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吡卡酯的印度編碼是什麼

吡卡酯的印度編碼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30 04:10:35

㈠ 這是什麼植物的種子

基本資料

別名:彩葉莧

類 別:多

彩葉草

年生草本植物--觀葉類

水:喜濕潤,夏季要澆足水,否則易發生萎蔫現象。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一定空氣濕度。

肥:多施磷肥,以保持葉面鮮艷。忌施過量氮,否則葉面暗淡。

土: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一般園土即可。

溫:喜溫暖,耐寒力較強,生長適溫15-25℃,越冬溫度10℃左右,降至5℃時易發生凍害。

光:喜陽光,但忌烈日曝曬。

花語:絕望的戀情。[1]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彩葉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 ,故 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50~80cm,栽培苗多控制在30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15cm,葉面綠色,有淡黃、桃紅、朱紅、紫等色彩鮮艷的斑紋。頂生總狀花序、花小、淺藍色或淺紫色。小堅果平滑有光澤。彩葉草變種、品種極多,五色彩葉草(Var· verschaffel訊)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強健。黃綠葉型彩葉草(ChartreuseTyPe)十小黃綠色,矮性分枝多。皺邊(FringedTyPe)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Large-Leaved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

彩葉草圖片集錦(16張)

據繁殖方法,可以將彩葉草分為兩種類型。1.種子繁殖類型: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該類型有以下5種葉型品種:

【大葉型】(large~leaved 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彩葉型】(Rainbow type),葉小,長橢圓形,先端尖,葉面平滑,葉色有紅、橙紅、黃綠、白地綠斑等。

【皺邊型】(Fringed type),葉緣裂並且有波皺,裂紋與波紋的變化很大,葉色也有很多種。

【柳葉型】(Willow~leaved type),葉細長,柳葉狀,葉緣具不規則的缺裂和鋸齒。

【黃綠葉型】(C

彩葉草

hartreusetype),葉小,黃綠色,抗日灼,植株矮且多分枝。營養繁殖類型:一些不捻性、低捻性或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者。 常見的園藝變種為五色彩葉草(var.verschaffeltii),葉片上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另外同屬觀賞性較高的有小紋草(C.pumilus),原產菲律賓和斯里蘭卡。株高15~20厘米,多年生草本,莖橫卧。葉對生,菱形,長2~3厘米,葉面暗褐色,邊緣綠色,背面色淡。花藍綠色圓錐花序長10~12厘米。叢生彩葉草(C.thyrsoideus),亞灌木,株高80~100厘米,葉鮮綠色,呈心臟狀卵形。緣具粗鋸齒。花亮藍色,輪傘花序,著花3~10朵,呈穗狀排列。花期11~12月,冬季盆栽觀花。

編輯本段生態習性

喜溫性植物,適應性強,冬季溫度不低於10℃,夏季高溫時稍加遮陰,喜充足陽光,光線充足能使葉色鮮艷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彩葉草屬約有150種,產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盆花栽培常見的品種有:紅虹、天鵝絨紅、矮桃紅等品種。性喜氣候溫暖濕潤,陽光柔和充足,空氣清新的環境條件,冬季室內適溫20℃至25℃,最低越冬溫度不能低於10℃,溫度過低葉片變黃脫落,5℃以下植株枯死。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沙質培養土。對水分的需求,應保持盆土及環境經常濕潤適度,忌乾旱、防積澇,以免葉片脫水失色,根系感染軟腐。光照柔和充足,葉色艷麗顯著,但忌盛夏晴空烈日強光直射致葉面粗糙失去光澤度。而在蔽蔭環境條件,葉色也不鮮艷。[2]

彩葉草

葉草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盆栽之時,施以骨粉或復合肥作基肥,生長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機液肥(盛夏時節停止施用)。幼苗期應多次摘心,以促發側枝,使之株形飽滿。花後,可保留下部分枝2~3節,其餘部分剪去,重發新枝。彩葉草生長適溫為20℃左右,寒露前後移至室內,冬季室溫不宜低於10℃,此時澆水應做到見干見濕,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否則易爛根。

編輯本段植物繁殖

採集種子

彩葉草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唇形科彩葉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現於綠地或家庭中栽培的均為人工改造後的園藝變種。園藝變種盆栽時株高約30厘米,葉對生、卵形或圓形,在綠色的葉片襯底上有紫、粉紅、紅、淡黃、橙等彩色的斑紋。

彩葉草來自熱帶,因此喜溫暖,不耐寒,越冬氣溫不宜低於5℃,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喜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能耐半陰,忌烈日暴曬,可在室內短期擺放,要求栽種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如僅作觀賞用,生長期需摘心數次,促進分枝,使形態豐滿。如果要收獲種子,最好不要摘心。

在卜海地區,彩葉草於8 -9月開花。開花前,先要選擇III.色鮮艷的植株留種;開花時,應對花序用毛筆沾花粉刷柱頭的形式進行人工授粉,然後套紙袋隔離,以防雜交退化。在開花前期,應施用一些磷鉀肥,保證結實時的營養需求。

一般開花受精後,只要陽光充足、無病蟲危害,彩葉草可以結籽,結籽後一個月種子成熟,則可分株採收,曬干後保存,留作來年播種。由於彩葉草種子細小,收獲時應帶莢晾曬。需說明的是,自己採收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後肯定會有一些退化變異的現象,自幼苗期應淘汰不良植株。

繁殖方法

通常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有些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的,需採取扦插繁殖。

彩葉草

有高溫溫室的條件下,四季均可盆播,,一般在3月於溫室中進行。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與素麵沙土各半摻勻裝入苗盆,將盛有細沙土的育苗盆放於水中浸透,然後按照小粒種子的 播種方法下種,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盆土濕潤,給水和管護。發芽適溫25℃至30℃,10 天左右發芽。出苗後間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種的小苗,葉面色彩各異,此時可擇優汰劣。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極易成活。也可結合植株摘心和修剪進行嫩枝扦插,剪取生長充實飽滿枝條.截取10cm左右,插入干凈消毒的河沙中,入土部分必須常有葉節生根,扦插後疏蔭養護,保持盆土濕潤。溫度較高時,生根較快,期間切忌盆土過濕,以免爛根。15天左右即可發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3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5-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1]

盆栽方法

彩葉草

葉草盆栽以小型為好,一般成苗上內徑10厘米筒盆,經20天至3 0天養護,株高達15厘米即可擺放觀賞,室內放置應選南窗口漫射光線較強處,保持盆土干濕適度,空氣清新,環境清潔。室外養護,入夏應放疏蔭環境。全年可追施稀薄液肥3次。如果主莖生長過高應及時摘心。在不採收種子的情況下,最好在花穗形成的初期把它摘除,因為抽穗以後株姿大多鬆散失態,降低觀賞效果。10月初,入中、高溫室越冬,此期可重剪來更新老株,同時,結合翻盆進行換土。最大用盆內徑14厘米為止,再大不便擺放。

彩葉草小堅果成熟後很容易自然脫落,還怕暴風驟雨吹打,故應於萼片變黃時把花穗輕手逐個剪下來脫粒,落地種子雖有一些能萌芽出苗,但因不能耐寒,故起不到自播繁衍的作用。

水插繁殖

1.

彩葉草

准備容器:扦插容器可以是廣口瓶,也可用礦泉水瓶剪掉上部,取下部注滿清水備用。容器務必要干凈,用水也一定要水質清潔,而且最好還另取大可樂瓶貯水一天以上,備為扦插 和後續管理之用。

2.剪取插穗:當主枝或經過摘心的側枝長有4個節或長10厘米左右時,挑選莖干粗壯者,基部僅留1節至2節的對生葉片,將上部剪下,剪口要平滑,沒有擠壓撕裂的傷口。然後,將插穗最下部的一對葉片剪掉,並且每3個至5個插穗集中整齊基部,用白線松束在一起,待為水插。

3.水插管理:一般以插穗自瓶口入水3厘米至4厘米最好。此後,置之於散射光處擺放,注意每2天至3天換一次清水(備貯水),並注意每天補足瓶內因蒸發而下降的水位。一般在18℃至25℃條件下,7 天至10天就可見生有白根了。

4.及時上盆:彩葉草的不定根,除莖節處易生外,平直粗壯的莖部也會萌

彩葉草圖片欣賞(16張)

出,這為插穗盡早成型提供了條件。當見插穗基部生有多條1 厘米至2厘米不定根時,可及時上盆或定植。注意操作要精心,不要損傷根系,一般再在花蔭處養護10天左右,即可進入正常管理。

繁殖技巧

彩葉草

種用土為草炭土1、細沙的混合土1,撒播即可,彩葉草的種子為好光性種子,因此播後不需覆土,發芽適溫20~25℃,保持基質濕潤,8~10天發芽。扦插四季皆可進行,20℃左右1周生根,水插也很容易生根。播種苗長出1對真葉時上盆,盆土為草炭土2、壤土1、河沙1,加入 足夠的底肥,生長期經常追肥,包括追施過磷酸鈣和和骨粉。溫度保持在20℃以上,幼苗期視培養目的決定是否摘心,若要培養出株形豐滿的植株,則應摘去主幹,以促進側枝生長。若要培養成圓錐形的株形,則不必摘去主幹。彩葉草適應性較強,管理較簡單,溫度適應范圍為10~30℃,低於10℃,植株停滯生長,低於5℃植株枯死。彩葉草為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可使葉色鮮明,但在夏季高溫時應避免陽光直射,高溫強光會使色素遭到破壞,引起葉綠素增加,導致植株色彩不鮮明,甚至偏綠,影響觀賞。因此夏季高溫時應適當遮蔭。其它季節則不能遮蔭,因光線暗淡會使葉色灰暗。彩葉草葉大而薄,應保證水分供應,土壤乾燥則葉面的彩色褪色,尤其夏季應保證盆土濕潤,同時應經常向地面和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但不能積水,積水容易使根系腐爛、葉片脫落。冬季則控制澆水,溫室溫度維持在15℃,保證干濕周期明顯,周期要短。對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長季節每月施1~2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肥料。花序出現後,若不採種則應及時摘去,以免消耗營養,同時使株形散亂,影響觀賞價值。若要采種則待花序由青變黃時收割。

編輯本段觀賞應用

彩葉草

彩鮮艷、品種甚多、繁殖容易,為應用較廣的觀葉花卉,除可作小型觀 葉花卉陳設外,還可配置圖 案花壇,也可作為花籃、花束的配葉使用。

室內擺設多為中小型盆栽,選擇顏色淺淡、質地光滑的套盆以襯托彩葉草華美的葉色。為使株形美麗,常將未開的花序剪掉,置於矮幾和窗檯上欣賞。庭院栽培可作花壇,或植物鑲邊。還可將數盆彩葉草組成圖案布置會場、劇院前廳,花團錦簇。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

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很多地方也可見到,尤其南方更常見之。我國各地庭園常有栽培。主要培育基地有江蘇、浙江、安徽等地[3]。

編輯本段病蟲防治

彩葉草

苗期易發生猝倒病,應注意播種土壤的消毒。生長期有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室內栽培時,易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幼苗猝倒病是播種繁殖瓜葉菊常遇到的一種病害,常可見到幼苗葉色翠綠即倒伏死亡,或腐爛或乾枯,該病主要由瓜果腐黴菌和立枯絲核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由種子或水滴噴濺傳播。防治方法見鳳仙花猝倒病防治。幼苗期要根據設定的株形進行摘心,若想培養為叢生而豐滿的園柱形,則必須對幼苗的主幹摘心,若想培養為圓錐形,則主幹不摘心而是對側枝進行多次摘心,若不採種,則應及時對花序摘心。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彩葉草又名老來變,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50厘米,分枝少。葉對生,菱狀卵形,質薄,可長達15厘米以上,邊緣有深粗齒,葉面綠色,有黃、紅、紫等色彩鮮艷的斑紋,故名彩葉草。

盆花栽培常見的品種有:紅虹、天鵝絨紅、矮桃紅等品種。

彩葉草喜溫暖,繁殖可用盆播法和扦插法。播種在18-25度,1-2周可以出苗,扦插分地插和水插兩種,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3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5-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春秋季節需要5-7天,夏季一般一天即可生根。

彩葉草的日常管理比較簡單,只需注意及時摘心,促發新枝,形成豐滿的球形,養成株叢。花序生成即應除去,以免影響葉片觀賞效果。

彩葉草是優良的盆栽觀葉花卉,也可應用於夏秋季節的花壇,色彩鮮艷,非常美麗。同時可以剪取枝葉做切花,或花籃的配料,亦可與鴨跖草同栽一盆,為布置客廳、書房的好材料。[4]

編輯本段繁殖規律

彩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故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8Ocm,栽培苗多控制在3O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 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l5cm,五色彩葉草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 強健。黃綠葉型彩葉草十小黃綠色,矮性分枝多。皺邊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各種葉型中還有不少品種,並且仍在不斷地培育新品種,使彩葉草在花卉裝飾中佔有重要地位。 性喜溫暖、向陽及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寒能力較弱,冬季一般在10℃以上才能安全越冬,溫度過低葉片易變黃脫落,夏季高溫時需適當遮陰。 為常見的盆栽觀賞植物,亦可作花壇布置材料,同時也適宜配植於花壇樹木,還可做插花裝飾的材料。 在有高溫溫室的條件下,然後按照小粒種子的播種方法下種,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盆土濕潤,給水和管護。發芽適溫至30℃,10 天左右發芽。出苗後間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種的小苗,葉面色彩各異,此時可擇優汰劣。草喜富含、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施以復合肥作,生長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機盛夏時節停止施用施肥時,切忌將肥水灑至葉面,以免灼 傷腐爛。彩葉草喜光,過蔭易導致葉面顏色變淺,植株生長細弱。除保持盆土濕潤外,應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沖除葉面所蓄積塵土,保持葉片色彩鮮艷。幼苗期應多次,以促發側枝15天左右即可發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2]

種名:

彩葉草

別名: 五色草、洋紫蘇、錦紫蘇

拉丁名: Coleus blumei Benth.

科名: 唇形科

屬名: 彩葉草屬

產地分布: 原產印度尼西亞,在我國南北各地

生長習性:
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輕鹼土。

生長類型: 草本類

形態特徵: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莖四棱,基部木質化。葉對生,卵形或圓形,質薄,有深粗齒,長尖,葉色有黃、紅、紫、橙、綠等色。花型小,穗狀輪傘花序自枝頂抽生而出,長15至30cm。小堅果平滑,種子千粒重0.15克,壽命4至5年。花期為夏、秋季。

觀賞特性:
觀葉

園林用途: |室內盆栽|花壇花卉|花境花卉
觀葉類 ,優良的盆栽觀葉。可供夏秋花壇布置,亦是優良的小型觀葉盆花。尤適用與毛氈花壇。剪取枝葉可作插花、花籃、花圈的彩色配葉。葉可入葯,能治蛇傷。

繁殖培育: 一般播種法繁殖。[1]

㈡ 替諾福韋酯的關於乙肝

替諾福韋酯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和穩定病情的作用,並且在一定程度能降低轉氨酶,能起到保護肝臟的功效,對乙肝的治療有比較好的作用,但是諾福韋酯對乙肝的治療是不夠徹底的。所以治療乙肝還是要結合患者自身病情,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㈢ 請問這是什麼花越詳細越好

槐(這里指國槐)為落葉喬木,常植於屋邊、路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一般在每年4-5月開花,花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槐花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每到盛夏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有一首詩(作者不詳)常被提起,「槐林五月漾瓊花,鬱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
槐花(洋槐)為多生花,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盛開時成簇狀,重疊懸垂。小花多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以黃色或黃白色多見,也有其他顏色如紫紅色(參見圖片),通常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聯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本詞條主要介紹的是豆科植物槐的花,有關植物槐的介紹請參見詞條槐,有關槐的花蕾的介紹請參見詞條槐米,與槐相關的其他中葯可參見槐實。[1]
詳述
本品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乾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及時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
【性狀】
槐花 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體輕。氣微,味微苦。
槐米 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2mm。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手捻即碎。氣微,味微苦澀。[2]
延伸
落葉喬木:每年秋冬季節或乾旱季節葉全部脫落的喬木。一般指 落葉喬木溫帶的落葉喬木,如山楂、梨、蘋果、梧桐等,落葉是植物減少蒸騰、渡過寒冷或乾旱季節的一種適應,這一習性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落葉的原因,是由短日照引起的,其內部生長素減少,脫落酸增加,產生離層的結果。
落葉喬木;樹皮淡灰色,老時縱直深裂。葉在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叢生。葉片扇形,頂端帶2淺裂。雌雄異株;通常雄株長枝斜上伸展,雌株長枝較雄株開展和下垂;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冬芽黃褐色,圓錐形,鈍尖。雄蕊花絲短;雌球花有長梗。種子核果狀,橢圓形、倒卵形或圓球形,果熟時橙黃色,葉形奇特秀美,秋季金黃色,樹姿雄偉壯麗壽命且長,為優良的園林觀葉樹種。國家二級保護稀有種。
水杉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 樹皮灰色或淡褐色。小枝對生,葉羽狀交互對生,2列條形扁平柔軟。樹形優美,可作「四旁」或園林綠化樹種。中國特有樹種和世界著名的孑遺植物、活化石。國家一級保護稀有樹種。[3]
歷史文化
開紅花的毛洋槐不可食用在中國詩歌中提及槐花的詩句很多,多藉以表達一種悲涼和愁思,唐代羅鄴曾有一首詩名為《槐花》,全文為:
「行宮門外陌銅駝,兩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時節,爭開金蕊向關河。
層樓寄恨飄珠箔,駿馬憐香撼玉珂。
愁殺江湖隨計者,年年為爾剩奔波」
(出自《全唐詩》卷654-9) 。
其他例如:
「裊裊秋風多,槐花半成實」
(白居易《秋日》),
「薄暮宅門前,槐花深一寸 」(白居易《秋涼閑卧》),
「昔年住此何人在,滿地槐花秋草生」(子蘭《太平坊尋裴郎中故宅》),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子蘭《長安早秋》),更多的詩歌請參見擴展閱讀。
此外,槐花在民歌中也偶有提及,例如四川宜賓地區的一首傳統山歌《槐花幾時開》,表現了少女對情郎的一往情深的戀情:[3]
「高高山上喲一樹喔槐喲喂/
手把欄桿噻望郎來喲喂/
娘問女兒啊你望啥子喲喂/
我望槐花噻幾時開喲喂/
槐花五月喲山上哦開喲喂/
三月里頭噻盼不來喲喂/
痴心女兒啊你望啥子喲喂/
日夜站起噻眼望穿喲喂/
天光啊天三月四月五月/
地光好似下雨無暖/
世上星星點點心/
槐花就早早醒來/
女兒問娘啊你問啥子喲喂/
羞似槐花噻口難開喲喂。」
盛開的槐花也常常牽動起人們對於故鄉和童年生活的回憶,
例如在謝軍的歌曲《槐花香》中便唱到:
「又是一年槐花飄香/
勾起了童年純真的嚮往/
兒時的玩伴杳無音信/ 臨邑的槐花(2010.05.11.)
讓人不由得心傷/
又是一年槐花飄香/
心上的人兒不知在何方/
在這個槐花飄香的季節/
又想起那個溫情的夜
/故鄉的槐花船/那是我的童年/
童年的故事/又浮現在眼前/
愛人的槐花船/
香飄在心間/心間裝滿愛/比花還要甜。」
有現代詩人源林煙的五律《槐花開》
「五月槐花開,如雪似蝶徘。
微微風簇浪,串串浮陽台。
陣陣清芳沁,翩翩天使來。
問君為何事?還世一清白。」
食用價值
洋槐花
食用的槐花(多指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不入中葯。
槐花(洋槐)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肺、降血壓、預防中風的功效。將其採摘後可以做湯、拌菜、燜飯,亦可做槐花糕、包餃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麥飯),中國不少地區都有這一習慣,做法很簡單,將洗凈的槐花加入麵粉拌勻,再加入精鹽、味精等調味料,拌勻後放入籠屜中蒸熟即可。此外,在製作粥、湯時也可加入槐花。
[2]
食用禁忌
槐花(洋槐)雖然美味,但在食用時也有一些禁忌。由於槐花比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統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過量食用。同時,過敏性體質的人也應謹慎食用槐花[4]。
【注意】:所有用於醫療的槐花均指黑槐,即所謂的笨槐(亦稱國槐),不是洋槐。洋槐不入中葯。故以下所有方子均屬笨槐花(其果實為槐角或者是槐連子)。需要特別注意!
食療方法
槐花荊芥飲
洋槐(刺槐)【原料】槐花、炒荊芥等分。
【用法】煎水飲。
【功效】本方用槐花涼血止血,以炒荊芥增強止血功能。用於便血、痔瘡出血。
槐菊茶
【原料】槐花6克,菊花15克,嫩桑葉10克。
【用法】沸水浸泡,代茶飲。
【功效】本方用三者清肝明目,桑葉、菊花兼以疏散風熱。用於肝熱或風熱目赤。
大黃槐花蜜飲
【原料】生大黃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綠茶2克。
【用法】先將生大黃揀雜,洗凈,晾乾或曬干,切成片,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5分鍾,去渣,留汁,待用。鍋中加槐花、茶葉,加清水適量,煮沸,倒入生大黃煎汁,離火,稍涼,趁溫熱時,調拌入蜂蜜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熱涼血。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以及癌術後便血等症。
馬齒莧槐花粥
【原料】鮮馬齒莧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紅糖20克。槐花形態圖(5張)
【用法】先將鮮馬齒莧揀雜,洗凈,入沸水鍋中焯軟,撈出,碼齊,切成碎末,備用。將槐花揀雜,洗凈,晾乾或曬干,研成極細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兌入槐花細末,並加入馬齒莧碎末及紅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症。
地榆槐花蜜飲
【原料】地榆60克,槐花30克,蜂蜜30克。
【用法】先將挖取的地榆洗凈,也可從中葯店購買,揀雜,切成片,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40分鍾,合並2次濃煎液,回入砂鍋加入槐花,視需要可酌加清水,大火再煎煮10分鍾,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兌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熱涼血,抗癌止血。本食療方適用於宮頸癌陰道出血等症。
兩地槐花粥
【原料】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
【用法】將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凈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共煮為粥。每日1次,可連服3-5日。
【功效】清熱固經。用於月經過多,經色深紅或紫紅,質地粘稠有塊,腰腹脹痛。心煩口渴,尿黃,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槐花清蒸魚
【原料】槐花15克、蔥白7枚、紫皮蒜20克、鯽魚或鯉魚500克,薑片、鹽、料酒適量。
【製法】將魚洗凈,去鱗、鰓、內臟,魚體軀幹部斜切3—5刀,放入砂鍋,加蔥、姜、蒜、鹽、料酒和適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鍾。然後放入洗凈的槐花,加味精、香油少許,即可食用。
【療效】此食療方功能重在清熱利濕,對表現為紅色丘疹上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口渴、便秘、苔黃膩的尋常型銀屑病且濕熱盛者,有較好療效。
在農村,槐花可入葯,有去毒之效,還可包製成槐花飯。[1]
槐花 - 中葯化學成分
槐花與槐米所含成分基本相同,主含三萜皂成:赤豆皂甙(azukisaponin)Ⅰ、Ⅱ、Ⅴ,大豆皂甙(soyasaponin)I、Ⅲ,槐花皂甙(kaikasaponin)Ⅰ、Ⅱ、Ⅲ。還含黃酮類: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異鼠李素-3-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rutinoside),山奈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又含白樺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花油中含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十四碳二烯酸(teradecadieno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作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等脂肪酸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另含鞣質。[2]
槐花 - 臨床運用
1、治療銀屑病:取槐花炒黃研成細粉,每次 1錢,每日2次,飯後用溫開水送服。亦可將槐花製成蜜丸內服,劑量同上。臨床觀察53例, 痊癒6例,顯著進步22例,進步19例,無效6例。此葯對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葯時加用維生素 B1、B6可以緩解。也有部分病人開始有腹瀉,幾天後自行消失,因此服葯宜從小劑量開始,2-3天後加至全量。
2、治療頸淋巴結核:取槐米2份,糯米 l份,炒黃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約10g)。服葯期間禁止服糖。臨床治療30多例,均獲治癒。
3、治療暑療:用干槐花米 1-2兩,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葯汁可反復加熱,1日洗2-3次。同時將葯渣搗爛如泥敷於患部。一般用葯 1-2日後局部即可消腫而愈。
4、注意過敏反應:曾報告 1例小兒,因口含槐花後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發燒,顏面、頸及四肢皮膚潮紅,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壓不退,瘙癢、刺痛,面頰及頸前區有直徑約0.5cm圓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狀糜爛, 並有少許滲液;斑貼試驗陽性。初用苯海拉明治療效果不佳,後改給氫化考的松而漸恢復。[2]
葯用價值主治
葯用槐花中醫認為其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入血斂降,體輕微散;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主治腸風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頭痛,目赤腫痛,喉痹,失音,癰疽瘡瘍。而從西醫的角度看,槐花含蘆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質、槐花二醇(sophoradiol)、維生素A等物質(具體可參見下面的含量表)。蘆丁能改善毛細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細血管脆性過大,滲透性過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壓、糖尿病,服之可預防出血。
所以槐花多作為為治療便血的常用葯,用於大腸濕熱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熱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為煎服,10~15g,外用適量,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服[5]。
【性味】:味苦;性微寒
①《日華子本草》:味苦,平,無毒。
②《滇南本草》:味苦澀,性寒。
③《綱目》:味苦,氣涼。
④《本草求原》:苦咸,寒。
【歸經】:肝;肺;心;大腸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陽明、足厥陰經。
②《葯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主腸風便血;痔瘡下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熱頭痛;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6]
①《日華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殺腹藏蟲及熱,治皮膚風,並腸風瀉血,赤白痢。
②《醫學啟源》:涼大腸熱。
③《綱目》: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崩中漏下。
④《本草正》:涼大腸,殺疳蟲。治癰疽瘡毒,陰瘡濕癢,痔漏,解楊梅惡瘡,下疳伏毒。
⑤《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⑦《本草求原》:為涼血要葯。治胃脘卒痛,殺蛔蟲。
⑧《東北葯植志》: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用法
1.涼血止血宜炒用,清肝瀉火宜生用。
2.槐花主要用於便血、尿血、痔血,還可配合仙鶴草、白茅根治療咯血、衄血等。
3.可以之煎水代茶飲,亦可與夏枯草、菊花、黃芩等同用,以增清肝瀉火明目之效。
[6]
相關葯典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殺腹藏蟲及熱,治皮膚風,並腸風瀉血,赤白痢。
2.《本草綱目》: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3.《葯品化義》: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腸紅下血,痔瘡腫痛,臟毒淋瀝,此涼血之功能獨在大腸也,大腸與肺為表裡,能疏皮膚風熱,是泄肺金之氣也。
4.《醫學啟源》:涼大腸熱。
5.《本草正》:涼大腸,殺疳蟲。治癰疽瘡毒,陰瘡濕癢,痔漏,解楊梅惡瘡,下疳伏毒。
6.《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
7.《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8.《本草求原》:為涼血要葯。治胃脘卒痛,殺蛔蟲。
9.《東北葯植志》: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6]
炮製
槐花不但可食,也是一味良葯。一般在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以個大、緊縮,色黃綠,無梗葉者為佳。 國槐花
【炮製方法】
1.槐花: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及枝梗,篩去碎屑。
2.炒槐花:取凈槐花,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取出晾涼。
3.槐花炭:取凈槐花,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焦褐色,噴灑少許清水,滅盡火星,炒干,取出晾涼。
【成品性狀】
1.槐花: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花瓣黃色或黃白色。體輕。味微苦。花蕾(槐米)卵形或橢圓形。花萼黃綠色,上方為未開放的黃白色花瓣,內呈黃褐色。質輕。味微苦澀。
2.炒槐花:外表深黃色,具香氣。
3.槐花炭:外表焦褐色,質輕,味澀。
【炮製作用】
1.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較強,長於清肝瀉火,清熱涼血。多用於血熱妄行,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瘡毒腫痛。
2.炒槐花:苦寒之性緩和,並破壞了酶的活性,利於保存有效成分。其清熱涼血作用弱於生品,止血作用遜於槐花炭而強於生品,用於脾胃虛弱的出血患者。
3.槐花炭:清熱涼血作用極弱,收澀之性增強,偏於止血。用於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種出血證。
在花開放時,可在樹下鋪布、席、塑料薄膜等,將花打落,收集曬干。但是當作為行道樹時,槐花有沾染農葯的可能,在採摘時需要謹慎。乾燥後的槐花體輕,無臭,味微苦,在儲藏時要注意置乾燥處,防潮,防蛀。[6]
鑒別
(1) 本品粉末黃綠色。
花粉粒類球形或鈍三角形,直徑14~19μm 。
具3 個萌發孔。
非腺毛1~3細胞,長86~660μm,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8個。
草酸鈣方晶少見。
(2) 取本品粉末0.1g,加乙醇10ml,加熱5 分鍾,濾過。
取濾液1ml ,加鎂粉少量與鹽酸2~3滴,即顯櫻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搖10分鍾,放置10分鍾,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蘆丁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三氯化鋁試液,待乙醇揮干後,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7]
種植栽培選地整地
槐樹(洋槐)選擇向陽、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深翻60厘米,整平耙細,作畦,畦寬70厘米,施足底肥,每畝用腐熟有機肥500千克或尿素5 千克,圈肥3000-4000千克撒於畦面。
[1]
繁殖方法
可採用播種繁殖,也可用根櫱進行分株繁殖。
(1)種子處理 選成熟、飽滿的種子先用70 - 80℃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摻2-3倍細沙,拌勻,槐花照片集(19張)堆放室內,催芽時注意經常翻倒調節上下溫度一致,以使發芽整齊,一般需7 - 10天,待種子裂口25% -30%時即可播種。
(2)育苗 於春、秋季條播或穴播,條播法按播幅10 -15厘米,覆土2-3厘米,播後鎮壓,每畝種量10- 15千克;穴播法按穴距10 -15厘米播種,每畝用種量4-5千克。
(3)假植移栽 在北方,秋末落葉後,土壤凍結前起苗,假植越冬,挖假植溝,溝寬1-1.2米,深60 - 70厘米,翌春按株行距60厘米×40厘米栽植,栽後澆水。
根櫱繁殖時,可挖取成齡樹的根櫱苗,按株行距1.8米×1.3米開穴,每穴1株,一般4-5年可成株。
[1]
田間管理
(1)苗田管理 當幼苗出齊後,進行2-3次間苗,播種當年按10 - 15厘米定苗,5-6月份追施適革的硫酸銨或稀釋的入糞尿,7-8月間注意除草、鬆土。每畝育苗圃場使用25%除草醚0.75千克,施用時除草劑中摻混適量的濕潤細土,然後撒到幼苗四周,應用化學除草劑,效果好,節省勞力。
(2)造林養護槐樹多作為「四旁」綠化樹種,華北各地用於行道樹、庭園樹和環境保護林帶進行栽植,樹冠郁閉期間,對枯枝幹枝要及時修剪,保護撫育,美化樹形。
主要化學成分(以紫紅色槐花為例)[1]
現代研究主要成分
生槐花(洋槐開的花)中主要含芸香甙(蘆丁, Rutin)或其化合物,另有蠟、綠色素、樹脂、縮合鞣質、色素、蛋白質(或黏液質)、氨基酸(或肽)、糖和維生素 A 等, 炒槐花基本與生槐米相同,僅部分氨基酸(或肽)或糖受到破壞, 鞣質含量略有增加.從乾花蕾中得三萜皂甙,水解後得白樺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從花蕾中亦得槐花米甲素、乙素和丙素, 甲素是和蘆丁不同的黃酮類,乙素和丙素為甾醇類.槐花中的蘆丁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為斛皮素(Quercitrin).
[2]
葯理作用
1.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槐花液對離體蛙心有輕度興奮作用, 對心傳導系統有阻滯作用.芸香甙、槲皮素、槲皮甙亦能增加離體及在位蛙心的收縮量及輸出量,並能減慢心率.槲皮素可擴張冠狀血管, 改善心肌循環.芸香甙能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縮.槐花液、槐花酊劑對麻醉犬、貓有暫時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芸香甙及其制劑有降壓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時間降壓.
2. 對血脂的作用槲皮素皮下注射 10mg,能有效地降低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症大鼠肝、主動脈及血中的膽固醇含量, 並增加膽固醇-蛋白復合物的穩定性.對實驗性動脈硬化症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3. 對毛細血管的作用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 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的彈性.槲皮素能增強豚鼠、大鼠皮膚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 其對毛細血管的穩定性較芸香甙強 1/3.連續大量應用芸香甙及槲皮素,可阻止由於減壓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4. 抗炎作用芸香甙及槲皮素能抑制大鼠因組胺、蛋清、5-羥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腳爪浮腫以及透明質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浮腫.芸香甙能顯著抑制大鼠創傷性浮腫, 並能阻止結膜炎、耳廓炎、肺水腫的發生.對兔因芥子油引起的結膜水腫,僅有輕微的抑製作用, 如將芸香甙溶於丙二醇中,預防炎症的效果更好.芸香甙靜脈注射能抑制兔因馬血清而引起的皮膚、關節過敏性炎症.芸香甙硫酸酯的鈉鹽能加速狗因注射松節油引起的後肢血栓性靜脈炎的恢復.
5. 解痙、抗潰瘍作用槲皮素能降低腸、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其解痙作用較芸香甙強5倍.芸香甙能降低大鼠的胃運動功能, 並能解除氯化鋇引起的小腸平滑肌痙攣.皮下注射芸香甙5~10mg/kg,能顯著降低大鼠因結扎幽門引起的胃潰瘍的病灶數目, 對反射性胃潰瘍的效力較凱林強.槐花液(含芸香甙甚微)注入兔腸腔內,能刺激腸黏膜使滲出液增加.
6.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槐花水浸劑(2:5), 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在試管內,芸香甙和槲皮素對某些細菌有抗菌作用;對病毒亦表現抑製作用.
7. 其他作用芸香甙對X線照射有保護作用.槐樹含有血球凝集素,對血球有凝集作用.大劑量槐花酊劑可引起某些中樞反射機能的抑制.一般認為, 芸香甙口服不能吸收,因而不能確定口服是否有治療作用.但亦有報告指出, 口服後尚能吸收.
[5]
實驗表明
槐米炭煎液給小鼠灌胃,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其止血和凝血作用可能與其鞣質含量有關, 或含有其他止血和凝血成分.槐花炭能縮短大鼠創傷性出血的時間和減少出血量;去掉蘆丁的槐花溶液對大鼠創傷性出血有顯著的止血作用;蘆丁對皮膚負壓下生成的點狀出血和實驗性肺出血有明顯的抑製作用.蘆丁給兔灌胃對實驗性凍傷有預防作用.
[5]
配伍效用
槐花配伍梔:槐花味苦性涼 功專涼血止血 能清泄腸熱 兼瀉肝經實火;梔子味苦性寒 雙清氣分、血分之熱 利濕、止血;炒炭入葯 則清熱之中有涼血止血之效.二者合用 梔子清肺熱 槐花清腸熱 臟腑同治 共奏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功效;如炒炭入葯 則止血作用更強.用於治療大腸火盛或濕熱蘊結之大便下血、痔瘡出血、血痢、崩漏。[6]
葯方選錄
1.治療大腸下血: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 酒服一錢匕.(《經驗方》)
2.治療臟毒 酒病 便血:槐花(半兩炒 半兩生) 山梔子一兩(去皮 炒).上為末 每服二錢 新汲水調下 食前服.(《經驗良方》槐花散)
3.治療赤白痢疾:槐花(微炒)三錢 白芍葯(炒)二錢 枳殼(麩炒)一錢 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匯言》)
4.治療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火燒存性 研細 入麝香少許.每服三錢匕 溫糯米飲調下.(《聖濟總錄》槐花散)
5.治療白帶不止:槐花(炒)、牡蠣(煅)等分.為末.每酒服三錢 取效.(《摘元方》)
6.治療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 為末 吹鼻.(《世醫得效方》)
7.治療舌出血不止 名曰舌衄:槐花 曬干研末 敷舌上 或火炒 出火毒 為末敷.(《奇效良方》槐花散)[6]
營養知識
槐花知識介紹:
槐花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槐落葉喬木,常植於屋邊、路邊,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及時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亦可在花開放時,在樹下鋪布、席、塑料薄膜等,將花打落,收集曬干。
槐花開放的花朵習稱「槐花」,花蕾習稱「槐米」。
1. 槐花多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 其中9個基部聯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
以個大、緊縮,色黃綠,無梗葉者為佳。
2. 槐米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至6毫米,直徑2至3毫米。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氣微,味微苦澀。
槐花補充信息: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槐花、炒槐花、槐花炭、醋槐花,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醋槐花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槐花適合人群: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服。
槐花食療作用:
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
入血斂降,體輕微散;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
主治腸風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頭痛,目赤腫痛,喉痹,失音,癰疽瘡瘍。
槐花做法指導:
1. 涼血止血宜炒用,清肝瀉火宜生用。
2. 槐花主要用於便血、尿血、痔血,還可配合仙鶴草、白茅根治療咯血、衄血等。
3. 可以之煎水代茶飲,亦可與夏枯草、菊花、黃芩等同用,以增清肝瀉火明目之效。
[4]
相關典籍槐花
凡槐樹十餘年後方生花實。花初試未開者曰槐蕊,綠衣所需,猶紅花之成紅也。取者張度篤稠其下(1)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餅,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漸入黃,收用者以石灰少許曬拌而藏之。選自《天工開物·彰施》[8]
注釋
(1)張度篤稠其下:在樹下密布竹筐。
原文翻譯
槐樹生長十幾年後才能開花結果,它最初長出的花還沒開放時叫做槐蕊,就像染紅色要用紅花一樣,染綠衣服要用到它。採摘時將竹筐成排放在槐樹下將槐蕊收集起來。將槐花加水煮開,撈起瀝干後捏成餅,給染坊用。已開的花慢慢變成黃色,有的人把它們收集起來

閱讀全文

與吡卡酯的印度編碼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菜市場多少錢 瀏覽:318
越南南部怎麼來的 瀏覽:80
印尼在什麼半球 瀏覽:921
中國專用晶元有哪些 瀏覽:207
越南高樓有多少 瀏覽:186
印度洞朗地區在中國哪個邊境地區 瀏覽:838
印度外包收入怎麼樣 瀏覽:456
義大利美甲中工是會什麼意思 瀏覽:428
印尼巴士怎麼樣教聯機 瀏覽:635
去越南打工有哪些手續 瀏覽:573
英國國旗為什麼那麼像澳洲 瀏覽:487
英國的大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347
以色列為什麼打擊伊朗 瀏覽:622
去越南用什麼錢 瀏覽:108
伊朗國奧人數是多少 瀏覽:699
怎麼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 瀏覽:964
多數義大利人信奉什麼教 瀏覽:276
印度的簡圖怎麼畫 瀏覽:69
小米印度投資多少 瀏覽:897
印度女人一個月收入多少錢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