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印度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平原面積大,高原海拔不高,地面平坦,耕地面積大;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❷ 印度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有哪些
熱帶草原氣候,印度河、恆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平原地形
❸ 印度農業發展有利條件有哪些
A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10°-30°之間,多屬於熱帶和C年降水量變化大。
印度水資源豐富,年降雨量39300億立方米。全國36%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其中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1150毫米,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毫米。印度有許多河流。恆河是最重要的河流,全長2700公里,有10多條支流,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雅魯藏布江、戈達瓦里河、納馬達河和克里希納河是印度第二大河流。雨水充沛,河流眾多,為農業生產和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灌溉面積佔全國耕地面積的32.8%。
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冷季1~2月,夏季3~5月,西南季風雨季6~9月,東北季風10~12月。北方最低氣溫為150攝氏度,南方最高氣溫為27攝氏度,幾乎全年無霜凍。農作物可以全年生長,有豐富的熱資源。
(3)印度農業有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印度農業發展成果:
印度的農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51年至1991年,農業年均增長3.7%。糧食產量由1950/51年的510萬噸增加到1990/91年的1762萬噸,增長3.46倍。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印度1994年的糧食總產量為2248萬噸,人均佔有231千克。
在個人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佔比從1960/61年的72.4%下降到1992/93年的55%。
❹ 評價印度農業的生產條件
自然條件:耕地面積廣,農業用地充足,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熱帶季風氣候,光照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有恆河等,農業灌溉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充足,歷史悠久,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等。
面臨的主要問題:①西南季風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
②糧食不足:印度的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快
❺ 印度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
有利:
自然:1:屬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熱量充足,適於農作物的生長
2:恆河平原面積廣,德干高原起伏和緩,耕地面積廣,糧食產量大
3:耕地地區有河流流過,有灌溉的水源
4:土壤肥沃,農作物產量提高
人文:1: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2:農業發展歷史悠久
3:交通便利
4:市場廣闊
不利:
自然:1:降水過分集中於夏季,季節分配不均,容易出現旱澇災害,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2: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易發生澇災
人文:1:人口眾多,降低了糧食生產的商品率,不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
2: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農產品產量低
3:人多地少,不利於農業大規模的發展
❻ 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
答案是B,因為大部分是高原和平原,所以耕地面積多,印度雖然國土面試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可耕面積缺遠遠超過了中國
❼ 印度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什麼(簡短)
有利條件是降水比較充沛、地形相對平坦。不利條件則是降水分布不均勻、河流污染嚴重、適合耕作的土地較少(很多地方其實是在不適合耕種的土地上種地)
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應該還有別的因素在裡面
❽ 印度將成為世界農業大國的條件
氣候類回型多樣,地形有答差異,有利於多種作物種植。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光照豐富,熱量充足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生長周期短。
大部分屬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沛,且北面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的阻擋,位於迎風面,帶來大量的水汽。印度國內又兩條河流,印度河與恆河,這些河流流經的地區,大都是農業種植發展的地區,便於農業的灌溉。
有肥沃的土壤,恆河帶來肥沃的土壤,沖擊形成三角洲,利於水稻的種植。地形:地形多樣,利於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利於小麥的種植。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
❾ 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印度農業發展有利條件:①大部分位於熱帶地區,光熱水充足;②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雨熱同期;③水源充足;④地形以平原和低矮的高原為主,耕地面積廣闊;⑤勞動力充足;⑥市場廣闊;⑦國家政策支持.。不利條件:①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風不穩定,旱澇災害頻繁,造成農業減產;②同時又伴有蟲害;③農業科技水平低,阻礙農業發展。
❿ 印度農業特點是什麼
印度農業特點是:
1、印度農業生產結構的特點
印度的農業生產結構特點:一是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二是農業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惰性」,長久以來印度的農業生產部門結構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2、印度農業的發展特點
(1)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特點:封建的、個體的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並存,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
(2)傳統農業占優勢地位
印度傳統農業的特點:一是農業對氣候和雨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大,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常遭受季風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災害;二是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
(3)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益擴大
印度由於各地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環境條件以及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其中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區生產水平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較高;南部和東部地區的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