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不在多在於精!印度山地部隊數量第一,為何質量卻堪憂
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印度素來被大家稱作是"萬國軍",印度雖然近幾年來發展的也比較迅速,自身也有很多高端人才,但印度在軍工方面比較落後。因此,印度的大部分高尖端武器都是靠進口,但是這些進口的軍事裝備,來自各個國家這幾天導致了,印度軍中裝備種類繁多,一旦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話,自身的戰力就十分受限,且武器裝備的保養維修問題也比較嚴峻。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另外,印度雖然擁有全球人數最多的山地作戰部隊,但印度的山地部隊機械化水平不高。至今還停留在騾馬和步行的階段,機動性比較差,只有少量的摩托車和裝甲車,而裝甲車還是上世紀從前蘇聯購買的,因此性能上也說不上有多好。因此,印度的山地作戰部隊可以說是多而不精,戰鬥力自然不會太高。
㈡ 印度組建多個「豪華」炮團,單炮價值高達500萬美元,作用能有多大
人們總是眼鏡盯著印度的坦克、戰斗機、航母,感覺這個排名真的不離譜,也能理解印度總是覺得委屈,排名全球第三才符合印度的心理。媒體報道印度炮兵部隊要鳥槍換炮了,花巨資計劃采購先進火炮,火炮價格可謂豪華,一旦計劃完成,印度軍隊的實力必將極大的躍升。實際上,印度的炮兵太落後了,落後到印度自己都不好意思對外展示。
印度陸軍炮兵部隊現狀:說到印度炮兵,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火炮(牽引、帶輔助自走能力)、韓國K9自行火炮、美國M777155毫米口徑牽引火炮、俄羅斯龍卷風火箭炮、印度國產皮娜卡火箭炮等等,看著很先進。其實,印度的自行火炮不過200門,155毫米口徑牽引火炮數百門,剩下的基本都是老舊的105毫米、130毫米牽引榴彈炮,以及大量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擊炮。
印軍印軍的炮兵團分為三種:中型炮兵團、野戰炮兵團、輕型炮兵團。其中的中型炮兵團裝備155mm榴彈炮(瑞典博福斯FH-77B型39倍徑自走加榴炮),或者是130mm加農炮(蘇聯M46加農炮)、以及印度在蘇聯M46加濃炮基礎上改進的型號(以色列幫助,數量不多,約180門左右)。
野戰炮兵團主要裝備的是105毫米和122毫米榴彈炮,105毫米型號是印度仿製英國L13榴彈炮而來的IFG榴彈炮;一種是仿製英國L118榴彈炮而來的LFG榴彈炮;122毫米榴彈炮則是蘇聯的D30型榴彈炮。
輕型野戰炮兵團的火炮主要是AM-50型120毫米重型迫擊炮,運輸方式採用騾馬化運輸。媒體大肆渲染的印度精銳的山地師就裝備這種騾馬化運輸的大殺器。
印度炮兵部隊中還有混合火箭旅的編制,主要裝備龍卷風300毫米遠火團(俄羅斯制),皮那卡214毫米火箭炮團(印度自己搞的),另外還有老式的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
印度炮兵部隊的火炮數量不少,約有3000門各種火炮,不過,指揮、信息化程度差,印度炮兵打擊模式自然是過時的前線炮兵觀察所指揮模式,印度炮兵師、旅有專門的SATA部隊,也就是炮兵指揮連之類的,戰時需要配置在前線,給炮兵指示目標,校正射擊諸元。印度炮兵師配屬一個SATA營,旅配置一個SATA連,說明信息化水平很差。
印度炮兵自行火炮數量很少,多數都是牽引火炮,印度炮兵部隊沒有卡車炮,說明其其炮兵不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雖然印度花費巨資打造炮兵,但由於信息化程度差,單靠火炮的先進是不會出戰鬥力的。印度的國產火炮基本都是樣子貨,全靠花錢買的少量先進火炮支撐臉面,因此,即便是花錢買了點先進火炮,對於提升印度炮兵實力意義有限。火炮是戰場上的純消耗品,戰鬥力的體現要看持續補充能力,而印度這方面基本就是零。
㈢ 印度的軍事實力如何,真的有那麼差嗎
印度軍事實力難道真的那麼落後不堪?其實並非如此,你真的了解嗎?
大家都知道,最近印度和中國的關系因為邊境戰事很是吃緊,印度最高領導人甚至發言稱,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時代在發展,我們也很清楚的意識到,每一個國家都在進步和成長,中國也已經非1962年的中國,但是即使中國現在發展成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第三大國,我們對於印度的態度是不容小看的,印度之所以敢說出這種話,他也是有一定的實力所在的。
烈火導彈發射瞬間
「大地」系列陸基彈道導彈是短程彈道導彈,分為「大地-1」「大地-2」和「大地-3」三種型號,射程分別為150公里、250公里和350公里。
在三軍航空兵中,海軍的圖-142、空軍的蘇-30和幻影-2000等機型均具備核作戰能力,可以配備核炸彈和核導彈。
印度一方面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核威懾力量,並強調核反擊能力的建設。
目前,印軍已經配備反導系統,具備一定的反導作戰能力,能夠對幾千公里飛來的對方彈道導彈進行攔截,為首都新德里和金融中心孟買等大城市和其它戰略目標提供一定程度的空中保護。
所以中國今天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如果認認真真,用真實端正的態度面對別的國家的挑釁,不用輕視對方,也不可以強化多方,要與一個對手相抗衡,就要從這個對手的多方面考慮,腳踏實地的分析敵人的弱點和優點,這樣才會戰勝對方,贏得自己的領土與爭議。望採納
㈣ 深度:印度武器裝備這么差,為什麼不從中國買
印度武器裝備差嗎?目前來說,整體上是比中國要差一點。主要是印度自己的研發能力不足。
印度的武器主要從美、蘇購買。但是,印度的全系列導彈,與我國差不多,從短程、中程到洲際導彈,他們都有。
印度海軍裝備航母,就比我國早幾十年。
中印關系,自印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尼赫魯上台後,企圖干涉中國內政、侵佔我國領土,將源遠流長的中印友好關系破壞後,雙方關系一直不友好,所以,印度不會購買中國的武器。美俄對印度的軍售也沒有太多的壁壘,只是要錢。
㈤ 除了印度的米格-21「飛行棺材「,美製武器中也有事故率奇高的戰機嗎
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飛行棺材”是南亞次大陸強國——印度空軍的米格-21,這種蘇俄老一代單座單發超音速輕型戰斗機,從1963年起就開始在印度空軍軍中服役,印度更是從60年代起仿製米格-21,並採用本國資產零件。但盡管如此,印度空軍的米格-21事故率數十年才達到五成。而自詡和蘇俄武器粗製濫造不同的美製武器,竟然也有“飛行棺材”,有些國家的事故率更是達到一半,這就是F-104“星”式戰斗機。
F-104最後一次參與實戰是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義大利的F-104 S在北約攻擊南斯拉夫期間亦有參戰,這個時候各國的F-104就開始退役的差不多了。最後一個將F-104盡數退役的也是義大利,於2004年完成。
㈥ 印度軍事裝備真實水平如何
真實水平很強。印度的軍事實力是首屈一指的,其實並不比中國弱多少,按照排名來說,一般是美俄中印。
㈦ 印度的軍工水平到底如何
在大國裡面來看,並不算強大。自己生產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斗機就是個笑話,根本無法和他國同代的武器裝備媲美。印度航空公司維修的飛機事故率也是出奇的高。
㈧ 印度製造怎麼樣,質量好嗎
印度製造的質量非常的糟糕,這是因為印度並沒有完成自己的工業標准化,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標准化生產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的命脈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印度所生產的產品以及軍事裝備的質量都非常的糟糕。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印度沒有完成現代化改革發展,這也使得現在印度依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
不過我們也希望印度製造能夠完成自己的標准化,只有完成自己的標准化,自己國內的工業生產才能夠取得足夠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也會讓國際社會上對印度所生產的產品重新取得信任。
㈨ 印度的軍事實力到底咋樣在亞洲,能與日本,以色列相比嗎
軍事實力不僅僅是賬面實力,還有相關的後方支持,工業現代化程度,戰略儲備,經濟能力,戰略縱深等等……所以樓主看到的世界第四的軍事強國很可能是某些軍事媒體根據各個國家已發布的武器和軍隊配置,推測出來的賬面實力。但是一旦發生軍事沖突,印度是沒有可延續的高科技武器生產和研發能力的。比如印度現在擁有的戰斗機和航母,一旦發生戰損,是不能短期之內補給的。所以印度的持久戰能力和科技化戰爭能力是遠遠達不到世界第四的。
在亞洲,日本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在前列的,雖然自衛隊的和軍事設施的配置有限,但是日本的工業是具備在短期之內達到龐大數量的軍隊數量和武器數量的能力的。而以色列常年處在戰爭狀態,其已具備完善的戰略系統以及非常優秀的軍隊。
所以,無論從經濟,武器補給還有軍事素養等方面,印度和第四這個名次還是差了不少。但不容否認的是,印度的人口,國土面積以及出口類型,使得他們具備成為軍事大國的潛質,只是還需時日。
㈩ 中印戰爭時候印軍裝備有沒有美製和蘇制的裝備總體情況如何
印度的主要是英國留的二戰貨,中國的則是當時的蘇制