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說到印度軍隊時,為何許多人說他們有信仰加持
在印度的軍隊中,有大部分的士兵,都是信奉錫克教。而錫克教中有一個規定,就是男子成年以後,必須要留頭發留鬍子,還得佩戴頭巾,一直到去世為止。所以虔誠的西科教徒即使參軍了也要堅持佩戴頭巾的。
而錫克教有一個教規,就是男子成年了就必須要留頭發,留鬍子,佩戴頭巾,不能夠輕易地取下來。這種頭巾戴起來很麻煩的,往往需要用30分鍾的時間才能纏好。錫克教徒非常的虔誠,即使是參軍了,也要堅持著帶頭巾,所以軍方也就贊同了。不過要是上了戰場,頭巾就很不方便,後來印度還專門設計了一種方形的鋼盔,用來給新科教的士兵佩戴。
Ⅱ 印度邊境士兵現在是什麼狀況
印度駐守在雪山之上的士兵們,現狀實在是太慘了,能夠從前方報道出來的視頻畫面當中看出前線士兵正在山區放哨,身上還綁住了一個繩子,就怕風雪太大把自己給吹下去。
能夠看出氣溫,當時可能是在零下10多度左右,地面上的積雪也比較深,這看起來比我們想像的要惡劣的多。
利用了多種運輸方式,比如陸路運輸以及空路運輸,這一次運輸的物資完全足夠,這些士兵們消耗4個月左右的時間。看來這一次准備好之後就不準備再繼續撤軍了,總體來說為了這一次的戰爭,印度可謂是做足了准備。但前提是印度這一次的判斷是正確,否則想要退下來都難。
Ⅲ 印度軍事專家8個理由告訴你,印度特種兵為什麼是世界
特種部隊顧名思義是執行特種任務的部隊,印度應該感謝好萊塢,最早是通過好萊塢的電影了解到特種部隊,同時印度也應該感謝寶萊塢,特種部隊不僅僅超乎常人還要會跳舞。印度軍事專家列舉出8個理由來證明,他們的特種部隊是世界最強的。
8)空軍一號
孟買恐怖襲擊發生後,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匯集了突擊隊和武裝部隊稱為空軍一號,是目前最年輕的印度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的唯一任務是保護孟買大都會區不受到恐怖威脅。空軍一號是世界上反應最快的部隊之一,從裝備到行動,在不到15分鍾。從3000人中,選擇的最好的士兵216名並且由色列的特種兵親身指導。
Ⅳ 為什麼在德國的黨衛軍里,會有印度兵
呵呵……
不要奇怪,印度人也是屬於雅利安人種,這是二戰時德國所承認的,而黨衛軍都是由純粹的雅利安人組成,所以當時德國人對印度人並不是非常排斥!
Ⅳ 印度陸軍的詳細資料
印度陸軍是印度最大的武裝部隊,其主要任務是確保國家安全和印度共和國國防免於遭受外來侵略和威脅,維護和平與安全在其邊界內。印度陸軍還在自然災害和其他干擾從事過人道救援行動。印度陸軍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備軍和最大的後備軍隊,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職業化、最忠誠的陸戰部隊之一。
簡介
歷史戰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獨立後
任務使命
聯合國維和任務
組成指揮
團組織
其他
團步兵團
炮軍
裝甲團
武器特點
軍購
裝備
演習Brasstacks演習
帕拉克拉姆演習
沙克蒂演習
Ashwamedha演習
主要行動第一克什米爾戰爭(1947年)
海得拉巴邦戰爭(1948年)
印巴戰爭(1965年)
簡介
歷史 戰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獨立後
任務 使命
聯合國維和任務
組成 指揮
團組織
其他
團 步兵團
炮軍
裝甲團
武器 特點
軍購
裝備
演習 Brasstacks演習
帕拉克拉姆演習
沙克蒂演習
Ashwamedha演習
主要行動 第一克什米爾戰爭(1947年)
海得拉巴邦戰爭(1948年)
印巴戰爭(1965年)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當印度於1947年獲得獨立印度陸軍應運而生|獲得獨立印度陸軍應運而生,並繼承了大部分前英國殖民當局的基礎設施。印度陸軍實施志願役,雖然印度憲法明文規定實施徵兵制,然而印度不曾實施。 自獨立以來,印度陸軍參與了和鄰國巴基斯坦,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場戰爭。陸軍其他重要的行動,包括維賈行動和仙人掌行動。除了沖突,軍隊一直在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 印度總統兼任陸軍總司令。陸軍參謀長(COAS)由一名四星上將擔任,其負責指揮陸軍。在印度陸軍不曾同時有兩位總司令。在陸軍會有兩名軍官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由五星上將擔任。 印度陸軍擁有約141.4萬士兵在服役 [1]及約1,800,000 預備役部隊,印度陸軍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備軍和最大的後備軍隊。到2020年,印度陸軍計劃升級4000 T-72s, over 2500 T-90s和其他數千坦克。
編輯本段歷史
戰前
印度陸軍士兵在進行戰術演練
軍事部門創建於由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創立 ,在1776年後,主要功能和篩選軍隊的相關的主要業務都由東印度公司掌管。因1833年憲章的訂定,東印度公司的秘書部門重組為四個部門,包括軍事部門。陸軍歷任主席都由駐孟加拉,孟買和馬德拉斯的指揮官擔任,1895年4月統編成單一的單位。為了方便管理,它分為四個命令即:旁遮普(包括西北邊境),孟加拉,馬德拉斯(包括緬甸)和孟買(包括信德省,奎達和亞丁)。 英國印度陸軍部隊是大英帝國在全世界的首要部隊。除了維持國內安全和英國的統治,英屬印度陸軍參與過多次戰爭:英緬戰爭,英錫克戰爭,英阿戰爭,鴉片戰爭,阿比西尼亞戰爭,八國聯軍。種種巧合種下印度的獨立的開端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20世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印度陸軍是英軍關鍵的附屬戰力。 130萬印度士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為盟軍效力後,於是英國含糊的答應印度國民大會的自治。戰爭結束後英國背棄承諾,以至印度獨立運動獲得了力量。印度軍隊在戰爭中74187人死亡或失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2.582萬印度士兵協助同盟國 ,英國答應戰後獨立。87000名印度士兵在這場戰爭中死亡。
獨立後
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 英印軍隊之間分成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四個廓爾喀團被移交給英國陸軍,其餘被納入印度陸軍。
編輯本段任務
印度「布希姆」自行榴彈炮
在印度憲法中理想的印度陸軍理論上被定義為「印度陸軍是印度軍隊的地面武裝力量。」
使命
作為國家主權的一部分,印度陸軍和印度海軍級印度空軍如下使命: 基本:維護國家利益和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印度的統一,反對任何外患的威懾並可能發動戰爭。 進階:協助政府機構應付'代理人戰爭'和其他內部威脅,並可以征調人民以完成目的。
聯合國維和任務
安哥拉 第一期核查團 ,1988年-1991年 安哥拉 聯和國安領會觀察團 ,1997年 -1999年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 波黑特派團 ,1995年 -2002年 柬埔寨 柬埔寨權力機構 ,1992-1993年 中美洲 中美洲觀察團 ,1989年-1992年 剛果 剛果行動 ,1960年至1964年 薩爾瓦多 聯合國薩爾瓦多觀察團 ,1991-1995 海地 聯合國海地支助團 ,1996年 -1997 海地 聯合國海地特派團 ,1997年 海地 民警 ,1997年 -2000年 伊拉克和科威特 , 伊科觀察團 ,1991-2003 以色列 觀察員部隊 賴比瑞亞 聯合國利比亞觀察團,1993年 -1997年 黎巴嫩 UNOGL,聯合國黎巴嫩部隊 ,1958年 中東 緊急部隊 ,1956至1967年 盧安達 盧安達援助團 ,1993年 -1996年 獅子山 聯合國獅子山觀察,1998年 - 1999年
編輯本段組成
最初,印度陸軍軍隊的主要目標是保衛國家的邊界。然而,多年來,軍隊還承擔了提供內部安全責任,特別是在武裝分子襲擊的克什米爾和東北部。軍隊的力量大約100萬軍隊和34個部門。它的總部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由軍隊參謀總長領導(COAS),現任總長為迪帕卡普爾 。
指揮
軍隊有6個戰術司令。每個司令官由中將擔任 。每個命令是直屬新德里的陸軍總部所發布 。這些指揮官直接領導下屬士兵。還有一個訓練司令部稱為ARTRAC.裡面的工作人員由總部任命的中將指揮 。 軍 總部,印度陸軍 , 新德里
中央司令部 ,總部設在勒克瑙 , 北方邦
第1軍 -目前分配到西南司令部
東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加爾各答 , 西孟加拉邦
第三軍 ,總部設在迪馬普爾 ,那加蘭
第23步兵師 總部設在蘭契
第 57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Leimakhong
第四軍 ,總部設在提斯浦爾 , 阿薩姆邦
第2山地師 總部設在迪布魯格爾
第 5山地師 總部設在Bomdila
第21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倫吉亞
第三十三軍 ,總部設在西里古里 , 西孟加拉
第 17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托克
第20 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Binnaguri
第27 山地師 總部設在噶倫堡
炮兵旅
北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烏坦布爾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14軍 ,總部設在列城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3步兵師的 總部設在列城
第 8 山地師 總部設在德拉斯
炮兵旅
第15軍 ,總部設在斯利那加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 19步兵師 總部設在巴拉馬拉
第28 , 步兵師 總部設在古列茲
炮兵旅
第十六軍 ,總部設在訥格羅達 , 查謨和克什米爾
第 10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可挪爾
第 25步兵師 總部設在拉賈烏里
第 39 步兵師 總部設在Yol的
炮兵旅
裝甲旅
南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浦那 , 馬哈拉施特拉邦
第12軍 ,總部設在焦特布爾 , 拉賈斯坦邦
第 4裝甲旅
第 340機械化旅
第 11步兵師 總部設在艾哈邁達巴德
第 12 步兵師 總部設在焦特布爾 第二十一軍 ,總部設在博帕爾 ,中央邦
第31裝甲師 總部設在佔西
第 36 薩加爾機動部隊
第 54 步兵師 總部設在海德拉巴 / 塞康德拉巴德
炮兵旅
防空旅
第 475工程旅
西南司令部 ,總部設在齋浦爾 , 拉賈斯坦邦
第1軍 ,總部設在馬圖拉 , 北方邦
第 4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拉哈巴德
第 6 山地師的 總部設在巴瑞利
第33裝甲師 總部設在希薩爾
工程旅
第10軍 ,總部設在丁達 , 旁遮普
第 16步兵師 總部設在斯里蘭卡根加訥格爾
第 18 哥打機動部隊
第24 比卡內爾部隊
第6獨立裝甲旅
第615獨立防空旅
第471工程旅
西方司令部 ,總部設在Chandimandir
第2軍 ,總部設在安巴拉 , 哈里亞納邦
第1裝甲師 總部設在帕蒂亞拉
第14德拉敦機動部隊
第22步兵師 總部設在密拉特
第474工程旅
第612機動獨立防空旅
第九軍 ,總部設在Yol的 , 喜馬偕爾邦
第26步兵師 總部設在查謨
第29步兵師 總部設在伯坦果德
第2獨立裝甲旅
第3獨立裝甲旅
第16獨立裝甲旅
第十一軍 ,總部設在賈蘭達爾 , 旁遮普
第7步兵師 總部設在菲羅
第9步兵師 總部設在密拉特
第15步兵師 總部設在阿姆利則
第23裝甲旅
第55機械化旅
訓練司令部 ,總部設在西姆拉 , 喜馬偕爾邦
團組織
印度軍隊還有個和上面相異的團組織。軍下面提到是職能部門負責具體泛軍隊的任務。
武器單位
1、印度步軍
2、裝甲部隊 裝甲團的學校和中心的阿邁德那格爾 。
3、炮兵部隊 炮兵學校是代奧拉利靠近納西克 。
4、軍信號
5、工程兵 -在軍事工程學院是Dapodi, 浦那 。該中心位於如下: 馬德拉斯工程師小組在班加羅爾 , 孟加拉工程師組魯爾基和孟買工程師組克德基, 浦那 。
6、陸軍兵團防空中心在戈巴爾布爾在奧里薩邦 。
7、機動步兵-應變中心阿邁德那格爾 。
8、陸軍航空部隊(印度)
其他
1 參加閱兵的印度陸軍T-90S主戰坦克
、師:陸軍師是一個介於一個軍和一個旅之間。它是軍隊最大的打擊力量。每個師由少將級的[師長](GOC)指揮 。它通常由15,000作戰部隊和8000名支援人員。目前,印度陸軍有34個師,其中包括4個機動師,18個步兵師,10個山地師,3裝甲師和2個炮兵師。每個師由好幾個旅所組成。 2、旅:一個旅通常有大約3000名作戰部隊構成。一個步兵旅通常有3個步兵營以及各種支援武器與單位。它是由一名准將 來指揮。除了在各師的旅,印度陸軍也有5個獨立裝甲旅,15個獨立炮兵旅,7個獨立步兵旅,1個獨立空降旅,3個獨立防空旅,2個獨立防空旅和4個獨立工程師旅。這些獨立旅直屬軍級單位的領導。 3、營:一個營的指揮官是上校 ,是步兵的主要作戰單位。它由900多名戰斗人員。 4、連:由一為少校領導大約120名士兵。 5、排:一種連和班之間的單位,一排由一名中尉或根據情況的准尉(一名初級軍官)。它大約有32人。 6、班:最小軍事單位大約10人。指揮由士官領導 。
編輯本段團
步兵團
印度陸軍的廓爾喀步兵團 有幾個營或相關單位組成一個步兵團。步兵團在印度軍隊是一個軍事組織,而不是一個地區組織。各團的營不互相隸屬而是各自組隊,而是分散在不同單位,即:旅,師,團。一個步兵營實施移調制。偶爾,營連同團可以有共同的任期。大多數印度陸軍的步軍來自舊印度陸軍和英國軍隊在一個地區或特定種族招募的軍隊。 印度陸軍的廓爾喀步兵團
旅衛隊 傘兵 機動步兵 旁遮普團 馬德拉斯團 在擲彈兵 馬拉輕步兵 拉吉普塔納步槍兵 拉吉普團 乙團 錫克團 錫克輕步兵 格拉團 加瓦爾步槍兵 庫蒙團 阿薩姆團 比哈爾邦團 馬哈爾團 查謨和克什米爾步槍兵 查謨和克什米爾輕步兵 納加團 廓爾喀步槍(在Malaun團)兵 廓爾喀步槍兵 廓爾喀步槍兵 廓爾喀步槍(邊防軍)兵 廓爾喀步槍兵 廓爾喀步槍兵 廓爾喀步槍兵 拉達克童子軍
炮軍
炮兵團是一項重大的業務部門在印度軍隊。歷史上,它的血統需要從莫卧兒皇帝巴布爾在1526年巴尼伯特戰役普遍在印度引入炮兵算起。但早期的證據使用槍支的使用早在15世紀已被記錄。
裝甲團
有97裝甲團在印度軍隊
編輯本段武器
特點
在克什米爾地區作戰的印度陸軍
印度陸軍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制定了武器裝備發展規劃.採用引進、仿製、自研和升級改造「四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武器裝備建設,同時依靠聯合軍事演習積累作戰經驗.驗證武器裝備性能。 為實現在2020年前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的戰略目標,印度陸軍確立了新時期建設發展方向,即:陸軍向戰略打擊軍種轉變,以維護國家利益、捍衛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提高陸軍處理整個南亞區域沖突、危機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增強在防區以外的作戰能力,保證印度領土不受侵犯的能力。為此,陸軍制定了武器裝備發展規劃,強調以精確打擊武器為主要常規火力,以坦克裝甲車輛和武裝直升機為主要突擊兵器.加強陸軍的火力與機動性,提高立體作戰能力,同時.大力發展和升級C4ISR系統.提高陸軍聯合作戰能力。
軍購
印度在軍購方面的策略表現為:一是保持傳統。即加強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系.在海陸空武器上大力引進俄式技術和裝備。二是藉助歐盟。歐盟各國是印度武器進口的重要渠道之一.印度一直藉助歐式武器的進口以降低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三是拉住美國。繼成為美國在南亞的重要反恐夥伴之後.印度開始寄希望於從美國引進尖端武器裝備,實現武器進口多元化和改善美印關系的目標。四是借力以色列。在以色列的幫助下改進某些領域的關鍵技術.並從以色列進口反導、預警機等先進武器。
裝備
地面戰車
坦克
常勝者主戰坦克(英國)(大部分在庫存中)
阿瓊主戰坦克)
T-55/T-54(俄羅斯)(T-55正逐步退役)
T-72M1遜丘倫(俄羅斯)
PT-76輕型水陸兩棲坦克(俄羅斯)
裝甲偵察車
300 100 BRDM-2(4×4)裝甲偵察車(俄羅斯)
100 100 白鼬(4×4)裝甲偵察車(英國)
裝甲人員運輸車
BMP-1/BMP-2 Sarath AIFV/APC(俄羅斯)
(一些車上裝有AT-4 反坦克制導武器)
OT-62/OT-64(捷克)
BTR-50/BTR-60(8×8)(俄羅斯)
戰斗支援車
T-54/T-55裝甲救援車(俄羅斯)
WZT-3裝甲救援車
常勝者裝甲救援車(印度)
作戰工程拖拉機
BIG-60式架設橋梁裝甲車
MT-55式架設橋梁裝甲車
卡梯克架設橋梁裝甲車
MTU-20式架設橋梁裝甲車
AM-50(6×6)式架設橋梁裝甲車
加農炮
S23式180mm牽引式加農炮(俄羅斯)
140mm牽引式加農炮(英國)
常勝者130mm自行加農炮(印度)
M-46式130mm牽引野戰炮(俄羅斯)(庫存約70門)
艾博特105mm自行加農炮(英國FV433)
(庫存約30門)(已開始退役)
BS-3式(M1944)100mm牽引式加農炮(俄羅斯)
夯錘88mm牽引式加農炮(英國)
M48式76mm山地牽引式加農炮(南斯拉夫)
榴彈炮
FH77B式155mm牽引式榴彈炮(瑞典)
D-20式152mm牽引式加農炮/榴彈炮(俄羅斯)
D-30式122mm牽引式榴彈炮(俄羅斯)
Pack Model 56 P 105mm牽引式榴彈炮(義大利)
Pack 76mm加農炮/榴彈炮
防空火炮
M1式40mm牽引式火炮(美國)
L60式40mm牽引式火炮(瑞典)(超級蝙蝠雷達)
L70式40mm牽引式火炮(瑞典)
(超級蝙蝠;飛行捕手防空雷達)
2K22M30mm通古斯卡2SM自行火炮(俄羅斯)(訂購中)
ZU-23-2式23mm雙管牽引式高射炮(俄羅斯)
ZSU-23-4式23mm自行高炮(俄羅斯)
20mm厄利孔高炮(瑞士)
多管火箭炮
9K58式300mm旅風自行多管火箭系統(12發)(俄羅斯)
9K57式220mm颶風自行多管火箭系統(16發)(俄羅斯)
帕納卡214mm火箭系統(12發)(印度)
BM-21式122mm火箭系統(40發)(印度)
LRAR 122mm火箭系統(40發)(印度)
迫擊炮
M58式160mm坦佩拉迫擊炮(芬蘭)(庫存150門)
M1943式160mm迫擊炮(俄羅斯)
AM-50式120mm布朗德迫擊炮(法國)
M1943式120mm迫擊炮(俄羅斯)
E1式120mm牽引迫擊炮(印度)
M43式82mm迫擊炮(俄羅斯)
E1式81mm牽引式迫擊炮(印度)
L16A式81mm迫擊炮(英國)
反坦克火箭筒
M-40A1式106mm無後坐力反坦克炮
M20式89mm反坦克火箭筒(美國)
D48式85mm牽引式反坦克火箭筒(俄羅斯)
M2式84mm卡爾·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筒(瑞典)
M18式57mm無後坐力反坦克火箭筒
反坦克導彈
毒蛇反坦克導彈(印度)
米蘭反坦克導彈(國際合作)
AT-3式薩格爾反坦克導彈(俄羅斯)
AT-4式塞子反坦克導彈(俄羅斯)
地空導彈
特里蘇爾自行式地空導彈(印度)
蘭天自行式地空導彈(印度)
SA-14式小妖精地空導彈(俄羅斯的9K34式箭地空導彈)
SA-12式鬥士地空導彈(俄羅斯的S-300V1地空導彈)
SA-11B式牛氓地空導彈(俄羅斯9K37 Buk-1M地空導彈)
SA-9燈籠褲地空導彈(俄羅斯9K31 斯特拉-1地空導彈)
SA-8A/SA-8B壁虎地空導彈(俄羅斯9K33 Romb地空導彈)
SA-6式根弗地空導彈(俄羅斯的2K12 Kub地空導彈)
SA-7式杯盤地空導彈(俄羅斯9K32斯特拉-2地空導彈)
山貓地空導彈(英國的海貓地空導彈)
地地導彈
普里特維地地戰術導彈(SS-150)(印度)
拉克什亞陸地攻擊巡航導彈/拖靶(印度)
陸軍航空兵
1997年1月 1999年3月 飛機
40 160 獵豹偵察直升機(法國SA-316雲雀)
120 180 獵豹偵察直升機(法國SA-316雲雀)
12 12 米-25式雌鹿攻擊直升機(俄羅斯的米-24)
32 32 米-35式雌鹿攻擊直升機(俄羅斯米-24)
無人機
32 32 搜索者無人機(以色列)
0 # 尼尚特ELINT/偵察無人機(印度)
空地導彈
SS-11B-1/安塔克空地導彈(印度/法國)
AS11空地導彈(法國)
AS12空地導彈(法國)
編輯本段演習
Brasstacks演習
印度陸軍
Brasstacks演習印度陸軍在1986年11月來模擬一個西部邊界的全面性戰爭。這次演習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演習,包括9個步兵師,3個機械裝甲化師,和3個空中突擊師,其中包括3個裝甲旅。印度海軍也一同參與了兩棲作戰演習 。Brasstacks還納入核攻擊演習。它導致在1987年中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關系。
帕拉克拉姆演習
2001年12月13日印度議會針對恐怖攻擊發起帕拉克拉姆演習在成千上萬的印度軍隊部署在印巴邊境。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的攻擊。這次行動是亞洲國家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主要目的仍不清楚,但似乎已准備應付與巴基斯坦的核沖突 ,這似乎越來越有可能在12月後,襲擊了印度議會。
沙克蒂演習
此後印度一直表示,這次演習其主要目標是來驗證安巴拉第二攻擊軍的作戰能力。空中支援,是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全營的傘兵使用盟軍的配備和空降訓練過程。約20000名士兵參加了這次演習。
Ashwamedha演習
Ashwamedha演習為印度陸軍測試其網路中心作戰能力。這次演習在塔爾沙漠,其中30多萬軍隊參加。不對稱作戰能力也在印度陸軍演習中。
編輯本段主要行動
第一克什米爾戰爭(1947年)
巴基斯坦方面記錄的1965年印巴戰爭照片
印度獨立後和巴基斯坦之間關系幾乎立即緊張,第一次三個全面的戰爭,兩國之間爆發了當時的克什米爾邦問題。當哈拉傑克什米爾不願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部落」入侵了克什米爾地區。這些人包括巴基斯坦正規軍。不久後,巴基斯坦派遣更多的部隊和伴隨更多附庸國。哈拉傑哈辛格呼籲印度和緬甸的總督蒙巴頓勛爵 尋求幫助。他簽署了克什米爾加入印度的加盟書(由英國批准)。緊接著,印度軍隊被空運到斯利那加,並擊退了侵略者。這支隊伍包括哈拉傑哈辛格,之後他成為印度陸軍總司令。激烈的戰爭發動整體戰和士兵們發現自己從前的同志相互爭斗。雙方各取得了一些領土成果,也遭受重大損失。 1948年年底由聯合國發起和平計劃,印度和巴基斯坦士兵直接面對對方的控制線 ,其中分為雙方各自佔領的克什米爾的領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緊張局勢(這主要是克什米爾)也從未被完全消除。
海得拉巴邦戰爭(1948年)
作為一個君主,尼扎姆統治下的國家海德拉巴邦[[]] 選擇保持獨立。在尼扎姆 ,拒絕加入印度聯邦。印度政府和尼扎姆9月12日結束會談,1948年印度當時的副總理薩達爾帕特爾下令印度陸軍進攻以確保國家的領土完整。印度陸軍5天的強力進攻,和印度空軍一個中隊的協助下,擊潰了海得拉巴邦的部隊。印度陸軍動員5個步兵營和一個裝甲中隊參與了行動。第二天,海得拉巴邦宣布成為印度聯邦的一部分|海得拉巴邦宣布成為印度聯邦的一部分 。納特喬揚托喬德赫瑞少將,被委任馬可波羅行動,並被任命為海得拉巴邦的軍事總督,以恢復法律和秩序。
印巴戰爭(1965年)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視察軍隊
第二次與巴基斯坦對抗發生在1965年,主要是克什米爾 。1965年8月期間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發動直布羅陀行動 ,幾位巴基斯坦准軍事部隊潛入印屬克什米爾地區,並試圖在查謨和克什米爾鼓動反印度勢力 。巴基斯坦領導人認為,印度至今無法打贏中印戰爭,就因為無法處理和克什米爾叛亂的軍事壓力。然而,行動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克什米爾人民表明很少有人支持這樣的叛亂,而印度迅速動員力量滲透進來。兩周內印度發動反擊,大部分滲透人員返至巴基斯坦。飽受失敗的直布羅陀行動預期大規模的印度軍隊越過邊境,9月1日巴基斯坦展開大滿貫行動 ,入侵印度的昌巴。作為報復,印度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巴基斯坦的邊界拉合爾作為其首要目標。雖然印度軍隊突破巴基斯坦國竟的原因多歸於是後勤問題,但是有很大的部分是在印度軍隊瓦解巴基斯坦的作戰能力, 起初,印度陸軍在北部地區大勝。經過長時間對巴基斯坦的炮擊,印度能占據克什米爾山區的主要區塊。到9月9日,印度陸軍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公路進入巴基斯坦。印度最大的軍隊進攻巴基斯坦的坦克時,9月10日阿扎爾北方邦的戰役巴基斯坦的1裝甲師被瓦解。巴基斯坦以六百個裝甲團對抗一百個較差的印度裝甲團。屆時戰斗已經結束,印度第四師在巴基斯坦已佔領約97輛坦克或銷毀,或損壞,或在完好狀態。這包括72輛巴頓坦克和25輛Chafees和謝爾曼。其中32輛符合運行條件。相比之下,印度人只在Khemkaran - Bhikkiwind輸了32輛坦克。其中俘虜巴基斯坦陸軍約15人,主要是從謝爾曼坦克。在阿薩勒北方邦的決戰使巴基斯坦慘敗加速了結束沖突的。 當時的停火聲明,印度報告的傷亡人數約3000人喪生。另一方面,據估計,約有3800巴基斯坦士兵在戰斗中喪生,9000人受傷,約2000人作為戰俘。巴基斯坦約300輛坦克被摧毀或被俘印度,另有150人永久退出單位。在沖突中印度總共損失了190輛坦克,約一百輛進行維修。總之,印度在巴基斯坦戰爭中失去損失了大約一半的坦克。鑒於印度以優勢結束戰爭,雙方決定返回到戰前的邊界, 塔什干宣言後,引起強烈抗議的政體之間在新德里舉行。
Ⅵ 印度種姓制度非常強,印度的軍人屬於什麼種姓呢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所有國家中最特別的制度之一,這種制度將所有的印度人分成了4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一些連種姓都沒有的賤民。但是在印度軍隊中,其實主要構成是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但是實際上基層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首陀羅,而基層軍官基本上都是吠舍,只有高級軍官和將領才是剎帝利。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婆羅門是最高的種姓,所以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宗教和神職人員了。不會進入軍隊。其次就是剎帝利本身就是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一般政治上的高管和軍隊中的中高級將領都是由他們擔任。最後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沒有特權,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參加軍隊的實際上並不多。最後就是首陀羅,由於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最終到軍隊服役的都是首陀羅。
最後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沒有特權,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參加軍隊的實際上並不多。最後就是首陀羅,由於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最終到軍隊服役的都是首陀羅。畢竟首陀羅沒有什麼社會地位,而且經濟收入非常低,這就導致了整個首陀羅群體非常希望加入軍隊,畢竟加入軍隊之後,起碼可以吃飽飯。
Ⅶ 鴉片戰爭中怎麼有那麼多印度士兵,難道和印度人有關
有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大,印度人在整個鴉片戰爭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費苦心。
印度是當時英國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塊,每年都會給英國帶來大量的商業利潤和稅收,而英國商人向中國販賣的鴉片種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區。英國鴉片販子需要到印度鴉片產地收購大量的鴉片,在收購交易中也讓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獲得不少好處。
鴉片戰爭中,英國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來自印度殖民地仆從軍就高達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願兵,說明印度人為了這場戰爭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為鴉片戰爭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鴉片戰爭和印度人的關系非常大,雖然不是印度人主導的,但印度人是從頭參與到最後,成為這次毒品戰爭的重要幫凶,有著一份原始的罪惡。
具體可以參考百家號的文章:網頁鏈接
Ⅷ 140萬軍隊形同虛設,為何軍隊龐大的印度奈何不了巴基斯坦
如果單從軍隊的人員來看,印度跟巴基斯坦絕對不是一個量級的。
印度有140萬軍隊,有雄厚的財力購買美俄法的先進武器,武裝力量總規模全球第四。反觀巴基斯坦,50萬軍隊基本就是印度的三分之一。武器裝備上, 巴基斯坦跟印度比,簡直就是土豪和叫花子的區別。
俄制戰機戰鬥力超強,性價比高。但經印度斯坦航空維修過,經常摔下來,戰機墜毀率世界第一,不僅費錢,還導致好多飛行員妻子成了寡婦。
此外,印度軍隊組織指揮、管理水平、後勤補給差,凡此種種,都是戰鬥力的減分項。印度其實不是敗給了巴基斯坦,而是敗給了自己。
Ⅸ 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士兵中是大多數嗎
印度的雅利安人基本上都集中在剎帝利階層,屬於貴族階層。
基本都在軍官這一級別,而且印度軍官和士兵的界限非常明顯,基本上士兵里剎帝利/雅利安人幾乎沒有。
具體的,你看膚色就知道了。
印度士兵裡面,基本沒有膚色白皙的剎帝利/雅利安人。
Ⅹ 印度軍隊的「聯隊」是怎麼回事
。 「印軍的歷史」 旁遮普聯隊 旁遮普是印度西北邊境的一個邦。旁遮普聯隊由旁遮普人組成,有200多年的歷史。印度前總統贊克爾·侯塞因稱:「旁遮普聯隊是印度陸軍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聯隊,旁遮普聯隊的歷史就是印度軍隊的歷史」。二戰期間,該部隊曾赴緬甸、馬來亞、衣索比亞、索馬里、北非和義大利作戰。印度獨立前,旁遮普邦一直是印度出兵最多地方,被譽為「印度的利劍」。旁遮普聯隊士兵主要來自東、西旁遮普的錫克、道格拉、帕丹族和回教徒。由於旁遮普從遠古時代起,一直是印度和外國入侵者鏖戰的戰場,故陶冶了旁遮普人獨特的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性格。他們吃苦耐勞,有尚武傳統,世代以當兵為榮,幾乎每個家庭都掛有當兵的照片。 蓄長胡、佩長劍 錫克聯隊 錫克,意即「門徒」。錫克人也是印度出兵最多的民族之一。錫克族佔全國人口的2%,但為印軍提供了12%的兵源。 錫克聯隊始建於1846年。二次大戰期間,錫克聯隊曾赴伊拉克、波斯、敘利亞、利比亞、希臘、義大利等地作戰。錫克官兵的民族、種姓和教派觀念濃厚。錫克人服飾奇特,外表有點怕人,男子都留長發、扎包頭、蓄長胡、戴手鐲、著襯衣、佩長劍。士兵一般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其實他們舉止端莊,質朴無邪,通情達理,富有幽默感,愛開玩笑,易交朋友。錫克士兵每天早晚必禱告,他們禱告時,忌旁人觀看。 錫克官兵有反抗異族統治的傳統。據悉,他們發展為「尚武民族」始自15世紀印度宗教復興運動,他們是在戰爭中形成的教派團體。其性格強悍好鬥,自詡為「雄獅般兇猛」。1758年英國統治印度後,錫克人從未間斷過抗英斗爭。 「紅衣」「鹽巴」 馬德拉斯聯隊 馬德拉斯聯隊是以南印度馬德拉斯邦(現名為泰米爾納杜)命名的聯隊,是印軍中歷史較久、多民族混編的聯隊。早在1746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就開始招募馬德拉斯人當兵,當時人們稱他們為「土著士兵」。組建初期,該聯隊士兵身著鑲有藍邊的紅衣褲,配有燧發步槍,故很快以「紅衣隊」聞名於世。由於他們英勇善戰和獻身精神,部隊迅速得到擴編。二次大戰期間,馬德拉斯聯隊轉戰緬甸、義大利、北非戰場。 馬德拉斯聯隊各族士兵,不管是印度教徒、基督教徒還是回教徒,他們都在聯隊的同一經堂中祈禱。各教派之間基本和諧,無突出矛盾。在食堂中,不管屬何教派,都聚集在一個食堂進餐,吃一樣的伙食。他們每天有洗澡的習慣,哪怕在寒風凜冽的冬天,人們仍可看到坦比人在洗澡或祈禱。他們洗澡後通常喝一杯傳統的加辣的甜酒暖暖身子。 馬德拉斯聯隊有尚武傳統,在戰斗中表現出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甚至殺身成仁。今日馬德拉斯聯隊士兵保持了其獨特的傳統。新兵訓練結束時的宣誓典禮與別的聯隊迥然不同,其他聯隊士兵是喝一口聖河之水,手捧經書,而馬德拉斯聯隊士兵卻嘗一口銀盤中的鹽巴,他們是名符其實的「鹽巴」(鹽巴一詞與中堅是同義詞)。 唯命是從 廓爾喀聯隊 廓爾喀部隊是英國19世紀初侵入尼泊爾後建立起來的一支殖民武裝。聯隊初建時只有4個營。由於它作戰勇敢且吃苦耐勞,深受英國人賞識。1947年印度獨立時,根據英、印、尼三方加德滿都協議,英國和印度瓜分廓爾喀部隊。目前,印軍中的廓爾喀聯隊大多為尼泊爾的廓爾喀人。據稱,廓爾喀人是個反應遲鈍、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他們成為傑出的士兵。他們在激烈的戰斗中仍能泰然處置,極為冷靜,但又是猛打猛沖的英雄。雖然廓爾喀人不具有帕丹人的那種熱忱,但其脾性中蘊藏著一種不屈不撓的韌性。每當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樂趣,廓爾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興。與眾不同的是,當對生活感到厭倦時,他們沒有那種牢騷滿腹,吹毛求疵的惡習。當受到挫折或面對艱苦時,他們又若無其事,談笑如常。 由於廓爾喀士兵大多為生活所迫,世代當兵為業,不少廓爾喀人毫不掩飾地說:「我到印度當兵就是為了錢,別無其他目的」。為保住飯碗,他們一般能逆來順受,盲目服從,認為「食君之祿,分君之憂」,理所當然。據說,廓爾喀士兵沒有命令絕不亂動,即使一天不吃飯,命令他坐著,他也不會離開。他們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時沉默寡言,但是惹起性子來,就無法控制。一旦發起脾氣,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不顧死活地和你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