個很尊敬佛教的地方所以寺廟也是很多的。關於印度,根據資料顯示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發源地。這個條目是關於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區和尼泊爾。1947年後,印度的領土僅包括今印度共和國部分。
在尋訪了幾位著名的沙門思想念家鄉然而未得到滿意答案之後,他毅然決然決定去實踐當時沙門中較為流行的做法——苦行。過了六年的苦行沒有一點成果,無奈他只能放棄苦修,吃飯睡覺來恢復體力,在菩提樹下參悟冥想,終於修成正果,悟出來大道理,成為了覺者佛陀,那時候他才三十五歲。這也就是印度為什麼那麼重視佛教界,佛教中有著 他們的信仰,他們需要的的東西了。
Ⅱ 古代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寺院是什麼寺
最著名的位於今比哈爾邦巴特那市東南的那爛陀寺。該寺建於公元5世紀上半葉笈多王朝時期,是印度佛教學術中心,後屢有擴建,規模宏大,殿宇壯觀,聲聞海外。寺內寶彩、寶海、寶洋三大殿,實際是藏書甚豐的圖書館,其中寶洋殿高達九層,極為壯觀。宋《高僧傳》卷三《寂默傳》稱:「那爛陀寺,周圍四十八里,九寺一門,是九天王所造。」這樣一座享有盛譽的大型寺廟群,竟在12世紀末時毀於入侵穆斯林的兵禍,連寺中收藏著的無數珍貴的典籍也未能倖免於難。隨著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佛教建築在印度也成為過眼雲煙,輝煌不再。
Ⅲ 印度、尼泊爾有哪些著名的佛教寺廟詳細點的~~
http://fo.ifeng.com/tupian/200707/0710_23_44428.shtml
那爛陀寺——印度最古佛教寺院
尼泊爾著名的猴山---斯瓦揚布納特寺
http://shmali.blog.163.com/blog/static/319705492007522029563/
卡拉延佛廟的白塔,賈格納斯神廟中讓人臉紅的情色雕刻和舊王宮都是加都的名勝。
http://ke..com/view/36739.htm
Ⅳ 印度北方宗教小鎮普什卡爾,為何人口僅有一萬四,寺廟卻有500多座
一、宗教思想深
雖然這個小鎮人口不太多,但是這個地方的人宗教思想非常深,他們這個地方的人都非常信奉佛教,所以才會在小生當中建造了很多座寺廟,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里的人對於佛教非常的興奮,而且內心非常虔誠,所以通過寺廟的數目就能看出這里的宗教思想很深,可能這也是這個小鎮寺廟數目多的原因所在。
這個小鎮,從古至今遺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遺產,所以吸引著很多的遊客到當地旅遊,在這里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
Ⅳ 世界上佛教寺院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嗎
泰國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
佛教之都的建築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是專供曼谷王朝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和禮佛的地方。玉佛寺浮壇的牆上和寺四周的矮牆上,各嵌有一列繪著牡丹、蓮花、小鳥圖案的彩瓷。據說,這些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來的。玉佛是由整塊碧綠剔透的翡翠玉石雕而成的,高66厘米,寬48厘米,被供奉在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是鎮國之寶,他的神靈威力無邊,就連歷屆泰國政府的內閣組成之後,總理和全體內閣成員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和國王。老百姓有升學、婚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裡祭拜祈禱。兩個人打賭起誓,也都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樣大,比四層樓還要高。卧佛是泰國不和睦或不生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里經常能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的場面。金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500公斤重的純金大佛,它分為五個部件鑄造,再拼裝成為一個整體。
曼谷不僅以寺院僧尼眾多,寺院遍布而被譽為「佛教之都」,而且事實上也確實為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Ⅵ 印度現在有佛教寺院嗎為什麼
有,新德里附近的菩提伽耶遺址就有一座佛教的摩訶菩提寺。瓦拉納西的鹿野苑遺址也是佛教的。
Ⅶ 印度的寺廟的描述詳細點
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寺院及學術中心---那爛陀寺。意譯為「施無厭」。遺址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臘貢附近。據佛教傳說,原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誕生及逝世之處,釋迦牟尼亦路經此地。寺始建於5世紀,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載:該寺「庭序別開,中分八院,寶台星列,瓊樓岳峙,觀辣煙中,殿飛霞上,生風雲於戶牖,交日月於軒檐,羯尼花樹,加以流水逶迤,青蓮菡萏,暈煥其間,庵沒羅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此為其極」。12世紀,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學及研究中心之一。據說在極盛時期,佛教學者雲集,主客常達萬人。不僅當時印度的著名佛教學者在此修持講學,中國、朝鮮、日本等國的一些僧人也不遠萬里,負笈前來。我國的玄奘、義凈,就先後於盛期中(7世紀)至此留學。在佛教上,該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為主,大乘中兼有中觀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時旁及印度其他宗教哲學派別,如勝論、數論、四吠陀等,此外還學習因明、聲明、術數、醫方明等各種知識。12世紀末,該寺為人侵的穆斯林所毀,後遂湮沒無聞。1861年,一批歐洲學者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及附近出土的碑銘,進行了初步的勘查發掘。20世紀初,印度考古部門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發現該寺遺址達100萬平方米。印度獨立後,新建了那爛陀佛教學院,內設漢、藏、日、梵、巴利文等課程。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合作,在那爛陀修建了一座玄奘紀念堂。
Ⅷ 古印度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遺存了大量的精美古建築,目前印度共有36處世界文化遺產。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與泰姬陵隔河相望,但它有著比泰姬陵更為凄婉的故事。這里曾有過三位偉大的帝王阿克巴大帝、賈汗吉爾和沙賈汗,他們在城堡里度過充滿傳奇和榮耀、同時都有著浪漫憂傷的愛情故事的一生,更讓人唏噓的是他們都面臨兒子背叛兄弟殘殺的悲傷。阿格拉城堡的內、外兩層城牆均為紅砂岩建造,內部的宮殿最多時有500多座,白色大理石、彩色半寶石鑲嵌讓壯美平添了精緻。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內修有一處亭子,它主要是為吸收來自亞穆納河上的涼風而修建的。其他名勝包括漁宮、皇家浴室、寶光清真寺,還有婦女用品市場,在這里宮內的婦女可以買到絲綢、珠寶、織錦等商品。穿過慈特門是建於1568年的私人會客廳,這是國王會見王公貴族、國外使節的地方。
阿旃陀石窟群(Ajanta Caves)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由29座佛教洞窟組成,是印度最輝煌的佛教藝術傑作。阿旃陀石窟開鑿在Waghora河邊的一個馬掌形狀的懸崖之上,從東到西依次編號為1-29,必看的有1號洞 - 巨大地釋迦摩尼像、飛天仙女柱和佛傳史雕;17號洞 – 大乘佛教修道院,有著許多保存良好的壁畫;16號洞 – 壁畫上繪有Sundari公主在獲悉其丈夫即將出家的消息後暈倒在地情節。
阿旃陀石窟群第1號石窟建於7世紀,是大乘派佛教建築的典範。窟內有一尊釋迦牟尼雕像,高3米,從3個角度看有3個不同的神態:從正面觀看似沉思,左面看似微笑,右面看又似庄嚴凝視。拱門和6根大柱上雕有飛天和仙女,刻畫細膩精巧,形態優美。中間有一大廳,四周壁畫上有500羅漢像,其貌各異,表情豐富。
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提洞,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另一種為毗可羅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佛殿頂部呈拱形,平面是馬蹄形,殿中排列著數十根石柱,把殿分為內殿和中殿,內殿後部設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間為集會的場所,三面圍以僧人的住房。這里共有29窟,9、10、19、26、29號窟為佛殿,其餘均為僧房。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位於馬拉哈斯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
埃洛拉石窟群先後共開鑿了34座石窟寺廟,其中16座印度教寺廟、13座佛教寺廟、5座耆那教寺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觀近似僧院窟,兩壁雕出的石柱高約4米,柱頂橫樑上刻有合土作施禮狀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內的舍利塔高約8米,直徑約4米,四周遍雕面相莊重、腳踏蓮花的佛像。正面約5米高的佛龕內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兩旁為恃蓮花菩薩和密跡金剛菩薩侍平。
Ⅸ 印度「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曾是唐僧的母校,現在如何了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的南亞國家,曾經的“古印度”跟中國一樣,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印度留下了很多珍貴的人文古跡,也使得印度現在成為了中國遊客非常喜歡的一個旅遊國家。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印度旅遊?對印度這個國家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這個“那爛陀大學”是唐僧曾經就讀過的母校嗎?他來印度取經的最終目的地就是這里如果以後有機會再到印度旅遊的話,你想不想到到這里來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