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大軍現狀如何

印度大軍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07 11:30:38

① 印度邊境士兵現在是什麼狀況

印度駐守在雪山之上的士兵們,現狀實在是太慘了,能夠從前方報道出來的視頻畫面當中看出前線士兵正在山區放哨,身上還綁住了一個繩子,就怕風雪太大把自己給吹下去。


能夠看出氣溫,當時可能是在零下10多度左右,地面上的積雪也比較深,這看起來比我們想像的要惡劣的多。

利用了多種運輸方式,比如陸路運輸以及空路運輸,這一次運輸的物資完全足夠,這些士兵們消耗4個月左右的時間。看來這一次准備好之後就不準備再繼續撤軍了,總體來說為了這一次的戰爭,印度可謂是做足了准備。但前提是印度這一次的判斷是正確,否則想要退下來都難。

② 印度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根據我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我認為,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戰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來的曾經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這片土地定居下來(英國人那種把印度當殖民地的除外),幾代人之後也變成了戰五渣。

下面按年代順序介紹一下印度簡史和各個時期印度軍隊戰鬥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比中國還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稱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認為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認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還沒有破譯。

註: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們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後裔相比膚色更黑,個子更矮

這個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說是因自然災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認為是被外來入侵者滅亡,這入侵者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創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語,通常意義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這個時期。種姓制度也是這一時期出現,很可能是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血統純潔而創立的制度,這套制度幾千年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實行,即便是幾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和威力:現在高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白,相貌更類似歐洲白人,而低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黑。

但這些入侵者進入印度之後相當長時期之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期間有「十六雄國時期」,但都是內戰,沒什麼能體現印度戰鬥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入侵。

有人說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亞歷山大的侵略,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並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樣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來取得對整個國家的控制,亞歷山大本人在印度並沒有失敗,不但如此還打了一場著名的勝仗,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但印度次大陸上的邦國林立,打敗一個還有一個,而且每個國家都不大,毫無成就感。

最終亞歷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厭倦了戰爭,亞歷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師回朝,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旃陀羅笈多·孔雀因勢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國,在他的孫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國的疆域達到歷史上最大,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這應該是印度歷史上武功最盛的時期,此前和此後,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領土上能超過孔雀王朝。

除了統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國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據印度人說,孔雀王擊敗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亞歷山大曾經的部將),但希臘人說,塞琉古勝利了,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雙方對峙,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最終握手言和,從之後雙方比較和睦的關系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4.貴霜王國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就走向分裂,僅僅五十年之後,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滅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達羅王朝等朝代,這些帝國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國比起來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僅限於恆河流域),影響力也有限。

之後印度人迎來了又一個征服者,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的建立者是在中國史書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個被「匈奴人打得舉族西遷,連國王頭顱都被匈奴人做成飲酒器具,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絡夾擊匈奴,但卻發現其國人已經安頓下來不願對匈奴復仇」的月氏人。

貴霜王國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可疑,這個所謂四大強國其含金量真的沒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還因和親問題和漢朝打過一仗,出兵七萬,被班超所敗,這事在中國史書上僅僅是提了一筆。

但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可疑的貴霜王國在印度境內卻是威震一方,很長的時期之內牢牢地控制著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國

貴霜王國延續了300多年,但勢力局限於印度西北方和中亞地區,從未統一過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內的領土後來被笈多帝國吞並。

笈多帝國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個高峰,它統一了北印度,從疆域面積上來說,僅次於孔雀王朝,是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編成的。

笈多帝國的極盛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二世(即著名的超日王)時期,見圖上疆域最大的時期。

但談到軍隊戰鬥力,除了面對印度境內的對手之外,這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帝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從帝國初期就始終面臨西北方的??噠人的威脅,但和漢朝(滅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強算是滅了遼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終沒能消除這個大敵,超日王死後沒多久,笈多帝國就因??噠人屢次入侵而走向崩潰。

??噠人,曾自稱匈奴,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樣也是中國北方草原西遷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樣在印度境內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戰績是公元500年進抵恆河流域,事實上終結了笈多王朝的統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滅亡之後,印度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期間最著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國是戒日帝國,因其創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短暫但非常重要的時期,戒日王在中國更是出名,因為唐僧(玄奘)取經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戒日帝國的極盛時期和疆域最廣的時期是戒日王統治時期,但也僅僅統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於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有一段中國史書上默默無聞,最近才大放異彩的記載,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大概過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聽說大唐使節來到,派人伏擊唐使,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逃脫,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生擒阿祖那。

6.莫卧兒王朝

戒日王朝之後,印度長期分裂,期間,中亞的穆斯林屢次入侵北印度,在這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基本徵服並統治了北印度。

然後,伊斯蘭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來了,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卧兒帝國。從此直到現代印度共和國建立,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統治(嚴格說來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這樣算的話印度自從吠陀時代以來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統治的)。

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而基礎則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兒帝國時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進了印度就變弱的魔咒再次顯靈,帝國極盛時期是是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但帝國的衰落也是從奧朗則布晚期開始的,他對南方的馬拉塔帝國的征服從未成功,他死後沒多久,馬拉塔人便奪取了中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的頭銜從那時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經成為一個虛銜。

這張圖實際上誇大了莫卧兒帝國的實際控制力,馬拉塔人(圖上為馬臘塔人)僅僅是承認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兒帝國雖名義上統治印度,但實際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著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這兩個強盜都曾攻入過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後滿載而歸。

南方的馬拉塔人也是越戰越勇,大有取莫卧兒帝國而代之的架勢,但是遇到了外來的強盜還是略遜一籌----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之中,馬拉塔人遭到慘敗。

7.英國殖民時期

莫卧兒帝國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闖了進來,他們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國人和最終成為這片土地主人的英國人。

這段歷史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

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英國人征服印度的過程並無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的規模你簡直難以想像:

普拉西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受法國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國人一方出動了900個英國士兵和2000個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動了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

最終,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5萬大軍(死傷500餘人)。

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權。之後英國人又將矛頭轉向法國,並在隨後的第三次卡納蒂克戰爭中將法國的勢力從印度徹底清除;自此,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大約有600個土邦。

8.印度共和國時期

現代印度的獨立和統一過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是靠著武力而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借著二戰戰後民族自決和帝國主義全面後退的東風,順勢而起,就連疆域都是繼承了英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產,比如印度南部和東北方的那幾個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歷史上從未被印度有效統治過,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

實際上我非常懷疑,若沒有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屬印度領土一籮筐地打包贈送給印度,印度能否統一都是個未解之謎。

之後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回答。

=====

最終我用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話來結尾: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歷史。」

③ 誰能介紹一下現在印度士兵的戰鬥力情況,謝謝

應該是解放軍更強一些。
印度軍隊並不是一無是處,張召忠教授的印度親歷記說印度軍隊很廉潔,國防部不裝空調,高級將領都坐本國國產汽車而不是國外名車,廉潔出戰鬥力

廉潔出戰鬥力
新德里與孟買相比,似乎現代化了許多。印度軍方對我們代表團的來訪非常熱情,陸海空三軍參謀長及作戰、情報等主要部、局的領導人都相繼出面會見或作報告,因此有機會多次出入重兵把守的國防部大樓。國防部大樓是一座古城堡式建築,國防部和武裝力量的高級官員基本都在那裡辦公。進入國防部大樓之後,需要穿越長長的走廊,然後才能到達報告大廳。在多次往返穿越的過程中,有兩件事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件事兒是關於空調問題。古城堡式建築的特點是十分堅固耐用,幾百磅重的炸彈休想輕易將其摧毀,但缺點是門窗太小、太少,通風不暢。5月的新德里正常氣溫45-50度,中午時分可能會竄到60度,在這樣的酷暑之下,汽車、辦公室如果沒有空調簡直是酷熱難忍,特別是對於我這種整天泡在空調房間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正因為如此,所以我特別注意觀察和了解國防部高官是怎樣享受空調的。我發現,國防部大樓內沒有任何中央空調或吹風設備,幾乎所有的房間都是安裝了一個吊頂電扇,從走廊經過的時候,你會輕易地看到電扇在轉動,門窗也是打開的,這說明房間內根本就沒有空調。最讓我難以相信的是,在標有海軍參謀長或陸軍參謀長標牌的房間內,也是如此。他們作為軍種最高指揮官,難道自己的房間內連空調都沒有?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詢問後才知,國防部大樓的辦公室內,無論職務高低,都沒有空調,只是在外賓接待室或會議室內裝有空調。
另一件事兒是關於汽車問題。汽車是指揮官地位和尊嚴的象徵,上將、中將、少將的轎車都會在車的前面和後面明顯地用將星標多少識出來,而且汽車的顏色也多為白色。我觀察了許多輛軍隊高級指揮員的汽車,發現所有的車都是一個型號,即國產的「總理牌」轎車。我無從知道這種車型的技術性能,但出於好奇,我在一位司機打開前蓋的時候,湊熱鬧看了一下發動機,頓時讓我大吃一驚。從發動機和輔助機械的配置來判斷,這種車的性能和舒適程度絕對比不上老上海和伏爾加轎車,而且這種車不可能有良好的空調能力,甚至可能根本就沒有任何空調!上將、中將這樣的高級軍官,居然乘坐這樣的低檔轎車,使我的心靈產生了巨大的震撼。
究竟是因為國家窮、軍隊窮、技術落後,還是出於廉潔,有能力而故意不為之?我當然知道,武器裝備出戰鬥力,可從印軍高官冒酷暑而不吹空調,居高位而不乘豪華轎車的小事,我同樣看到,廉潔更能出戰鬥力!

印度軍隊為了提高士兵的素質,除招募新兵的條件比較嚴格外,入伍後還要經過新兵訓練和部隊訓練兩個階段的訓練,以保證部隊建設質量。

印度陸軍一般招收年齡為16—25歲的健康年輕人,對受教育程度雖沒有作硬性要求,但現在招收的所有新兵通常都需受過一定的教育。印度空軍在全國設有80個徵兵點,招收40個專業的新兵。應征新兵年齡為15—19歲,必須接受過中等文化教育。印度海軍由散布全國的68個徵兵點負責招兵,新兵的入伍年齡為15—20歲,文化程度從初級至中級不等。未來從事技術工作的新兵則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主要從18—22歲、接受過初級技術培訓的年輕人中選拔。

印度陸軍專門設有訓練新兵的「聯隊中心」和「部隊中心」。為了便於管理,非技術兵種先按民族、宗教或地區分別送到相應的「聯隊中心」進行9—12個月的訓練,主要學習軍隊的各種條令,進行必要的隊列訓練和軍人養成教育,掌握常用武器裝備的使用方法。新兵訓練結束後,補入相應的步兵營,接受進一步的訓練。技術兵種則按專業分到相應的「部隊中心」接受1—2年的訓練,訓練內容除非技術兵種的內容外,主要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以盡快提高專業技能。

印度空軍新兵入伍後,會根據服役部隊的地域被送往不同的新兵訓練學校進行為期1年的集中訓練,通過養成教育、條令學習和武器使用等,培養新兵的軍人儀表,使其初步具備軍人的素質。訓練結束後,按照技術兵種和非技術兵種分別前往相應的空軍地勤訓練學校受訓。技術兵種一般受訓72周,主要內容為飛機維修、通信、雷達和儀表操作等。非技術兵種一般受訓42周,主要內容為車輛駕駛、財務管理和後勤保障等。訓練結束後,即補充到各部隊服役。

印度海軍新兵入伍後,通常要在新兵訓練中心進行為期6個月的初級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隊列、禮節、軍規軍紀、輕武器射擊、海軍術語、地圖判讀和艦船知識等。考核合格後,才可補充到各基地及艦艇。

新兵完成初步訓練後,還要接受嚴格的部隊訓練。印軍強調,不論季節、氣候和地理條件如何,士兵每年要有65%以上的時間用於軍事訓練。

陸軍士兵要進行單兵訓練和分隊訓練,單兵訓練一般先由教官就某一訓練項目傳授要領,進行示範,爾後由士兵自己模仿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分隊訓練是在單兵戰術、技術等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一般由營以下單位組織實施,按班、排、連、營的順序,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各部隊還要針對山地、叢林和沙漠地區的特定自然環境,進行相應的作戰訓練。印度空軍士兵的部隊訓練,一般按照上級規定的訓練任務和計劃進行,訓練內容包括武器操作、裝備保養、通信聯絡、作戰准備和有關兵種知識。印度海軍的一些專業兵種,還要進院校接受為期3個月至1年的輪訓,以鞏固士兵的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印度INSAS 5.56mm 突擊步槍

產品名稱:INSAS 5.56mm 突擊步槍
INSAS 5.56mm Assault Rifle
生產單位:印度輕武器工廠
Indian Small Arms Factory, IN
現狀:裝備
用途:主要以火力殺傷有生目標

概 述
印度武器研究與開發部於80年代中期開發了印度輕武器系統即INSAS 5.56mm小口徑突擊步槍。該槍現在生產,並已裝備印度軍隊,取代伊莎波爾7.62mm半自動步槍和IAI 9mm沖鋒槍。
另外,印度在該槍的基礎上還發展了一種重槍管型
結構特點

1.槍
INSAS 5.56mm突擊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快慢機可以選擇單發和3發點射,不能進行連發射擊。
該槍採用了國外多種武器的結構,其中機匣、握把、彈匣、卡筍及快慢機取自前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槍族;槍托、氣體調節器和消焰器取自比利時的FN FAL 7.62mm步槍;護木與美國的AR-15式5.56mm卡賓槍相似;拉機柄則與德國的HK步槍一樣,位於左側,十分靠前;彈匣槽可以安插美國M16式步槍的彈匣。
該槍有固定槍托型和折疊槍托型。折疊式槍托用鋼管製成,固定式槍托為木製的。
2.瞄準裝置
該槍的機械瞄準具採用比利時FN FAL 7.62mm步槍的片狀準星和FN FNC 5.56mm步槍的L形表尺,表尺分劃為200m和400m。
3.彈葯
該槍發射比利時SS109式5.56mm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5.56mm
初速----885m/s
槍口動能----1627J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3發點射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20發、30發
全槍長(固定式槍托)----990mm
槍管長----464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3.2kg
瞄準裝置----
準星----片狀
表尺----L形
配用彈種----SS109式5.56×45,mm槍彈

④ 印度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從兵力現狀來說,印度絕不亞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分兵種來看的話,其海軍力量特別突出。印度一直懷有成為印度洋霸主的雄心,在印度洋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

⑤ 印度出動10萬大軍干涉他國內政,結果如何

引言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印度作為南亞的一個比較大的國家,人口眾多,發展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他們本地人的需求,慢慢的印度在我們的眼裡就變成了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印度在近代的時期,遭受到了來自英國的侵略,而且在二戰結束之後,印度才得以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但是作為我國當時結束了被侵略之後,選擇的是和平發展鞏固自己的國防,但是印度不一樣,他們選擇拿起英國人的武器,大肆的進行殖民侵略,並且他們有一顆野心,想要拿到亞洲的首要地位。

在1987年的7月,印度想要干涉國外的內政,出兵十萬,但是卻沒想到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總結

面對拉吉夫·甘地這一波操作屬實讓印度人民表示不滿,於是他的競選失敗了,但是此時投入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人,新上任的總理下令收兵,並且說印度這次的操作純粹是在損害自己的利益,而且猛虎組織對拉吉夫·甘地仍然出於憎恨的態度,於是害怕他重蹈覆轍,便選擇刺殺了他。印度有著大國的雄心,但是他時時刻刻分不清戰爭的格局。

⑥ 印度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先把問題說清楚。
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很強。
但印度的軍事工業很差。
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其實毋庸置疑,確實不弱。做為新興大國,一直都被傳統大國(美俄、西歐)做為拉攏對象用來對抗中國。這幾個國家對印度的軍售一直都是敞開大門的。
加上經濟發展態勢不錯,有錢,所以滿世界的買買買。從成品(俄羅斯坦克,美國運輸機,以色列預警機、法國、俄羅斯戰斗機等)到設計方案(阿瓊主戰坦克就是招投標的形式),甚至輕武器比如半自動步槍、子彈等。什麼好買什麼。
但那些賣給它武器的國家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所以在軍購方面也經常吃虧。尤其被俄羅斯坑的最厲害,比如俄羅斯賣給它的AK-47其實是中國產的56,一個航母從原先的十幾億變成最後的三十幾億,就連俄羅斯尚未完成研發的T50(第四代戰斗機)它都敢買。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對它說「嘿哥們我要研製一個非常厲害的武器,雖然還沒搞完,但我決定賣給你了,你掏錢吧先」。
所以,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不容小覷。美國的運輸機C17,俄羅斯的戰斗機SU30MKI,這些東西對於中國來說依然是先進的。
但印度的軍事工業其差無比,和它自己標榜的大國地位嚴重不符。在外人看來甚至有點「搞笑」的意思。比如LCA輕型攻擊機,光研發就搞了三十多年(中國在這期間好幾代飛機都出來了),最後做出來後空軍都不願意買。
但這種現狀,結合印度的國情來看卻又是正常的。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這就導致大批的老百姓由於種姓的原因,不能接受先進的教育。貴族們又不願意下車間擰螺絲釘,工業人口嚴重不足。自主研發能力跟不上,就連維護都做不好。尤其經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維修的戰斗機,墜毀率異常的高。搞的印度國內網路上都流傳出「斯坦航空公司和中國有勾結,是共/諜」這種陰謀論了。
PS1:實際上印度政治非常腐敗,在軍購上嘗嘗內外勾結,印度打算購買的法國陣風戰斗機,比實際市價高的多的多。
PS2:中印其實有過聯合軍演,印度的武器裝備由於是著名的「萬國造」,到了中國,演習開始的時候印度的兵哥哥們居然得現找和自己配槍配套的子彈。這要真打起仗來,是要出大問題的。因為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是按照自己的國情為出發點進行研製的,大部分裝備互相之間並不兼容。維護起來非常麻煩。

⑦ 亞洲一朵奇葩的印度軍隊,戰鬥力還剩下多少

亞洲一朵奇葩的印度軍隊,戰鬥力還剩下多少

印度軍隊,這個軍事界的「奇葩」,每一年都在上演著喜劇,掉飛機一事不堪回想。在印度軍事裝備製造業,放眼望去,各個國家品牌的武器撲面而來,眼花繚亂,幾乎全靠進口而來。難道印度軍方沒能自己研發裝備?答案是有的,光輝戰機、無人機、阿瓊坦克……一系列,可是,這裝備連自家的都看不上,還能指望什麼?

這樣的印度軍隊還剩下多少戰鬥力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軍隊不是靠現金和先進武器堆疊起來的,印度這樣的軍隊發展道路確實偏離正常軌道太遠。不偏倚的說,巴鐵雖然在國力上仍有所欠缺,但軍隊管理上絕對高出印度不止一個層次,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印度極有可能在未來面對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國強兵弱。

印度研製第二代坦克阿瓊研製了30年出來軍隊還不要 光輝戰機到現在還在研發 聽說是降落時的減速傘問題本來不想裝後來又裝了但沒合適的 望採納

⑧ 印度為什麼軍事實力那麼強

從兵力現狀來說,印度絕不亞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分兵種來看的話,其海軍力量特別突出。印度一直懷有成為印度洋霸主的雄心,在印度洋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即將擁有多於一艘航空母艦的國家。 陸軍是其主力,在其130萬軍隊中,90萬是陸軍,在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在駐扎人數和兵器總量上都擁有戰術優勢,且可以迅速從平時狀態調整為戰時狀態。 空軍方面,印度購買了世界各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實力上除了美軍以外並不亞於其他國家。

⑨ 印度數萬大軍集結拉達克前線,後勤保障艱難,七個人擠一個帳篷嗎

根據印度方面稱,目前,由於拉達克局勢持續緊張,印度軍隊的口糧倉庫已滿。早些時候,印度國內擔心冬天來臨前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和高海拔的衣服供部隊使用。在冬天,該地區大雪切斷了印度大軍通向拉達克前線進行對抗的道路。最近四個月來,印度長期向拉達克增兵,這就導致了印度在拉達克地區倉庫已經滿額運行,導致了印度大軍隨時可能吃不上口糧。

印度還在持續增援中

今年,印度在加勒萬河谷,班公湖和拉達克東部地區都展開了全面對峙行為,印度方面認為,隨著印度搶佔多個山頭控制到了後,增加印度補給需求,特別是冬季作戰難度,印度後方必須加快保障動作。但是大雪和低溫已經來了,印度人還能熬得住嗎?

閱讀全文

與印度大軍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以前的太空宇航員住哪裡 瀏覽:687
印尼援助漁民多少錢 瀏覽:148
伊朗女性戴頭巾什麼意思 瀏覽:982
伊朗為什麼是聖裔 瀏覽:573
現在英國為什麼這么富 瀏覽:326
印尼引進什麼商品 瀏覽:438
亞洲怪談之印尼篇結尾什麼意思 瀏覽:500
英國讀研需要什麼學歷 瀏覽:99
越南為什麼老停電 瀏覽: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麼作用 瀏覽:334
英國怎麼廢除奴隸制的 瀏覽: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9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2
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973
義大利熊油治什麼病 瀏覽:460
義大利黑手黨的基地在哪裡 瀏覽:609
印度捷豹路虎多少錢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