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保留葡萄牙

印度為什麼保留葡萄牙

發布時間:2022-06-29 09:43:12

Ⅰ 為什麼二戰後,葡萄牙還保留著一堆殖民地

歐洲的去殖民化是逐步的,被迫的,英法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之戰後覺得得不償失開始放棄,但還是分別搞了英聯邦、法聯邦,前者在肯亞「茅茅戰爭」後轉向懷柔,事實上基本放棄了繼續靠武力壓制殖民地獨立傾向,後者則直到阿爾及利亞戰爭把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拖垮才算想通,但放棄阿爾及利亞仍然導致一系列外籍軍團和「黑腳」的叛變。

至於那些殖民小國,因為沒有這樣的標志性事件,去殖民化的歷程反倒更曲折:西班牙算比較爽快的,佛朗哥時代就認識到大勢所趨,放棄幾乎所有殖民地,換取了非洲幾個群島和飛地的直接領土化;葡萄牙軍政府時期在安哥拉、赤道幾內亞豎起「這里就是葡萄牙」的牌子,對獨立運動鎮壓最為殘酷,直到戰爭把這個西歐最窮國拖垮,新興的民選政府才下定決心全部放棄殖民地(都是70年代末了),至於荷蘭,其實至今都沒有完全放棄殖民地夢,搞了個把剩餘殖民地拉攏起來的「荷聯邦」,不過很不成氣候(他們在印尼獨立運動中的頑固表現很多人可能知道),另一個另類是比利時,由於不承認自己的非洲殖民地(剛果金和盧安達)是「殖民地」(稱作「國王領地」),所以不但頑固抵制獨立而且手段特別殘忍,如果這個國家稍稍強大一些,如今多災多難的剛果金和盧安達,恐怕會更加倒霉

Ⅱ 印度是怎樣成為英國殖民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的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這跟葡萄牙有什麼歷史淵源

第一句話是拿破崙說的,當時的法國正與英國爭霸,英國在印度的公司為英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巴西以前是葡萄牙殖民地,葡王派太子佩德羅守巴西,然而葡萄牙是君主立憲制,佩德羅想做獨裁皇帝,宣布脫離老爹獨立,建立巴西,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殖民主義掠奪殖民地不得人心,必然崩潰

Ⅲ 古代印度為什麼沒有修建連接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

古印度沒有修建運河連接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原因是:古印度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無法組織完成大地理跨度的土木工程。
印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形成真正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王朝。無論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貴霜王朝還是莫卧爾王朝都沒能真正統一印度,保留了大量名義上效忠的獨立土邦。
印度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是在英國殖民期間。繼承了荷蘭和葡萄牙、法國在印度的殖民地後,英國殖民者又先後征服了莫卧兒王朝、信德、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貝拉爾和奧德等地區,實現了印度的真正統一。

Ⅳ 印度在獨立之前的領土有沒有不是英國殖民地的地方

如果我問一個問題:印度獨立之前是哪國的殖民地?

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英國,這當然沒錯,而且可能很多人還知道,英屬印度不僅僅包含了現在的印度,還包括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也就是幾乎整個南亞次大陸,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的緬甸。

但是還有一個知識就少有人知了:其實印度並不是全境都在英國人手裡,葡萄牙人也在印度有地盤。

這是咋回事?

首先在歷史上大家知道,搞大航海和殖民掠奪,葡萄牙人可是英國人的先輩,早在1498年5月20日,首位抵達印度的葡萄牙人是瓦斯科·達·伽馬就在在卡利卡特(即現今的科澤科德)登陸,之後葡萄牙人一直把這個地方當成殖民據點。

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法屬印度的領地 (白色)

1947年10月,印度取回位於默吉利伯德訥姆、科澤科德及蘇拉特的補給地lodges的主權。其後法國與印度於1948年達成協議,由法屬印度各地人民投票公決其歸屬前途,1954年11月1日,其餘四個法屬印度地區由印度接管。

除了法國其實還有丹麥這個小國在印度有殖民地,不過他們只在泰米爾納德的特蘭奎巴建立了一個貿易根據地,然而此貿易站一直無足輕重,並於1845年賣了給英國。此外尼科巴群島也曾於1755-1868年成為丹麥殖民地,最後被售予英國。

Ⅳ 誰可以介紹一下葡萄牙與印度之間的果阿事件

果阿邦位於印度南部西海岸,西瀕阿拉伯海,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環境優美,有「印度夏威夷」之稱。在這個面積比上海還小的區域里,有著數不清的美麗海灘、歐式古堡,使得果阿成為印度最引人注目的旅遊勝地。然而在歷史上,果阿卻長期遭受著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1510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了果阿,並在1565年將果阿城定為葡屬印度的首府。此後幾百年間,果阿一直是英法葡等殖民者激烈爭奪的地方,最終葡萄牙控制了果阿。

二戰結束後,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紛紛興起。趁著這個機會,1950年印度政府正式要求葡萄牙把它在印度的屬地移交給印度,但是葡萄牙政府斷然拒絕了印度收回果阿的合法要求。

葡萄牙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堅持它在果阿的殖民統治,是因為它有美國和北約的支持。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葡萄牙聲稱,果阿是「北約范圍之內的土地」,受到北約的「保護」。1951年,葡美兩國又簽訂了《互助和共同防禦條約》。之後,葡萄牙把它從美國得到的武器,源源不斷地運到果阿,鎮壓果阿解放運動。美國則企圖利用這個條約,把果阿變成它的軍事基地。

為了收復果阿地區,印度政府在195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派遣了5000名沒有攜帶武器的志願人員進入了果阿、達曼和第烏島,支持和配合當地人民的解放斗爭。葡萄牙當局竟然用自動武器對這些赤手空拳的志願人員進行了血腥的攻擊,結果打死打傷200多人。

葡萄牙當局的暴行引起了印度人民的憤怒,許多城市舉行了罷工和示威。印度政府也宣布同葡萄牙斷絕一切外交關系。印度人民爭取收回果阿的正義斗爭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955年8月23日,在北京各界人民支援印度人民收復果阿大會上,中國代表在給印度總理尼赫魯的電報中說:印度人民和印度共和國政府收復果阿的斗爭是正義的,它受到中國人民和亞洲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同情與支援,它將一定獲得勝利。

1961年1月以後,印度政府加緊運用政治、軍事、外交等多種斗爭形式,以期盡快收復果阿。一方面,印度組織果阿人民進行游擊戰爭,襲擾、打擊殖民統治者。4月25日,游戲隊襲擊了貝提姆軍事據點,俘獲了該據點的全部葡軍,並擊斃了進行抵抗的據點指揮官。緊接著,游擊隊又拔掉了葡軍的格里姆軍事據點。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給葡萄牙殖民統治者以很大的心理震撼。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又以各種非武力形式配合。1961年5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收復果阿,但要「避免以純軍事的辦法解決問題」,他「期待不久以後果阿將成為印度的一部分」。但尼赫魯的和平願望並沒有實現。

由於印度試圖用談判方式解決果阿問題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印度人民要求收復果阿的呼聲日盛一日。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出動3萬余軍隊,在空軍的配合下,對果阿地區的葡軍發起了猛烈攻擊,經48小時戰斗,至12月19日全部收復了果阿、達曼和第烏,俘獲葡軍3000餘人,結束了葡萄牙對果阿400多年的殖民統治。

Ⅵ 為什麼印度早在1961年完全收復葡萄牙和法國占的失地,而中國托延到1999年才收復澳門和香港

歷史沒有忘記那個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1553年,明朝中葉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在澳門上岸,從廣東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兩白銀的代價取得澳門居住權;1573年,他們將500兩白銀改交明朝政府,獲得澳門的租借居住權,此時澳領土主權仍屬於中國。明朝政府在澳門設置守澳官,駐軍,對澳門實施全面管轄。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署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從此強據了「蓮花寶地」澳門。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台灣及琉球群島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俄羅斯帝國租借)。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租借英國25年。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界條約》,「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今廣東省湛江市舊稱)被租讓給法國。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1945年,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灣的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國政府遞交投降書,台灣從此重歸中國版圖。與此同時,廣州灣、旅順和大連也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Ⅶ 果阿地區是怎麼被印度收回的,葡萄牙人為何不反抗

印度獨立以後,盡管英國和法國紛紛放棄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統治,但是葡萄牙卻拒絕放棄葡屬印度殖民地:果阿、達曼和第烏。從1950年起,印度就希望與葡萄牙展開關於印度次大陸上的葡屬殖民地前途問題的談判。但葡萄牙政府認為這些地區並不是殖民地,而是宗主國的一部分,拒絕與印度談判。葡萄牙認為,印度根本沒有權利對這塊土地提出領土要求,因為當葡萄牙對這塊土地進行統治的時候,印度這個國家還根本不存在。

英國表示對印度渴望統一果阿地區的理解,但是強烈譴責印度政府使用武力來達到政治目的。巴基斯坦則聲稱印度入侵果阿的行動是“赤裸裸的軍國主義行為”。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在36個小時內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代價僅僅是戰死22名士兵。從這次武力吞並果阿的軍事行動中,印度嘗到了甜頭。1962年又重操故技,打算在中國身上撈一把,結果這次讓印度狠狠的摔了個鼻青臉腫。

Ⅷ 冷戰時期的印度有多厲害,為何敢對歐洲強國葡萄牙動武

冷戰時期的葡萄牙並不強大,可以說是非常菜,才被印度打敗。


冷戰時期,印度之所以能夠打敗葡萄牙,其實也是因為葡萄牙太菜。在當時印度沿海有不少地區屬於葡萄牙,後來脫離了英國的印度,想讓葡萄牙歸還屬於印度的領土果阿,但是葡萄牙不願意,最終發生了果阿大戰。在這場戰爭中的贏家是印度,而印度之所以能夠打敗葡萄牙,其實也是因為當時葡萄牙的實力並不強大,與印度根本無法相比。



正是這些原因,印度毫無疑問地收回了果阿,也結束了葡萄牙對印度的統治生活。

Ⅸ 為什麼葡萄牙人在印度和東方百餘年的優勢逐漸喪失

派駐印度的葡萄牙官員由於薪餉不足,大多玩忽職守,而把精力集中於個人經商,根本無心管理,也不管印度人民的死活。印度人民的反抗,葡萄牙殖民者本身的腐敗,加上莫卧爾軍隊的南下,以及荷蘭、法國和英國人的相繼到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葡萄牙人在印度和東方百餘年的優勢逐漸喪失。17世紀初葉,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紛紛被荷蘭人掠去,到40年代,剩下的只有果阿、達曼和第烏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保留葡萄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印尼怎麼打建設銀行電話 瀏覽:946
印尼航班什麼時候開放 瀏覽:413
印度經濟比伊朗怎麼樣 瀏覽:258
七月八月中旬去越南穿什麼衣服 瀏覽:338
印度最近與中國戰況如何 瀏覽:689
去伊朗送禮物什麼合適 瀏覽:277
義大利牛奶粉有哪些品牌 瀏覽:896
中國人是什麼眼睛 瀏覽:704
印尼菜市場多少錢 瀏覽:320
越南南部怎麼來的 瀏覽:83
印尼在什麼半球 瀏覽:924
中國專用晶元有哪些 瀏覽:209
越南高樓有多少 瀏覽:190
印度洞朗地區在中國哪個邊境地區 瀏覽:842
印度外包收入怎麼樣 瀏覽:461
義大利美甲中工是會什麼意思 瀏覽:430
印尼巴士怎麼樣教聯機 瀏覽:637
去越南打工有哪些手續 瀏覽:575
英國國旗為什麼那麼像澳洲 瀏覽:489
英國的大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