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金融公司現在怎麼樣了

印度金融公司現在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7-09 06:58:24

⑴ 要寫印度的金融體系簡介,最多兩百字就可以。但是不知道怎樣下手。主要應該寫哪些方面呢

印度金融業的構成

印度的金融體系主要由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構成。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地區農村銀行(RRBs)、金融機構(FIs)和非銀行金融機構(NBFCs)等。銀行部門是印度金融體系的基石,受中央銀行監管。印度的金融市場由貨幣市場、政府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構成。
印度的銀行體系
印度的銀行體系由聯邦儲備銀行、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和地區農村銀行(RRBs)組成。印度儲備銀行(RBI)是國家的中央銀行。它是國家銀行體系的管理者,同時負責制定國家的貨幣政策,負責實施國家對外匯市場的必要干預,也是印度國際貨幣儲備的保管人。
印度商業銀行是銀行體系的主要部分,包括公營銀行、區域農村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總數接近300家。從所有制看,可劃分為國有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和外資銀行三類。
另外還可以分為表列商業銀行和非表列商業銀行。表列商業銀行是指實際資本在50萬盧比以上(包括50萬盧比),在央行保持其定期或活期負債的最低百分比數,並向央行抄送周報的銀行。因為它們被列入央行的銀行表,所以稱為表列商業銀行。列表銀行享有自由匯款、票據貼現、向央行買賣英鎊和盧比以及有價證券的便利。表列商業銀行在印度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其資產佔到整個金融體系資產的75%。
合作銀行分為城市合作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它們是印度銀行體系的重要補充。農村合作銀行又分為長期信貸合作機構和短期信貸合作機構。印度國家銀行(SBI)是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該行在印度有9120家分行,還有65個辦事處分布在全球32個國家。它的主要職能是為農村銀行、中小型企業項目籌措資金,在為零售和批發業提供金融服務中有著領導性地位。該行是印度唯一一家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銀行。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是印度第二大銀行,也是最大的私營銀行。該銀行在印度擁有955個分支機構,並在17個國家有辦事處。
印度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82年,屬印度政府所有。該銀行成立的宗旨是為印度的對外貿易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便利、促進印度對外貿易的發展。
印度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印度的金融機構中有13個是國家級的、46個是邦一級的。國家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長期貸款機構、特殊機構和投資機構,其中包括保險機構。邦一級的金融機構包括邦金融機構和邦工業發展公司,後者主要為企業提供項目融資、設備租賃、公司貸款、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為零售企業提供貸款和分期付款融資,由央行監管。政府債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商(PDs)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的國有保險機構主要有印度人壽保險公司和綜合保險公司。前者主要負責人壽保險業務,後者負責非人壽保險業務。從2000年開始,印度允許私營的(國內以及國外的)保險公司進入其國內市場。盡管對國外保險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仍然很嚴格,只有26%,但是已有19家合資保險公司陸續獲准成立。
印度證券機構
印度資本市場比較發達,其歷史超過百年,監管制度比較嚴格。經過多年運作,所有交易市場已經聯網,實現終端交易,私營企業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間接融資或直接融資。印度的證券機構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商(基金公司、從事混業經營的商業銀行、股票經紀公司等)組成。印度共有證券交易所23家,其中孟買證券交易所是全亞洲最早的交易所,也是印度最大的股票交易場所。印度目前共有964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這個交易所上市的就有5247家。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是印度第一大債券市場,也是印度最早開啟網上交易的交易所……(全文請閱讀《中國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5期)

⑵ 東印度公司是干什麼的最後東印度公司的結局是什麼

東印度公司是一家負責殖民開發的公司。東印度公司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大英帝國興衰的一個縮影。隨著時代的發展,最後龐大的東印度公司還是化為了歷史的塵埃。


首先,17世紀初,面對歐亞紡織品貿易的停滯,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將觸角伸向香料貿易。1616年,英國人跟隨荷蘭人來到班達群島的普羅洛倫島。在這種情況下,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決定簽署協議,提議雙方停止商業競爭,將兩家公司合並為世界上唯一的壟斷東印度公司。同時還規定,兩國購買香料的比例應為2:1。該協議為英國主導全球貿易鋪平了道路。

⑶ 鉅富金融最近炒的怎麼樣

鉅富金融集團是印度尼西亞一家外匯交易的金融集團公司。2019年3月27日,印度尼西亞公安部商業罪案調查處在正式發出官方通告,稱「外匯交易」鉅富金融(GCGAsia)觸犯了印尼監管條例372條,將其定性為詐騙性質的「金錢游戲」,即龐氏騙局項目。2019年4月14日,中國銀行金邊分行緊急聲明稱,「鉅富金融集團涉嫌虛假宣傳」 。
應答時間:2020-10-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現在印度的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嗎

現在印度的經濟實力不比中國強;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在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過去20年間,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14],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印度有4.876億勞動人口,居世界第2位,其中50%從事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28%從事服務業及相關產業;從事工業的佔18%。以佔GDP比例來看,農業佔GDP的18.1%,服務業和工業分別佔55.6%和26.3%。主要農作物包括大米,大麥,油菜籽,棉花,黃麻,茶葉,蔗糖和馬鈴薯。主要工業包括軟體,汽車,水泥,化工,消費電子,食品加工,機械,采礦,石油,制葯,鋼鐵,運輸設備和紡織品。於2006年,對外貿易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4%,於1985年時,僅佔6%。印度佔2008年全世界貿易額的1.68%。於2011年,印度為世界第10大進口國及第19大出口國;印度主要出口品為石油製品、紡織品、珠寶、軟體、工程器材、化工製品及皮革;進口品則為原油、機械、寶石、肥料及化工製品。於2001年至2011年間,石化製品及工程器材占出口比重由14%成長至42%。
中國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710萬噸,比上年增加516萬噸,增長0.9%。其中,夏糧產量13660萬噸,增長3.6%;早稻產量3401萬噸,下降0.4%;秋糧產量43649萬噸,增長0.1%。穀物產量55727萬噸,比上年增長0.8%。全年棉花產量616萬噸,比上年下降2.2%。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40萬噸,比上年增長2.0%,其中豬肉產量5671萬噸,增長3.2%。全年禽蛋產量2894萬噸,比上年增長0.6%;牛奶產量3725萬噸,增長5.5%。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2005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61629億元,增長13.0%;民間投資321576億元,增長18.1%,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4.1%。
因此,現在印度的經濟實力不比中國強!

⑸ 印度的賽普金融機構是正規的嗎

是的,印度的sap金融機構是非常正規的金融機構。

⑹ 聽說印度即將發生金融危機

那是據說印度即將發生金融危機,並非一定。
印度是個貿易逆差過大,赤字亦大。且最近越南那邊已發生金融危機。不可否認熱錢將會進入印度,但一旦熱錢撤走勢必會造成印度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印度這個國家信息行業異常發達,但基礎建設非常薄弱的。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將會損失巨大,因為金融危機產生後本幣貶值。又因是貿易逆差,所以後果會非常嚴重
當然這都是估測,不一定就准。看看越南金融危機會否發生連鎖反應吧。

⑺ 印度銀行停擺是不是要發生金融危機了,這次印度銀行危機會不會引發全

廢鈔票這種極端做法,直接損害國家信譽的大道理,筆者就不多累述了,今天只說說印度為什麼要廢鈔票,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印度總理穆迪的這個政策很有意思的,這邊在和巴基斯坦沖突,那邊穆迪就整出這么一手,總感覺穆迪和印度軍方不是一條線上的。他這樣做好像是在扯軍方的後腿。
印度其實是個非常奇葩的國家,這次大規模廢鈔讓全球大跌眼鏡,並且打著反腐這個極具號召力,煽動力的旗號,仔細想想,恐怕沒那麼簡單,背後一定有我們不了解的原因。筆者個人猜測,應該是印度銀行系統出現了支付危機,如果不換鈔,恐怕印度要出現全面經濟危機,大量銀行會倒閉,金融系統全面癱瘓,因此,與其看著爆發全面的經濟危機,還不如採取換鈔來緩解或者度過這次危機。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說到底,換鈔的目的就是把市場中大量流通資金凍結起來,防止出現擠兌潮,以目前印度在這個換鈔實施的過程來看,由於事出突然,各項准備工作、配套政策和各級政策執行部門執行力度有限,最終很可能要出現問題。

⑻ 印度的經濟怎麼樣

印度的國家經濟
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達到基本自給。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政府於1991年7月開始進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至1996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6.2%。九·五計劃(1997至2002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率有所下降,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計劃,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繼續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由於農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印經濟增長率達到5.6%,較上年提高了1.6%。

國內生產總值(2001/2002年度):209400億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1/2002年度):5.6%
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
匯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盧比
年均通貨膨脹率(2001/2002年度):4.3%
(資料來源:印度中央統計署2003年1月公布數據)

【工 業】 2001/2002年度,工礦業比上年度增長2.7%,產值3368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4%,是過去1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其中製造業2.4%,電力工業2.7%,礦業1.1%,初級、中間產品和消費品的增長都較上年有大幅減少。近年來,印度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發展迅速。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鐵礦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氣(億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鋼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億平方米) 236 402 n.a.
發電量(億度) 4807 4996 5153
汽車(萬輛) 87.5 79.7 83.4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n.a.暫無統計)

【農 業】 2001/2002年度農業及相關產業增長率5.7%,產值30205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7%。由於全年降水的時間和地區分配均勻,糧食產量增長6.3%,為2.12億噸。糧食儲備目前已達5000萬噸。農村人口約佔全國的72%。全國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2001/2002年度牛奶產量約為8460萬噸,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國和產茶國。

近些年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糧食總產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麥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萬包)* 1160 970 1010
黃麻(萬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為170公斤。
** 每包黃麻為180公斤。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服 務 業】 80年代以來以高於其他產業的速度發展。1993-2000年,印服務業實現了7.1%-10.5%的高速增長。2001/02年度,服務業比上年增長6.5%,總產值為6163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8.8%。從業人數1994年為1261.8萬人,其中85.2%為政府機關和國營部門職工。印度軟體製造與服務業近幾年來以年均超過50%的增長率迅速發展,2001/02年度軟體總產值 98.6億美元,其中出口78億美元。政府計劃到2008/2009年度,印軟體產值將達到870億美元,出口500億美元。

【旅 游 業】 政府已將旅遊業作為社會效益良好的創匯產業列入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全國第六大出口創匯部門。1999年各類旅館1229家。近年來,外國旅遊者人數逐年遞增,旅遊收入不斷增加。受9·11事件影響,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國遊客量下降了10.2%,人數242.3萬,收入下降8.1%,為29.1億美元。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運輸】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亦為主要運輸手段,總長度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量的60%,為世界最大的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鐵路:2001/2002年度鐵路線總長6.31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57萬公里,約占鐵路總長的25%;2001/2002年度客運量4930億人公里,貨運量為3332億噸公里,鐵路運輸總收入3783.7億盧比,比上年增長8..5%。
公路:2001/02年度總長約330萬公里,其中國家級路5.8萬公里。1999/2000年度登記的各種機動車輛約4839萬輛,其中客車55.9萬輛,貨車268.1萬輛,公路運輸總收入為3393.3億盧比。目前,公路承擔著全國80%的客運量和60%的貨運量,全國日平均客運量逾6000萬人次。
水運:印有港口共約200個,其中12個大港口和184個中小港口。內陸可航行河道總長約1.4萬公里,實際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運公司,其中19家承擔遠洋運輸業務,49家承擔近海運輸業務,其餘兩兼。到2002年3月,印全國水運總能力為3.44億噸,2001/2002年度印水運貨運總量為2.88億噸。印還在十·五計劃中將主要港口的總貨運量提高到4.7億噸。孟買為全國最大港口,海運的1/5和集裝箱運輸的1/2經過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科欽、果阿等。
空運: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營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數量為3998.3萬,貨運量為85.4萬噸。航線通達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國有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個國際機場;國內機場92個。

【財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立,預算有聯邦和邦兩級。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一個財政年度。多年來推行赤字預算以刺激經濟發展,中央和邦級地方債務累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龐大的赤字已成為經濟中主要的不穩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財政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0%。為解決赤字問題,印政府提交了財政責任與預算管理法案,目標是到2006年將中央政府赤字削減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並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債務規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狀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總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總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財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匯儲備(包括黃金儲備和特別提款權)為704億美元。到2001年9月,外債為996.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其中短期債務占總債務的比重從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對外貿易】 近年來,由於進口增加、出口不振,貿易赤字日益嚴重,成為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進口額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額 37542 44894 44915
差 額 -17841 -14370 -12703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經濟概覽)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長0.8%,進口下降0.2%,貿易逆差與非貿易盈餘基本相抵,經常賬戶大體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戰略,計劃以下列部門為重點將年出口總額增加到800億美元:工程、機電、電子、紡織、寶石和首飾、化工、農業、皮革和鞋類。該年度印主要進口商品為:珍珠、寶石、電子產品、金銀、化工產品、石油及其製品、燃料、資本貨物、化肥、鋼鐵、造紙原料、紙張等。主要出口商品為:珠寶製品、棉紗及棉織品、化工製品、機械及五金製品、石油製品、皮革及其製品、農業及相關半成品、海產品、鐵礦砂及礦產品等。主要進出口方向是歐盟(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英國)、北美地區(加拿大、美國)及澳大利亞和日本。

【外國資本】 印度從1991年起實行積極吸引外資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國直接投資協議金額達639億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國投資52.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9億美元。到2002年10月,對印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模里西斯、美、日、英、德、荷蘭、韓、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資多的行業是能源、通訊、電子設備、運輸業、服務業、化工、旅館和旅遊、紡織業等。

【外國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國之一。2001/2002年度獲貸款及捐贈總額為2509.5億盧比,約為5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援1755.9億盧比,約為36億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6.78 720.85 803.70
國際開發協會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亞洲開發銀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國 41.00 38.60 41.20
英 國 204.10 47.40 194.40
美 國 7.45 8.11 12.20
荷 蘭 13.37 7.03 33.2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為378美元。據印度官方公布資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為2.6億,佔印總人口的26.1%,其中75%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人數1.93億。印度歷屆政府將消除貧困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十·五計劃中制定了減少貧困人口的目標,2007年要將貧困人口數量減少到2.2億,占總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業率為7.32%。2000/01年度,印消費價格指數上升5.2%。到2000年,全國有各類診療所和醫院4.3萬家,登記行醫人員50.39萬人,登記護士73.7萬人。2000年,人口預期壽命為65歲,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⑼ 印度人的經濟現在怎麼樣啊人民生活怎麼樣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07年),印度經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系。若以美元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2007年估計為1.09萬億美元),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在主要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增長名列第二,2006/07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9.4%。不過,印度人口龐大,其人均收入(2007年估計數字)僅為$4,182(以PPP計算)或$964(名義人均收入)。 世界銀行也將印度界定為低收入經濟體。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工手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簡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借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制葯、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面對的經濟問題來自龐大並持續增長的人口,以及嚴重的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閱讀全文

與印度金融公司現在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3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7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3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1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
中國部隊房產最長可以租多少年 瀏覽:756
中國移動的信箱是多少 瀏覽:306
印度文字怎麼寫才好看 瀏覽:499
伊朗購物用什麼錢 瀏覽:419
伊朗人結婚要多少錢 瀏覽:933
越南航空vn503多少座 瀏覽:701
中國機長有多少人出鏡 瀏覽:488
中國有嘻哈賺多少 瀏覽:535
英國的足球隊怎麼叫英格蘭呢 瀏覽:253
伊朗無人機在哪個國家 瀏覽:80
義大利人怎麼稱呼女友 瀏覽:4
中國移動網路電視怎麼看中央1套 瀏覽:359
越南路由器多少錢一套 瀏覽:112
為什麼伊朗會和以色列打仗 瀏覽:347
英國留學自費要多少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