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兵怎麼訓練
1、起床:軍營的起床時間會根據駐地所在時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西藏駐軍夏季就會7點20起床,但是絕大多數單位夏季作息時間是6點或者6點半。當聽到起床號或者起床哨,在10分鍾內(有些單位要求更短),整理好著裝,床上物品擺放到位,床下物品井然有序,並上完廁所,在班裡站成一路,准備出操。
2、出操:在起床後10分鍾內,會以班為單位集合到操場,由營(連)指揮員下達當日早操的課目。早操的時間大概在20--30分鍾之間,早操的內容會根據不同部隊而有所側重,但大多是以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為主,穿插一些其他課目。
3、洗漱:由於新兵連人多、水龍頭少、所給的是間短,洗漱在家裡本來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在新兵連也變得像打仗一樣。很多同志為了節約別人的時間,會接上一臉盆水,在樓道內,走廊里,蹲在地上完成洗漱。
4、、整理內務,打掃衛生:整理內務包括疊軍被、整理床單、床上物品擺放(腰帶、軍帽、背包繩等)、床下物品擺放(主要是鞋的順序和整齊度)、個人內務櫃擺放(根據各單位的要求);打掃衛生包括班級衛生和公共衛生。班級衛生包括地面清潔、物品擦拭、公共物品擺放。公共衛生是根據建制進行劃分,並在一定時間內輪換。新兵連每周不定時進行內務檢查,對檢查情況會用小黑板進行公布。
5、三頓飯:吃飯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往往也會成為「噩夢「。去飯堂的路上行進隊列整不整齊,軍歌唱的嘹不嘹亮,都會成為班長折騰你們的理由。就算進入飯堂,考核也沒算完,坐姿端不端正、吃飯的時候肅不肅靜,吃飯的速度迅不迅速也會給班長發飆的機會。吃完飯之後,考核任然沒有結束。新兵連吃完飯會以班或排為單位帶回,先吃完的同志在等沒吃完的同志的時候,隊列整不整齊,有沒有講話,軍姿標不標准,同樣也會給班長找茬的機會。
6、操課:上午和下午都要進行操課,操課時間以各單位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為准,操課內容也根據新兵連不同階段和新兵考核大綱的要求進行。
7、午休(午睡):這個在新兵連算是比較奢侈的,因為中午一般只能休息一小會,然後就是默默地擺弄你的內務或者提前帶到訓練場站軍姿、走隊列。
8、看新聞:很多新戰友都沒有看新聞的習慣,可是這卻是軍營規定的」三個半小時「之一,一些單位在看完中央台《新聞聯播》之後還要組織觀看軍事新聞,或者組織新聞評述(就是談談對某段新聞的觀後感)。
9、體能訓練:一般到了9點鍾以後,新兵連會組織練體能,主要以跑步和上肢力量練習為主。
10、點名:會以營、連、排為單位,由總值班員講評一天工作的情況、表揚好人好事、批評後進同志,並布置第二天工作。
Ⅱ 新兵是怎麼訓練的
1、首先是隊列訓練,含有立正稍息、蹲下起立、跨立立正、敬禮禮畢、齊步跑步正步等。
6、緊急集合訓練。
7、新兵訓練一般3個月左右,主要是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大部分時間是用來隊列訓練,主要包括稍息、立正、原地間轉法、齊步正步跑步等等。
8、一般部隊下午4點以後開始體能訓練,主要包括單雙桿、5000米跑等等,當然也會輔助一些其他的訓練,例如軍體拳、俯卧撐之類。
9、另外對於新兵來說,疊好軍被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新兵連的第一道難關,這也是訓練內容之一。
10、白天充實的訓練累得夠嗆,但夜間緊急集合短促的哨音常常會打攪到新兵同志的好夢,為了訓練應急能力。
Ⅲ 印度的徵兵現場,有些人看起來非常「尷尬」,是怎樣的現場
近年來,除了少數國家和地區時常發生戰亂以外,世界的整體發展已經變得愈加和平。不過,即便是在和平的年代,各國依舊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祖國和人民的安全。要想提升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考慮,一是武器裝備、二是兵力。所以為了保證兵力的充足,各國每年都會招收一定數量的新兵。
其實印度和我國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不過中國的發展之所以會超過印度,是因為我國非常注重國民的經濟發展。畢竟一個國家只有先讓百姓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才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發展科技、軍事等方面,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Ⅳ 美國新兵2個月就能上戰場,中國新兵3個月,為何印度要花整1年
就像新生入學一樣,每年都會有大量新兵加入軍營,而各國訓練新兵的時間存在差別,美國新兵一般==訓練2個月就能上戰場,此時的新兵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軍事素養,但沒有戰斗經驗;中國新兵的訓練時間為3個月,然後再分配到各個部隊;而咱們的鄰居印度用於訓練新兵的時間卻長達1年,為何要這么久呢?
美國徵兵有兩套系統,一套是國家徵兵署負責的兵役登記系統,另一套是國防部負責的募兵系統(自願性,非強制性兵役);而印度的徵兵卻有些負責,海陸空三軍都有自己的徵兵部門,在徵兵標准上有很大差別。
陸軍的徵兵標準是最低的,16-26歲的青年就具備了報名資格,對學歷沒有具體要求,也就是說文盲也能報名參軍。為何在印度當兵這么吃鄉?這是因為印度士兵到50歲才退役,相當於半輩子的收入都十分穩定,所以每年都能吸引大量貧民,1999年時就因報名人數太多,發生了踩踏事件,造成50多人傷亡。但也由於招收了太多文盲,印度每年光是教導新兵識字就要很長一段時間,可以想像為何印度新兵要訓練整整1年了。
相比於貧民,那些擁有大學學歷的高知識人才就重要多了,一般都會被軍方所重視,他們更容易成為軍官,未來也將得到更好的待遇。
印度新兵訓練的1年時間可以對半分,前半年為初級訓練,後半年為部隊訓練。初級訓練包括識字、訓練隊列、軍規軍紀、熟悉武器(印度武器種類繁雜,需要提前掌握大量槍械的知識)等等;部隊訓練則更加嚴格,新兵有65%的時間都要用於軍事訓練。
海空兩軍的要求更加嚴格,首先一條「中級學歷」就將絕大部分貧民卡在了門外,空軍的新兵會被分為技術兵種和非技術兵種,技術兵種未來會成為飛行員等,而非技術兵種則偏向後勤等保障部門;海軍在新兵的訓練後,則會將一部分新兵送去軍事院校學習,未來他們就將會成為潛艇兵等高技術人才。
Ⅳ 印度新兵瘦骨嶙峋,而軍官膀肥腰圓,這是為什麼
近年,印度一直都叫囂自己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為強大國家之一,拳打英國腳踢法國完全沒問題,捋一捋美國的虎須也是可以的。不過,當我們細看印度軍隊的狀況,就會發現印度的叫囂全部是假的。什麼“萬國武器博覽會”就不說了,單單看印度軍人的體型,就知道印度的軍力,只不過是紙老虎。印度的新兵瘦骨嶙峋、弱不禁風,軍官卻是膀肥腰圓,肥頭大耳。這兩者,上到戰場都是送死!之所以這樣,原因有三:1、印度貧富懸殊,新兵大多是貧苦人家;2、印度軍事系統,存在較為嚴重的貪腐;3、印度軍事系統,對於軍官的要求太過放鬆。
3、印度軍事系統,對於軍官的要求太過放鬆
軍官膀肥腰圓,肥頭大耳、行動不便,這是印度軍隊的一大奇葩現象,也是國際社會的笑柄。這裡面,說明印度軍隊對軍官的管理,是非常放鬆的。印度軍隊的軍官職位,只是一些人謀取私利的崗位,他們的出發點是中飽私囊,而不是保家衛國。如果一支軍隊的軍官有保家衛國的理想,他們會刻苦訓練,會對自己體型進行嚴格的管理,會以身作則帶好手下兵。但,對於印度的軍官而言,他們沒有這樣理想,他們秉承殖民時期印度僱傭軍的理念——物質是第一追求。
Ⅵ 誰能介紹一下現在印度士兵的戰鬥力情況,謝謝
應該是解放軍更強一些。
印度軍隊並不是一無是處,張召忠教授的印度親歷記說印度軍隊很廉潔,國防部不裝空調,高級將領都坐本國國產汽車而不是國外名車,廉潔出戰鬥力
廉潔出戰鬥力
新德里與孟買相比,似乎現代化了許多。印度軍方對我們代表團的來訪非常熱情,陸海空三軍參謀長及作戰、情報等主要部、局的領導人都相繼出面會見或作報告,因此有機會多次出入重兵把守的國防部大樓。國防部大樓是一座古城堡式建築,國防部和武裝力量的高級官員基本都在那裡辦公。進入國防部大樓之後,需要穿越長長的走廊,然後才能到達報告大廳。在多次往返穿越的過程中,有兩件事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件事兒是關於空調問題。古城堡式建築的特點是十分堅固耐用,幾百磅重的炸彈休想輕易將其摧毀,但缺點是門窗太小、太少,通風不暢。5月的新德里正常氣溫45-50度,中午時分可能會竄到60度,在這樣的酷暑之下,汽車、辦公室如果沒有空調簡直是酷熱難忍,特別是對於我這種整天泡在空調房間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正因為如此,所以我特別注意觀察和了解國防部高官是怎樣享受空調的。我發現,國防部大樓內沒有任何中央空調或吹風設備,幾乎所有的房間都是安裝了一個吊頂電扇,從走廊經過的時候,你會輕易地看到電扇在轉動,門窗也是打開的,這說明房間內根本就沒有空調。最讓我難以相信的是,在標有海軍參謀長或陸軍參謀長標牌的房間內,也是如此。他們作為軍種最高指揮官,難道自己的房間內連空調都沒有?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詢問後才知,國防部大樓的辦公室內,無論職務高低,都沒有空調,只是在外賓接待室或會議室內裝有空調。
另一件事兒是關於汽車問題。汽車是指揮官地位和尊嚴的象徵,上將、中將、少將的轎車都會在車的前面和後面明顯地用將星標多少識出來,而且汽車的顏色也多為白色。我觀察了許多輛軍隊高級指揮員的汽車,發現所有的車都是一個型號,即國產的「總理牌」轎車。我無從知道這種車型的技術性能,但出於好奇,我在一位司機打開前蓋的時候,湊熱鬧看了一下發動機,頓時讓我大吃一驚。從發動機和輔助機械的配置來判斷,這種車的性能和舒適程度絕對比不上老上海和伏爾加轎車,而且這種車不可能有良好的空調能力,甚至可能根本就沒有任何空調!上將、中將這樣的高級軍官,居然乘坐這樣的低檔轎車,使我的心靈產生了巨大的震撼。
究竟是因為國家窮、軍隊窮、技術落後,還是出於廉潔,有能力而故意不為之?我當然知道,武器裝備出戰鬥力,可從印軍高官冒酷暑而不吹空調,居高位而不乘豪華轎車的小事,我同樣看到,廉潔更能出戰鬥力!
印度軍隊為了提高士兵的素質,除招募新兵的條件比較嚴格外,入伍後還要經過新兵訓練和部隊訓練兩個階段的訓練,以保證部隊建設質量。
印度陸軍一般招收年齡為16—25歲的健康年輕人,對受教育程度雖沒有作硬性要求,但現在招收的所有新兵通常都需受過一定的教育。印度空軍在全國設有80個徵兵點,招收40個專業的新兵。應征新兵年齡為15—19歲,必須接受過中等文化教育。印度海軍由散布全國的68個徵兵點負責招兵,新兵的入伍年齡為15—20歲,文化程度從初級至中級不等。未來從事技術工作的新兵則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主要從18—22歲、接受過初級技術培訓的年輕人中選拔。
印度陸軍專門設有訓練新兵的「聯隊中心」和「部隊中心」。為了便於管理,非技術兵種先按民族、宗教或地區分別送到相應的「聯隊中心」進行9—12個月的訓練,主要學習軍隊的各種條令,進行必要的隊列訓練和軍人養成教育,掌握常用武器裝備的使用方法。新兵訓練結束後,補入相應的步兵營,接受進一步的訓練。技術兵種則按專業分到相應的「部隊中心」接受1—2年的訓練,訓練內容除非技術兵種的內容外,主要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以盡快提高專業技能。
印度空軍新兵入伍後,會根據服役部隊的地域被送往不同的新兵訓練學校進行為期1年的集中訓練,通過養成教育、條令學習和武器使用等,培養新兵的軍人儀表,使其初步具備軍人的素質。訓練結束後,按照技術兵種和非技術兵種分別前往相應的空軍地勤訓練學校受訓。技術兵種一般受訓72周,主要內容為飛機維修、通信、雷達和儀表操作等。非技術兵種一般受訓42周,主要內容為車輛駕駛、財務管理和後勤保障等。訓練結束後,即補充到各部隊服役。
印度海軍新兵入伍後,通常要在新兵訓練中心進行為期6個月的初級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隊列、禮節、軍規軍紀、輕武器射擊、海軍術語、地圖判讀和艦船知識等。考核合格後,才可補充到各基地及艦艇。
新兵完成初步訓練後,還要接受嚴格的部隊訓練。印軍強調,不論季節、氣候和地理條件如何,士兵每年要有65%以上的時間用於軍事訓練。
陸軍士兵要進行單兵訓練和分隊訓練,單兵訓練一般先由教官就某一訓練項目傳授要領,進行示範,爾後由士兵自己模仿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分隊訓練是在單兵戰術、技術等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一般由營以下單位組織實施,按班、排、連、營的順序,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各部隊還要針對山地、叢林和沙漠地區的特定自然環境,進行相應的作戰訓練。印度空軍士兵的部隊訓練,一般按照上級規定的訓練任務和計劃進行,訓練內容包括武器操作、裝備保養、通信聯絡、作戰准備和有關兵種知識。印度海軍的一些專業兵種,還要進院校接受為期3個月至1年的輪訓,以鞏固士兵的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印度INSAS 5.56mm 突擊步槍
產品名稱:INSAS 5.56mm 突擊步槍
INSAS 5.56mm Assault Rifle
生產單位:印度輕武器工廠
Indian Small Arms Factory, IN
現狀:裝備
用途:主要以火力殺傷有生目標
概 述
印度武器研究與開發部於80年代中期開發了印度輕武器系統即INSAS 5.56mm小口徑突擊步槍。該槍現在生產,並已裝備印度軍隊,取代伊莎波爾7.62mm半自動步槍和IAI 9mm沖鋒槍。
另外,印度在該槍的基礎上還發展了一種重槍管型
結構特點
1.槍
INSAS 5.56mm突擊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快慢機可以選擇單發和3發點射,不能進行連發射擊。
該槍採用了國外多種武器的結構,其中機匣、握把、彈匣、卡筍及快慢機取自前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槍族;槍托、氣體調節器和消焰器取自比利時的FN FAL 7.62mm步槍;護木與美國的AR-15式5.56mm卡賓槍相似;拉機柄則與德國的HK步槍一樣,位於左側,十分靠前;彈匣槽可以安插美國M16式步槍的彈匣。
該槍有固定槍托型和折疊槍托型。折疊式槍托用鋼管製成,固定式槍托為木製的。
2.瞄準裝置
該槍的機械瞄準具採用比利時FN FAL 7.62mm步槍的片狀準星和FN FNC 5.56mm步槍的L形表尺,表尺分劃為200m和400m。
3.彈葯
該槍發射比利時SS109式5.56mm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5.56mm
初速----885m/s
槍口動能----1627J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3發點射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20發、30發
全槍長(固定式槍托)----990mm
槍管長----464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3.2kg
瞄準裝置----
準星----片狀
表尺----L形
配用彈種----SS109式5.56×45,mm槍彈
Ⅶ 有些印度新兵瘦骨嶙峋,而軍官滿身贅肉,原因是什麼
個人認為,有些印度新兵瘦骨嶙峋,而軍官滿身贅肉,原因是印度貧富差距大,也受印軍的體系制度的影響。下面具體分析:
印度士兵看起來很瘦,而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是頭胖肚子大的。造成這種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印度社會的貧富分化和種姓制度。二是與印度軍隊制度有關。兩者的結合導致了印度軍隊內部嚴重的外部物理差異。
上世紀60年代,印軍官兵不平等問題已經非常突出。即使在戰爭中被俘,被俘的印度軍官甚至需要士兵伺候。士兵們除了給軍官們提供食物、飲料和臘腸外,還為軍官們搬運東西。在一些邊境談判中,印度軍官實際上是帶人去抬滑桿的。四名印度士兵抬著滑桿。原來,印度軍隊的內部軍階是如此清晰,士兵們是如此卑微。
說實話,參軍後的伙食不是很好,印度軍隊的伙食在世界軍隊中是比較差的。與解放軍每天豐盛的食物相比,印度軍隊中的蔬菜、水果、豆類和蔬菜大多是以各種咖喱為原料烹調而成,與電影中普通印度平民吃的食物沒有太大區別。
再說了,這些士兵平時都有很多訓練要做,奇怪的是他們不瘦。身體素質差,戰鬥力不多。在先前的沖突中,許多印度士兵在沖突中受傷和死亡。由於自然條件差,身體條件差,結果可想而知。
與普通士兵相比,當官好得多。去年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的印度飛行員阿比南丹被稱為英雄。他是一個高種姓的薩迪里。他當了三代職業軍人。他的父親是印度空軍的將軍。被釋放到中國後,阿比南丹在父親和家人的經營下成為了民族英雄。
印度軍官的待遇比士兵好得多,他們甚至可以互相視為主人和僕人。與印度的社會結構一樣,印度軍隊中的大多數軍官都是高種姓的。他們本來很富裕,軍隊對軍官很好,所以很難不胖。令人驚訝的是,印度軍隊非常缺乏軍官,所以為了留住這些軍官,他們往往願意給予非常優厚的待遇。
印度軍官的薪水是普通印度人的三四倍,他們有一家特色餐廳,裡面有很多魚肉。此外,軍官們還有特殊的軍人來照顧他們。他們不必擔心日常生活。警官不需要每天接受培訓。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積累,這位軍官的胃越來越大。但是普通士兵還是那麼瘦,伙食還是那麼差。
除此之外,印軍內部還有許多問題和矛盾。因為我們不是同一類人,不屬於同一層次,而且海陸空徵兵也是分開的。因此,印軍內部派系多、矛盾多,自然影響到軍隊的整體戰鬥力。
Ⅷ 印度士兵的刺殺訓練,為何如此浮誇
印度軍隊刺殺操是傳統,印度軍隊至今仍保持刺殺訓練,是必修科目。說到印度,一定會想到瑜伽,但印度不是武術之鄉。嚴格來說,印度人不喜歡練習武術。印度武術是武術的卡拉里帕亞特,卡拉里這個詞是軍事訓練的意思。這種武術訓練在印度軍隊很常見。
不僅刺殺術特別,印度軍隊所有科目的動作都特別,比如炮兵訓練也很機械,蹦蹦跳跳,有些動作根本就是花架子。因此,如果你有機會參加印度軍隊的訓練,你會發現,有許多訓練科目比刺殺術更誇張。舉例來說,特種部隊應該非常認真,印度一定會讓你發笑的。事實上,看印巴兩國邊境升旗儀式就知道了,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印度士兵入伍後首先要接受聯隊中心的訓練,什麼是聯隊中心?這是印度各邦的徵兵訓練基地,不屬於部隊編制,相當於武裝部,是根據民族、宗教組成的作戰營,例如,傑特聯隊第X營;旁遮普聯隊第X營;錫克聯隊第X營,馬德拉斯聯隊第X營等等。
因此,印度軍隊的營地是根據民族宗教組成的。經過9~12個月的聯隊中心訓練,他們將成為戰士,並繼續在部隊中心進行1~2年的訓練。此時分為專業,訓練結束後分為作戰單位,作為新兵繼續訓練,根據印度軍隊的要求,印度軍隊每年將65%以上的時間用於軍事訓練。
印度軍隊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軍隊士兵的服役期為21年至28年,所以印度士兵基本上可以退休,當兵幾年就是新兵。
在閱兵式上,印度軍隊基本上都是新兵,五六十歲的老兵很少訓練,養肥。訓練場上也是老兵訓練新兵,印度士兵個子不高,訓練時講究大開大合,動作誇張是一種普遍現象。自然而然地,刺殺操是最能體現氣勢的科目,因此,印度士兵表現誇張,張牙舞爪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仔細看,誇張的動作卻沒有什麼技術可言,而且違背了猛准狠的技術要求,缺點穩重,也缺乏突然,過於誇張,進而呆板,或許這就是他們在戰爭中喜歡跑步的原因,外強中干。
Ⅸ 為什麼有些印度新兵瘦骨嶙峋,而軍官滿身的贅肉
印度的軍官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胖這個字,然而印度的新兵卻是非常瘦的,這兩者一對比就十分明顯,那麼,為什麼新兵瘦,軍官胖呢?原因有三:一是新兵在當兵之前飽受飢餓之苦,所以就非常瘦;二是軍隊的伙食是高熱量的,吃的多了,就很容易長胖了;三是軍官享受的條件自然要比新兵好,所以比新兵胖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軍官和新兵自然是有區別的,比如收入。軍官的收入比新兵的收入高,那麼軍官有錢了,除了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當然會用錢去滿足自己的胃,所以便會日益發胖。新兵在進入軍隊之前吃不飽飯,那麼他們在軍隊肯定會每次都吃得很飽,等到他們成為軍官後,這種食物上的享受便會讓原本瘦骨嶙峋的新兵成為肥胖的軍官了。當然,有一些軍官也是因為年齡大了,身體的功能跟不上,才會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